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笙耀百科 >

韩熙载夜宴图作者及表现内容 韩熙载夜宴图表达了作者什么意思

《韩熙载夜宴图》是我国画史上的名作,据传原有两幅,系南唐宫廷画家顾闳中、周文矩奉后主李煜之命而画,原迹已失传,后来流传版本为宋人临摹顾闳中本,该图以连环长卷方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

韩熙载夜宴图作者及表现内容 韩熙载夜宴图表达了作者什么意思韩熙载夜宴图作者及表现内容 韩熙载夜宴图表达了作者什么意思


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纵0.287米,横3.355米。绢本设色,全图分“听乐”、“观舞”、“休息”、“清吹”及“宴散”5段。各段独立成章,又能连成整体,线条准确流畅,工细灵动,充满表现力,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躲避祸患的画中人韩熙载韩熙载是五代时期的北海人,字叔言,五代十国在我国的历史上是一个动荡不安、分裂动乱的年代,但是五代时期的绘画艺术,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画家对意境的追求和对情趣的探索,使山水画与花鸟画得到新的发展,预示着绘画将由叙事状物转向抒情达意的更高层面。五代时期的人物画也更为精进,它融汇了秦汉的纯朴豪放,魏晋的隽永含蓄,逐渐将大唐的恢宏绚丽淡化为疏朗简雅。然而人物画并未能摆脱“宣教化、助人伦”的世俗功能,却也同为要生动地再现现实的事件和人物,在客观上直接促进了写实技巧的发展。

从这些古代的人物画中,我们不仅可以了解一些历史事件,还可以通过那些或秾丽丰腴,或柔淑温婉的生动形象了解那个时代的面貌和人们的精神境界。

《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十国时南唐画家顾闳中的作品,现存宋摹本,绢本设色,宽28.7厘米,长335.5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韩熙载夜宴图》描绘了官员韩熙载家设夜宴载歌行乐的场面。此画绘写的就是一次完整的韩府夜宴过程,即琵琶演奏、观舞、宴间休息、清吹、欢送宾客五段场景。整幅作品线条遒劲流畅,工整精细,构图富有想象力。

画中所描绘的韩熙载出身贵族,在动荡社会下,他看透官场的严峻形势,逃避做宰相,以声色为韬晦之略,夜夜笙歌与家中,宾客纵情嬉戏。李煜皇帝派顾闳中去韩府一探究竟,并绘制出来。顾闳中凭着所观察到的景象,加上自己的想象力,再现了一幅宾客满堂的的图画。这幅画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不仅体现那个时代的风貌,更真实揭露了政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作品造型准确精微,线条工细流畅,色彩绚丽清雅。不同物象的笔墨运用又富有变化,尤其敷色更见丰富、和谐,仕女的素妆艳服与男宾的青黑色衣衫形成鲜明对照。几案坐榻等深黑色家具沉厚古雅,仕女裙衫、帘幕、帐幔、枕席上的图案又绚烂多采。不同色彩对比参差,交相辉映,使整体色调艳而不俗,绚中出素,呈现出高雅、素馨的格调。

《韩熙载夜宴图》是中国画史上的名作,原迹已失传,今版本为宋人临摹本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韩熙载为避免南唐后主李煜的猜疑,以声色为韬晦之略,每每夜宴宏开,与宾客纵情嬉游。这幅长卷线条准确流畅,工细灵动,充满表现力。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韩熙载夜宴图》是中国画史上的名作,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它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分为五段:悉听琵琶、击鼓观舞、欣赏王屋山跳六么舞、更衣暂歇、清吹合奏、曲终人散。韩熙载为避免南唐后主李煜的猜疑,以声色为韬晦之所,每每夜宴宏开,与宾客纵情嬉游。此图绘写的就是一次韩府夜宴的全过程。这幅长卷线条准确流畅,工细灵动,充满表现力。设色工丽雅致,且富于层次感,神韵独出。

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内珍藏着一幅一千多年前的古典绘画--《韩熙载夜宴图》。这幅镇院之宝出自五代南唐(937年-975年)名画家顾闳中之手,经过千年的辗转,如今竟能完整无缺地保存下来,堪称奇迹。

顾闳中,江南人,以善画人物著称,长期担任南唐翰林院画待诏。《韩熙载夜宴图》,是一幅描写当时的现实生活,反映真人真事,具有深刻主题思想和较高艺术性的作品。说起顾闳中这幅传世名画,有一段颇不寻常的故事。

据中国画着录书《宣和书谱》记载,五代时南唐中书舍人韩熙载是一位很有才华的官员,出身北方望族,唐朝末年登进士第,懂音乐,擅长诗文书画。工书善画,而且富有政治才能。但是,此人蓄养歌伎,纵情声色,家里常常云集宾客,时时饮宴,常常酣歌达旦。把一腔苦衷寄托在歌舞夜宴之中。

权弱的后主李煜倚重韩熙载,想用他为相,又不放心。原来,当时国家分裂,南北分治,南唐国势衰弱,北方强大的后周对南唐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后主李煜对那些在南唐做官的北方人心有猜忌,生怕他们存有二心。有人向后主李煜报告,今晚又有一些朝中官员要去北方籍大臣韩熙载家聚会。后主李煜心存疑惑,为了了解真实情况,于是派顾闳中和周文矩深夜潜入韩宅,了解一下他的背后活动情况。

顾闳中发现,宾客中有当年的新科状元郎粲、太常博士陈雍、紫薇郎朱铣等官员和教坊副使李嘉明,此外就是当时一些走红的歌女和 *** 。夜宴的气氛异常热烈,宾主觥筹交错,大有一醉方休之势。夜宴进行当中,还有歌女唱歌、奏乐和 *** 跳舞助兴。宾客们一个个陶醉于欢乐之中。

顾闳中心里明白,韩熙载这种沉湎声色来消磨时光的做法,实际上是力求自保,想借此来表明自己对权力没有兴趣,以达到避免受皇帝怀疑和迫害的目的。

回去后,顾闳中和周文矩根据自己的目识心记,各自绘制了一幅《韩熙载夜宴图》送给后主李煜。李煜看了画以后,对韩熙载的戒心减少了许多。后来,韩熙载在南唐累官至中书侍郎、光政殿学士承旨,得善终。

《韩熙载夜宴图》原两幅,但周文矩所作的一幅失传,今天我们见到的是顾闳中的作品 。 顾闳中《夜宴图》纵28.7厘米 横335.5厘米。绢本设色,该图为手卷形式,以韩熙载为中心,全图分"听乐"、"观舞"、"休息"、"清吹"及"宴散"五段。各段独立成章,又能连成整体。

第一段写韩熙载和宾客们宴饮,听教坊副使李家明的妹妹弹琵琶。第二段写王屋山舞“六么”,熙载亲自击鼓。第三段写客人散后,主人和诸女伎休息盥洗。第四段写熙载更便衣乘凉,听诸女伎奏管乐。第五段写一部分亲近客人和诸女伎调笑。头两段最传神,主宾或静听、或默视,集中注意于弹琴者的手上和歌舞者的身上。击鼓打板的都按节拍演奏,似乎还有声韵传出画外。由于顾闳中观察细微,把韩熙载夜宴达旦的情景描绘得淋漓尽致,五个场景,四十多个人物音容笑貌无一不活脱绢上。

画面中乐曲悠扬,舞姿曼妙,觥筹交错,笑语喧哗,更突出了韩熙载心事重重,悒郁无聊的精神状态, 每段中出现的韩熙载,面部角度、服饰、动作表情各有不同,但有一点相同,脸上没有笑意,总是深沉、忧郁的。把一个才气高逸,但神态抑郁,既置身于声色之中,又韬光养晦,矛盾复杂的内心世界刻划得入木三分。与一般宴乐图比较,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 实际上,它不仅仅是一张描写韩熙载私生活的图画,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那个特定的时代风貌,揭示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也从一个侧面,十分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统治阶级的骄奢淫逸。

《韩熙载夜宴图》是何所作

《韩熙载夜宴图》是中国画史上的名作,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它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韩熙载为避免南唐后主李煜的猜疑,以声色为韬晦之所,每每夜宴宏开,与宾客纵情嬉游。此图绘写的就是一次韩府夜宴的全过程。这幅长卷线条准确流畅,工细灵动,充满表现力。设色工丽雅致,且富于层次感,神韵独出。

《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大画家顾闳中所作,这幅画卷不仅仅是一幅描写私人生活的图画,更重要的是它反映出那个特定时代的风情。由于作者的细微观察,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把韩熙载生活的情景描绘得淋漓尽致,画面里的所有人物的音容笑貌栩栩如生。在这幅巨作中,画有四十多个神态各异的人物,蒙太奇一样地重复出现,各个性格突出,神情描绘自然。《韩熙载夜宴图》从一个生活的侧面,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统治阶级的生活场面。画家用惊人的观察力,和对主人公命运与思想的深刻理解,创作出的这幅精彩作品值得我们永久回味。

全卷分为五段,每一段以一扇屏风为自然隔界。

第一段是“听琵琶演奏”,描绘了韩熙载与宾客们正在聆听弹奏琵琶的情景,画家着重地表现演奏刚开始,全场气氛凝注的一刹那。画上每一个人物的精神和视线,都集中到了琵琶女的手上。从这弹奏琵琶的手上,似乎传出了美妙清脆的音符,而这音符震动着观众的耳膜,勾摄了他们的内心情感。画家对于不同的人物,根据他们不同的身份和年龄,刻划出他们各自不同的姿态、性格和表情,显示出作者不同凡响的画艺。此段出现人物最多,计有七男五女,有的可确指其人,弹琵琶者为教坊副使李佳明之妹,李佳明离她最近并侧头向着她,穿红袍者为状元郎粲。另有韩的门生舒雅、宠妓弱兰和王屋山等。

第二段是“集体观舞”,描绘了韩熙载亲自为舞伎击鼓,在这场面中有一个和尚拱手伸着手指,似乎是刚刚鼓完掌,眼神正在注视着韩熙载击鼓的动作而没有看舞伎,露出一种尴尬的神态,完全符合这个特定人物的特定神情。

第三段是“间息”,描绘的是宴会进行中间的休息场面,韩熙载在侍女们的簇拥下躺在内室的卧榻上,一边洗手,一边和侍女们交谈着,也是整个画卷所表现的夜宴情节的一个间歇。

第四段是“独自赏乐”,描绘了女伎们吹奏管乐的情景,韩熙载换了便服盘膝坐在椅子上,正跟一个侍女说话。奏乐的女伎们排成一列,参差婀娜,各有不同的动态,统一之中显出变化,似乎画面中迷漫着清澈悦耳的音乐。

第五段是“依依惜别”,画面描绘宴会结束,宾客们有的离去,有的依依不舍地与女伎们谈心调笑的情状,结束了整个画面。完整的一幅画卷交织着热烈而冷清、缠绵又沉郁的氛围,在醉生梦死的及时行乐中,隐含着韩熙载对生活的失望,而这种心情,反过来又加强了对生活的执着和向往。

画面中屏风和床榻等家具的使用,具有一种特殊的作用,一方面起到了分隔画面,使每段画面可以独立成章。另一方面又把各段画面连系起来,使整个画卷形成了一个统一的画面。在人物形象的刻划上,更凸显画家卓绝的功底,特别是主要人物韩熙载,分别在五个画面之中出现,但每个场景的服饰、动作、表情都不尽相同,但他的形态与性格却都表现的前后一致。

《韩熙载夜宴图》在用笔设色等方面也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如韩熙载面部的胡须、眉毛勾染的非常到位,蓬松的须发好似从肌肤中生出一般。人物的衣纹组织的既严整又简练,非常利落洒脱,勾勒的用线犹如屈铁盘丝,柔中有刚。敷色上也独有匠心,在绚丽的色彩中,间隔以大块的黑白,起着统一画面的作用。人物服装的颜色用的大胆,红绿相互穿插,有对比又有呼应,用色不多,但却显得丰富而统一。如果仔细观察,可以看出服装上织绣的花纹细如毫发,极其工细。所有这些都突出地表现了我国传统的工笔重彩画的杰出成就,使这一作品在我国古代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此画卷据传系宫廷画家顾闳中奉后主李煜之命而画,此画卷中的主要人物韩熙载是五代时北海人,字叔言,后唐同光年进士,文章书画,名震一时。其父亲因事被诛,韩熙载逃奔江南,投顺南唐。初深受南唐中主李璟的宠信,后主李煜继位后,当时北方的后周威胁着南唐的安全,李煜一方面向北周屈辱求和,一方面又对北方来的官员百般猜疑、陷害,整个南唐统治集团内斗争激化,朝不保夕。在这种环境之中,官居高职的韩熙载为了保护自己,故意装扮成生活上腐败,醉生梦死的糊涂人,好让李后主不要怀疑他是有政治野心的人以求自保。但李煜仍对他不放心,就派画院的“待诏”顾闳中和周文矩到他家里去,暗地窥探韩熙载的活动,命令他们把所看到的一切如实地画下来交给他看。大智若愚的韩熙载当然明白他们的来意,韩熙载故意将一种不问时事,沉湎歌舞,醉生梦死的形态来了一场酣畅淋漓的表演。顾闳中凭借着他那敏捷的洞察力和惊人的记忆力,把韩熙载在家中的夜宴过程默记在心,回去后即刻挥笔作画,李煜看了此画后,暂时放过了韩熙载等人,一幅传世精品却因此而流传下来。

我国于1990年12月20日曾经发行了《五代·韩熙载夜宴图》邮票,全套5枚连印。由“听乐”、“观舞”、“休息”、“清吹”和“送别”五个既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画面构成,每一个画面以屏风相隔,展现了韩熙载开夜宴行乐的场景。

全卷分为五段,每一段以一扇屏风为自然隔界 第一段听琵琶演奏 描绘了韩熙载与宾客们正在聆听弹奏琵琶的情景 第二段集体观舞 描绘了韩熙载亲自为舞伎击鼓,气氛热烈而动荡。其中有一个和尚 第三段间息 描绘的是宴会进行中间的休息场面 韩熙 侍女们 第四段独自赏乐 韩熙载换了便服盘膝坐在椅子上,正跟一个侍女说话 第五段依依惜别画面描绘宴会结束,宾客们有的离去,有的依依不舍地与女伎们谈心调笑的情状,结束了整个画面。 创作背景《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南唐画家顾闳中作品,顾闳中江南人。曾为待诏。擅长画人物,神情意态逼真,用笔圆劲,间有方笔转折,设色浓丽。后主李煜时拟用中书侍郎韩熙载为相,但是听说他“多好声伎,专为夜饮,宾客糅杂”。就命顾闳中偷看真伪。闳中目识心记,绘成举世闻名的《韩熙载夜宴图》。

[摘要]《韩熙载夜宴图》是顾闳中唯一的传世作品,表现了南诏大臣韩熙载放纵不羁的夜生活。以长卷形式分为听乐、观舞、歇息、清吹、送客等五个场面。画中人物生动传神,不同身姿容貌以至手的表情都处理得较为成功,特别是韩熙载的形象富有肖像画特点,衣冠穿着也反映了他的放纵。开卷的夜宴处理为聆听演奏琵琶的情节,席中所有人物都沉溺在乐声之中,其表情相互照应烘托了主题。利用屏风等把各场景加以分割又联成一体,笔法细劲,明丽的色彩与床案及男性衣冠的沉着色彩相协调。取得很好的效果。《韩》画刻画了失意官僚的心理矛盾和腐朽的生活面貌。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关键词]连环画;境断意连;绚丽清雅;戏剧;美中求美;苦中作乐

一、 赏析

《韩熙载夜宴图》以南唐中书侍郎韩熙载的生活逸事为题材绘制而成,作者顾闳中,江南人,五代南唐中宗李璟时任画院待诏,善画人物。画史著录的作品有《明皇会棋图》,《法眼禅师像》,《文会图》,《玉妃游仙图》,《明皇击梧桐图》,《韩熙载夜宴图》等70多件。

《韩熙载夜宴图》极得时人所重,此作是顾闳中受后主李煜指派,与画家周文矩、高太冲夜至韩熙载宅第,窥其夜宴情景,靠目识心记而画,原两幅,可惜周文矩所作的已失传。

韩熙载,据《南诏书》记载,出生于公元602年,卒于670年,字叔言,潍州北海人(今山东潍坊人),出身北方豪族,朱温时以进士登第,诗文,书画,音乐无不通晓,是一个有远大抱负的政治家,因战乱,他从北方入南唐,中主李璟在位时期,曾得到重用,官至中书侍郎。后主李煜继位后,南唐国势不振,而北方的宋王朝迅速崛起。李煜不思救国图强,终日沉溺于酒色,高谈佛理,赋诗作画,一方面以财物媚悦宋朝,换取片刻安宁,另一方面排斥异己,“颇疑北人,多以死之”,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感到失望而颓丧,对南唐失去最后一丝信心,等到南唐统治日趋没落之时,李煜要他为相,他却“又知时事日非,而耻为之相”,故以声色晦之,无意为官。故采取疏狂自放,装疯卖傻的态度,以声色自娱来“避国家入相之命”。他还说:“中原常虎视于此,一旦真主出,江南弃巾不暇,吾不能为千古笑端”。因此,他在家中蓄声伎,设夜宴,与宾客好友觥筹交错,行为放纵,李煜闻其荒纵,欲知情状,“乃命闳中夜至其第窃窥 之,目识心记,图绘以上之,本欲借图画来规劝他,岂料熙载视之安然。”

此图以连环画的形式,表现了五个相互联系而又相对独立的情节,展现了夜宴的活动内容,依次是听乐、观舞、歇息、清吹,调笑送别。

第一段为“听乐”,此时夜宴初开,红烛方燃,几案上酒菜罗列,鲜果杂沓,七男五女或坐或立,倾听教坊司李嘉明之妹“弹琵琶”,主人公韩熙载着立衣帽,红跏趺坐于围床,两手自然下垂,凝眸注视着演奏者。旁边,状元郎粲身着朱衣,右手撑床,向前倾斜,左手紧抓住膝盖,保持身体平衡,其余宾客,有的垂手,有的抱手,有的侧耳,有的回顾,目光多聚于琵琶弦上的轻盈玉指,仿佛沉浸于优美的乐曲声中。屏后一女,也挤进来欣赏,一手扶着屏风,会心而笑,旁边露出红漆阉鼓,引导观者进入下一段。

第二段“观舞”。韩熙载宠妓王屋山身材苗小,着窄袖蓝色长裙,背朝画面,侧转脸庞,随着鼓乐声跳起六幺舞。虽只露出背影,但姿态却极为生动。韩熙载穿绛黄色袍子,挽袖执槌,兴致勃勃地击红漆阉鼓助兴,神态自若。韩的门生舒雅手按拍板,打着拍子,韩的知心好友德明和尚不敢正视舞者,拱手伸指,似行合十礼,仿佛因自己置身夜宴场合而现出尴尬之态,郎粲倚坐旁观,周围人或凝神观舞,或双手击拍,他们击拍的节奏,吟唱的口形以及鼓点莫不与舞蹈动作相合。

第三段“休憩”。午夜将至,红烛半截,宾客散去,喧闹暂止,韩熙载与四位女妓围坐内室榻上休息,一侍女手捧水盆侍侯,韩边洗手边和几位女妓交谈,表情抑郁困倦,从他的表情和洗手的迟缓动作,不难看出主人公真实的内心世界,另有两侍女正在准备乐器,添换茶酒,准备新一轮的宴乐。

第四段“清吹”。韩熙载着白色宽衣,悠然地盘坐在胡椅上,袒胸露腹,微摇绢扇,旁边三位女子随侍,五位乐妓神情闲雅地坐成一排吹奏萧笛,他们的动态各异,排列有序,统一中有变化,作者特别对他们持萧笛的手指进行了精心描绘,其间只有舒雅仍按板助兴,另一男宾站在屏风旁,回首与屏风外的女子聊天,把观者的目光又引入下一个画面。

第五段“调笑”。时光流逝,宾客们意犹未尽,有的与女妓调笑诉情,有的拥着女妓窃窃私语,韩熙载着衣黄衫,复执鼓槌,端立正中,暗示着欢宴重开,其夜未央。

二.艺术处理

《韩熙载夜宴图》整个长卷虽分五段,但相互之间的境断意连,作者处理得巧妙而自然,是种采用连环画形式集中表现一个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在早期绘画中也有,如顾恺之的《女史箴图》,也是在一长卷中表现人物的活动,但各自独立,略感生硬,不连贯,缺乏整体统一效果,而《韩熙载夜宴图》在这方面处理得十分出色,全卷布局有起有伏,错落有致而又统一,主人公的形象在画中反复出现,但使人不感到重复单调,这是作者的匠心所在,也是作品的重要艺术特色。作者每段以古代室内常见的装饰性家具屏风相隔,又以屏风相连,使前后连续而又相互独立,画面在表现时间序列中展开,利用连环画的特点,大大的便利了人物的故事画的布置,这种空间和时间紧密契合共同展开的处理方法,看起来真有现代电影的味道。

全图描绘了众多的人物形象,作者着意表现的,只是主人公韩熙载,韩在五个段落里,服装,动作各不相同,但形貌,性格却是统一的,与史书记载吻合,具有肖像画性质。真实地记录了他身置热闹的华宴歌舞之中却始终平淡悒郁超脱与欢乐的气氛之外,乐而不淫,艳而不俗。从他的面容上,我们可以看到他内心的忧虑和郁闷,是一位怀才不遇的政客形象,然而他那长垂的美髯,魁伟的身躯,健爽而稳重的举止,具有高逸名士的风度。其他人物都着官服,光冕堂皇,惟有他着便装,头戴自己独创的高高纱帽。他身躯魁梧,气宇轩昂,长脸美髯,丰颊圆鼻,虽置身嬉闹的欢乐场,却郁郁寡欢,苦闷迟滞,仍保持着庄重的神情,毫无轻佻之举,真切地反映出满腹经纶,胸怀大志的他,不得不“率性自任,颇耽声色,不事名检”,其他人物虽也各显其精神气质,他总不如主体人物突出,作者不仅描写表面的纵情欢乐,更是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描绘出主人公空虚无聊的内心世界,为了突出主题,作者还把主要人物画得大一些,宾客画得略小一些,歌妓仕女画得更小一些,有唐画遗风。

顾闳中技艺高超,全面造型,用笔,设色,都具有浓厚的功力,作者以铁丝描钩线,线条工整精细,有粗细,轻重,疾徐等不同的变化,流畅而沉着。其设色绚丽清雅,层层加深,但也配以淡彩,变化自然,亮丽的淡色与浓重的黑、白、红互相比衬穿插,对比鲜明,人物面部,双手,衣褶各处钩染手法结合,于交待结构同时显现结构的凹凸,已被颜色覆盖的墨线上,复以色笔勾勒,增加了鲜明感与统一感,尤为可贵的是顾闳中已不仅局限于人物形体的描绘,而注重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在细节描绘上,顾闳中也是个中高手,衣着服饰,床椅桌屏,樽组灯烛,帐幔乐器等,无不描绘得细致逼真,无不表现出人物的身份和地位,成为构图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也为史学家考据提供了很好的形象资料。

在一些艺术处理上,作者也匠心独运,画面采取了传统的构图方式,打破时间概念,把不同时间中进行的活动组织在同一画面,全面组织连贯流畅,画幅情节复杂,人物众多,却安排得宾主有序,繁简得度,在场景之间,画家巧妙地运用屏风、几案、管弦乐品,床榻之类的器物,使之既有相互连接性,又有彼此分离感,既独立成画,又浑然一体。再其次,作者在《韩熙载夜宴图》画面上,反复用简单的几片画屏和必要的道具,作者并没像西洋画一样去描绘灯和场景,可是充分给读者一种室内夜宴的感觉,就是中国画所谓的“意境”。这一点犹如中国旧戏剧,不用布景,只用手势、眼神等动作让观众感到周围景物历历在目。试看“清吹”这一段乐妓是用勾线重彩的方式刻画的,看一看人物背景,是不是像戏曲舞台,没有实景而多靠想象。

《韩熙载夜宴图》无论在构图、造型、用笔、设色等方面,都显示了画家的深厚功力和高超的技艺,它绘声绘色地描述了韩熙载玩世不恭的生活态度和忧郁寡欢的苦闷心情。客观上起了揭露封建贵族阶级的奢靡腐朽和统治者内部激化矛盾的作用。它是一幅既有高度艺术性,又有深刻思想性和现实意义的人物画杰作。

三、补充的话

《韩熙载夜宴图》,历史记载为顾闳中所作,但现存下来的是否为顾闳中原作,这一点值得怀疑。我认为现存的不是顾之原作,应为后人摹本,并且后人在临摹时,加了不少自己的东西,使这幅名作更加趋于完美,但不想过于完美而有了让人疑惑的地方,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今提出,以便和大家探讨:

风俗习惯方面。这主要表现在服饰上发型上,唐代是中国古代绘画全面发展的鼎盛时期。人物画尤其仕女画,流传下来很多如张萱的《捣练图》,《虢 国夫人游春图》,周肪的《挥扇仕女图》、《簪花仕女图》、尤其是《簪花仕女图》,《旧古代史》所记南唐宫女高髻,有人断定是晚唐或五代人的作品,因为南唐后主的《长相思》是一首绘画感很强的词。词的上半阙对一位女子刻画十分细致:“云一呙,玉一梭,淡淡衫儿薄薄罗,轻频双黛螺。”你看,这位美发如云,发上插一枝玉簪,身穿一件淡淡的丝罗衫,描绘的多像《簪花仕女图》中的人物。假如这个结论成立,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周肪,也冲击了顾闳中;如果《簪花仕女图》描绘的仕女是南唐仕女的话,那么现存《韩》中的仕女则不是南唐的仕女。因为《韩》里所绘的仕女与唐代画中所见的仕女相差太大;南唐虽为唐末,但他毕竟是李氏江山,风俗习惯不可能变得如此之大。

背景的山水画方面,我们都知道,山水画至北宋趋于成熟,除承袭董巨等诸人外,又出现了李郭、范宽诸派,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使用全景式的构图方法,直到金国南侵,虏微宗、钦宗二帝,据半壁江山,画院依旧,只是画风骤变,出现了刘李马夏,尤其马夏,感於斯,创出了马一角,夏半边山水,但在《韩熙载夜宴图》里已经出现了夏圭的山水影子。无论从笔法,还是从构图都酷似夏圭的山水。我查了一下资料,发现有一幅直接是夏圭的《山水十二景图》中的一景,从这一点可以说,现存的《韩》至少为南宋人所摹,只能说《韩》最初的粉本为顾所创作,具体是啥样,具体能刻画到什么地步,我们都没见过,只能从现存的《韩》中去考究,但若以此摹本完全去拔高他的艺术涵养,我觉得有过于唐突。我见过好几种《韩》的不同临本,发现有好多的不同,各有各的味,就像《兰亭序》一样,神龙本与定武本感觉就是不一样,古代好多文人画家在临摹古画时往往加过好多自己的东西,能忠实原作的很少,往往对其进行再创作,或美中求美,如唐寅临的《韩熙载夜宴图》。

全卷并无作者款印,只是卷尾跋文中指为顾氏之作,此外尚有“绍兴”一玺,知其曾为宋代内府收藏,关于顾闳中生平事迹的记载,史料十分缺乏,只在《宣和画谱·卷七》中寥寥提及,他的一些作品均已失传,这对研究他产生了很大的麻烦。仅凭《韩》很难对其做一个中肯的评价,况且现存的是不是其原作还得进一步研究。

《韩》一个更特别的地方,就是画家充当了间谍这一角色。纵观五代时期的人物创作中,直接描绘贵族生活的题材占有很大比重,特别是宫廷画院的画家,需要为皇室贵族传神写照,表现他们豪华享乐的生活或贵妇人的生活情态,西蜀阮知诲,其子阮惟德,张玫及南唐画院高太冲和周文矩都是以画贵族人物肖像著称,但他们所描绘的贵族生活,如周文矩的《唐宫春晓图》与《韩》相比之下就显得略欠一筹,《韩》刻画了失意官僚的心理矛盾——即韩熙载为了保全其身,不惜以腐朽的生活毁其誉,如真能像画中那样能高兴一天算一天,那也值得,等观者看完后,方知一切为虚,尽是苦中作乐,较之其他,更发人深省,令人感慨。

1、创作背景:

《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南唐画家顾闳中作品,顾闳中江南人。曾为待诏。擅长画人物,神情意态逼真,用笔圆劲,间有方笔转折,设色浓丽。后主李煜时拟用中书侍郎韩熙载为相,但是听说他“多好声伎,专为夜饮,宾客糅杂”。就命顾闳中偷看真伪。闳中目识心记,绘成举世闻名的《韩熙载夜宴图》。

2、艺术特色:

《韩熙载夜宴图》是中国画史上的名作,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它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韩熙载为避免南唐后主李煜的猜疑,以声色为韬晦之所,每每夜宴宏开,与宾客纵情嬉游。此图绘写的就是一次韩府夜宴的全过程。这幅长卷线条准确流畅,工细灵动,充满表现力。设色工丽雅致,且富于层次感,神韵独出。

画卷各部分之间巧妙地运用屏风,几案,管弦乐品,床榻等物隔断,既独立成画,又前后连接,恰到好处。

为了适于案头观赏,作者将事件的发展过程分为五个既联系又分割的画面。构图和人物聚散有致,场面有动有静。对韩熙载的刻画尤为突出,在画面中反复出现,或正或侧,或动或静,描绘得精微有神,在众多人物中超然自适、气度非凡,但脸上无一丝笑意,在欢乐的反衬下,更深刻的揭示了他内心的抑郁和苦闷,使人物在情节绘画中具备了肖像画的性质。全图工整、细腻,线描精确典雅。人物多用朱红、淡蓝、浅绿、橙黄等明丽的色彩,室内陈设、桌椅床帐多用黑灰、深棕等凝重的色彩,两者相互衬托,突出了人物,又赋予画面一种沉着雅正的意味。

《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大画家顾闳中所作,这幅画卷不仅仅是一幅描写私人生活的图画,更重要的是它反映出那个特定时代的风情。由于作者的细微观察,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把韩熙载生活的情景描绘得淋漓尽致,画面里的所有人物的音容笑貌栩栩如生。在这幅巨作中,画有四十多个神态各异的人物,蒙太奇一样地重复出现,各个性格突出,神情描绘自然。《韩熙载夜宴图》从一个生活的侧面,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统治阶级的生活场面。画家用惊人的观察力,和对主人公命运与思想的深刻理解,创作出的这幅精彩作品值得我们永久回味。

3、思想内容:

《韩熙载夜宴图》是中国画史上的名作,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韩熙载为避免南唐后主李煜的猜疑,以声色为韬晦之略,每每夜宴宏开,与宾客纵情嬉游。此图绘画的就是一次韩府夜宴的全过程。这幅长卷线条准确流畅,工细灵动,充满表现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