1. 首页 > 科技快讯 >

全国重点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 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名单

国家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区别有:

全国重点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 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名单全国重点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 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名单


1、建设历程不一样:1984年原国家计委组织实施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主要任务是在教育部、中科院等部门的有关大学和研究所中,依托原有基础建设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2003年11月25日,国家科技部批准北京凝聚态物理等5个国家实验室筹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是要早于国家实验室的。

2、定义不一样:国家实验室是以国家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为导向,开展基础研究、竞争前高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研究,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国家级科研机构。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依托一级法人单位建设、具有相对独立的人事权和财务权的科研实体。

3、建设情况不一样:截止到2016年底,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正式获批成立外,其余14个试点的国家实验室仍处于筹建状态。自1984年至1997年为国家重点实验室起步阶段,相继建成15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只说点我知道的吧,有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以前是国重,后来因为表现不佳会在评审的时候踢出国重名单,于是自称国家级……

所以,至少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别听上面的人扯淡,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有由国防科工局、军委装备发展部等管理的国防科技实验室(国防科技国家实验室、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以及科技部的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两类。

上述两类六种实验室均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学校牵头建设2个全国重点实验室,依托共建1个全国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国家专业实验室,1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7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国家级文科平台、2个江苏省重点高端智库。

国家重点实验室有(3个):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

火电机组振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玄武岩纤维生产及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光传感通信综合网络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专用集成电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预应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专业实验室(1个):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CAAD)国家专业实验室

国际联合实验室(1个):中国-巴基斯坦重大基础设施智慧防灾“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国家级智库(2个):人权研究院 、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研究基地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计算机网络和信息集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微电子机械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11个。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智能交通运输系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新型光源技术及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5个

其他部委实验室(1个):国土资源部土地实地调查监测技术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级重点高端智库(1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

江苏省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网络与信息安全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生物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等14个

新型科研机构(2个):丘成桐中心、城市工程科学技术研究院

江苏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个及其他科研机构若干。

国家重点实验室包括哪些实验室介绍如下:

1 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2 蛋白质工程和植物基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3 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4 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5 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6 湍流与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7 区域光纤通信网与新型光通信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8 家蚕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9 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化工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10 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化工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11 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交通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12 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科技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13 钢铁冶金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科技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14 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15 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16 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邮电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17 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邮电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18 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大连理工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19 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大连理工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20 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大连理工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21 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电子科技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22 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23 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北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24 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北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25 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华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26 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南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27 生物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南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28 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南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29 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30 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31 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32 应用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33 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34 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35 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东理工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36 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南理工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37 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南理工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38 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南理工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39 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40 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41 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42 激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43 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44 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45 理论化学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吉林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46 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吉林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47 超分子结构与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吉林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48 汽车动态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吉林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49 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吉林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50 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51 医药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52 现代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53 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54 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55 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56 天然药物活性组分与药效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药科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57 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58 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南开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59 药物化学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南开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60 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61 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62 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63 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64 电力系统及大型发电设备安全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65 微波与数字通信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66 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67 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68 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69 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70 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71 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72 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73 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74 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75 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76 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77 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78 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天津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79 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80 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同济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81 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82 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83 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理工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84 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理工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85 综合业务网理论及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86 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交通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87 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交通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88 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交通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89 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交通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90 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交通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91 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92 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93 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94 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95 流体传动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96 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97 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98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99 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100 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清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浙江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

全国重点实验室与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一个单位的两种叫法。

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属于科学与工程研究类国家科技创新基地,面向前沿科学、基础科学、工程科学等,开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等,推动学科发展,促进技术进步,发挥原始创新能力的引领带动作用。

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实验室都是由国家设立的、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重要科研机构,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级别不同: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中国科技部直接管理的高等科研机构,属于国家重点实验室级别,通常以某个学科领域为基础,集中了国内外最优秀的研究人员和研究资源,开展领先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而国家实验室则是中国科技部设立的一级科研机构,属于国家实验室级别,主要从事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重点科技领域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研究范围不同: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范围通常以某个学科领域为基础,集中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方面;而国家实验室则主要从事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重点科技领域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如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能源与环境等。

组织管理不同: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组织管理一般由该实验室所属高校或科研院所负责,由实验室主任直接领导,负责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和科研工作的组织协调;而国家实验室则由中国科技部直接领导和管理,实验室主任负责日常管理和科研工作的组织协调,但实验室的重大决策需要报批科技部。

管理方式不同: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管理方式相对灵活,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制定科研计划和研究方向;而国家实验室则有较为严格的管理制度,需要遵守科技部的管理规定和要求,按照科技部的要求开展科研工作。

郑州诚志实验室设备

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区别

定位不同和任务不同。

1、定位不同。国防重点实验室国家实验室是以国家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为导向,开展基础研究、竞争前沿高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研究,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国家级科研机构。而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是国家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开展高水平学术交流、科研装备先进的重要基地。

2、任务不同。国家重点实验室要按照四个面向的要求,紧跟世界科技发展大势,适应我国发展对科技发展提出的使命任务,多出战略性、关键性重大科技成果。国家科技重点实验室,是针对某学科发展前沿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家安全的重要科技领域和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

国家重点实验室名单

其他信息:

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低维量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膜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微波与数字通信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电力系统及发电设备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