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科技快讯 >

初三化学需要背的知识点 初三化学必背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化学最全必背知识点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重视实验教学,挖掘实验全面的教育教学功能。但是也要重视理论知识的结合,那么化学中有哪些我们必背的知识点呢?不要慌,我已经为大家整理归纳出来,欢迎阅读。

初三化学需要背的知识点 初三化学必背知识点总结初三化学需要背的知识点 初三化学必背知识点总结


初三化学需要背的知识点 初三化学必背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化学必背知识点生命之源——水

一、概念

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里,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就是质量守恒定律。

二、实验题、填空题常考句子

1. 水污染:(1)工业三废的任意排放 (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3)农、化肥的不合理使用。

2. 水污染的防治:(1)加强对水质的监测 (2)工业三废经过处理后再排放 (3)生活污水经处理后排放 (4)合理使用农和化肥。

3. 保护水资源的途径:(1)节约用水 (方法:工业用水循环使用、使用节水龙头、使用节水马桶、使用喷灌、滴管设施、随手关闭水龙头、一水多用等)(2)防止水污染。

4. 水净化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蒸馏、吸附、过滤、沉淀。

5. 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加肥皂水。

6. 生活中降低水硬度的方法:煮沸。

7. 电解水时通的是直流电,给水中加少量NaOH或硫酸的目的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

8. 电解水实验要点:氧正氢负,氧一氢二,氧八氢一。

9. 电解水:2H2O2H2↑+O2↑

10. 电解水实验结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氧化物);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11. 质量守恒的原因:化学变化中,原子总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12.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要选择没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如果有气体参加或生成,则需在密

闭容器内进行。

九年级化学必背知识点燃料

一、实验题、填空题常考句子

1. 自然界中密度最小的物质:氢气。

2. 氢气燃烧:2H2+O2==2H2O

现象:氢气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热,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有水珠产生。

3. 点燃任何可燃性气体之前都要验纯。

4. 氢气作为理想能源的优点:(1)来源广泛 (2)热值高 (3)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

5. 碳单质常考物理性质: 金刚石硬度大,石墨能导电,活性炭有吸附性。

6.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7. 活性炭、木炭有吸附性的原因:为疏松多孔结构,所以有很强的吸附能力。

8. 古代的字画能长久保存的原因: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9. 碳具有可燃性:C+O2===CO2(充分燃烧)2C+O2===2CO(不充分燃烧)

碳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发出白光;放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10. 的物理性质:没有气味,难溶于水。

11. 的可燃性:2CO+O2===2CO2

现象:① 发出淡蓝色火焰; ② 放热; ③ 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12. CO使人中毒的原因: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是血液失去输氧能力。

13.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14. 二氧化碳的用途:(1)灭火:利用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2)固态的二氧化碳叫做“干冰”,干冰用于人工降雨。(3)气体肥料: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4)做饮料。

15.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与水反应:CO2+H2O=H2CO3 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实质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使石蕊溶液变红的)。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也写此反应。

(2)与澄清石灰水反应:CO2+Ca(OH)2=CaCO3↓+H2O

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此反应用于检验CO2的存在。

16.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1)原料: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

a 不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的原因: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会附着在碳酸钙表面,阻碍反应的继续进行。

b 不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的原因:浓盐酸易挥发,使生成的二氧化碳中混有气体而不纯。

c 不用纯碳酸钙粉末或碳酸钠等代替大理石、石灰石的原因:它们与稀盐酸反应速率太快,不容易控制和收集,且成本较高。

(2)反应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

(3)发生装置:同分解氢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原因: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在常温下反应生成气体)

(4)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用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插入液面内的气体发生装置,紧闭导气管出口,从漏斗中加水。如果液面稳定后水面下降,则表明装置漏气;若水面不下降,则表明装置不漏气。

(5)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装置(原因: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密度大,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所以不用排水法)

(6)验满: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要伸入瓶内),如果火焰熄灭,证明CO2已经收集满了。

(7)检验:把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如果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就证明该气体是CO2。

(8)净化:用此法制取的CO2中会混有少量气体和水蒸气,可先将气体通过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瓶(除去),再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除去水蒸气),就可得到纯净干燥的CO2了。

17. 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

18. 石油分馏属于物理变化,煤的干馏属于化学变化。

九年级化学必背知识点基本概念

一、概念

化学: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物理变化:物质发生变化时没有生成新物质,这种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物质发生变化时生成新物质,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物理性质:不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等。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如: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等。

二、初中化学易错符号和汉字

1. 易错符号

(1)大小写易书写错误

Cl Al Mg Cu Mn CO CO2 MgCl2 CuCl 2 MgO MnO2 AlCl3

(2)角码易书写错误

CO2 Na2CO3 NaHCO3 P2O5 KClO3

FeO Fe2O3 Fe3O4 FeCl2 FeCl3 FeSO4 Fe2(SO4)3

KMnO4 K2MnO4 MnO2 CuCl2 CuSO4

Al2O3 AlCl3 Al2(SO4)3 AgNO3 SO3 SO2

CaCO3 Ca(OH)2 ZnSO4

2. 易错汉字

(1)仪器名称

酒精灯 试管 集气瓶 铁架台 长颈漏斗 锥形瓶 分液漏斗

量筒 蒸发皿 试管夹 匙 橡皮塞 砝码 镊子 坩埚钳

(2)物质名称

木炭 甲烷 活性炭 蒸馏水 水蒸气 二氧化碳 二氧化锰

石墨 氢气 碳酸 氨气 氯化铵 乙醇 天然气 酚酞 金刚石 汞 澄清石灰水

(3)其他

混合物 化合物 化学反应 蒸发 溶解 置换反应 融化 熔化 熔点 熔融

蓝色 吸附 浑浊 冶炼 沉淀 煅烧 原子 元素 干燥剂 制冷剂 自燃

爆炸 腐蚀性 催化剂 质量守恒定律

初三化学必背知识点 轻松掌握化学要点!

对于初三学生来讲,掌握一定的知识要点非常重要,下面我为大家总结了初三化学必背知识点,仅供大家参考。

初三化学知识要点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5、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CH)。

6、人体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

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8、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9、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银。

10、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

初中化学中的“三”

1、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

2、还原氧化铜常用的三种还原剂:氢气、、碳。

3、氢气作为燃料有三大优点:资源丰富、发热量高、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

4、构成原子一般有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5、溶液的特征有三个(1)均一性;(2)稳定性;(3)混合物。

6、收集气体一般有三种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法、向下排空法。

7、水污染的三个主要原因:(1)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气、废水;(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3)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

初三化学必背知识点

1、燃烧的条件:(缺一不可)(1) (2)氧气(或空气) (3)温度达到着火点

2、灭火的原理:(只要消除燃烧条件的任意一个即可)(1)消除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3、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的性质、氧气的浓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1)要有足够多的空气(2)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4、爆炸: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燃烧,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一切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液体的蒸气、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或氧气)遇火种均有可能发生爆炸。

5、空气的污染及防治: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气体(CO、SO2、NO2)和烟尘等。

以上就是我为大家总结的初三化学必背知识点,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三化学必背知识点总结梳理

在初三复习化学时,很多同学由于之前没有对知识进行总结梳理导致复习时效率不高。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初三化学必背知识点总结梳理”,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初三化学必背知识点总结梳理

1、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等微粒。

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例如水、二氧化碳、氢气、氧气等物质。

3、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石墨等物质。

4、物质构成的描述:物质由××分子(或原子)构成。例如:铁由铁原子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

5、分子基本性质:⑴质量、体积都很小;

⑵在不停地运动且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 例:水的挥发、品红的扩散;

⑶分子间存在间隔。同一物质气态时分子间隔,固体时分子间隔最小 ;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变小的`缘故。

⑷同种物质间分子的性质相同,不同物质间分子的性质不同。

6、分子的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

分子构成的描述:①××分子由××原子和××原子构成。

例如: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②一个××分子由几个××原子和几个××原子构成。

例如: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二个氢原子构成

7、分子含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例:氢分子是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8、从分子和原子角度来区别下列几组概念

⑴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种类不变。

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⑵纯净物与混合物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⑶单质与化合物。

单质的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化合物的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9、原子含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例:氢原子、氧原子是电解水中的最小粒子.

10、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11、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六大营养素: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六大类。

12、蛋白质:①作用:促进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 ②存在:肉类、鱼类、乳类、蛋类、豆类等; ③CO中毒机理:CO与血红蛋白结合,造体缺氧。

13、糖类:①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②主要存在植物种子或块茎中(如稻、麦、薯类、甘蔗); ③作用:放出能量,供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的需要。

14、油脂:是重要的供能物质,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

15、维生素:①作用: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的作用。②存在:水果、蔬菜、动物肝、鱼类、奶制品等。③缺乏会引起夜盲症、坏血症等。

16、人体中含量较多的元素有11种,最多的是氧,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

17、C、H、O、N以水、糖类、油脂、蛋白质和维生素的形式存在,其他元素以无机盐形式存在。

18、钙可使骨骼和牙齿坚硬;缺钙会得佝偻病、发育不良、骨质疏松等病。

19、K+、Na+可维持人体内水分和体液有恒定的PH,是人体维持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20、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含CO、CO2、H2CO3、碳酸盐)

21、无机化合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含CO、CO2、H2CO3、碳酸盐)

22、天然高分子材料:棉花、羊毛、天然橡胶等。

23、三大合成材料:塑料(热固性和热塑性)、合成纤维(涤伦、锦伦、腈伦)、合成橡胶。

24、白色污染:废弃塑料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治理措施:①减少使用;②重复使用;③开发新型塑料;④回收利用。

25、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溶解某种绒织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26、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27、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意义在于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且可以相互转化: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初三化学的答题技巧有哪些

1、合理分配时间,稳中有求快,时间安排有余地,要有足够时间检查试卷。看清题后,不能因为一个题做不出来而影响做其它题,合理搭配时间是有效的。

2、做情境类试题时,不仅要考虑是否符合化学原理,还要考虑是否符合生活、生产实际。例如在铁制品表面涂油可起到防止铁生锈的目的,但铁质的衣架不能用涂油的方法防锈。再如铁衣柜、汽车涂油漆不只为了防锈,还为了美观。

3、不少考生因写错别字、书写潦草致使阅卷老师辨别不清而被扣分。错别字如“石蕊”写成“石芯”、“饱和”写成“饱合”、“长颈漏斗”写成“长劲漏斗”、“涤纶”写成“涤伦”等;写错了要划清楚,改清楚,不要“越描越黑”。

4、实验,最重要的就是实验目的,所有实验方案的设计与实验的反思与评价都围绕着实验的目的来展开的。在把握不准实验目的时,可以通过通读题目的实验设计,实验步骤等明确实验目的。

5、在进行实验评价时要从实验是否达到目的,实验方案是否简单、安全,快速,环保、经济,实验现象是否与实验结论相符等各个层面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有哪些?

一、常见气体知识点

气体用途

(1) 氧气:供呼吸 (如潜水、医疗急救)。

支持燃烧 (如燃料燃烧、炼钢、气焊)。

(2) 氮气:保护气(化性不活泼)、重要原料(、化肥)、液氮冷冻。

(3) 稀有气体(He、Ne、Ar、Kr、Xe等的总称):保护气、电光源(通电发不同颜色的光)、激光技术。

气体检验方法

(1) 氧气:带火星的木条。

(2) 二氧化碳:澄清的石灰水。

(3) 氢气:将气体点燃,用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或者,先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再通过无水硫酸铜。

二、常见物质俗称

1、氯化钠(NaCl):食盐

2、碳酸钠(Na2CO3):纯碱,苏打,口碱

3、(NaOH):火碱,烧碱,

4、氧化钙(CaO):生石灰

5、初三化学氢氧化钙(Ca(OH)2):熟石灰,消石灰6、二氧化碳固体(CO2):干冰

6、(HCl):盐酸8、碱式碳酸铜(Cu2(OH)2CO3):铜绿

7、初三化学硫酸铜晶体(CuSO4.5H2O):蓝矾,胆矾10、甲烷(CH4):沼气

8、乙醇(C2H5OH):酒精12、乙酸(CH3COOH):醋酸

9、氢(H2O2):双氧水14、汞(Hg):水银

10、初三化学碳酸氢钠(NaHCO3):小苏打

三、金属与酸的置换反应

1、锌和稀硫酸Zn + H2SO = ZnSO + H2↑

2、铁和稀硫酸Fe + H2SO = FeSO + H2↑

3、镁和稀硫酸Mg + H2SO = MgSO + H2↑

4、铝和稀硫酸2Al +3H2SO = Al2(SO)3 +3 H2↑

5、锌和稀盐酸Zn + 2HCl == ZnCl2 + H2↑

6、铁和稀盐酸Fe + 2HCl == FeCl2 + H2↑

7、镁和稀盐酸Mg+ 2HCl == MgCl2 + H2↑

8.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 2AlCl3 + 3 H2↑

四、溶解度

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溶质为气体时还需在一定压强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在这种溶剂里的饱和溶液。

2、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溶质为气体时,还需在一定压强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还能继续溶解时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在这种溶剂里的不饱和溶液。

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判断:

一般说来,可以向原溶液中再加人少量原溶质,如果溶解的量不再增大则说明原溶液是饱和溶液,如果溶解的量还能增大则说明原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4、溶解度

(1)固体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如果不说明溶剂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是指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影响因素:①溶质、溶剂的性质;②温度。

(2)气体的溶解度:气体的溶解度是指该种气体在一定压强和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气体的体积要换算成标准状况时的体积)。

五、溶解度曲线:当溶质一定、溶剂一定时.固态物质的溶解度主要受温度的影响,也就是说,固态物质的溶解度是温度的函数。这种函数关系既可用表格法表示,也可以用图像法(溶解度曲线)来表示。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得到物质溶解度随着温度变化的曲线,这种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

制取物质的化学方程式

1、实验室制取氧气一:2KMnO4===K2MnO4+MnO2+O2↑

2、实验室制取氧气二:2H2O2===2H2O+O2↑

3、实验室制取氧气三:2KClO3===2KCl+3O2↑

4、实验室制法CO2:CaCO3+2HCl==CaCl2+H2O+CO2↑

5、实验室制取氢气:Zn+H2SO4==ZnSO4+H2↑

6、电解水制取氢气:2H2O===2H2↑+O2↑

7、湿法炼铜术(铁置换出铜):Fe+CuSO4==FeSO4+Cu

8、炼铁原理:3CO+Fe2O3===2Fe+3CO2

9、生灰水[Ca(OH)2]的制取方法:CaO+H2O==Ca(OH)2

10、生石灰(氧化钙)制取方法:CaCO3===CaO+CO2↑

6金属活动性

1、金属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2、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位置越靠前,金属在水溶液(酸溶液或盐溶液)中就越容易失电子而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3、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1)排在氢前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元素)。

(2)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K、Ca、Na除外)。

初三化学必背知识点有哪些?

初三化学必背知识点

1、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

2、还原氧化铜常用的三种还原剂:氢气、、碳。

3、氢气作为燃料有三大优点:资源丰富、发热量高、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

4、构成原子一般有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5、黑色金属只有三种:铁、锰、铬。

6、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有三种: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7、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部分: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

8、空气污染的危害、保护:危害: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

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保护: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工厂的废气经处理过后才能排放,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9、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静置、吸附、过滤、蒸馏(均为物理方法),其中净化效果的作是蒸馏;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活性炭。

10、爆炸: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燃烧,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一切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液体的蒸气、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或氧气)遇火种均有可能发生爆炸。

扩展资料

化学高频考点整理

1、实验室制取氢气所选用的品是锌和稀硫酸。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选用的品是石灰石和稀盐酸。

3、在天然物质中,硬度的是金刚石。可用来切割玻璃。

4、实验室制取氧气所用的品是:

①(白)和二氧化锰(黑);

②;

③氢溶液(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在反应中二氧化锰均做催化剂。

5、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比空气略重,不易溶于水,液态氧和固态氧均为淡蓝色。

6、燃烧的两个条件是:

①与氧气充分接触;

②温度达到或超过的着火点。

7、化合价口诀: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碳二四,铁二三,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

8、固体二氧化碳的俗称是干冰。的俗称是烧碱、火碱、。碳酸钠的俗称是纯碱。氢氧化钙的俗称是熟石灰、消石灰。

9、收集气体应用集气瓶;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需用量筒;溶解较多固体时应用烧杯;取用粉末状固体品一般使用匙;取用块状品应使用镊子。加热时常用酒精灯。

10、氧气的收集方法是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氢气的收集方法是向下排空气法和排水法。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是向上排空气法。

氧气不可燃烧,但支持燃烧

氢气点燃只生成水,是最理想的清洁能源,但储存困难。甲烷点燃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氢气和甲烷的分别,要先点燃 ,在将得到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