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笙耀百科 >

国庆节为什么要阅兵 祖国为什么要阅兵

阅兵的目的是什么?

阅兵是一种综合国力的整体展示,大致有以下目的:一是提升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自豪感以及民族自尊心,二是展示综合国力,扬我国威,军威,显示中华民族正走在伟大复兴的到路上,三是体现我国强大的国防力量,也是对国内外的敌对势力和恐怖分子的一种威慑,更显示出我解放军是党指挥和缔造的一支革命武装力量,能够维护和履行我军新时期面临的新的历史使命,也是对世界显示我国是和平发展的

阅兵,就是向世界展示军事实力,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是用兵的最高境界。同时,可以提高民族自豪感,增加民族凝聚力。

阅兵的目的就是展示我国的,强大和威武,还有一种纪念意义

阅兵是向国人和世界展示军事实力

国庆节为什么要阅兵 祖国为什么要阅兵国庆节为什么要阅兵 祖国为什么要阅兵


什么是大阅兵?

阅兵,是一项极其隆重的军事仪式,是体现一个国家的国威,一支军队的军威,一个民族的浩然正气的重要形式。

现代的阅兵通常是在国家重大节日或大型军事演习中进行,一般分为阅兵式和分列式。阅兵式是指首长或贵宾在阅兵指挥员的陪同下,乘车、骑马或步行,从受阅部队队列前通过,进行检阅;分列式是指受阅部队从检阅台前通过,接受首长或贵宾的检阅。

阅兵,是一项极其隆重的军事仪式,是体现一个国家的国威,一支军队的军威,一个民族的浩然正气的重要形式。 新中国建立以来共举行过13次国庆阅兵,其中影响较大且最具代表意义的是开国大典、建国5周年、10周年、35周年和50周年的5次大阅兵。

大阅兵:阅兵中选中将军领队,有什么样的象征意义,不简单啊

国庆为什么要大阅兵?

国庆阅兵阅兵目的,是对武装力量进行检阅的仪式。通常在国家重大节日、迎送国宾和军队出征、凯旋、校阅、授旗、授奖、大型军事演习时举行,以示庆祝、致敬,展现部队建设成就,并可壮观瞻,振军威,鼓士气。

凡遇国庆大典,阅兵式总是典礼中声势最大的一项活动。在这项极其隆重的仪式中,展现出一个军队的军威、一个国家的国威和一个民族的浩然正气。新中国成立以来的13次国庆阅兵,留下了我军发展壮大和共和国成长的每一步足迹。

看国力军威:展现中国力量

阅兵历来被认为是展国力、扬军威的最好方式。60周年国庆阅兵,既可以展示解放军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和崭新风貌,又可以展示中国军队维护国家安全与统一、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强大信心,向全世界展现“中国力量”。

看发展历程:素质大幅提高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13次国庆大阅兵,刻下解放军发展壮大和共和国成长的每一步足迹。1999年国庆50周年阅兵,高技术军兵种已成为主战力量。经过10年的高速建设与发展,可以预期,今年的国庆阅兵,解放军武器装备水平、整体作战能力和官兵素质都将有大幅提高。

看力量体系:参阅要素更全

国庆60周年大阅兵,将是中国武装力量体系的完整体现,不仅涉及陆军、海军、空军、第二炮兵部队,而且有武警部队以及民兵和预备役部队,还将展示一些新型武器装备。

看武器装备:“高精尖”亮相

上世纪90年代以来,解放军发展了一大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信息化武器装备。根据惯例,各军兵种先进的武器装备都将会有所展现。届时,除坦克、战车、火炮、各种导弹以及空军的歼击机、强击机、轰炸机、直升机等武器装备外,一批高精尖的常规武器和小型化非常规武器有望精彩亮相。

看军容军姿:体现阳刚俊美

解放军新式军服是2007年开始更换的,这套军服是解放军军服史上一次全面、系统的改革,适应军服向识别、象征、调节、防护等综合性、多功能、系列化方向发展的潮流。今年国庆阅兵将是解放军最新式军服的全景展示。

看特殊方阵:航天人受检阅

新中国成立后的13次阅兵,每一次阅兵都出现了一些新的或特殊的阅兵方阵。今年,为航天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航天人可能会以一种特别的方式接受检阅;特种武装力量将以什么样的方式出现值得关注;由“80后”甚至“90后”担纲的女民兵方阵可能是特殊的一景。

看改革创新:内容形式创新

今年国庆阅兵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非常注重创新,无论是阅兵式、还是分列式,与以往国庆阅兵相比,将集中从内容上、形式上、编排上、组织上进行创新。

看制造工艺:用红旗车阅兵

中国制造工艺水平逐年提高,武器装备不仅有优越的防护性能,隐身性、抗毁性及威猛的外观都有大幅度提高。由中国自主研发的红旗轿车将一如既往作为阅兵用车。据悉,红旗的HQE车型已经被定位于“元首级”座驾。

看协同能力:协调诸军兵种

阅兵部队阵容庞大,涉及面广,组织协调困难,阅兵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看诸军兵种的协同作战能力

为了展示国家一段时间来的国防综合实力,震慑别有用心的他国及组织,同是增强国人凝聚感,认同感,自豪感。因此,国庆的时间不是特定的,但有些是要举行的,比如五周年、十周年等。

首先阅兵是一种具有浓厚政治意味的行为。世界上很多国家都会在各种法定纪念日进行阅兵,一方面是对外的国力军力展示起到震慑宵小,威慑敌对势力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对内提振民心加强公民凝聚力和向心力。我国的阅兵次数在世界上算比较少了,改革开放后间隔时间更长,随着经济发展慢慢恢复到间隔十年国庆举行一次阅兵式,因此我国国庆阅兵还具有通过展示军事装备体现国家发展变化的用意。

因为这是体现一个国家的国家实力,向自己的国民乃至世界展现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的表现,同样也能从反面来给世界个国一个军事实力上的一个证明与展现。

国庆阅兵不仅仅是为了检阅一下军队,最主要的是检验现在的装备,促进军事装备的不断进步,增强国家防御能力

展示咱中国的实力,让那些棒子看看 我们中国人 是不是每天都骑自行车 让棒子看看 我们是不是连芒果都吃不起 让棒子看看 我们这最好的汽车究竟是不是现代 让棒子看看 我们是不是现在上学都需要爬山………………

为了展示我国的国力

展示国防力量~~~

国庆大阅兵的由来

兵,是一项极其隆重的军事仪式,是体现一个国家的国威,一支军队的军威,一个民族的浩然正气的重要形式。

早在公元前,古埃及、波斯和罗马等国就有阅兵的记载。18世纪的西欧一些国家,阅兵式盛行于军队。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莫斯科红场阅兵震动了全世界。阅兵在中国源远流长。相传4000多年前,中国北方的华夏部落首领夏禹,曾在现今河南嵩县境内的涂山,与南方各部落首领会盟。会上,众多士兵手持各种用羽毛装饰的兵器,和着乐曲边歌边舞,以示对南方部落首领的隆重欢迎。在中国春秋时期,也有“观兵以威诸侯”的记载。

现代的阅兵通常是在国家重大节日或大型军事演习中进行,一般分为阅兵式和分列式。阅兵式是指首长或贵宾在阅兵指挥员的陪同下,乘车、骑马或步行,从受阅部队队列前通过,进行检阅;分列式是指受阅部队从检阅台前通过,接受首长或贵宾的检阅。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来十分重视阅兵。早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就先后举行过3次较有影响的阅兵:一次是1934年8月1日中国工农红军在江西瑞金县大埔桥红场举行的规模较大的“八一”阅兵;一次是1944年的中国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三五九旅奉命北上开赴抗日前线时,在延安机场举行的阅兵;另一次是1949年3月25日,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从河北西柏坡抵达北平时,在西苑机场举行了隆重的阅兵仪式。

新中国成立之后,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决定,把阅兵列为国庆大典的一项重要内容。从1949年开国大典至1959年建国10周年,新中国每年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一次大规模的国庆阅兵,前后共举行了11次。1960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本着厉行节约、勤俭建国的方针,决定改革国庆典礼制度,实行“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逢大庆举行阅兵。”1964年国防部颁布的军队列条令中,首次出现阅兵条款。之后,由于“文化大革命”的缘故及其他方面的原因,中国连续24年没有举行国庆阅兵。直到1981年,根据邓小平的提议,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决定恢复阅兵,并于1984年国庆35周年时,举行了恢复阅兵后第一次大型的国庆阅兵。

新中国建立以来共举行过13次国庆阅兵,其中影响较大且最具代表意义的是开国大典、建国5周年、10周年、35周年和50周年的5次大阅兵。赞同52| 评论

因为国庆节就是一个国家庆祝建国的日子,阅兵就是对国家实力的一个显示和检阅,在国庆阅兵既能体现我们的国防实力也起到一个震慑敌人的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13次国庆大阅兵,展现了我军建设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的过程。而2009年的国庆阅兵式,又将会有哪些令人振奋的变化?全体中国人民都在拭目以待。

没有什么来由,就是1949年建国时办的大阅兵后说,5年一小庆10年一大庆。就是这么来的。

显示军事实力,

增强民族信心,

展现国家武器装备,

向其它国家示威,

威慑国家敌对分子!

加强全国民族凝聚力,

趁这个机会放长假,

让全国人民能够放松放松!

每年国庆,各国都要举行不同形式的庆祝活动,以加强本国人民的爱国意识,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各国之间都要表示祝贺。逢五逢十的国庆,有的还要扩大庆祝。

为国家的真事实力,

为了纪念新中国成立

国庆阅兵的意义及目的

国庆阅兵的意义和目的是阅兵是展现武装力量建设成就,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重要形式。通过阅兵活动,可以向全国和全世界展示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国庆阅兵对于扬我国国威军威、激发爱国热情有着重要的意义。

国庆阅兵的意义及目的

每到重要年份,我们都会在国庆庆典上看到阅兵活动,国庆阅兵是展现武装力量建设成就,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重要形式。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国庆阅兵是一项非常英明的重大决策。

通过国庆阅兵活动,可以向全国和全世界展示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并展现我国军队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精神面貌,展现我军捍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

国庆阅兵的由来

阅兵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代以后,汉代时将定期阅兵与立秋之日的“祭兽”一起进行,各个朝代都有举行定期或不定期的阅兵仪式。我国最早的国庆阅兵是中华民国国庆阅兵,1912年10月10日上午,袁世凯派段祺瑞进行了阅兵,历时一个多小时。

国庆阅兵的目的和意义

1、国庆阅兵的目的:阅兵既是军队训练水平、作战思想的检验,亦是军队武器装备发展的一扇窗口,其武器装备成为阅兵的重要亮点;阅兵是威慑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有效手段。和平时期,军队的另一个主要作用就是威慑,而阅兵就是一种常用的威慑手段。它是国家使用不流血的军事方式来解决军事问题和政治问题的重要工具。

2、国庆阅兵的意义是:阅兵历来被认为是展国威、扬军威的最佳方式。更是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重要形式;阅兵是军队对祖国和人民的汇报。国庆阅兵可以展示军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和崭新风貌,展示军队维护祖国安全与统一、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强大信心,更是向全世界展现军事力量和民族凝聚力的窗口。因此,阅兵历来被认为是展国威、扬军威的最好方式;阅兵是国家军队信息化建设成就的集中展示,世界各强国不断加大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步伐,在引进和吸收的基础上自主创新,发展了一大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信息化武器装备,使陆、海、空、二炮联合作战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国庆阅兵的意义有哪些?

国内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了国家的主人。

国际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表明中国终于是一个自主的国家了,表明中国人民可以从东亚病夫成为龙的传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结束了帝国主义奴役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中国人民从此当家作主成为国家的主人。

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伟大胜利,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中国的历史开辟了新的纪元。

扩展资料:

开国大典的时代背景: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结束后,国民党发动内战的主力已基本被歼灭,中国人民解放军挺进到长江北岸。统治中国22年之久的蒋家王朝已陷入四分五裂、土崩瓦解的绝境。

新中国诞生的条件已经成熟。在1949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召开了西柏坡会议,决定一定要召开除了反动派代表的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会议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组成共和国的中央政府,并通过共同纲领。1949年6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议决定于1949年10月1日在北平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

1949年10月1日下午2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开国大典的情形:

“参加开国大典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委员,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代表,有工人、农民、学校师生、机关工作人员、城防部队、总数达三十万人。

观礼台上还有外宾。”句子列举了参加会议的不同人员和人数,突出了参加庆典的人数之多、人员范围之广,宏大的场面预示着这是一个已经觉醒腾飞的大国,正向世人展示着他朝气蓬勃的面貌。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排山倒海”“一齐”从声音上,从群众对领袖的反应中写出了场面之大,宏大的场面洋溢出人民对领袖的爱戴和对新中国的无限热爱。

“接着,升国旗。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三十万人没有谁指挥,没有人发出号令,却都不约而同“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这样的场面令人精神振奋,意气风发,斗志昂扬。

人民激动、自豪的感情溢于言表。“开头是海军两个排,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个颜色的蓝制服。接着是步兵一个师,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齐步行进。

接着是炮兵一个师、野炮、山炮、榴弹炮、火箭炮,各式各样的炮,都排成了一字形的横列前进。接着是一个战车师,各种装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三辆一排,整整齐齐地前进。

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接着是一个骑兵师,“红马连”一色红马、“白马连”一色白马,五马并行,马腿的动作完全一致。

以上这些部队,全部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当战车部队经过的时候,人民空军的飞机也一队队排成人字形,飞过天空。毛主席首先向空中招手。

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这一段堪称场面描写的经典,点面结合,相互映衬。

按照“兵”出场的顺序,先“点”后“面”,雄伟壮观,是新中国向世界的宣言,是一次国力的大展示。列强蹂躏下的中国,终于有了自己的政权,有了自己的主权,有了自己的军队。

新中国也有飞机,有枪炮,是一个强大的国家,再也不允许任何列强侵犯。一个个宏大的场面,一次次的震慑人心,精彩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一头觉醒的雄狮正在大踏步迎着朝阳走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