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科技快讯 >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原则

教育部早在2017年印发了《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在这份指南中,对新时代小学德育目标提出了明确要求,其中包括关注小学生哪些方面的品德发展: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原则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原则


第一,关注学生的道德感召力和自我价值认同。要求学校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的道德感召力和自我认同感。

第二,关注学生的学习素养和创新思维。要求学校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素养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能力。

第三,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情感发展。要求学校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情感发展,建立健康的心理教育体系,提供全方位的个性化关怀和支持。

第四,关注学生的社会责任和公民意识。要求学校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参与社会,具备社会责任和公民意识。

总之,新时代小学德育目标不仅关注学生品德发展的方方面面,更着眼于培育“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时代中国公民。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能够以此为目标,积极探索新时期德育工作特点和规律,为中小学生品德发展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读书笔记一

1.所读书名:《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实施手册》

2.日期:2021.12.10-12.16

3.完成章节: 第一、二章

4.读完思考:①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原则有四个方面,您在工作中是否都遵守了这四项原则,结合工作实际谈一谈。②不同学段的德育目标是不同的,您是如何结合本学段的德育目标开展工作的,请举例说明。

5.阅读收获(可以是对以上问题的思考,也可以是自己的学习感悟):

《指南》指出,在小学中高年级,学习要引导学生了解家乡、了解国家历史、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解党的革命历史传统。让学生学会积极参与社会生活,讲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与良好生活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参与各种学习和生活活动中养成好的习惯。

这是小学中高年级段的德育目标,为实现这一德育目标,我做过以下几点尝试:

借助《诗经》文化,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鹤壁是一座从诗经中走出来的城市,淇河更是一条罕见的“文化河”,《诗经》中39篇描绘了淇河两岸的风土人情。从《诗经》中深度了解这个城市,学生会更加热爱这片土地。每年的寒暑假,学生都会在家委会的组织下游淇河、读《诗经》中的淇河,“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籊籊竹竿,以钓于淇。岂不尔思?远莫致之。”《诗经》中的淇河让我们神往,读着这些文字,一幕幕古老又亲切的画面就会浮现在眼前,生动而深刻,这是《诗经》文化的滋养。开学后学生会将搜集到的关于淇河的诗整理在一起,通过讲《诗经》中的故事、朗诵、表演等形式加深对诗经文化的了解,也加深对脚下这片土地的了解。因为了解家乡,了解家乡的文化,才会更加热爱家乡。

借助《国学经典》,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我们学习的校本课程《国学经典》里面涵盖了我国最优秀的经典诗篇,也是我们学校早读最重要的读物。每一篇都是一个故事,每一篇都诉说着一段历史。为了便于学生理解,也为了避免老师枯燥无味的讲解,我让学生把诗词变成一个个故事,用自己的话讲出来。首先在学期初我会给每一小组布置一篇经典的讲解任务,通过小组内共同搜集资料,再将资料结合挑选一名学生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学得容易,理解得透彻。在小学阶段就持续性的有经典文化的输入,这极大地培养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借助国家历史性纪念日,培养学生热爱国家的情感。我们国家的历史是一部苦难史,更是一部奋斗史。只有了解了我们国家的历史,才能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才能明确自己的使命以及奋斗方向。为了让学生了解国家的历史,我借助国家历史性纪念日如“学雷锋纪念日”“五四青年节”“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等重要的日子,组织学生通过看视频、开班会课、集体讨论等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我们国家的历史,培养学生树立“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让学生从小就树立热爱国家的情感。

为落实党和国家对德育工作的要求、适应德育工作自身改革发展的需要。日前,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指南》明确提出中小学德育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增强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学生理解、认同和拥护国家政治制度,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养成良好政治素质、道德品质、法治意识和行为习惯,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和良好心理品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和全面发展,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为突出分类指导,根据中小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能力和教育规律,按照小学低年级、小学中高年级、初中学段、高中学段四个阶段,《指南》提出了分层次的德育目标,明确不同阶段具体目标要求。

理想信念教育等。根据查询中国教育新闻网显示,《指南》提出中小学德育的五项主要内容: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中小学的德育工作指南,他指出了得益工作应该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根本。以促进学生的这个得意的行程。孩子的思想需要老师好好的培养,还有父母。好好的培养。父母的。行为习惯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老师的也是这样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