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科技快讯 >

今夜月明人尽望全诗(我待清风如明月,不及明月照我心)

大家好我是小蚪,今夜月明人尽望全诗,关于我待清风如明月,不及明月照我心很多人还不知道,那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今夜月明人尽望全诗(我待清风如明月,不及明月照我心)今夜月明人尽望全诗(我待清风如明月,不及明月照我心)


今夜月明人尽望全诗(我待清风如明月,不及明月照我心)


1、1、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2、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2、题中的“十五夜”,结合三、四两句来看,应指中秋之夜。

3、诗题,有些版本作《十五夜望月》,此处以《全唐诗》为准。

4、杜郎中,名不详。

5、在唐代咏中秋的篇什中,这是较为的一首。

6、3、“中庭地白树栖鸦”,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了一层霜雪。

7、萧森的树荫里,鸦鹊的聒噪声逐渐消停下来,它们终于适应了皎月的刺眼惊扰,先后进入了睡乡。

8、诗人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清冷之感,使人不由会联想起李白的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沉浸在清美的意境之中。

9、“树栖鸦”,主要应该十五夜望月是听出来的,而不是看到的。

10、因为即使在明月之夜,人们也不大可能看到鸦鹊的栖宿;而鸦鹊在月光树荫中从开始的惊惶喧闹(周邦彦《蝶恋花》词有句“月皎惊乌栖不定”,也就是写这种意境)到的安定入睡,却完全可能凭听觉感受出来。

11、“树栖鸦”这三个字,朴实、简洁、凝炼,既写了鸦鹊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12、4、“冷露无声湿桂花”,这句诗让人联想到冷气袭人,桂花怡人的情景。

13、由于夜深,秋露打湿庭中桂花。

14、如果进一步揣摩,更会联想到这桂花可能是指月中的桂树。

15、这是暗写诗人望月,正是全篇点题之笔。

16、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丝丝寒意,轻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

17、这样,“冷露无声湿桂花”的意境,就显得更悠远,更耐人寻思。

18、他选取“无声”二字,细致地表现出冷露的轻盈无迹,又渲染了桂花的浸润之久。

本文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