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笙耀百科 >

2018全国二卷数学理科电_2018全国二卷数学理科试卷

高考考纲做了较大修订,有三大变化,增加了中华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完善了考核目标,调整了考试内容。对应这些变化,数学学科也做了相应调整:1、增加了数学文化的要求。2、在能力要求内涵方面,增加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要求,同时对能力要求进行了加细说明,使能力要求更加明确具体。3、在现行考试大纲三个选考模块中删去《几何证明选讲》,其余2个选考模块的内容和范围都不变,考生从《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不等式选讲》2个模块中任选1个作答。

2018全国二卷数学理科电_2018全国二卷数学理科试卷2018全国二卷数学理科电_2018全国二卷数学理科试卷


总体上,这些变化对高考数学考试影响不大。基于两个原因,一是在这次高考考纲修订基本原则 “坚持整体稳定,推进改革创新;优化考试内容,着力提高质量;提前谋篇布局,体现素养导向”中,将“整体稳定”放在了首位。、2018年全国数学2卷就突出了稳中求变,约有80%的试题是稳定的,只有约20%的试题是创新的,高考仍然还会沿用这种思路命制试卷。二是近两年高考试卷已先于高考考纲在命题中渗透了一些变化与创新,全国数学2卷最大的变化点是,突出了,强调了中国传统数学文化精髓。在数学文化方面,2018年高考全国2卷理科数学第8题、文科数学第9题涉及到了我国南宋著名数学家秦九韶提出的多项式求值的算法,高考全国2卷文、理科数学的第8题涉及到了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的“更相减损术”。这就是说,今年考纲中所提到的新要求、新变化,在两年前的高考中就已经有所体现了,所以高考对我们而言变化不会很大。而第三项变化是选考题由“三选一”变为“二选一”,这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综上,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高考命题形式会有一些变化,但整体难度变化不大。针对上述分析,现就高考备考复习提出以下建议:

1、回归教材,一箭多雕

回归教材至少解决三件事,即既解决了考纲对能力内涵方面的基础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的要求,又解决了学生对数学文化的初步感知。通过回归教材引导学生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数学思想方法,进一步强化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聚力共性通法。通过回归教材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各章节后面的“阅读与思考”、“探究与发现”和“实习作业”等材料,使学生对教材里中的秦九韶算法与更相减损术,“阅读与思考”中的中外历史上的方程求解、割圆术、海伦和秦九韶、九连环,“探究与发现”中的“杨辉三角”中的一些秘密及祖?原理与柱体、锥体、球体的体积等中华传统数学文化经典实例有所理解,从中感悟到中国古代数学文化与高中相关数学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

2、补充数学发展历史,增厚数学文化底蕴

针对高考数学考纲的变化,高中阶段要重视“数学文化”教学。近两年高考已经考了秦九韶多项式求值算法和《九章算术》中的“更相减损术”,预计今年高考试卷可能会有杨辉三角、祖?原理、割圆术等相关内容出现。我们要积极挖掘这方面的数学文化背景与高中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任课教师可以参考《周髀算经》、《九章算术》、《海岛算经》、《孙子算经》、《夏侯阳算经》、《缀术》、《张丘建算经》、《五曹算经》、《五经算术》、《缉古算经》等算经十书及《四元玉鉴》、《算学启蒙》、《数书九章》、《测圆海镜》等古典数学名著,从中选取与高中数学有密切联系的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每周挤出一小节时间,让学生感受中国古代数学文化历史背景,进一步体会中国古代数学文化之精髓。

3、适度刷题,不求数量,但求质量

临近高考100天,适度刷题是非常必要的。

(1)整套试卷刷题

前面两条建议是所有考生在老师指导下都必须完成的必修课,而在这一部分要依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有所选择地采用不同的复习对策。

省重点及市重点靠前考生刷题要以成套模拟卷为主,频率为3套/周,且在周末对本周刷题或模考过程中发现的错题及自己本身相对薄弱部分的习题进行专项集中强化训练。切记,在刷题过程中,一定要养成归纳总结的习惯,做到自觉地举一反三,多题一解,一题多解,一题优解。

其他考生刷题要将成套模拟卷拆解进行专题训练,可以将数学试卷中的11、12、16、20(2)、21(2)去掉后进行训练,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再将9、10、15、20(1)、21(1)、选考题第二问去掉后进行训练,频率为1-2套/周,在刷题过程中,要做到有意识地举一反三,多题一解,一题优解。

走特长的考生在前面的基础上再去掉7、8和剩余所有主观题(大题)第二问后进行训练,频率为1套/周,在刷题过程中,做到举一反三,一题优解。

(2)专项刷题

根据自己的弱项或需加强的项确定专项训练内容,将若干张模拟试卷中同类试题集中训练,如将2至3张模拟试卷中的立体几何题集中在一个时间训练,做完后立即核对修正答案并总结得失,然后再选2至3张模拟试卷重复前面的操作,在一至二周内,使用10至20套模拟卷(或高考卷)进行专项组合训练,这种 “狂轰滥炸”式的集中刷题会收到非常好的效果,当然前提条件是必须做到举一反三,多题一解,一题优解。

4、选考题复习策略

究竟选择哪个选考模块做为选考题?这要因人而异,不能一概而论。基础好的考生应该两个模块都复习,考试时以分值最大化为选择标准。中等生应在老师指导下确定自己的主打选考题,在模拟考试和平时训练时解答主打选考题,每次模考后把另一个选考题做一做,再看看答案,仅此而已,不牵扯更多精力,这是防止在高考中发生不会做或不能完整地做出自己的主打选考题时的应对措施。基础弱的同学适合现在就确定选考模块,具体确定选考模块方法是,选择第一问经常得高分的选考模块为高考时的选考题。

5、看题与写题

在复习中,基础好一些的考生不妨试试另一种解题方式??看题不写题,即用眼睛去阅读习题,用脑袋去思考解题,坚决不动笔写题,这对培养阅读能力、训练思维能力都很有益处。但这么做是有先决条件的:一是考生必须有比较扎实的学习基础,二是所做的习题是某类习题的衍生题(变式题)。做衍生题的最大好处是对相关类型习题的解法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便于对此类方法的掌握与运用,而且还可以将该解法进一步延伸拓展,达到举一反三之功效。在同类习题中只要有一道题按高考评分标准进行规范书写,其它衍生题则均可以采用看题方式去做题,这既节省了时间,又锻炼了思维能力。

总之,在上述五条复习措施基础上,还要不断夯实“三基”,强化学科核心素养,重理解轻死记,重创新轻模仿,落实一日一梳理,一周一总结的学习习惯。

变化孕育着机会,机会萌发着成功,勇于面对改革,智慧迎接挑战,把握弯道超车的机会,奇迹就在有心人的前面。

从最近发布的高中课程方案看开始的高考改革

强调继承和发展

普通高中学生上千万,在普及高中教育的呼声越来越大的今天,课程改革首先是要继承已有的成功的经验,保证改革的连续性,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到改革的平稳过渡。其次才是发展性,其发展重在于修正现行方案中的缺漏之处。所以,各位学生和家长也不需要过渡的焦虑,不要听信一些机构的危言耸听,改革后就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不抓紧时间孩子就会落伍。至少在考试的难度上一定不会增加,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考试难度减小,灵活性增强。

课程结构增加选择性

充分考虑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外语语种在保持原有外语类型的基础上,增加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选择性更多。课程的三大类别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部分有机衔接。各学科的必修部分是每一个高中学生都需要完成的考试内容,是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必定要考查的部分,当然这部分内容相对而言难度会比较小。选择性必修部分是学生在选择这一科目作为升学考试科目是必须要修习的部分内容,难度上肯定会有所提高。选修部分学校各自学校的特色进行设置,体现的是学生的兴趣性,学而不考或学而备考,只是作为升学考试的一个重要参考。所以考生要重视的部分还是每个学科的必修和选择性必修这两部分。

更新教学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对教材中有误或者更新的知识进行修订,对陈旧的案例进行更换,体现教材与时俱进的一面,整体的知识结构和特点不会有太大的变动。

细化考试要求

各学科的课程方案对每个版块的内容要求、教学提示和学业要求做出了细致的提示,这样的做法更加能够体现课程标准的指导性,发挥指挥棒的作用,与现行的要求相比,最有可能会改变现在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并行的体系,课程标准就能够起到考试大纲的作用,以后也许不会再出现单独的考试大纲,课程标准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学业水平考试明确了各部分的学分要求,学生学习的目的性更加明确。

高考有什么改革方案

1、目前,按照教育部安排,高考改革只在上海市和浙江省进行试点,其它省份及地区还没有开始高考改革。

2、目前网上关于高考改革的谣言很多,大家一定要注意鉴别消息来源,不要被谣言误导。

3、目前高考改革只在上海市,浙江省进行试点,其它省份都还没有实行。按照教育部安排,其它省份的高考改革方案今年上报教育部审批,按照三年早知道原则,最早也要在2017年入学的高一新生开始实行。

2019高考改革看点

改革看点一:铺开3+3新模式,打破传统文理分科旧格局

几乎所有省份的高考改革都打破了旧时的文理分科,采用“3+3”模式,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基础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门选考科目成绩组成,各省选考科目池大多为6门,部分省份为7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以不同等级来评判,每一门课程学完即考,外语科目则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取最好成绩计入总成绩。

改革看点二:强调素质评价,推行全面素质教育

各省高考改革方案均将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将考查学生德育品行、身心健康、爱好兴趣、实践能力等方面发展情况,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

LZ您好

全国卷2第19题

根据题意,2000时t=1

之后2001年的t=2

2002年对应t=3

可见年份y与t成一次函数关系,y=1999+t

今y=2018

2018=1999+t

故:t=19

自主命题省市

上海、北京、天津、重庆辽宁、山东、安徽、广东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四川、陕西

参加全国卷一考试的省份

河北、河南、山西、广西

参加全国卷二考试的省份

贵州、黑龙江、吉林、云南、甘肃、新疆、内蒙古、青海、西藏

备注:全国卷I、II各省有交叉使用现象,比如说河北省的语文、数学、理综都是全国卷I,而英语却用卷II,原因是河北省的英语不考听力

2016高考全国卷1卷2卷3省份名单

新增的8个采用全国卷的省份:安徽、湖北、陕西、重庆、湖南、广东、福建、四川

使用全国卷26个省份:安徽、湖北、陕西、重庆、湖南、广东、福建、四川、贵州、甘肃、青海西藏、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广西、内蒙古、新疆、云南、河南、河北、山西、江西、山东、海南

全国卷 I卷:福建、广东、安徽、湖北、湖南、江西、山西、河南、河北

全国卷 II卷:贵州、甘肃、青海、西藏、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内蒙古、云南。重庆。陕西。海南

全国卷II(黑龙江 吉林 内蒙古 甘肃 青海 云南 贵州 新疆 西藏)

内蒙古,河北,河南,很多地方在用,

2018年使用全国2卷进行考试的省份有:重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海南(语文、数学、英语),具体分析如下:

全国卷是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命制的、适用于全国大部分省区的高考试卷,目的在于保证人才选拔的公正性。全国卷分为全国甲卷、全国乙卷和全国丙卷。

历史沿革

2018年

山东全科加入新课标全国卷。

2019年

这一年,部分高考改革的地区将面临新高考,由于这些省区的高考改革,全国卷新增新高考全国卷。

2020年

山东、海南进入新高考,均为单科卷。其中山东采用新高考全国Ⅰ卷,海南采用新高考全国Ⅱ卷。

这一年,北京、天津两省市也进入新高考,并自主命题。

2021年

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八省市进入新高考,均为单科卷。

同时,整合旧高考新课标全国卷。取消新课标Ⅱ卷、保留新课标Ⅲ卷、新课标Ⅰ卷,并统一称呼为“全国甲卷”、“全国乙卷”。

2018年使用全国2卷进行考试的省份有:

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西藏、陕西、重庆

另:

海南省:

语、数、英使用全国Ⅱ卷,

政、史、地、物、化、生单独命题

三好网高考辅导机构老师分享全国2卷适用地区有:甘肃、青海、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内蒙古、陕西、重庆。

要看你所在的省份,把全国各省份情况列举如下北京市: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天津市: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上海市: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山东省:自主命题(语、数。PS:语文数学在2018将采用新课标Ⅰ卷)+新课标Ⅰ卷(综合(2016)、英)广东省:英语听说考试由广东省自主命题(其余部分和其他科目均采用新课标Ⅰ卷) 江苏省: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浙江省: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英语听力使用全国英语等级考试二级听力;2017年起英语使用全国卷 ,2019年起所有科目使用全国II卷四川省:自主命题(数、英、理综)+新课标Ⅲ卷(语、文综),2017年起全部使用全国III卷福建省:2016年起全部使用全国I卷,2019年起使用全国II卷湖北省:2016年起全部使用全国I卷湖南省:2016年起全部使用全国I卷海南省:自主命题(政、史、地、理、化、生)+新课标Ⅱ卷(语、数、英)

1 2018年全国卷高考理综平均分

2018 年全国卷高考理综目平均分(山西)

2018年理综142.16,比去年高17.7分。

2018年物理均分48.83,比去年高5.6分。

2018年高考化学均分42.69分,比去年高6.4分。

2018年高考生物均分50.64,比去年高5.7分

2018 年全国卷高考理综目平均分(湖南)

理科综合平均分151分;

理科总平均分405.71分;

2018 年全国卷高考理综目平均分(广西)

理科数学平均分:60.10分;

理科综合平均分126.36分;

1 2018高考理综全国卷难度点评解读

全国卷物理难度点评

2018年物理试卷注重对中学物理主干内容的考查,覆盖面广,比例合适;试卷结构、题型和题量均保持稳定;题意表述清晰、严谨、规范,无科学性问题;试题阅读量适中。16题轻绳连接的两个小球在下摆运动过程中考查学生建立圆周运动模型、机械能守恒定律、动能定理、向心力动力学方程等物理核心规律。

全国卷化学难度点评

试卷总体设计注重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方法的考查。如第8题考查了有机反应的基本类型;第9题考查了元素周期律和化合物的基本知识;第11题考查了原电池的基本原理;第12题考查了物质的性质和鉴别。

实验试题特别突出了化学的特点,考查了实验基本操作、实验条件的控制、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等实验内容。如第28题通过设计实验探究了Fe2和Fe3的性质,试题设计新颖,既考查了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实验基本能力,又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探究能力。

全国卷生物难度点评

2018年生物试卷考查了细胞的生命历程,兼顾了某些细节知识的考查,如神经递质多巴胺、一氧化碳等,从而扩大了考查面。

新课改理念,如非选择题31题以实验现象为背景,考查学生利用因变量的差异和二氧化碳的量变作为突破口,层层探究出植物两大重要生理活动——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间的关系。 c_kan();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