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科技快讯 >

锁骨扎针叫什么 锁骨针扎疼是怎么回事

记忆人体穴位的口诀谁有?

可能我回答你的问题不是你想要的!

锁骨扎针叫什么 锁骨针扎疼是怎么回事锁骨扎针叫什么 锁骨针扎疼是怎么回事


背口诀学针灸,古人可能这么做,但是你天时没占好,那么做也就是行不通!除非你记忆超群!

想学针灸是很好很好的事情,但是你的方式可能有问题,穴位不是靠背的,是要去思考的!当然背了没有坏处,还是那句话,除非你记忆力超群!

针灸的穴位你不要去记什么口诀,比如给自己下个目标,多少天内记下一条经脉上的穴位。

然后让自己每天都有任务。

其实十四正经上的穴位好多在临床上都用不到,当然,如果记忆力超群背下来很好(呵呵,又说了一遍)。

本人干针灸11年了,十四正经上的穴位用到的不足30%。想学好针灸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慢慢来。

认真思考穴位的话,我可以给你说个方法,多了解一下古人的思维,去了解这个穴位为什么叫这个名字,比如:太阳穴,了解他叫这个名字的含义,我很有感触的给你说,针灸的穴位名字不是随便起的,如果你了解了古人的思维,你单靠一个穴位的名字就可以知道这个穴位是治疗什么疾病的。当然那需要更常的时间。我说这些只是想告诉你学习的思路,这是我自己的感悟!我学针灸也是一点点积累过来的,没办法,当身边没有老师指点的时候自己要多想想办法!另外,学习针灸不只是学习怎么扎针,穴位怎么记。多了解一些国学的精髓你自己就会明白该怎么学好针灸了。比如:书法、周易八卦、天干地支..

武侠里有一种穴道可以让人不动,叫什么名字

在武侠中可以让人不动的穴道那都是编的。具体穴道有很多,如果你是想用来借用可以参考下面的资料。

致晕11穴部位

1.脑户穴:位于百会穴后四寸五分。

2.囟门穴(又名囟会):位于百会穴前三寸正中。

3.上星穴(又名神堂):入发际上一寸陷中。

4.前顶穴:百会穴前一寸五分。

5.后顶穴(又名顶门穴):位于百会穴后一寸五分。

6.风府穴(又名天星):项后枕骨下两筋中间。

7.头维穴:位于额角,入发际角尖处。

8.耳:位于耳后静脉中。

9.哑门穴:位于风府穴下一寸正中。

10.通天穴:位于前顶穴后五分,再外开一寸处。

11.玉枕穴:位于脑户穴旁一寸三分。

致残103穴部位

1.心井穴(又名鸠尾):胸剑突骨下缘。

2.对门穴(又名不容):巨阙穴旁开六寸。

3.扇门穴:即男者左对门穴,女者右对门穴。

4.京门穴(又名气俞):第十二肋游离间处。

5.五定穴(又名天枢):平脐中旁开三寸。

6.伯劳穴(又名陶道):第一胸椎棘突下。

7.肺使穴(又名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

8.胆中穴:平第四肋间隙,两之间正中。

9.对心穴(又名至阳):第七胸椎棘突下。

10.风门穴:第二胸椎棘突下。

11.环跳穴:股骨大转子后上方,当大转子与胝骨裂孔连线的内三分之二处。

12.盖膝穴:即膝盖骨。

13.膝眼穴:膑骨尖两旁凹陷处。

14.竹柳穴(又名交信穴):胫骨内侧缘内侧。

15.脚住穴:脚面上的高骨如豆者是也。

16.开腔穴:即两耳。

17.乔空穴:即两耳后根部。

18.左耳尖穴:即左耳尖峰。

19.右耳尖穴:即右耳尖峰。

20.眼角穴:即眼梢。

21.大中穴:即鼻中。

22.人中穴:即鼻沟正中。

23.驾梁穴:即鼻梁。

24.咽空穴:即两个鼻孔。

25.牙关穴:即唇口。

26.咽喉穴:即喉管。

27.将台穴:即咽喉左右。

28.舌咽穴:舌上咽腔。

29.童骨穴:位于风膊下处。

30.精灵穴:即两手虎口。

31.曲池穴:屈肘时肘桡侧横纹尽头处。

32.中脘穴:脐上一寸。

33.六宫穴(又名脐中.神阙):即肚脐。

34.气关穴(又名气门):左乳下二横指处。

35.血瘦穴(又名血关):右乳下二横指处。

36.挂膀穴:血瘦穴下一分处。

37.肚角穴:位于小腹盆弦之外。

38.命宫穴:位于血关穴之下,气海穴之右。

39.背心穴:即背部的中心点。

40.腰眼穴: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三寸八分。

41.粪门穴:即口。

42.冲阳穴:足背的点,动脉旁。

43.血囊穴:右侧十二肋骨下缘。

44.气囊穴:即小腹左边。

45.净瓶穴:即脐左肚角血腕下。

46.脊中穴:即第十一胸椎棘突下。脊骨的中点。

47.山根穴:即鼻梁之上。

48.对口穴:项后的风府与哑门之间。

49.气隔穴:脐下三分稍偏左。

50.血海门穴:右侧十二肋下三横指。

51.膈门穴:左侧十二肋骨下缘。

52.气舍穴:锁骨内侧端上缘。

53.开气穴:即气舍穴偏右。

54.转喉穴:即气舍穴偏左。

55.血仓期门穴:右侧锁骨下八分处。

56.气血囊合穴:左傍肋骨下。

57.督脉穴:枕骨正中。

58.正额穴:头额前正中。

59.后海底穴:肾俞穴下一寸八分。

60.攒竹穴:眉内端陷中。

61.正气穴:左侧乳上一寸三分。

62.上血海乳穴:右侧乳上一寸三分。

63.气血二海穴:左右乳下一寸三分。

64.下血海穴:右乳上一寸四分。

65.藿肺穴:中脘与建里之中点向下一寸三分。

66.翻肚穴:藿肺穴向左一寸三分处。

67.泰山穴:离梭子骨四寸处。

68.天突穴:胸骨柄的上缘凹陷中。

69.劳宫穴:第二.三掌骨之间。

70.神门穴:尺侧腕关节横纹头。

71.手三里穴:曲池穴下二寸。

72.颊车穴:下颔骨前咬肌中。

73.支正穴:尺侧腕上五寸。

74.下关穴:颧弓下与下颔关节切迹间凹陷处。

75.足三里穴:犊鼻穴下三寸,胫骨粗隆外侧陷中。

76.犊鼻穴:屈膝,膑韧带外侧陷中。

77.肩井穴:肩头高处,当大椎与肩峰之间。

78.日月穴:第九肋端下缘。

79.风市穴:大腿外侧膝上七寸。

80.阳陵泉穴:腓骨小头前下方。

81.委中穴(又名血郄):膝腘窝中动脉外。

82.承山穴:委中与跟腱之间。

83.昆仑穴:外踝与跟腱连线的中点。

84.血海穴:屈膝,膑骨内上缘上二寸。

85.大陵穴(又名腕心穴):掌后骨下,两筋间陷中。

86.尾宫上穴:即尾宫上一分许。

87.鹤顶穴:位于膝盖骨上缘上一寸正中。

88.外踝尖穴:即足外踝点。

89.内踝尖穴:即足内踝点。

90.膀胱穴:即膀胱。

91.泪孔穴:(又名睛明):目内眦头外一分。

92.所闻穴(又名听宫):即耳珠,大如赤小豆。

93.中府:第一肋间隙外侧近噱突处。

94.绝骨穴(又名悬钟):外踝上三寸。

95.膈俞: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

96.大杼: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

97.太渊:腕关节横纹上,桡动脉外侧。

98.然谷穴:舟骨粗隆下方凹陷处。

99.曲骨穴:脐下五寸处。

100.大都穴:足拇趾内侧本节后。

101.魄户穴: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三寸。

102.天窗穴:颈侧.胸销乳突肌后缘。

103.箕门穴:大腿内侧,血海穴上六寸。

致命36穴部位

1.眉心穴(又名印堂):位于两眉之间。

2.头额前穴:位于眉心上一寸正中。

3.太阳穴:眉外一寸陷中,即眉梢与眼外眦之间后的一寸陷凹中。

4.枕骨穴(又名脑户):位于枕骨粗隆上方。

5.厥阴穴(又名头窍阴):位于脑后两边,乳突后当浮白与完骨之间。

6.华盖穴:胸骨柄与胸骨体联合的中点,即天突穴下二寸。

7.黑虎掏心穴(又名建里):位于脐上三寸正中。

8.巨阙穴:脐上六寸,即鸠尾穴下一寸。

9.气海穴(又名丹田穴):脐下一寸五分。

10.关元穴:脐下三寸。

11.水分穴:位于脐上一寸。

12.中极穴:脐下四寸。

13.左膺窗穴:左乳上一寸六分。

14.右膺窗穴:右乳上一寸六分。

15.左乳根穴:左乳直下,相当于第五肋间。

16.右乳根穴:右乳直下,相当于第五肋间。

17.左期门穴:左乳下二肋,相当于七.八肋间。

18.右期门穴:右乳下二肋,相当于七.八肋间。

19.左幽门穴:巨阙穴左开五分。

20.右幽门穴:巨阙穴右开五分。

21.左商曲穴(又名左肓俞):脐中左旁五分。

22.右商曲穴(又名右肓俞):脐中右旁五分。

23.左章门穴:左腋中线第十一肋端下际。

24.右章门穴:右腋中线第十一肋端下际。

25.左腹结穴(又名左七劳):脐左侧四寸,再向下一寸三分

26.右腹结穴(又名右七劳):脐右侧四寸,再向下一寸三分。

27.左肾俞穴:第二腰椎棘突下左侧一寸五分。

28.右肾俞穴:第二腰椎棘突下右侧一寸五分

29.命门穴:第二腰椎棘突下正中。

30.左志室穴(又名志堂穴):位于命门穴左旁三寸。

31.气海俞穴:第三腰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

32.鹤口穴(又名尾宫穴):位于尾骨宫下两腿骨尽处。

33.海底穴(又名会阴穴):前阴与之间。

34.涌泉穴:位于第二.三趾跖关节后方,蜷足时所现的凹陷处。

35.右志室穴:位于命门穴右旁三寸。

36.藏血穴:位于脑后右玉枕穴下五分。

古装里的穿琵琶骨是怎么回事儿?

反对其他所有答案。琵琶骨为肩胛骨。

锁骨古名“巨骨、拄骨、缺盆骨、血池骨、血盆骨,俗名锁子骨”明《类经·图翼》三卷80“巨骨,膺(ying)上横骨”,清《医宗金鉴》卷八十总2115“拄骨者,膺上缺盆之外,俗名锁子骨也,内接横骨,外接肩解也”,《中医大辞典·基础》182“拄骨有名锁子骨,缺盆骨”《骨度研究》65“天突穴在缺盆中,这个缺盆,即食现代解剖学的胸骨上窝”

琵琶骨确认是肩胛骨了,先说下上面几个认为是锁骨的锁法。锁骨个人认为是从锁骨下方即

在急诊工作中遇见急危重症的病人血管不好要扎静脉留置针该不好扎怎么办!请高手给予指点!

深静脉穿刺是 静脉切开已经不常规使用了

嘿嘿,这个问题真滴是。。。我曾经也在急诊工作过,现在被调到了小儿科。遇见抢救危重患者却不能及时穿刺成功上治疗真的是件让人很郁闷的事情。就我自己的经验来说我觉得首先还是要从自身下手。要在平时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静脉输液水平,不要怕失败,也不要怕人笑话,熟能生巧。多向经验丰富的老护士学习经验,再者一定不能自乱阵脚,要沉着冷静,还有就是这个穿刺部位很多的,胳膊、腿上都是可以穿刺的,你可以仔细的多找找。其实很多时候患者血管看不见的时候是可以根据平时的穿刺经验凭直觉扎针。当血管细又短的时候可以从远端进针,我不是很擅长文字表达,也不知道我说的能不能帮到你

锁骨穿刺输液会引起呼吸衰竭吗?

临床上进行锁骨穿刺时,一般有以意事项。一、穿刺时注意操作面的消毒,确保无菌操作,以免穿刺的过程中伴有细菌感染,可造成患者穿刺后出现导管热,引起严重的全身感染。二、穿刺时要确认穿入锁骨下静脉回抽见静脉血,以免损伤到锁骨动脉,造成大出血。穿刺时避免穿刺针过深穿入到胸腔内,输注的液体会造成肺的压迫,引起患者呼吸困难。三、穿刺后需要打开输液通道,观察管道是否通畅,以免因管道扭曲造成物无法进入血管,影响患者的治疗。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比其他部位穿刺感染率较低,但是同时也有一些常见的并发症和原因如下:

(1) 误穿到动脉:因为锁骨下静脉和动脉距离很近,非常容易穿刺到动脉。

(2) 穿刺点出血、形成血肿:患者的静脉不好找反复进行穿刺、穿刺针很粗稍微比棒棒糖稍微细一点、患者的凝血不好容易出血等;这些都可能会导致穿刺点出血,如果血积在皮肤下面就形成了血肿。

(3) 感染:中心静脉导管非常容易发生感染甚至导致血液感染。所以穿刺的时候要严格的执行无菌技术,减少人员走动。

(4) 气胸、血气胸:锁骨下静脉和肺只有5毫米的距离,穿刺针稍微有一点偏就会损伤到肺,肺戳破后会有气体漏到胸腔里把肺压小,这种情况就叫做气胸,如果同时有血管出血流到胸腔里,有气又有血叫做血气胸。

保留锁穿期间需要注意的问题如下:

(1)避免导管脱落:每日记录导管深度,以防导管慢慢滑出或者脱出。搬动患者、更换或者烦躁不安的患者容易引起导管脱落。虽然导管使用线缝在皮肤上并且粘贴力很强的无菌敷贴固定住了,但是用力拖拽也会把导管拽出来,所以以上情况时患者和家属一定要注意给导管和输液管留出足够的长度和空间。

静脉埋针

静脉留置针主要是针对需要长时间静脉给,同时还要保护静脉血管的病人,比如手术后,大概会有一周左右时间吧,临床一般是在手术室里就埋一到两个留置针,方便术后给抗生素、营养什么的

基本上没有禁忌症,血管脆性比较大的人埋针会比较容易脱出,保留时间可能比较短;凝血功能比较强的人容易针尖阻塞;躁狂病人、有自伤倾向病人不适合留置针;有创伤的病人伤口处不能留置;另外就是使用静脉留置针以后即使不静脉输液,留置部位活动受限,洗澡之类沾水的生活行为都会受到限制,很不方便

你好:

你所说的操作为锁骨下静脉穿刺,一般适用于长期静脉补液而外周静脉穿刺非常困难者。属于常规穿刺操作,对于操作熟练的医生一般不会出现什么太大的问题,但患者已经81岁高龄,建议慎用。g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