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笙耀百科 >

正丁醚实验现象 正丁醚的合成实验原理

((1)反应原理

正丁醚实验现象 正丁醚的合成实验原理正丁醚实验现象 正丁醚的合成实验原理


2C2H5OH

=O(C2H5)2

+H2O

2CH3CH2CH2CH2OH

=O(CH2CH2CH2CH3)2

+H2O

(2)实验操作---

浓硫酸,加热。

(3)正丁醚沸点较高,乙醚沸点太低收集装置因该用冰水浴冷却

加入浓硫酸过程中未充分震荡,发生物料聚集,发生副反应,加热过程中,易使反应液变黑。

提出的酒红色可能是由于有机试剂的影响,与光线问题,出现的酒红色。

常见的正丁醚制备方法,是指用正丁醇在135摄氏度条件下,浓硫酸催化,生成正丁醚,可利用分水器拉动平衡。

正丁和氢氧化钠反应是一种酸碱反应,会生成较为稳定的正丁醇。这个反应在工业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反应式如下:

C4H9OH NaOH → NaC4H9O2 H2O

反应过程中,氢氧化钠是一种碱性物质,可以将正丁中的羰基质子脱去,使其离子化。离子化后的正丁中的负离子与氢氧化钠中的阳离子结合,生成正丁醇和氢氧化钠。

这个反应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用来制备正丁醇。在实验室中,可以通过用氢氧化钠溶液溶解正丁来制备正丁醇。这种方法可以制备高纯度的正丁醇,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在工业上,这个反应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用来制备化学品、溶剂和涂料等。

正丁醚和氢氧化钠反应产生正丁醇和氢氧化钠盐。反应式如下:

CH3CH2CH2OCH3 + NaOH → CH3CH2CH2OH + NaOCH3

该反应是一个醚的酸碱反应,氢氧化钠作为碱中和了醚中的酸性氧原子,生成了相应的钠盐和醇。在该反应中,需要加热反应混合物,以促进反应的进行。

倒入水中是为了除掉没反应的醇,还有催化剂硫酸,它们都溶解在水中了,而正丁醚不溶解

分液就得到正丁醚。

水洗涤和加入到50ml水中的作用类似

碱洗涤是为了除掉残余酸。

水洗涤是为了除掉碱。

CaCl2洗涤是为了除掉醇

正丁醚制备实验报告

正丁醚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醇脱水制醚的反应原理和实 验方法。 验方法。 2 .学习使用分水器的实验操作。 学习使用分水器的实验操作。 二、实验原理醇分子间脱水生成醚是制备简单醚的常用方法。 醇分子间脱水生成醚是制备简单醚的常用方法。用硫酸作为 催化剂, 催化剂,在不同温度下正丁醇和硫酸作用生成的产物会有不 主要是正丁醚或丁烯,因此反应须严格控制温度。 同,主要是正丁醚或丁烯,因此反应须严格控制温度。 反应式: 反应式: CH3CH2CH2CH2OH 副反应: 副反应: H2SO4 134~135℃ ℃ (CH3CH2CH2CH2)2O + H2O CH3CH2CH2CH2OH H2SO4 >135℃ ℃ C4H8 + H2O 三、主要仪器与试剂仪器:三口烧瓶,分水器,冷凝管, 仪器:三口烧瓶,分水器,冷凝管, ℃温度计 温度计, 圆底烧瓶, 0-150 ℃温度计,10mL 圆底烧瓶,5mL 吸 量管,阿贝折光仪。 量管,阿贝折光仪。 试剂:正丁醇, 试剂:正丁醇,浓 H2SO4 ,饱和食盐水, 饱和食盐水, 5% NaOH ,无水 CaCl 2 。 *分水装置由于原料正丁醇(沸点 117.7 由于原料正丁醇( 和产物正丁醚( ℃)和产物正丁醚(沸点 142 ℃)的沸点都较高,故在控制 的沸点都较高, 反应温度的条件下, 反应温度的条件下,反应在装 有分水器的回流装置中进行, 有分水器的回流装置中进行, 使生成的水或水的共沸物不断 蒸出, 蒸出,促使可逆反应朝有利于 生成醚的方向进行。 生成醚的方向进行。虽然蒸出 的水中会夹有正丁醇等有机物, 的水中会夹有正丁醇等有机物, 但由于它们在水中溶解度较小, 但由于它们在水中溶解度较小, 比重又较小,浮于水层之上, 比重又较小,浮于水层之上, 因此借分水器使大部分的正丁 醇自动连续地返回反应瓶中继 续反应。 续反应。 四、实验流程正丁醇 浓H2SO4 回流 用分水器 粗制正丁醚 分液 洗涤后 有机层分液 干燥 有机层 蒸馏 收集正丁醚馏分140- 收集正丁醚馏分140-144 ?C 五、实验步骤 1、投料反应在 25mL 三口烧瓶中加入 6.2mL 0.136mol)的正丁醇, (0.136mol)的正丁醇,边摇边 浓硫酸, 加 0.9mL 浓硫酸,充分摇均 , 加入几粒沸石。 加入几粒沸石。按右图 将仪器 安装好。 安装好。先在分水器中加入 0.6mL 的饱和食盐水 ,然后加 使瓶内液体微沸,开始回流。 热,使瓶内液体微沸,开始回流。 当馏液在分水器中已全部被充满 水层不再变化, 时,水层不再变化,瓶中反应温 度达150℃ 150℃, 度达150℃,表示反应已基本完 成 。 2、分离粗产物待反应液冷却后, 待反应液冷却后,拆 下分水器, 下分水器,将仪器改 成蒸馏装置, 成蒸馏装置,再加二 粒沸石, 粒沸石,蒸馏至无馏 出物为止。 出物为止。 3、洗涤粗产物将馏出液倒入盛有 10mL 水的分液 漏斗中,充分振摇, 漏斗中,充分振摇,静置弃去下层 水液,上层粗正丁醚, 水液,上层粗正丁醚,依次用 5mL 水, 3mL 5% NaOH 、 3mL 水和 钙溶液洗涤, 3mL 饱和氯化 钙溶液洗涤,分净 水层, 水层,将粗产物自漏斗上口倒入洁 净干燥的小锥形瓶中, 净干燥的小锥形瓶中,然后用 0.2 -0.4g 无水氯化钙干燥。 无水氯化钙干燥。 CaCl2 4、收集产物干燥后产物滤入 10mL 烧瓶中, 烧瓶中,蒸馏收集 140~144 ℃馏分,产 ℃馏分 馏分, 量约 1.2~1.6g 。纯 粹正丁醚的沸点 142.4 ℃,拆光 ℃, nD20=1.3992 六、实验关键及注意事项( 1 )投料时须充分摇动,否则硫酸局部过浓, 投料时须充分摇动,否则硫酸局部过浓, 加热后易使反应溶液变黑。 加热后易使反应溶液变黑。 ( 2 )按反应方程式计算,生成水约为 0.6g 左 按反应方程式计算, 实际分出水层的体积大于理论计算量, 右,实际分出水层的体积大于理论计算量,因为 有单分子脱水的副产物生成。 有单分子脱水的副产物生成。分水器的容积约 饱和食盐水为宜, 1mL 。预加约 0.6mL 饱和食盐水为宜,待分水器 中放满水后, 中放满水后,先分掉约 0.6mL 水。 ( 3 )用饱和食盐水的目的是降低正丁醇和正丁 醚在水中的溶解度。 醚在水中的溶解度。 ( 4 )在反应溶液中,正丁醚和水形成的恒沸物 在反应溶液中, 沸点为 94.1 ℃,含水 33.4% 。正丁醇和水形成 ℃, 的恒沸物, ℃, 的恒沸物,沸点为 93 ℃,含水 44.5% 。正丁醚 和正丁醇形成二元恒沸物, ℃, 和正丁醇形成二元恒沸物, 117.6 ℃,含正丁醇 82.5% 。此外正丁醚还能和正丁醇、水形成三元 此外正丁醚还能和正丁醇、 恒沸物, ℃, 恒沸物,沸点为 90.6 ℃,含正丁醇 34.6% ,含 水 29.9% 。这些含水的恒沸物冷凝后,在分水器 这些含水的恒沸物冷凝后, 中分层。上层主要是正丁醇和正丁醚,下层主要 中分层。上层主要是正丁醇和正丁醚, 是水。利用分水器就可以使上层有机物流回反应 是水。 器中。 器中。 ( 5 )反应开始回流时,因为有恒沸物的存在, 反应开始回流时,因为有恒沸物的存在, 温度不可能马上达到 135 ℃。但随着水被蒸出, ℃。但随着水被蒸出, 温度逐渐升高, ℃以上 以上, 温度逐渐升高,最后达到 135 ℃以上,即应停止 加热。如果温度升得太高,反应溶液会炭化变黑, 加热。如果温度升得太高,反应溶液会炭化变黑, 并有大量副产物丁烯生成。 并有大量副产物丁烯生成。 ( 6 )在碱洗过程中,不宜激烈地摇动分液漏斗, 在碱洗过程中,不宜激烈地摇动分液漏斗, 否则严重乳化,难以分层。 否则严重乳化,难以分层。 七、思考题 1 .使用分水器的目的是什么? 使用分水器的目的是什么? 2 .制备正丁醚时,试计算理论上应分出 制备正丁醚时, 多少体积的水?实际上往往超过理论值, 多少体积的水?实际上往往超过理论值, 为什么? 为什么? 3 .反应物冷却后,为什么要倒入 10mL 反应物冷却后, 的水中?精制时,各步洗涤的目的何在? 的水中?精制时,各步洗涤的目的何在?

正丁醚制备时变黑什么原因?

正丁醚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学品,制备时常见的方法包括醇醚法和烷基化法等。在制备正丁醚的过程中,出现杂质和变黑的现象可能是由以下原因引起的。

1. 反应体系存在杂质:反应体系中存在的杂质可能会影响反应的进行,并导致产物中出现不纯物质和色素等。

2. 温度过高:在反应过程中,如果温度过高,反应可能会失控,导致出现副反应或热解等现象,产物可能会变黑或出现分解物。

3. 催化剂的选择:催化剂是促进反应进行的物质,但是,不合适的催化剂可能会引起副反应或分解,影响产品的质量。

4. 氧气和水的存在:氧气和水可能会氧化有机物,从而导致反应体系黑化。

5. 反应瓶或设备不洁净:反应瓶或设备表面不洁净可能会引起杂质的发生,降低反应的纯度。

如果正丁醚制备时出现变黑现象,要尽快找出问题所在并采取相应措施,例如调整反应条件、更换合适的催化剂、使用新的反应设备等,以确保制备出的正丁醚具有高纯度和高质量。

正丁醚制备实验开始阶段加入浓硫酸时如果未充分摇动的话,会造成浓硫酸局部浓度过高,加热易使反应溶液变黑。

实验原理:

醇分子间脱水生成醚是制备简单醚的常用方法。用浓硫酸作为催化剂,在不同温度下正丁醇和硫酸作用生成的产物会有不同,主要是正丁醚或丁烯,因此反应必须严格控制温度。

主要仪器:

三口烧瓶,分水器,冷凝管,0~150°温度计,10ml圆底烧瓶,5ml吸量管,阿贝折光仪。

试剂:

正丁醇,浓硫酸,饱和食盐水,5%NAOH,无水氯化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