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笙耀百科 >

荆芥的种植方法(荆芥的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

本文目录一览:

荆芥怎么种 荆芥的种植方法

1、其实种植荆芥以疏松、肥沃的土壤为好。

荆芥的种植方法(荆芥的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荆芥的种植方法(荆芥的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


2、一般在4月份播种,先将种子浸泡12-24小时,然后掺拌适量细沙或细土播种。

3、播后盖土1-2厘米,用脚稍踏实,再用铁耙耧平,再浇水。

4、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等待出苗,出苗后做好中耕除草、施肥、浇水、防治病虫害等工作

荆芥种植的时间和方法是怎样的?

荆芥种植时间:

荆芥可以分为春播和夏播两个时节播种,春季一般选择在清明前,或者清明后;夏季播种一般选择在芒种节气和夏至节气之间。不过,所有的播种时间都应该以当地的气候条件为准,生搬网上的播种时间不够准确,所有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荆芥的种植方法:

一、整地

荆芥播种比较密,生长期施肥非常不便,所以土地选好后,应多施基肥,每亩可施用堆肥、厩肥或熏土等有机肥2000千克以上,重茬地要增施底肥,禁用硝态氮肥。将基肥均匀撒于地面后耕深25厘米左右,深耕后,做成宽1.2米左右、高10厘米的畦。畦做好后,为提高种子发芽率,应进行浇灌塌墒,待土壤干爽后,再进行浅翻。在翻地之前可撒施土壤处理颗粒剂,防止地下害虫对种子造成为害,影响发芽率。翻地不宜过深。5~6厘米即可,整平后待播。

二、播种

播种前应对种子进行筛选,拣出其中的杂质和已损伤的种子,然后用水浸泡12~24小时,捞出后晾晒到通风干燥处,这样可使种子内部新陈代谢加快,增强成活力,提高发芽率。由于荆芥种子细小,为使播种更均匀,可等到种子表面无水时掺拌适量细沙或细土,种子与沙土的比例为3:1,搅拌均匀后即可播种。在畦上用工具顺畦开沟,沟距20厘米左右,沟深5厘米左右。将种子撒入沟内,通常每亩地用种量为1千克左右。

播种后,盖土1~2厘米厚,用脚稍踏实,再用铁耙耧平,使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播后浇水,保持畦面土壤湿润,有利出苗。播后地温在16~18℃时需10~15天出苗,如地温在19~25℃、湿度适宜,约1周就可出苗,出苗前后也要保持土壤湿润。

三、定苗

当苗高6~10厘米时,间去过密的弱苗、小苗。当苗高10~15厘米时按行株距10~15厘米留苗2~3株进行定苗,如有缺苗,应将间出的大苗、壮苗带土移栽,选阴天移栽,避免在阳光强烈时进行。移苗时尽量多带原土,补苗后要及时浇水,以利于幼苗成活。

荆芥怎么种植方法

荆芥怎么种

荆芥也叫香荆芥,或者是假苏。它是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能长到四五十厘米。味平、性温、无毒是一种常用的草,经常用于镇痰、祛风、止呕以及治疗流行性感冒、头疼发热等,是一种很好的解热。那么荆芥要怎么种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它的种植方法吧。

1、土地耕作中材的种植主要的养分是来源于土壤,所以种植地的选地和耕作都是种植成功的基础条件。我们不仅需要考虑到它所需要的生态环境,还需要考虑对中材的标准。我们要选在各方面符合种植标准的、平坦的、肥沃的、阳光充足的、排水排灌方便的土壤种植。其次就是要多施基肥,主要是以堆肥、厩肥、有机肥为主。整地作畦,根据地势的不同分别做成平畦和高畦。

2、栽培技术荆芥一般是在春季的三四月份和秋季的九十一份进行播种,并且常用的繁殖方式就是种子繁殖。我们需要选取成熟的、饱满的、颜色为深褐色或棕褐色的、没有病虫害损坏的种子,采用撒播或条播的方式进行播种。一般行间距保持在二十厘米左右,将种子均匀的撒入,然后覆土掩种。注意要用脚踏实,并且要适当的进行浇水,保持土壤湿润,这样可以促进出苗。

3、田间管理一般出苗需要十天半个月左右,我们对荆芥的田间管理一般是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幼苗期管理、生长期管理、生长后期管理。在荆芥的幼苗期,也就是在四五厘米左右的时候要进行一次中耕除草,而等幼苗长到八到十厘米左右的时候,这时就需要开始进行间苗和定植了。每株的距离大概是十五厘米左右,同时要进行合理的浇水和施肥,施肥主要是以氮肥为主。

而在生长期则每隔二十天左右就需要进行一次中耕除草,在荆芥长到二十五厘米左右的时候,要适量的施加一点钾肥,三十厘米高的时候主要以并饼肥为主,并且配合翠姆磷酸二氢钾肥使用。生长后期则只需要让它们自然生长就好,并且一直荆芥的生长,提高荆芥的质量和产量。

4、病虫害防治荆芥主要的病害有根腐病、立枯病、茎枯病、黑斑病。我们需要加强田间管理工作,及时的进行排水,通过施肥的方式来增强植株的抗性,其次就是分别可以使用敌克松、波尔多液、多菌灵等来进行防治。而常见的虫害有地老虎、蝼蛄、蛾虫等,在虫害发生的初期我们可以使用苏云杆菌乳剂,而虫害严重的时候则需使用菊酯类农进行喷杀。

荆芥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对种植的环境没有太大的要求。但是我们在种植荆芥的时候还是需要掌握好它的种植方法,这样才能种植出高产优质的荆芥。

如何种植荆芥_荆芥的种植技术与方法

荆芥,又称芥穗,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在 种植 方面需要讲究哪些 方法 呢?今天我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荆芥的种植方法。

荆芥富含芳香油,以叶片含量,味道鲜美,生食熟食均可,但以做凉拌作料为多,一般将嫩尖作为夏季调味料。味辛香,微温,茎叶、花穗均可入,具解表、散风、透疹之功效,还可驱虫灭菌,是常用中草之一,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栽培投入少,见效快,是农民朋友致富的好项目。

荆芥的种植视频 荆芥的种植方法

1、整地施肥

荆芥播种比较密,生长期施肥非常不便,所以土地选好后,应多施基肥,每亩可施用堆肥、厩肥或熏土等有机肥2000千克以上,重茬地要增施底肥,禁用硝态氮肥。将基肥均匀撒于地面后耕深25厘米左右,深耕后,做成宽1.2米左右、高10厘米的畦。畦做好后,为提高种子发芽率,应进行浇灌塌墒,待土壤干爽后,再进行浅翻。在翻地之前可撒施土壤处理颗粒剂,防止地下害虫对种子造成为害,影响发芽率。翻地不宜过深,5~6厘米即可,整平后待播。

2、繁殖方法

一般都用种子繁殖,在4月份播种。播种前应对种子进行筛选,拣出其中的杂质和已损伤的种子,然后用水浸泡12~24小时,捞出后晾晒到通风干燥处,这样可使种子内部新陈代谢加快,增强成活力,提高发芽率。由于荆芥种子细小,为使播种更均匀,可等到种子表面无水时掺拌适量细沙或细土,种子与沙土的比例为3∶1,搅拌均匀后即可播种。在畦上用工具顺畦开沟,沟距20厘米左右,沟深5厘米左右。将种子撒入沟内,通常每亩地用种量为1千克左右。

播种后,盖土1~2厘米厚,用脚稍踏实,再用铁耙耧平,使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播后浇水,保持畦面土壤湿润,有利出苗。播后地温在16~18℃时需10~15天出苗,如地温在19~25℃、湿度适宜,约1周就可出苗,出苗前后也要保持土壤湿润。

3、田间管理

施肥排灌。荆芥幼苗期需氮肥较多,为了促使秆壮穗多,也应适当追施磷、钾肥。当苗高15~20厘米时,顺行间撒入一些化肥,每亩追施尿素10~15千克、饼肥25~40千克。幼苗期应经常浇水,以利生长。成株后抗旱能力增强,可不再进行浇灌,但夏季久旱无雨,土壤含水量在8%以下,植株呈萎蔫状态时应进行轻浇水,每次浇水量不宜过大。荆芥在此时期怕水涝,如 雨水 过多,应及时排掉田间积水,以免引起病害。当苗高20~25厘米时,加施10千克,开沟施入,施后培土。当苗高30厘米以上时,每亩撒施腐熟饼肥60千克,并可配施少量磷、钾肥。7月份荆芥进入生长后期,此时一般不进行田间管理,让其自然生长,这样可以抑制生长,有利于营养生长,提高产量和质量。

间苗定苗。当苗高6~10厘米时,间去过密的弱苗、小苗。当苗高10~15厘米时按行株距10~15厘米留苗2~3株进行定苗,如有缺苗,应将间出的大苗、壮苗带土移栽,选阴天移栽,避免在阳光强烈时进行。移苗时尽量多带原土,补苗后要及时浇水,以利于幼苗成活。

中耕除草。中耕除草是荆芥生长发育良好的关键 措施 ,主要是疏松土壤,提高地温,调节土壤水分,铲除杂草,这样才能够促进根系发育,保证幼苗的健壮生长。当苗高5厘米左右时,用小锄松土,划破地皮即可,防止伤根。幼苗期中耕要突出“早、浅、细”3个字:“早”是指出苗后要及时进行中耕;“浅”是指中耕深度不能超过5厘米,以防伤根、伤苗、跑墒;“细”是指中耕时做到深浅一致,土壤疏松细碎。

荆芥进入生长期后,也要经常中耕除草,保持田间土松无杂草,20天左右进行1次,或视具体情况再定,撒播的因不便中耕,所以要注意除草,或适当中耕1~2次,一般封行后就不便进行松土了。松土宜浅,以免伤根。中耕宜在土壤干湿度适中时进行。

4、病虫害防治

地老虎、蝼蛄、银纹夜蛾等主要虫害。防治方法:栽植前用辛硫磷等进行土壤处理;蝼蛄可采用毒饵诱杀;地老虎和银纹夜蛾幼虫发生期喷苏云金杆菌乳剂、灭幼脲等,发生严重时喷洒菊酯类农防治。

根腐病。7~8月高温多雨荆芥植株易发生真菌感染,感染后地上部迅速萎蔫,根、根茎变黑、腐烂。防治方法:注意排水,播前每公顷用70%敌磺钠(敌克松)15千克处理土壤;发病初期用200倍液浇灌根际。

立枯病。多发生在5~6月,低温多雨、土壤很潮湿时易发病,发病初期苗茎部发生水渍状小黑点,小黑点扩大后呈褐色,茎基部变细,倒伏枯。防治方法:选用良种,加强田间管理,做好排水工作;遇低温多雨天气,要喷波尔多液1∶1∶100倍液,10天喷1次,连喷2~3次;发病初期用50%甲基硫菌灵1500倍液防治。

黑斑病。该病为害叶片,产生不规则形褐色小斑点,后扩大,叶片变黑色枯;茎部发病呈褐色、变细,后下垂、折倒。发现后应注意防治。

5、采收与加工

采收茎叶宜在夏季孕穗而未抽穗时,芥穗宜于秋季种子50%成熟、50%还在开花时采收。选晴天露水干后,用镰刀割下全株阴干,即为全荆;摘取花穗晾干,称荆芥穗;其余的地上部分由茎基部收割、晾干,即为荆芥梗;在收获材时,需选留种株,待种子充分成熟后再收割,放在半阴半阳处晾干,干后脱粒,除去茎叶等杂质后 收藏 。

荆芥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解表;透疹;止血。主感冒发热;头痛;目痒;咳嗽;咽喉肿痛;麻疹;痈肿;疮疥;衄血;吐血;便血;崩漏;产后血晕。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炒炭治便血,崩漏,产后血晕。

①《本经》:主寒热,鼠瘘,瘰疬生疮,破结聚气,下瘀血,除湿痹。

②《性论》:治恶风贼风,口面歪邪,遍身顽痹,心虚忘事,益力添糟。主辟邪毒气,除劳,治丁肿;取一握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冷分二服,主通利血脉,传送五脏不足气,能发汗,除冷风;又捣末和醋封毒肿。

③孟诜:产后中风身强直,研末酒服。

④《食疗本草》:助脾胃。

⑤《食性本草》:主血劳风气壅满,背脊疼痛,虚汗,理丈夫脚气,筋骨烦痛及阴阳毒,伤寒头痛,头旋目眩,手足筋急。

⑥《日华子本草》:利五脏,消食下气,醒酒。作菜生热食并煎茶,治头风并汗出;豉汁煎治暴伤寒。

⑦《本草图经》:治头风,虚劳,疮疥,妇人血风。

⑧《滇南本草》:治跌打损伤,并敷毒疮。治吐血。荆芥穗,上清头目诸风,止头痛,明目,解肺、肝、咽喉热痛,消肿,除诸毒,发散疮痈。治便血,止女子暴崩,消风热,通肺气鼻窍塞闭。

⑨《纲目》:散风热,清头目,利咽喉,消疮肿。治项强,目中黑花,及生疮,阴颓,吐血,衄血,下血,血痢,崩中,痔漏。

荆芥相关 文章 :

1. 荆芥的功效与作用

2. 荆芥的功效与作用

3. 荆芥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4. 荆芥的功效与作用及

5. 荆芥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是什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