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科技快讯 >

端午节过节时间 端午节过节时间和节俗

端午节过节的时间是几月几日?

端午节过节时间是农历2020年农历五月初五,公历日期是2020年6月25日。

端午节过节时间 端午节过节时间和节俗端午节过节时间 端午节过节时间和节俗


民俗:端午节

农历:庚子年五月初五 公历:2020年6月25日 星期四 巨蟹座

干支:庚子 年 壬午 月 己亥 日

信息来源:华····网

端午节是按照农历(阴历)日期确定的,就在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公历(阳历)日期每年是不一样的,2017年是在公历5月30日。

端午节是按照农历(阴历)日期确定的,就在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公历(阳历)日期每年是不一样的,2017年是在公历5月30日。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

端午节一般是五月初五

2020年端午节是6月25日

端午节过节的时间是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节过节的时间是五月初五。

端午节过节的时间是农历五月初五

5月l日为一卫底/

端午节是几月几号

2021端午节是几月几日星期几:6月14日星期一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诗人节等。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民间的四大传统节日。自古以来端午节便有划龙舟及食粽等节日活动。自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GJ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GJ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端午节的习俗

1、吃粽子

粽子最初是用来祭祀的,为了让江中的鱼儿不吃楚国屈原大夫的身体,所以将粽子投入水中,后来便渐渐成为端午的一种传统食物。

2、赛龙舟

赛龙舟现在不仅是一种民间习俗活动,也是一种正式的体育竞技项目,在很多少数民族地区以及长江流域都很流行。

3、点雄黄酒

将雄黄浸泡在酒中,然后将雄黄酒点在人的额头、耳朵、鼻子、手心等地,期望远离毒虫,消灾防病。

4、佩戴香囊

端午节来临之际,给小孩子佩戴香囊或者荷包,寄托辟邪、远离瘟疫的意思,另外是一种很好的点缀装饰物。

5、挂艾草

端午的时候,人们喜欢把艾草挂在大门的两侧,寓意消除疾病、驱除晦气、招福,让家人的身体健康以及好运气。

6、系五彩绳。

古代认为五彩色是吉祥色,所以在端午节用五彩绳系在孩子的手腕、脚腕或者颈子上,寓意消灾躲难、远离疾病、平安长寿。

7、画额

端午节时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云可驱避毒虫。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额纹,又虎为兽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镇邪。清富察敦祟《燕京岁时记》:每至端阳,自初一日起,取雄黄合酒洒之,用涂小儿领及鼻耳间,以避毒物。除在额头、鼻耳涂抹外,亦可涂抹他处,用意一致。山西《河曲县志》云:端午,饮雄黄酒,用涂小儿额及两手、足心,谓可却病延年。

8、佩豆娘

旧时端五节妇女的头饰。多见于江南。一些地区亦称作健人。此物一说源于古代的步摇,一说即艾人的别样形式。《清嘉录》引《唐宋遗纪》云:江谁南北,五日钗头彩胜之制,备极奇巧。凡以缯销翦制艾叶,或攒绣仙、佛、合、乌、虫、鱼、百兽之形,八宝群花之类。绉纱蜘蛛,绮榖凤麟,茧虎绒陀,排草蜥蜴,又螳蜘蝉蝎,又葫芦瓜果,色色逼真。加以幡幢宝盖,绣球繁缨,钟铃百状,或贯以串,名曰豆娘,不可胜纪。

端午节其它习俗

端午节还有躲端午、佩长命缕、戴香包、避五毒、采药、饮蒲酒(雄黄酒、朱砂酒)、端午雨、跳钟馗、斗草、打马球、游天坛等等一些其他的习俗。

端午节的时间和习俗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的习俗:吃粽子、拴五色丝线、饮雄黄酒赛、龙舟、悬艾叶菖蒲。

1、吃粽子:粽子作为祭祀用品,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但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则是在晋代,这一时期,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了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2、拴五色丝线: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五方五行的五种颜色“青、红、白、黑、黄”被视为吉祥色。在端午这一天,孩子们要在手腕脚腕上系上五色丝线,以保安康。

3、饮雄黄酒: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古时候在长江流域地区极为盛行。古语曾说“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

4、赛龙舟:赛龙舟是中国端午节的习俗之一,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节日民俗活动之一,在中国南方地区普遍存在,在北方靠近河湖的城市也有赛龙舟习俗,而大部分是划旱龙舟舞龙船的形式。

5、悬艾叶菖蒲:端午节挂菖蒲是可以让那些出没的蛇虫鼠蚁绕行的。菖蒲,在民间素有“驱蚊小能手”的称号。

传统节日里面的六个节日分别的过节时间,还有节日习俗是什么?

以下是中国传统节日里面的六个节日的过节时间和节日习俗:

1.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的习俗包括贴春联、贴窗花、过年夜、赏花灯、放鞭炮、拜年等。

2. 清明节:农历清明节,一般在公历4月5日左右。清明节的习俗包括扫墓、祭祀、赏花等。

3.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以纪念屈原的节日。端午节的习俗包括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饮雄黄酒等。

4.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团圆节。中秋节的习俗包括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等。

5.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的老人节。重阳节的习俗包括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等。

6. 冬至节:农历十二月二十二,是中国传统的节气节日。冬至节的习俗包括吃饺子、喝汤圆汤、吃红枣等,还有一些地方会有冬至节的祭祀活动。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节日的过节时间可能会因为历法、地域等因素有所不同,同时不同地区和不同族群的习俗也会有所不同。

以下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六个节日,以及它们的过节时间和节日习俗:

1.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也称为中国农历新年。春节前期主要是大扫除,到了除夕(农历腊月三十),家人团聚、吃团圆饭、放鞭炮、贴春联、贴窗花等等。除夕夜还要守岁,意为跨年。

2. 清明节:农历四月初四或初五。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节日,也是一年中的重要节气。人们会回到家乡或祖墓扫墓、献花、烧纸钱、祭祖等等,表达对祖先的敬仰和追思之情。

3.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古代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气氛热闹喜庆。

4.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月饼节、团圆节,团聚是中秋节的核心。人们会吃月饼,赏月、赏花灯、玩游戏,过中秋节的夜晚。

5.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主要是为老人庆祝。人们会插茱萸、登高、赏菊花、吃重阳糕等等。

6. 冬至节:农历十二月初八或初九。冬至节是农历中的一大节气,古时候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人们会团圆吃饺子、糯米饭等祈求团圆和吉祥如意。

每个节日都有其固定的习俗和庆祝方式,在不同的地域和文化背景下也有所变化,但总的来说,它们都是中国人民的传统节日,体现了对家庭、对先祖、对文化传统的尊重和追思。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