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科技快讯 >

俄乌会谈即将举行 俄乌会开战吗

俄乌谈判四轮有何实质进展?

3月13日,俄乌谈判俄罗斯代表团成员斯卢茨基表示,在与乌克兰的谈判中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他期望这能转化为双方代表团的共同立场,并转化为“将要签署的文件”,可以构成“降低紧张程度的基础”。

俄乌会谈即将举行 俄乌会开战吗俄乌会谈即将举行 俄乌会开战吗


稍早前,乌方代表团成员、乌总统办公室主任顾问波多利亚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俄乌进行第三轮谈判后,双方以视频方式开展了系列沟通并成立了工作组,双方已接近就签署相关协议达成妥协。

波多利亚克指出,乌俄双方将致力于签署一份全面和综合的协议。目前,工作组正在研究相关方案并在法律层面进行讨论以形成文本。最终的协议文本将由两国总统签署。他说,在就关键立场达成一致前,双方不会透露谈判细节或作出解释。

俄罗斯乌克兰的第四轮谈判于3月15日继续,但仍未有结果。乌克兰总统办公室主任顾问、乌克兰代表团成员波多利亚克称,谈判将在3月16日继续进行。他说,虽然当天谈判过程“非常困难和胶着”,双方存在“根本性的矛盾”,但磋商余地依然存在。

谈判开始前,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发表视频演说阐明立场。他说,乌克兰明白它没有加入北约的通行证,必须寻求自救之道,先决条件是获得安全保障。

泽连斯基称,基辅准备接受西方的安全保证,这些保证并不包括乌加入北约的长期目标,这被视为是一个让步的迹象。

当地时间16日凌晨,泽连斯基又表示,谈判中双方的立场更加切合实际,但“仍需要时间来做出符合乌克兰利益的决定。”

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表示,现在预测谈判的进展还为时过早,“工作很困难,在目前的情况下,谈判仍在继续这一事实可能就是积极的。”

俄乌谈判代表积极评价谈判进程

当地时间3月15日,乌克兰总统办公室副主任表示,俄乌会谈现在更富有建设性,双方已经在商讨未来即将签署的协议。

俄罗斯代表团团长梅津斯基在社交媒体写道,俄乌谈判代表每天都通过视频进行谈判,这样既节约时间又节约资源。

乌克兰总统办公室主任顾问波多利亚克表示,俄乌谈判明天将继续进行,双方代表团在谈判中的立场存在根本性矛盾,但存在妥协的可能。

以上内容参考

以上内容参考

以上内容参考

中俄元首会晤有哪些关注焦点?

我认为,在中俄元首会晤中,双方将谈什么、双方将签订哪些合作文件,以及期待中方在俄乌冲突中,发挥建设性作用,可能是各方关注的焦点。

应普京总统邀请,我国主席于3月20日至22日,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这是自2013年以来,主席第九次到访俄;同时,还是两会闭幕后,主席的首次外访;更是在乌克兰危机升级后的首次访俄。可以说,中俄元首会晤,牵动了世界关注。下面,我们就共同盘点下,中俄元首会晤有哪些关注焦点。

双方将谈些什么。据媒体报道,我国主席此次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将同普京总统就双边关系,以及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就涉及双方关系的最重要、最关键的问题进行分交流沟通,会谈将促进两国战略协作与务实合作,为双边关系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各方关注的焦点,主要是在双方会谈中,涉及在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具体合作内容,以及包括双方对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的看法与协作。

双方将签订哪些合作文件。近年来,中俄双方在经济方面进行了很多务实合作,而且双方对合作成果高度赞赏。此次中俄元首会晤的核心活动就是会谈,包括小范围会谈、大范围会谈。各方关注的焦点,是双方根据会谈结果,签署哪些相应的成果性文件,是否有深化“一带一路”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共同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助力两国实现各自发展振兴目标等相关的合作文件。

期待中方发挥建设性作用。众所周知,中方在乌克兰危机上的立场是客观公正的,在乌克兰问题上,中方始终站在和平一边,站在对话一边,站在历史正确一边。中方的主张,一直是劝和促谈,得到了国际社会,包括乌克兰危机当事方的普遍欢迎和认同。各方关注的焦点,是中方提出的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立场文件,能够在会谈中得到有效落实,并期待中方在解决俄乌冲突中,发挥具体的建设性作用,以解决和化解俄乌两国冲突的当前局势。

中俄元首会晤受到了世界深度关注,国际社会也高度评价此次访问,认为双方会晤是友谊、合作、和平之旅,因此各方关注会谈焦点,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我认为,双方元首会晤,将进一步丰富双方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持续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并将深刻影响世界格局。

久违露面的俄罗斯国防部长“突然”现身,透露了那些重要信息?

透露出俄罗斯国防部的忙碌。也就证明俄罗斯已经做好面对打仗的准备。证明了俄罗斯的底气以及自信,不屈服于其他国家各方面的压制。

他在这次会议上进行会谈时,呼吁西方停下对乌克兰供应武器,缓解乌东部地区的紧张局势,而且在谈到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行制裁时表示这些制裁是非常灾难性的,也指出俄罗斯和英国双方关系的水平接近于0。

国家的政策,国家的外交,国家的具体工作,后续的工作,出台怎样的措施,会有怎样的政策。

俄副外长:准备好与乌克兰无条件谈判

(观察者网讯)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谢尔盖·韦尔希宁在俄媒当地时间11日发布的采访中说,俄罗斯已准备好与乌克兰进行无条件谈判,但这也需要建立在现实情况之上。

俄罗斯国防部下属的红星电视台11日在网站和社交媒体上发布了韦尔希宁接受专访的片段。报道称,他在采访中谈及了有关莫斯科和基辅之间谈判可能性的问题。

他说:“任何军事行动都以会谈告终。正如我们之前所说,我们将为这样的会谈做好准备,但前提是这些会谈没有先决条件,而是基于现有现实的会谈。”

俄罗斯红星电视台网站报道截图

韦尔希宁回顾了俄乌过往的谈判经历,称原本在进程中的谈判“被乌克兰方面打断”,“但决定不是在基辅做出的”。据他称,中断谈判的决定实际来自华盛顿和布鲁塞尔,所以媒体应该向美国和北约询问谈判事宜。

当被问及谈判是否有可能在现任美国总统拜登任期内发生时,韦尔希宁表示,俄方此前已经明确了其立场,因此这并不取决于俄罗斯,而取决于拜登本人及其团队的“谨慎”和“智慧”。

自去年2月底以来,俄乌双方谈判代表已就对乌特别军事行动举行了多轮面对面和视频谈判,但没有取得具体成果。同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不断强化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同年5月起,两边对话实质陷入停滞,莫斯科和基辅互相指责对方破坏协议。

今年1月11日,俄外交部独联体国家第二司司长阿列克谢·波兰丘克接受塔斯社采访时表示,有关乌克兰问题的外交解决方案应由俄乌之间直接谈判,“经验证明,西方调解人经常追求自己的目标并试图影响谈判,而不是为了解决问题”。

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同日表示,俄罗斯一直准备通过谈判解决问题,俄总统普京也多次表达了这样的立场。佩斯科夫强调通过和平的政治和外交手段实现目标是俄罗斯的首选方案,但在乌克兰以法律形式禁止乌克兰总统与俄方进行任何形式对话的情况下,西方显然也不倾向于让基辅在这个问题上有任何灵活性,因此目前谈判问题没有任何前景。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去年11月的G20峰会上提出“10点和平方案”,主要内容包括确保粮食与能源获得保障、释放所有俘虏和被驱逐出境者、恢复乌领土完整、俄方完全撤军等。俄外长拉夫罗夫则拒绝了该方案,并称基辅在西方国家帮助下提出的“和平方案”都是“虚幻”的。

另一方面,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去年12月参加英国《金融时报》活动时发表讲话称,俄乌之间和谈的条件“尚未形成”,因为俄方没有展现出愿意在尊重乌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情况下进行谈判的信号。至于谈判时机,他称应由乌克兰人决定。但他同时敦促盟国加大对乌军援,“矛盾的是,我们越是希望通过谈判达成和平解决方案,确保乌克兰获胜,我们就越迫切需要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支持”。

俄乌冲突是怎么回事?

乌克兰与俄罗斯冲突原因是复杂的历史原因叠加地缘政治变化所致。

从这个历史发展的渊源来看,俄乌两国的历史纠葛导致乌克兰内部亲俄罗斯的顿巴斯地区寻求分离,而乌克兰变成俄罗斯与西方对抗的前沿阵地。显然乌克兰的这种变化导致俄乌关系处于尖锐对立的状态。

目前,乌克兰危机已经持续了超过四十天,数百万乌克兰民众逃离自己的家园,全球能源和粮食等商品的价格也因为此次危机的不断升级也遭遇冲击,越来越多国家的民众感受到了此次危机所带来的连锁反应。

这次危机为何会发生?中国、美国又是如何对待这场危机的?日前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在公开讲话中所提到的一些信息或许有助于回答这两个问题。

她的这番话其实也敏锐指出了这场危机的本质——美国煽动。目前国际社会普遍认为,美国是此次乌克兰危机的最大赢家,其在危机爆发之前就一直在通过各种方式煽动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的矛盾升级,并不断向乌克兰释放各种危险而错误的信号,最终局势失控,冲突爆发。随后,美国一直主张对俄罗斯进行大规模制裁,并在此过程中赚得彭满钵满,其它的参与方如欧盟、乌克兰都是利益遭受严重损失的一方。直到现在,美国所扮演的都是“火上浇油”和“坐收渔利”角色。

中国一直在进行建设性努力

相较于美国的火上浇油,中国一直都在为尽快解决乌克兰危机而做出建设性努力。在面对危机的基本态度上,中国就与美国有着本质区别。中国始终认为,对话谈判是解决危机的唯一出路,而非不断加码的制裁施压。此前,中国就明确表示,在乌克兰问题上始终坚持公平公正的态度,独立做出判断。中方一贯坚持维护各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同时也遵守联合国的规则,致力于用和平的方式来解决危机。中国的立场也和世界大多数国家的立场一致。

乌克兰危机正在演变成为撕裂国际社会基本共识、给当地民众和国际社会都带来巨大不利影响的一次危机,如果美国一直不改变其态度,最终也必然会让自己深陷其中

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冲突实质上就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同俄罗斯之间的冲突(较量)。

有人是这么看待当前举世瞩目的俄乌冲突的:

乌克兰想要拿回克里米亚,不想要东部两州(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一部分同属于顿巴斯地区)独立,自己搞不定所以要加入北约。俄罗斯反对北约东扩,坚决不容许乌克兰加入北约,如果敢加入就开战。双方站在悬崖边上,扭在一起就差动手,但都怕掉下去,所以暂时没动手。美国远远的起哄架秧子,就想他们掐起架来,谁掉下去它都无所谓,借机捞便宜。

是的,乌克兰曾经是俄罗斯领土

一、乌克兰跟俄罗斯的关系及由来

俄罗斯跟乌克兰都同属东斯拉夫民族,东斯拉夫人是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的共同祖先,相近的血缘、相近的文化、相近的习俗、相同的宗教信仰,地缘关系和长期的共同生活,为这三个国家奠定了历史、语言、文化和血缘上亲近的基础。

在9-12世纪的基辅罗斯时期他们和俄罗斯族一样被称为罗斯人,而“乌克兰”一词最早出现于《罗斯史记》(1187年)中意为“边陲之地”,“边陲之地”指的是南罗斯加利西亚沃伦地区,生活在“边陲之地”的罗斯人,随着“乌克兰”这一称谓逐渐的扩展,也逐渐将地理概念演变成语言概念和民族概念,到15世纪乌克兰民族已经形成了单独的民族特性——有自己的语言、生活地域并形成经济、政治和宗教特征。

二、俄罗斯的由来

俄罗斯族也是罗斯人,之所以在族名前多了个“俄”,是因为1547年,伊凡四世自封为“沙皇”,其国号为“俄”。罗斯人的祖先为东斯拉夫人罗斯部族,属欧罗巴人种,公元1世纪时被罗马史家称为“维勒底人”,即我国古代称的“罗刹”。

罗斯人最早居住在罗斯河(第聂伯河的支流)两岸,他们在公元862年前后被来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维京人的一支留里克(乌克兰、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称之为“瓦良格人”)征服,其后留里克人、罗斯人、钦察人不断融合,形成了现代的俄罗斯人。

留里克王朝建立后,公元882年攻下基辅并统一了罗斯各部落,史称基辅罗斯,这是后来俄罗斯国家的雏形。

三、共同的首都:基辅罗斯的兴与衰

公元初,东斯拉夫人还保留着氏族制,每个部落由几个氏族组成。他们砍伐森林,平整土地,从事耕作,集体饲养牲畜,狩猎和打鱼,一切问题由氏族大会决定。

公元862年开始有了以本族群为主体的君主制国家,而首都就是基辅,也被称为基辅罗斯,基辅罗斯是它们共同的摇篮。

10世纪初,强大的基辅罗斯不断扩张,版图东至伏尔加河口,经克里米亚半岛迄多瑙河口,北起拉多加湖,循波罗的海沿岸,西到顿河,南到黑海北岸,和游牧民族鞑靼人成了邻居,盛极一时,接纳东正教,创立罗斯法典。

11世纪初基辅罗斯的智者罗斯拉夫死后,3个儿子执政,控制减弱,人民反封建起义不断发生,各大贵族地方势力乘机崛起,逐渐分裂成独立的地方小公国,陷入内战,最终分成18个公国。

13世纪初,强大的蒙古帝国入侵,在东欧建立了钦察汗国,罗斯人与其他民族的联军被打败,罗斯人臣服于钦察汗国,基辅罗斯被分裂成几个部分;一部分罗斯人的发展重心转移至东北部莫斯科一带,至此瓦良格人留里克建立统治俄罗斯王朝700多年分裂。

目前,乌克兰危机已经持续了超过四十天,数百万乌克兰民众逃离自己的家园,全球能源和粮食等商品的价格也因为此次危机的不断升级也遭遇冲击,越来越多国家的民众感受到了此次危机所带来的连锁反应。

这次危机为何会发生?中国、美国又是如何对待这场危机的?日前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在公开讲话中所提到的一些信息或许有助于回答这两个问题。

俄罗斯:中国明白乌克兰危机发展成至今的结果

在近日的记者会上,扎哈罗娃表示,欧洲国家在看待乌克兰危机时仅浮在表面,不去辨别信息的真假。而中国明白乌克兰危机发展至今的结果,是源自于美国背后的煽动。

她的这番话其实也敏锐指出了这场危机的本质——美国煽动。目前国际社会普遍认为,美国是此次乌克兰危机的最大赢家,其在危机爆发之前就一直在通过各种方式煽动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的矛盾升级,并不断向乌克兰释放各种危险而错误的信号,最终局势失控,冲突爆发。随后,美国一直主张对俄罗斯进行大规模制裁,并在此过程中赚得彭满钵满,其它的参与方如欧盟、乌克兰都是利益遭受严重损失的一方。直到现在,美国所扮演的都是“火上浇油”和“坐收渔利”角色。

中国一直在进行建设性努力

相较于美国的火上浇油,中国一直都在为尽快解决乌克兰危机而做出建设性努力。在面对危机的基本态度上,中国就与美国有着本质区别。中国始终认为,对话谈判是解决危机的唯一出路,而非不断加码的制裁施压。此前,中国就明确表示,在乌克兰问题上始终坚持公平公正的态度,独立做出判断。中方一贯坚持维护各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同时也遵守联合国的规则,致力于用和平的方式来解决危机。中国的立场也和世界大多数国家的立场一致。

乌克兰危机正在演变成为撕裂国际社会基本共识、给当地民众和国际社会都带来巨大不利影响的一次危机,如果美国一直不改变其态度,最终也必然会让自己深陷其中。

2022年2月15日,随着俄罗斯国防部高调宣布撤回部分部署在俄乌边境、此前正在参与大规模军事演习的陆上部队,从2021年10月起持续至2022年2月的乌克兰东部危机,似乎呈现出了缓慢降温的趋势

2022年2月17日以来,乌东部地区局势恶化,乌政府和当地民间武装相互指责对方在接触线地带发动挑衅性炮。2月18日,乌东部民间武装宣布,因存在乌克兰发起军事行动的危险,自即日起向俄罗斯大规模集中疏散当地居。2月21日晚,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命令,承认乌克兰东部的“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

2022年2月23日,乌克兰议会批准在全国实施紧急状态。2月2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已决定在顿巴斯地区进行特别军事行动;当日,俄军已登陆乌克兰敖德萨。2月24日,乌克兰管理部门宣布关闭全国领空,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表示,乌克兰全境将进入战时状态[31],首都基辅地铁免费开放,地铁站将作为防空洞使用[54];俄军开始对乌军东部部队和其他地区的军事指挥中心、机场进行炮击[47]。乌克兰国民卫队司令部被摧毁。[44]2月24日,乌克兰宣布与俄罗斯断交[109]。2月24日,乌克兰边防部队称俄军突入基辅地区[126]。当地时间2月24日,乌克兰基辅市政府发出防空警报,通知所有人立即前往民防避难所避难。[143]当地时间26日,乌克兰基辅市市长宣布,该市地铁转为避难所,不再提供运输服务。[393]3月2日,乌克兰已经关闭其驻俄罗斯圣彼得堡的总领馆。[868]13日清晨,俄军对利沃夫州亚沃洛夫斯基训练场的空袭共造成9人死亡,57人受伤。[1836]

2022俄乌冲突一般指在2022年俄罗斯和乌克兰爆发的军事冲突。冲突爆发的主要背景有民族问题、克里米亚问题等。

2022年2月17日以来,乌东部地区局势恶化,乌政府和当地民间武装相互指责对方在接触线地带发动挑衅性炮击。2月21日,俄罗斯军方表示,击毙5名非法越境的乌克兰破坏组织成员。对此,乌克兰军方予以否认。同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当晚签署命令,承认乌克兰东部顿巴斯地区两个共和国为独立国家。

乌克兰已被标上美国霸权,欧盟的马前卒,乌克兰以为是加入欧盟,其实是被欧盟侵略的对象,由于近年来欧美经济衰弱,欧盟扩张为了是周边国家的资源,能源、粮食!欧盟能源粮食经济危机四伏。欧盟成员间不能侵略,内部发展不均,又不统一,扩张就是大大需求,扩张目的为的是资源,和成员经费,掠夺物质,发展自己。这是欧盟目的。扩张地区,掠夺物质,和之后驻军,损坏俄国利益,才有战争。战争就是俄与欧盟、美国核心国利益矛盾产生的,只是战场在乌克兰,代理人是乌克兰当局。

>> 经过

俄国发现政治阴谋,果断发起被迫反击战,军事上,围而不灭;把欧盟,美国经济拖下水。揭穿欧美本质虚伪,贪婪,自私自利,霸权主义,为了使欧美核心利益受损,俄国对外用石油,天然,疫情使欧美经济进一步哀退。

>> 结果

经济危机进一步衰退,美国不是第一大经济体,美元体系瓦解,美国内动乱不断。欧盟经济崩溃,成员申请退出,;失去能源基础,工业,金融,民生失去保障,部份地区轮为第三世界久发达地区。第三世界发展得到进一步发展,中国为第一大经济体,印度也成为笫三大经济体,非洲受危机影响较少,也发展起来。世界势力多格局出现,世界走向区域性发展。社会主义优越性更加明显。

俄乌冲突是怎么回事?

俄罗斯普京的部队军人用联合国打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亚、叙利亚的无差别标准模式去攻打乌克兰!!!!这是国际军事的统一方式。

俄乌都称战局将有“重大突破”,这场战局接近尾声了吗?

这是需要接近尾声,这是一个很好的结果,希望可以有更好的结果。

这场战局的话并没有接近尾声,只不过是才刚刚开始而已。

近日,乌方宣布的一个重磅消息表明,这场备受关注的俄乌冲突已接近尾声,乌克兰民众期盼已久的和平曙光依稀可见。 除了乌方传递出的与俄乌总统会谈有关的消息外,俄方披露的俄乌和平谈判进展也表明,这场冲突可能真的即将结束了。

俄乌关系“残酷八月”都发生了啥

【俄指乌玩“危险游戏”】

俄外交部11日发布声明说,俄方已摧毁了乌克兰国防部侦查总局在克里米亚地区布下的特工网,并逮捕了在克里米亚地区向乌方特工提供协助的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

8月11日,俄罗斯联邦安全局(FSB)在克里米亚成功阻止乌克兰渗透破坏分子对俄境内目标实施袭击,并逮捕作案人员。图为被逮捕的作案人员。(新华社/卫星社)

俄方说,8月6日至8日,克里米亚发生系列未遂“恐怖行动”。俄联邦安全局在其网站上披露了细节,称这些“恐怖行动”的目标涉及当地民生和基础建设的要害设施,“是由乌克兰国防部特工机关策划的”,目的是破坏社会和政局稳定,进而干扰将于9月份举行的俄罗斯联邦和地方权力机关的选举。

在俄总统普京看来,乌克兰试图以“恐怖手段”玩“危险游戏”。他表示,乌克兰的行为是“犯罪”,莫斯科不会无动于衷,将采取更严厉措施保障克里米亚安全。

在11日召开的俄联邦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上,普京同与会者讨论了确保克里米亚半岛重要基础设施安全的补充措施。俄南部军区12日宣布,已在克里米亚部署S-400防空导弹系统。

【乌否认指控加强戒备】

对于俄方的指责,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发表声明说,乌克兰谴责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行为,同时否认对克里米亚使用恐怖手段。他说,俄罗斯的“荒谬”指责是“托辞”,目的是想以此为借口实施更多针对乌克兰的军事威胁。

乌克兰多名议员12日发出呼吁书,希望国际社会对俄罗斯施加影响,以避免新一轮针对乌克兰的“军事威胁”。他们认为,俄当局正在寻找取消在G20峰会期间举行俄乌法德四方会谈以及破坏明斯克和谈进程的借口。

8月11日,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左二)和乌克兰国家安全和国防委员会秘书图尔奇诺夫(左一)等在基辅出席会议。(新华社/路透)

作为对俄方加强“安全措施”的回应,波罗申科11日下令提升克里米亚边境和东部顿巴斯地区部队所有部门的战备状态,要求边防军人更严格地执行检查站的通行制度,还要求国民警卫队和警察局工作人员加强对战略设施的保卫。

12日,乌克兰国家安全局宣布,由于克里米亚边境局势恶化,已将东部顿涅茨克、卢甘斯克地区和克里米亚边境的恐怖威胁预警级别提至最高,即面临“实际威胁”的红色预警,而将首都基辅及周边的预警级别确定为面临“潜在威胁”的蓝色预警。

【多方博弈仍将继续】

美国驻乌大使派亚特日前称,美国没有看到能够证实乌克兰“入侵”克里米亚的证据,美国因俄“吞并克里米亚”而对其实施的制裁不会改变。欧盟方面表示,俄罗斯声称乌克兰试图在克里米亚搞恐怖袭击的说法未得到证实,欧盟继续“谴责而且不承认俄罗斯联邦对克里米亚和塞瓦斯托波尔的非法吞并”。

乌克兰政治分析管理研究所主任博尔特尼克认为,克里米亚局势升级不符合乌克兰和俄罗斯当局的利益,只有以战争为生的激进分子和“战争党”乐见这一点。他说,对在克里米亚发生的颠覆活动,乌克兰当局事先也许并不知情,不能排除这些行动是由外部势力背着乌克兰最高领导层策动的,目的是“将克里米亚问题重新放上地缘政治谈判桌”。

8月11日,俄罗斯联邦安全局(FSB)在克里米亚成功阻止乌克兰渗透破坏分子对俄境内目标实施袭击,并逮捕作案人员。图为起获的TNT炸药。(新华社/卫星社)

俄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科萨切夫认为,日前的事件对克里米亚形势没有太大影响,乌克兰无法搞乱克里米亚。但围绕乌东部危机的谈判将出现问题,相关进程将陷入停滞,“这是基辅当局及其西方庇护者的责任”。

俄国家杜马(议会下院)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普什科夫认为,乌克兰的敌对行为令四方会谈前景堪忧,西方应向基辅施压,防止明斯克和谈进程失败。他说,普京已有有关在目前形势下不可能举行四方会谈的表态,那其实是发出了警告,“与其说针对基辅,不如说也是针对此事的西方参与者以及美国”。

观察人士认为,在克里米亚及乌克兰东部地区问题上,俄罗斯、乌克兰及西方国家的矛盾短期内难以调和,克里米亚近期事态是多方继续博弈的表现。由于各方均缺乏足够的优势,围绕克里米亚“恐袭”出现的争执主要仍将表现为外交“口水仗”,难以演变为大规模武装冲突。(完)

俄呼吁和谈或是大战序幕?专家:冲突或进入更加充满不确定性阶段

近日,俄罗斯副外长韦尔希宁对外表示,俄罗斯已准备好与乌克兰进行无条件谈判,但这需要建立在现实情况之上。

他的原话是:“任何军事行动都以会谈告终。正如我们之前所说,我们将为这样的会谈做好准备,但前提是这些会谈没有先决条件,而是基于现有现实的会谈。”

据悉,在斯巴顿前线,争夺巴赫穆特等关键城镇的战斗,仍在激烈进行中,最好的结果,无疑是稳固住目前的成果,双方就地停火,这应该也是俄方目前的诉求,但乌克兰方面不同意,所以俄罗斯不停呼吁。

俄罗斯最近大动作颇多

有媒体分析,要将乌克兰拉回谈判桌前,那就必须要有军事的压力,而这也意味着,一场大战将拉开序幕。

另一方面,俄罗斯最近大动作颇多,向前线调兵遣将,对乌重要设施猛烈空袭,很多压箱底的导弹也拿了出来。

当然,俄罗斯也是身处困地不得不放手一搏。毕竟更多还有美西方的变相施压。300多辆豹2等西方主战坦克,其战斗力是肉眼可见的,还有很多西方援乌的各种现代化武器。

可以确定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未来乌克兰战场上会出现越来越多的美西方武器。

不言而喻,假若有客观存在的这样一个“谈判桌”,谁更有主动权呢?那自然是在战场上取得胜利的一方。

严冬已经慢慢退幕,随着春季的降临,俄乌双方势必还有一场激烈的交战。乌克兰方面的舆论也在慢慢发酵,不断有舆论分析俄罗斯可能就在近段时间开启大规模进攻。

有专家表示,距离俄乌冲突爆发已经过去了近一年的时间。一方面媒体上充斥着对战局和战况的详细报道和分析;另一方面,就目前的情况而言,获得西方援助的乌克兰正在向着收复失地的目标前进,但战争极有可能进入更加充满不确定性和难以预料的阶段。

如果西方试图彻底击败和羞辱俄罗斯,普京可能会动用核武器,而这终将给所有人带来灾难。

日前,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出提醒,指出如今俄乌冲突局势和伤亡情况持续加剧的可能性正在逐渐提高,全球各国应该遵守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他认为如今全球正处于几十年来最容易爆发核冲突的阶段,需要慎重考虑现有核武器可能造成的威胁。

到目前为止,各方都极为谨慎,以免俄罗斯与北约发生任何直接冲突。

所以,我们也不难发现,虽然美国是援乌“大户”,但在俄乌冲突发生一周年之际,美国白宫透露,“从2月20日至22日,拜登总统将访问波兰。他将与该国领导人讨论双边合作、集体援助乌克兰以及加强北约遏制力量等问题”。

可以确定,在俄乌冲突爆发一周年之际,拜登不会到访乌克兰。

距离俄乌冲突爆发已经过去了近一年的时间

在乌克兰危机中,华盛顿一直试图把自己塑造成“局外人”,而克里姆林宫多次指责美国及其主导的北约在借助乌克兰发动针对俄罗斯的“代理人战争”。

多年来,美国在世界各地进行形形色色的“代理人战争”,规模和数量超乎人们的想象。

美国至今仍想建立由其主导的单极世界。为了削弱俄罗斯,美国把乌克兰变为自己的“反俄代理人”,让危机尽可能持续下去,这让和平谈判根本无法进行。

延伸阅读

俄罗斯为何突然抛出与乌方展开“无预设条件”谈判?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2月11日,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维尔希宁在接受俄媒采访时表示,俄罗斯准备好在乌克兰不预设条件,以及考虑到当前现实的情况下进行谈判。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俄罗斯方面多次表示对外交谈判保持开放,但这一次提出“无预设条件”的措辞引起格外关注。俄罗斯是否真的释放求和信号?这意味着什么?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亚研究所所长助理、副研究员陈宇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指出,“无预设条件”的说法此前确实少见,但这与俄罗斯过去的立场没有本质变化。“俄罗斯的财政压力虽然很大,但现阶段仍然希望拿下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的全境。”

俄罗斯副外长 图片来源:俄媒报道截图

何谓“无预设条件”谈判?

当地时间2月11日,俄罗斯副外长韦尔希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俄罗斯准备好通过对话结束冲突,但前提是不能有预设条件,且谈判要在既定的现实基础上进行。

“是的,根据经典理论,所有的敌对都是通过谈判结束的,正如我们此前已经说过的,我们自然是准备好做这样的谈判,但只有在无预设条件下,且要基于既定的现实,”韦尔希宁对国营的红星电视台表示。

在冲突爆发一周年到来之际,俄罗斯再次释放谈判意愿,而“无预设条件”一词引起特别的关注和多种解读。

“俄罗斯此前关于无预设条件的说法确实比较少,但实际上俄方要求以现在的现实为基础,这个现实就是俄罗斯控制着乌克兰四个州的大部分领土,所以实际上还是有条件的,跟过去的立场没有根本性的改变,”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亚研究所所长助理、副研究员陈宇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指出。

韦尔希宁还表示,此前在白俄罗斯和土耳其举行的俄乌谈判均因乌方原因中断。他强调,是否与俄罗斯进行谈判并非由乌克兰决定,而“首先是由华盛顿和布鲁塞尔决定”。

每经记者注意到,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双方曾进行过多轮面对面和视频谈判,但未取得实质性成果,自2022年5月起,俄乌的对话实际上已经陷入停滞。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于2022年11月提出“10点和平方案”,其中最重要的条件包括恢复乌克兰领土完整和俄罗斯军队撤出,这被视为与俄罗斯谈判的前提条件。俄罗斯方面则表示这个方案是“虚幻”的,并不现实。

“俄方基于控制乌方领土的立场,显然和乌方的要求有很大差距。乌克兰不会接受,西方也不会接受,所以最终不会引起实质性的谈判,”陈宇表示。 他指出,近半年来,俄乌双方在战场上处于僵持状态,很难期待任何一方做出实质性的让步。

此前曾参与过谈判的泽连斯基顾问波多利亚克2月11日发推表示,俄方时不时就抛出“和平与谈判”的修辞,实际上不会撤出乌克兰领土,不会承担责任,因此乌克兰不可能考虑谈判。

图片来源:社交媒体截图

既然谈判的现实基础不存在,俄方为何会在这个节点释放谈判的姿态呢? 陈宇指出,现在国际上有分析认为,俄罗斯即将开启一场大规模的新攻势,因此俄副外长的发言有麻痹乌克兰的考虑,也是试图在国际宣传上进行舆论博弈。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杨博文持相似观点。他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俄罗斯的表态一方面可能是为了配合未来的大规模攻势,动摇西方援乌的信心,促使西方推动乌克兰与俄罗斯展开谈判。另一方面,俄罗斯在进攻前释放谈判意愿,表明自己是谋取和平的一方,希望以此占领舆论上的主动权。

俄1月油气收入同比降46%,政府支出却跃升近60%

由于俄罗斯放出“无预设条件”的谈判姿态,有观察人士认为,这反映出俄罗斯在释放求和信号,背后的原因可能是财政消耗过大,已经”打不动了”。

俄罗斯财政部2月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俄罗斯1月油气收入几乎减半,较去年同期下降46%,而受军事采购的推动,政府支出较去年1月跃升了59%。

油气收入是俄罗斯财政收入的最大单一来源。由于西方国家的制裁和价格上限,1月份乌拉尔原油的平均价格为49.48美元/桶,大幅低于1月布伦特原油77.82美元/桶的均价。此外,俄罗斯对最大出口市场欧洲的天然气出口也已经大幅下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