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笙耀百科 >

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 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官网

天津大学将根据申请材料、面试综合考核情况及入营期间表现,提供相应的研究生招生优惠政策。

享受研究生招生优惠政策名单将于2022年8月中下旬在天津大学研招办网站(网址上予以公示。 天津大学2023级研究生招生夏令营的招生优惠政策分设A、B两档标准: (1)A档 A+

合格营员取得《复试成绩合格单》,如获得所在学校的研究生推荐免试资格,并按学校规定时间内通过教育部“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网址完成所有规定流程后,可直接拟录取; A-

合格营员如获得所在学校的研究生推荐免试资格,并选报天津大学,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 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官网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 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官网


如未获得所在学校的研究生推荐免试资格,但报考我校2023级硕士研究生的合格营员,可享受B档优惠政策。

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 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官网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 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官网


(2)B档

合格营员报考我校2023级硕士学位研究生,考试成绩达到我校的相应学科门类复试基本分数线(即学校线,含总分、单科分数)后,可直接参加复试,不受学院分数线限制,表现优异者可优先拟录取。

八、其它注意事项

1.

受疫情影响,请考生安心备考,学部无来校要求,切勿擅自来校。

2.夏令营后续相关信息将在学部官网(

)发布,请持续关注。

3.夏令营相关工作的解释权归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所有。

4.联系方式

邮箱疫情期间,优先使用邮箱联系) 电话:022-27407657

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

2022年6月7日

(一)研究方向:复杂网络关系挖掘算法研究与应用、基于多层复杂网络的社会因控论与临机决策、城市风险计算与智能情报分析、智能社会治理下的安全大脑与智慧城市 (二)团队负责人:王文俊

九、网络空间安全研究及应用团队

网络空间安全研究及应用团队主要从事安全软件工程、可信软件及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研究工作,其中网络空间安全领域主要研究软件与系统安全,网络安全、密码理论与应用。主持和参与科技部“863”计划、国家基金重点和面上、天津市重点等项目20余项,在包括TSE、JAAMAS、TWC、IOT、FSE、ICSE、ASE、AAAI、IJCAI、IEEE S&P、ISSTA等期刊和顶级会议发表论文120余篇。其中论文“Proteus: Computing Disjunctive Loop Summary via Path Dependency Analysis”解决了符号执行中循环处理的难题,被软件工程顶级会议FSE 2016接收,并获得ACM SIGSOFT 2016年度杰出论文奖,在ISSTA 2019十年最具影响力论文获奖者报告中被引用和提及,已经基于该技术发现了多个开源项目的新漏洞。获授权国家发明20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天津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指导硕士论文连续三年获得天津市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博士论文获得2019年天津市优秀博士论文、2019年中国计算学会CCF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 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官网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 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官网


(一)研究方向:可信软件理论与验证、软件安全、网络安全、移动安全、密码理论与应用 (二)团队负责人:李晓红

十、量子智能和语言理解团队

量子智能与语言理解团队研究方向包括:量子人工智能、自然语言理解、信息检索、量子计算、心理认知计算等相关方向。团队现拥有教授2人,副教授3人,讲师1人,研究生60余人。近年来,团队成员主持了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在内的7项与本研究相关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作为骨干参与5项国家973、863项目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在国际合作方面,团队作为正式合作单位,参与量子信息处理相关的英国爱丁堡皇家学会和欧盟第七框架计划项目各1项,并于2016年参与欧盟地平线2020计划项目。上述项目的合作研究成果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同行的广泛认同:获2011年国际信息检索理论会议最佳论文奖和欧洲信息检索会议最佳短文奖,2017 年国际信息检索领域顶级会议(SIGIR)最佳论文提名奖。团队近5年在中国计算机学会认定的A类期刊/会议或SCI一区期刊发表类量子认知相关论文40余篇,其他高水平论文80余篇。

(一)研究方向:量子人工智能、自然语言理解、信息检索、量子计算、心理认知计算 (二)团队负责人:侯越先

十一、软件工程团队

软件工程团队是软件工程领域年轻化高水平团队,在具体研究方向上(如编译器质量)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主要研究兴趣包括复杂系统(编译器、深度学习系统已经并发系统等)测试与修复方面的基础和应用研究。近两年,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以及青年项目资助,同时与国家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海信集团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研究成果在无人驾驶、智能问答系统、程序自动测试与修复等领域取得实际应用。近四年在国际著名期刊IEEE TOSEM、IEEE TSE及国际顶级会议ICSE、ESEC/FSE、ASE、ISSTA等上发表论文50余篇,先后获ISSTA 2019、ASE 2019、ESEC/FSE 2020最佳论文奖。

(一)研究方向:复杂系统的质量保证、程序代码自动理解、测试及维护过程的自动化等 (二)团队负责人:陈俊洁

十二、生物信息学团队

生物信息学团队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采用统计计算、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方面的基础技术和基本理论,分析和处理大规模多源异质生物组学数据。通过对大规模的基因组、转录组、蛋白组、代谢组、互作组、影像组等多种形态多种层次的生物组学数据进行整合,建模与分析,实现对生物分子系统的结构、功能、演化等方面的计算建模和行为预测。生物信息学团队已经在基因及蛋白质功能预测,相互作用预测、生物序列特征提取与可视化系统、三维基因组建模、高通量测序数据分析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近年来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资助,在Nature Communications,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s,Bioinformatics等生物信息学重要国际期刊上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其中已有10余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学术论文。

(一)研究方向:大规模生物组学数据整合与机器学习分析方法、三维基因组建模与计算、生物分子系统分析与功能预测、面向基础生命科学研究的软件系统开发 (二)团队负责人:杜朴风

十三、自然语言处理团队

自然语言处理团队专注于机器翻译、对话、自然语言生成、问答与机器阅读理解、信息抽取与知识图谱、认知启发的NLP等方向的研究,在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IEEE TPAMI、AI、JAIR、AAAI、 IJCAI、ACL等国际著名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100余篇,Springer出版英文专著一部,编著会议论文集多部。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国家优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合作创新合作”重点专项、英国皇家学会牛顿高级学者基金、国家留学基金委“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专项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等项目资助。依托天津大学语言智能与技术中外联合研究中心(天津市“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与英国爱丁堡大学、德国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等多家国际知名自然语言处理实验室开展深入合作。 (一)研究方向:机器翻译、问答与人机对话、自然语言生成、认知/神经科学与自然语言处理交叉方向、多模态机器学习 (二)团队负责人:熊德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