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科技快讯 >

威尔逊总统怎么样 求助威尔逊总统

美国十大杰出总统之威尔逊: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的美国总统

童年:发育性诵读障碍? 1856年12月28日,托马斯·伍德罗·威尔逊在弗吉尼亚州斯汤顿的一个牧师家庭出生,祖辈是苏格兰移民。他的父亲是一位杰出的牧师,母亲是一位老牧师的女儿,威尔逊是家里的第三个孩子,他还有两个姐姐和一个弟弟。 童年时的威尔逊学习是滞后的,他的父亲将他的学习任务掌握在自己手里,并且认为威尔逊患有发育性诵读障碍。威尔逊9岁才开始学习字母表,11岁才开始阅读。但在他接受教育后,父亲非常注重他的自我表达能力,常常要求他把一篇作文写三四遍,或是改写经典作品。 1870年,威尔逊的父亲被聘为哥伦比亚神学院的修辞学教授,14岁的威尔逊跟随全家搬到了南卡的哥伦比亚生活。 童年时期的威尔逊非常腼腆,总是独来独往,但由于他乐于助人所以还是很受欢迎。 1873年,17岁的威尔逊前往戴维森学院求学,但因身体原因只上了一年就退学了。1875年,19岁的威尔逊作为新生转到了普林斯顿大学求学。 在普林斯顿大学,他醉心于政治,常常独自一人到附近的树林或是教堂里练习演说。他从大二就开始阅读关于政治哲学和历史的书籍,他成为了校园里杰出的演说家和辩论者。 1879年,23岁的威尔逊进入弗吉尼亚大学法学院学习,却又因健康问题在一年后不得不办理退学。在接下来的15个月里,他在家自学完成了法律学业。 1882年,26岁的威尔逊在佐治亚州的亚特兰大开始了他的律师事业,但他很快发现他不适合做律师。 美国历史上学术成就最高的总统 1883年,他进入约翰·霍普金斯攻读历史和政治的研究生学位,在这里他埋头苦读,并出版了著作《国会 *** 》,虽然此时他还只是个政治学研究者,但书中非常犀利地指出美国政治制度的漏洞:国会不仅在反复限制美国 *** 的行政权,还使垄断资本等利益集团可以将自身利益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 1890年,威尔逊进入普林斯顿大学,任法学和政治经济学教授。在这里他不断发表学术著作,成为青年教师的领头人,几所大学都请他担任校长。 1902年,普林斯顿大学校长辞职,董事会推举威尔逊接替了这个职位。他通过改革各项制度使普林斯顿大学成为美国大学中的佼佼者。 1910年,威尔逊新泽西州州长,并轻松获胜。 1912年,威尔逊作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参加总统大选,他毫无困难地赢得了竞选胜利,成为美国第28任总统。 他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学术成就最高的一位总统, 他是唯一一位拥有哲学博士头衔的美国总统。 先保持中立,后坐收渔利 一战在欧洲爆发时,由于长期受孤立主义思想的影响,美国人民对于战争并不关心,威尔逊的外交政策也认可了美国的中立态度。 1914年,威尔逊正式发表中立宣言,并警告美国人民不要在交战阵营中选择支持方。 直到1917年,美国一直恪守中立宣言,甚至在发生了卢西塔尼亚号事件后,威尔逊总统仍顶住压力,保持中立。 卢西塔尼亚号事件:1915年5月7日,一艘满载乘客的商船卢西塔尼亚号从纽约出发,行至爱尔兰外海时,被德国潜艇发射的一枚鱼雷击中发生爆炸,一千多名乘客死亡,其中大部分是美国人。 这件事情发生后,美国国内「 ”立刻对德国宣战”的呼声高涨,但威尔逊 *** 仍然维持中立原则,并乘机大发战争财,他们不仅向交战双方贩卖军火,还向他们贩卖军需品、日用品等诸多商品。 直到后来德国发起无限制潜艇战:只要在海上航行的船只,无论悬挂的是什么旗帜都会被德军核潜艇袭击。这严重威胁到了美国的商业海运。 1917年4月2日,威尔逊终于发表宣战演讲,将美国带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他在演讲中说道,美国如果不参战,整个西方文明都会被摧毁。 美国参战后开始大量建造驱逐舰,直到大战结束前,就先后派出了85艘驱逐舰作战,显示了强大的作战潜力。 1918年11月11日,德国签署停战协议,一战结束。 在这场欧洲列强互撕的战争中,美国谋取到了巨大的利益,除 *** 外,民间资本也乘机迅速繁荣了一把。 理想主义政治理念 当时,西方各列强信奉「 ”强权即公理”、崇尚武力解决问题,威尔逊却提出了与之相对的理想注意政治理念。他认为: 第一、人性可以改造;第二、战争可以避免;第三、利益可以调和;第四、建立国际组织,保卫世界和平。 1918年,威尔逊提出了关于成立国际联盟的想法。他为了获得美国人民对加入国联的支持,东奔西走竭尽全力发表演讲,以至于途中中风病倒。 虽然他因此获得了1919年的诺贝尔和平奖,但却没能在美国加入国联一事上获得通过,导致美国此后从未加入国联。 1924年2月,威尔逊死于中风并发症,终年67岁。 国际联盟虽然失败了,但它倡导的宗旨却孕育了另一个组织:联合国,于二战末期诞生。 1962年,美国历史学家对31位总统的投票排名,威尔逊高居前四。不少美国人民认为:威尔逊是使美国取得重大进步的具有远见卓识的伟人,足以与林肯比肩。 凡尔赛条约,为二战埋下祸根 《凡尔赛条约》中的种种苛刻条款,使战败国处于被宰割和奴役的地位,而战胜国之间的矛盾也未真正平息。德国民众对条约的极大怨恨导致了希特勒的上台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威尔逊总统怎么样 求助威尔逊总统威尔逊总统怎么样 求助威尔逊总统


美国第28任总统威尔逊,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

威尔逊是美国第一位拥有哲学博士头衔的美国总统,也是第一位任总统前曾在新泽西州担任公职的美国总统。其发表的《美国人民史》被认为是其学术上的最高成就,后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

他有着奇迹一般的人生,从一个普通的编辑,通过自己的努力最后成为政坛领袖。

威尔逊是一位学者和政治家,担任了两届美国总统,参加过一战。

威尔逊生平简介威尔逊十四点计划内容是什么?

威尔逊生平简介:威尔逊十四点计划内容是什么?威尔逊主义是什么?本文这就为你介绍:

威尔逊生平简介

托马斯·伍德罗·威尔逊(Thomas Woodrow Wilson,1856年12月28日-1924年2月3日),美国第28任总统。

少年时代就醉心于政治,四度出任英国首相的威廉·尤尔特·格莱斯顿是他心目中崇拜的英雄。威尔逊16岁进入戴维森学院,29岁获博士学位,30岁开始在大学任教。

1902年发表的《美国人民史》被认为是其学术上的最高成就。同年威尔逊出任普林斯顿大学校长。1909年当选为新泽西州长。

1912年总统大选中,由于西奥多·罗斯福和威廉·塔夫脱的竞争分散了共和党选票,以民主党人身份当选总统。

1883年,伍德罗·威尔逊进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生院,并在3年后获得历史与政治科学的哲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为《议会制政府:对美国政治的研究》(Congressional Government: A Study in American Politics)。

毕业后,先后在Bryn Mawr学院(1885-1888)和卫斯理大学(1888-1890)任学术职。

威尔逊是唯一一名拥有哲学博士头衔的美国总统(法学博士衔除外),也是唯一一名任总统以前曾在新泽西州担任公职的美国总统。1919年,威尔逊被授予当年的诺贝尔和平奖。

1962年历史学家对31位总统的投票排名,威尔逊高居前4位。

威尔逊十四点计划

1918年1月8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时,威尔逊总统在对国会所发表的著名演说中提出十四点,认为这是促进世界和平的“唯一”可行的计划。随后,这十四点被采用作为和平谈判的基础。

这个有关战争目的声明之所以成为必要,是由于协约国在确定其战争目的时意见不能一致,也由于俄国向德国求和。

十四点计划的根据是调查小组为总统准备的一份报告--调查小组是由豪斯上校所组织的专门研究协约国与美国政策的一个委员会。

但由于美国国会拒绝签署《凡尔赛和约》,并且拒绝参与国际联盟,威尔逊总统的十四点计划失败。

一、威尔逊十四点计划的历史背景

十四点和平原则为威尔逊总统于1918年1月8日向美国国会致词时所列举之一般作战目标,后来又另作多次补充。

早在三天之前(1月5日),英国首相大卫·劳合·乔治向英国下议院致词时,也曾提出若干与十四点和平原则相似之原则。

不过由于美国声望较高,与英、法、意等国多次协调,各方观点渐趋接近,协约国各国最终勉强同意,以十四点和平原则作为议和之指导纲领,并在11月5日正式通知德国政府。

“十四点”提出“民族自决”,反对“秘密外交”,倡导建立“公正而持久的和平。

二、威尔逊十四点计划内容

1、签订公开和约,杜绝秘密外交;

2、平时和战时海上航行绝对自由;

3、取消一切经济壁垒,建立贸易平等条件;

4、裁减军备到同国内安全相一致的最低点;

5、公正处理殖民地问题,在决定一切有关主权问题时,应兼顾当地居民的利益和殖民政府之正当要求;

6、外国军队撤出俄国,并保证俄国独立决定其政治发展和国家政策,欢迎它在自己选择的制度下,进入自由国家的社会;

7、德军撤出比利时,并恢复其主权;

8、德军撤出法国,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

9、根据民族分布情况,调整意大利疆界;

10、允许奥匈帝国境内各民族自治;

11、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和门的内哥罗的领土予以恢复;

12、承认奥斯曼帝国内的土耳其部分有稳固的主权,但土耳其统治的其他民族有在“自治”的基础上不受干扰的发展机会,达达尼尔海峡在国际保证下永远开放为自由航道;

13、重建独立的拥有出海口的波兰,以国际条约保证其政治经济独立和领土完整;

14、根据旨在国家不分大小、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的特别盟约,设立国际联合机构。1918年10月,美国官方对“十四点”作了注解,将美国的意图说得更加明确。

前八点是务必达成的强制性目的,后六点为非务必到达的目的。

威尔逊主义是什么?

威尔逊主义就是威尔逊关于国际关系和对外政策的理念和信仰,严格讲来,它不是一个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而是一些愿望、信念和标准,以及根据它们重建国际秩序的计划。

它具体体现在1918年1月8日威尔逊对国会发表的“十四点计划”的演说,该计划主要强调了下列目标:公开外交、公海航行自由、贸易自由、全面裁军、公正处理殖民地争议、民族自决、恢复比利时、撤出俄罗斯领土以及建立国际联盟。

此后,威尔逊又对“十四点计划”进行了补充,提出了美国外交四项原则(美国无意攫取别国领土;美国外交主要手段是和平谈判而不是武力征服;美国不承认任何通过暴力获得政权的外国政府;美国在国际关系中将恪守信用,遵守道义)等,完善了他关于和平的最终设想。

威尔逊主义显然想用集体安全体系的“快刀”斩断欧洲古老均势体系这堆“乱麻”,他似乎要告诉欧洲人:“从今以后,国际秩序不应再建立在均势的基础之上,而应以民族自决为基础;各国的安全不应依靠军事同盟,而应以集体安全为保障;外交活动也不宜由专家秘密进行,而应‘公开地达成公开的协议。’”

威尔逊主义的公式可以简化为:

1、道德律令——道德应当是一切外交政策的出发点;

2、多边律令——多边主义应当是实现外交政策目标的基本手段;

3、民主律令——在美国领导下实现世界的民主是实现永久和平的前提条件;

4、民族自决律令:任何民族都有权决定自己的政府形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