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笙耀百科 >

十面埋伏的词曲作者(十面埋伏谁唱的)

琵琶曲《十面埋伏》的作者是谁?这样震撼人心的曲目是如何被创作出来的?

这首经典琵琶曲的作者是华秋萍,他本人非常有才华,创作这首歌的时候是因为受到了电视剧的感染。

十面埋伏的词曲作者(十面埋伏谁唱的)十面埋伏的词曲作者(十面埋伏谁唱的)


十面埋伏是一首汉族琵琶大曲,同时也是十大古曲之一,其演奏为独奏。这首古曲的改编者正是刘德海。把刘邦、项羽的垓下之战展现得栩栩如生

“《十面埋伏》是一首历史题材的大型琵琶曲,它是十大古曲之一.关于乐曲的创作年代迄今无一定论.资料追溯可至唐代,在白居易(772—846)写过的长诗《琵琶行》中,可探知作者白居易曾听过有关表现激烈战斗场景的琵琶音乐.《十面埋伏》流传甚广,是传统琵琶曲之一,又名《淮阴平楚》

琵琶曲《十面埋伏》的作者是明末有“汤琵琶”之称的汤应曾。 是以楚汉相争的历史为题材而创作的琵琶独奏曲。

乐曲《十面埋伏》的作者是谁?

《十面埋伏》是传统琵琶武曲中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作者不详。乐谱早见于清代华秋萍1818年编辑的《琵琶谱》。明代琵琶名手汤应曾演奏的琵琶曲《楚汉》,便是《十面埋伏》的前身。可见此曲的流传年代十分久远。

《十面埋伏》曲谱出自谁手?

琵琶古曲《十面埋伏》,又名《淮阴平楚》、《楚汉》。它以刘邦、项羽垓下之战为主题,运用琵琶特有的技巧,令无数听众的心灵为之震撼,如今已成为世界名曲。遗憾的是,这一杰作却不知出自谁人之手。

有关这首琵琶大曲的文字记载,早见于明王猷定的《四照堂集·汤琵琶传》。传中有人称“汤琵琶”的汤应曾(约1585~1652年)弹奏琵琶曲《楚汉》的详细记载:汤氏“所弹古曲百十余曲……而尤得于《楚汉》一曲。当其两军决战时,声动天地,瓦屋若飞坠;徐而察之,有金声、鼓声、剑弩声、人马辟易声;久之,有怨而难明者为楚歌声,凄而壮者为项王悲歌慷慨之声、别姬声;陷大泽有追骑声;至乌江有项王自刎声、余骑蹂践争项王声。使闻者始而奋,既而恐,终而涕泣之无从也。其感人如此。”

有人将《十面埋伏》首段旋律与尔族北疆《古典歌曲》第7套第5曲作了比较,发现两者的调式、骨干音、终止式和气质十分相似,因而认为《十面埋伏》吸收了西北少数民族音乐的精华。而汤应曾确曾到过嘉峪关、张掖、酒泉等西北战场,具备了创作《十面埋伏》的条件。但是,与汤应曾过从甚密并结为知己的王猷定在《汤琵琶传》中,并未说汤创作《十面埋伏》,而将《十面埋伏》列入“古曲”一类。

有人认为,许多琵琶古曲都是出自民间,经过几代艺人的加工演练才日趋成熟甚或达到炉火纯青境地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十面埋伏》可能就是如此。看来,《十面埋伏》作者之谜难于大白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