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笙耀百科 >

武汉现在是不是又了(武汉现在是什么情况,还能去吗)

1、武汉是封城了。2020年1月23日凌晨2点,武汉市宣布自10时起交通封城,尽管很多人还在睡梦之中,在8个小时的窗口时间内,仍有很多人选择连夜出城。更多的人,则留了下来,有的人别无选择,有的人则担心自己无论去哪里都是潜在的传播者。

武汉现在是不是又了(武汉现在是什么情况,还能去吗)武汉现在是不是又了(武汉现在是什么情况,还能去吗)


2、武汉,简称“汉”,别称江城,是湖北省省会、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级市、特大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截至2019年,全市下辖13个区,总面积8569.15平方千米,户籍人口908.35万人,流动人口510.30万人。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1.48万亿元。

2022武汉现在是什么风险地区出入武汉最新要求

根据最新的消息2022年2月21日下午,3名外地来汉人员及1名密接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而很多人比较关心的是武汉现在属于是什么风险地区,现在出入武汉的最有规定是怎样的。

武汉现在是什么风险地区

截止2022年2月22日13:50,武汉无中风险地区,全域为低风险区。

最新消息

2月22日下午,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2月21日22时至2月22日12时,我市新增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感染者10例。至此,全市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感染者14例,分布在6个区,其中4例为外地来汉人员。所有确诊病例和感染者均及时转运至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隔离诊治。

14例确诊病例和感染者中,13例均为某公司培训班学员,1例为某学员的家人。此培训班的培训时间为2月18日至20日,地点设在武昌区凯莱熙酒店和江岸区华清园小区内,共有66名学员参加,其中24人已离汉,武汉市已向所涉省市发出协查函,在汉人员均已采取隔离管控措施。

2月21日下午,我市发现本次疫情阳性病例,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全面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相关人员排查、采样检测和隔离管控,落实相关场所及环境消杀等防疫措施。

出入武汉最新要求

(一)出武汉

1、目前武汉全市都是低风险地区,机场、高铁站、客运站没有要求离开武汉员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报告,持健康码/行程卡绿码,体温测温正常可通行。

但是需要提醒的是,全国各地疫情防控政策可能有所不同,出发前请提前了解目的地城市的防疫要求(包括是否需要48小时核酸检测证明等要求),以免因为外地防疫政策调整而给自己的出行造成不便。

2、建议提前申请湖北健康码、通信行程卡。

目前武汉全市都是低风险地区,机场、高铁站、客运站没有要求离汉人员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报告。

但是需要提醒的是,各地疫情防控政策可能有所不同,建议出发前,提前了解目的地城市的防疫要求(包括是否需要48小时核酸检测证明等要求),以免因为外地防疫政策调整而给自己的出行造成不便。

(二)入武汉

中高风险地区返汉市民、来汉旅客,出发前除准备好相关资料、证明外,最好与目的地街道、社区取得联系,报备的同时咨询详细政策,确保行程顺利。

注:疫情实时变化,建议来汉前提前致电了解最新的防疫政策。文章来源:网络

在武汉定居好不好?

武汉是九省通衢之地,地好人好,自然资源丰富!有山有水,高校林立,热情好客!如果有谁说武 *** 欺生那你就错啦!你去看看其它大城市,比武汉要严重的多!而且武汉相当一部分都是外来人口,流动人口数量众多,而且越来越多的都变城常驻人口,要武汉真的那么的不堪,为什么口里说著武汉不好的人,却举家搬来此地?还有那么多的大学生都选择武汉就读?所以武汉这个城市的融和度还是很高的,其实说武 *** 不好的人往往都是自己在给武汉抹黑,你看看国内其它大城市或发达城市,别人欺负你了,你还不好意思说,觉得自己挺土的!而武汉则是任何层次的人都能安居乐业的城市!在中国仅此一地,在世界也不多见!人口众多,生活方便!基本上什么都不缺,还能自给自足!工商农,三大业全面发展!只是现在正在修建地铁,使得交通并不是特别畅通,但等地铁竣工之日,武汉又将迎来一个新的起点!

所以武汉绝对是个定居的好地方,当然也有他的缺点,但是没有十全十美的地方的

想问一下在武汉生活的朋友,你们觉得武汉这个城市怎么样?

一般,小龙虾多,重工业城市,喜辣

武汉的生活怎么样?

武汉的工作机会不多,工资也不高,但是他的学历要求还是有点高的,你没有大专文凭想进大公司不容易!想找著一个你专业的工作还有点困难,如果真的是比较有能力的话我建议你跟私人老板(在武汉开公司或者店子的铺子的小老板,一般是个体工商户)做事,这样的工作他只要你会做就没有问题,工资也不错,以后会做了自己做老板也好啊! 找房子住的话在大学城附近的房价比较低,租写字楼的房子有点贵! 以后有钱了就在光谷的副中心区买房子不错,房价和交通都不错,以后那里将是武汉的高档生活区! 就说这些吧,参考一下!

武汉这个城市怎么样?生活方面和事业方面对年轻人来说是怎么个情况?

呵呵,同岁,同在房地产行业,握爪~

1、房价,武汉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很多,竞争还是挺激烈的,由于武汉城区的扩张,现在开发的地段大都集中在三环附近。中心城区的房价早已过万,三环附近的普遍在6000-7000左右。

2、前景,武汉房地产的前景还是挺大的,因为有1000多万的人口,需求旺盛。而且由于 *** 拆迁,有一大批拆迁户都富了起来,消费水平明显提高,因此,城市商业也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前几年的不毛之地,现在都被各大购物中心和玲琅满目的餐饮、服装取代。

3、收入,再说说武汉的薪资水平,武汉的薪资平均水平在3200左右。房地产企业稍高,我的1.2万左右,我在武汉的同学们,大都月薪5000-8000不等。这个看个人机遇和能力~~

4、消费,武汉的消费还是属于中等偏低水平,夜宵大排档、户部巷小吃、还有外来的餐饮火锅、烧烤、料理都很便宜,一桌消费下来,一般不会超过1000块。味美价廉,在武汉生活习惯了,到其他地方各种吃不惯~~除了四川成都以外。

5、环境,武汉周边湖泊众多,风景优美,又有长江、汉江交汇于此,是一个灵秀之地,不仅风景美,武汉的姑娘也很漂亮,泼辣是外表,其实内心都是很温柔的。我认识的武汉姑娘性格都很好。目前武汉在修地铁,交通比较拥堵,晴天灰尘比较大。其他都还好。

所以结合以上各个方面,个人认为在武汉生活还是不错的。我已买房在三环线外,准备定居于此了。呵呵,你若也定在武汉,可以做个邻居~~~

把深圳房子卖了,回武汉定居,这样真的好么

我也是深圳某银行回来,也是卖了深圳的房子拿了几百万,

带着两娃一老公回武汉定居,考虑有几点,一是教育,深圳房子附近没有好学校,要换学位房又得加两三百万,感觉一辈子都要被房子套牢的感觉,

武汉的教育以后会越来越公平,以后会不存在学位房的概念,划片会经常变动只能看运气了,楼主要考虑到这点哦,二是我父母都在武汉,确实感觉有家的感觉了,

之前在深圳感觉跟你一样,上完班就累的倒床上了,私人时间太少了

在武汉生活工作怎么样?谢谢!

本来我决定不在社群回任何帖子了,但是看了你的帖子,我告诉自己这个帖子是一定要回的 检视原帖>>

武汉生活环境如何从来没去过武汉,请问那里的生活环境

武汉普通职工月薪是三千元左右,房价约1.2万每平米,坐公交2元,坐地铁7元封顶,热干面4元,单间租500元左右,物价水平不算太高,适合年轻人的发展!武汉欢迎你!

武汉的空气怎么样?适合长期居住吗?

武汉是个大城市,又有很多工业厂房,空气不可能很好,如果对空气质量要求不是甚高的话,长期居住是没有问题的,毕竟有很多人一直居住在那。

一个人在武汉生活是怎样一种体验,看完好心酸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在武汉生活好吗?

武汉的交通便利,物价偏低,人才济济,工资奇低,机会没有北上广深多,如果是刚毕业的同学们,不建议留在武汉。

武汉的定位有多高,武汉的发展前景就有多大,武汉的目标是 创新引领的全球城市 。

在武汉2035大都市区的总体规划中,武汉市确定要向城市群、大都市区转型,2035年武汉城市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建设创新引领的全球城市和江风湖韵的美丽武汉。因此,从武汉的定位看,武汉的发展前景是极其广阔的,武汉发展对标的应该是国内的北上广深及世界上知名的像纽约、东京、墨尔本、巴黎、伦敦等全球城市。那武汉到底有什么底气能成为全球城市呢。

一、武汉在全国的地理区位优势无可替代。其实这一点不用多说,九省通衢,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到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的距离都在一千公里左右,等沿江高铁建好后,到这些城市的时间都在四五个小时之间,因此,武汉在全国具有无可替代的天元地位,优势十分明显。

二、武汉在全国的政治地位非常高。武汉市是国家中心城市,副省级城市,政治地位仅次于全国的几个直辖市,甚至某些方面超过天津、重庆。现在要求武汉直辖的呼声很高,如果武汉能直辖的话,武汉的政治地位将仅次于北上,就算是还有其他的城市直辖,也不会超过武汉在全国的地位。

三、武汉的水资源全国占有量最高。武汉自然资源最大的优势是水。长江、汉水在武汉交汇,湖泊星罗棋布,光武汉市就有大大小小的湖泊166个,是名副其实的“百湖之市”。武汉现在最大的城中湖汤逊湖48平方公里,第二大城中湖东湖33平方公里,湖面开阔,水质优良,风景如画。毛主席曾经每年会有半年时间在武汉东湖边生活工作,对武汉的喜欢是最直接的。在现在中国北方城市的发展面临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今天,拥有丰富水资源的武汉就具备全球城市的基本要求,按照武汉的规划,武汉要发展成人口20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水资源充足是武汉市最大的底气,也是建设江风湖韵美丽武汉的基石。

四、武汉在全国的区位经济引领作用强。2007,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武汉“1+8”城市圈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 社会 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16年,国家发改委批准武汉加快建成为全国经济中心、高水平 科技 创新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四大功能为支撑的国家中心城市;2018年,湖北自贸区武汉片区成立。特别是同意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批复,就给武汉在全国的经济引领地位,特别是在华中地区的经济引领地位定了调,承担着中部崛起、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的核心引领作用。

五、武汉的教育水平除北京上海外,没有第三个城市敢说对武汉有绝对的优势。武汉拥有985大学2所,211学校7所,还有几所在全国知名的军事院校,大学生数量曾经排世界城市第一位(今年被郑州和广州超过,但是数量多的不明显)。在近期的双一流大学的验收中,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双一流大学建设评价非常高,有可能进入双一流行列。在中学教育中,武汉的学校也排在前列,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排名全国第一位,还有几所排名靠前的学校,在互联网教育方面,武汉也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六、武汉的产业升级是内地最成功的的。武汉曾经是一钢独大,在东风公司搬迁到武汉后,钢铁 汽车 成了武汉经济支撑的底盘,武汉的经济在九十年代曾经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低谷期和发展停滞期。二十一世纪以来,以武汉的高校和各科研院所为支撑,武汉的发展已经明显的往“光芯屏端网”和生物制造方面转型,特别是以光谷为代表的高 科技 企业,更是如雨后春笋般的冒了出来。下面看看武汉的产业的布局:

大光谷:光芯屏端网+生物制造+地球物理导航。代表企业:华星光电、天马电子、华为武汉研究所、华为光芯片基地、小米、长江存储、武汉新芯、新思 科技 、科大讯飞、海康威视、烽火集团、长飞光纤、华工 科技 、联想电子、富士康、国药集团、中国医疗器械、上海联影、达安基因、中源协和、人福医药、华大基因、梦芯 科技 等等,现在武汉又在江夏打造1000亿的大 健康 产业园,也是未来可期的产业,还有国家大科学装置的科学岛也在光谷布局。

大车都: 汽车 +白色家电+智能制造。代表企业:东风、神龙、东风本田、东风标致、雷诺 汽车 、上海通用、吉利 汽车 、海尔、格力、美的等等。

大临空:网络安全+大数据+食品。代表企业:网络安全学院、国家网络安全基地、京东方、康宁玻璃、中金数据、弘芯芯片(目前好像情况不妙)、良品铺子、统一等等。

大临港:航空航天+造船。代表企业:国家航空航天产业基地(快舟火箭、卫星)、武昌造船厂等

钢都:钢铁+化工。代表企业:武钢、80万吨乙烯(现在改造成120万吨)。

以上这些产业,支撑了武汉高质量的发展,让武汉从钢的城变成了工业体系完备、工业升级成功的典型代表,也会引领武汉向创新引领的全球城市迈进。

个人观点,欢迎批评指正。

武汉的发展前景有多大呢?我们无法想象!但是对于武汉这个城市来说,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二十多年前,汉阳沌口就是一片荒野的农田,中法合资生产轿车,选定沌口。如果不是中法两国先知先觉,沌口能发展到今天拥有年产300万辆 汽车 生产能力的名震世界的现代化的车城吗?沌口的开发,带动了整个汉阳地区的繁荣,首推汉阳王家湾,王家湾在20年前就是一个小村湾。现在它在武汉的商业地位名列前茅,从沌口至王家湾数十里龙阳大道上的人流车流是武汉任何其它大道不能相提并论的。 汽车 产业在汉阳的布局,带动包括格力电器等国内大批知名企业布局汉阳成就了汉阳作为武汉三镇中工业技术实力经济实力最为强大的一镇,历来为武汉三镇小弟的汉阳镇坐实工业实力老大的地位。带动汉阳 旅游 业及房地产开发蓬勃发展,整个汉阳,人气旺盛,各种开发遍地开花,大有超越武昌汉口之势。汉阳最南端汉南新城与沌口开发区己合为一体,其两强联合超越武昌光谷大势所趋。汉阳是知音文化的发源地,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就是以汉阳造为标志。优良的传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未来发展将超乎人们的想象,进而整个武汉的发展前景那更加会出人所料,因为汉口武昌也绝非等闲之辈,三镇发展形成合力,中国城市前三志在必得!

让你们看看武汉的格局有多大,武汉1+8,武鄂黄黄一体化,武汉的发展前景非常非常宏大,武汉今后必将跻身世界一线城市之流,纽约、东京、北京、武汉、上海、伦敦、巴黎、莫斯科。

其实在全球都很难找出像武汉这么一座城市,既是版图区位中心、又是军政中心、又是综合交通枢纽、又是大规模的工业中心、还是市场流通中心、还是高 科技 教育中心。这样的城市全球很少,但是恰恰武汉是。

分折城市的发展,应考虑三大类因素:一.自然环境。二.人为创造。三.政府政策。以上问题展开来讲费力,用比较法简单扼要,以一线城市为比较对象: 一. 自然环境: (1)气候.武汉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一年中,1月平均气温最低,为3.0 ;7月平均气温最高,29.3 ,夏季长达135天;春秋两季各约60天。日照、雨量充足。四季分明,1月份最低温3度,气候好于北京,同上海。 (2)环境.武汉地处江汉平原,河流湖泊纵横,水资源排第一。 武汉地处于国家内陆中心,水、陆、空运输发达,交通通达度排第一。 二.人为创造: (1)工业.武汉从清末洋务运动开始同上海一起,成为中国工业化起源城市。目前,是全国工业门类最全,工业基础仅次于上海,超过北、广、深的城市。 (2)建成面积.武汉从清末开埠开始,是四大租界城市之一(汉口),现实际建成面积比肩北京。例如,北京8个城区近郊为四环(全长65.3公里),武汉的几个老城区为三环(全长91公里),武汉13个城区近郊在四环(全长143公里)。建成面积不说超北京,勿喷。 (3)城市建设.中国内陆150米以上高楼数,深圳第一,武汉第二。需要说明的是,因长江,汉水穿流武汉,造成武汉城建成本,高于其它城市。因此,过江大桥,过江,过湖遂道全国第一。 (4)科教医疗.科研机构、国家重点实验室数量超过广州、深圳。教育武汉高校数量、质量超广州、深圳。医疗机构数量、质量、千人床位数超广州、深圳。 三.政府政策:从建国以来至改开止,武汉同沈阳、广州、南京、西安等城市一样,享有相同政治地位。改开后,国家支持沿海城市优先发展,因此形成深圳。武汉政策支持度远落后于北、上、广、深。但是,武汉一直是建国以来,中央各大部委、机构派出机构级别最高,数量最多的城市,上海全国第一,22个。武汉全国第二,21个。武汉短板:对外一般贸易落后一线城市。但是,出口贸易替代(在外铁路、桥梁、城市建设承揽工程)超过广州、深圳。 结论,武汉是综合发展基础强过深圳、广州的城市。

虽然这是一个老问题了。但是这一次全国“两会”的春风,又为武汉的发展增添了不少动力——“两会”里面有两个观点或者两个“提法”给人印象深刻。

第一,中部崛起;第二,长江经济带。武汉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发展的契机。湖北省处于中国的中部,武汉又地处湖北省的中部;

第二,武汉就在长江边,当然属于长江经济带地区,上游有重庆,下游有南京上海的特大城市;武汉作为中部发展的领头羊,还有自己的城市圈。

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九省通衢以外,武汉另外一个优势就是人才储备。武汉地区的高等院校在全国名列前茅,每年的大专院校毕业生数量可观。

除了高等院校以外,武汉还有雄厚的科研机构院所以及为数众多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其中最成熟的就是武汉光谷和东湖开发区。

武汉三镇独特的布局也孕育着无穷的商机,武昌是高等院校集中的地区,汉口是传统的商业区,汉阳是高新技术开发区,还有青山如果武钢整体搬迁? 今后如何发展很难预测。

为了迎接“军运会”,现在的武汉正在全力改善城市交通,今年一共有七条地铁(城市轨道交通)同时动工。因此路面上处处都是围栏,高峰期多处堵点让人烦心。

现在堵,未来会不会继续堵呢?武汉现在似乎是在“筑巢引凤”,改善交通,大力开发房屋租赁市场(公租房),留住大专院校毕业生。

天时地利人和,武汉的发展还差什么呢?政策有了,市政府准备怎么办呢?

武汉的发展前景非常非常宏大,武汉今后必将跻身世界一线城市之流,纽约、东京、北京、武汉、上海、伦敦、巴黎、莫斯科。

其实在全球都很难找出像武汉这么一座城市,既是版图区位中心、又是军政中心、又是综合交通枢纽、又是大规模的工业中心、还是市场流通中心、还是高 科技 教育中心。这样的城市全球很少,但是恰恰武汉是。

武汉的区位首屈一指,方圆一千公里,覆盖中国70%版图和90%的人口经济。方圆两千公里,几乎覆盖整个亚太。

加上武汉良好的自然条件,丰富的水资源,大量可供开发的土地资源,和可以动员起几乎无限的人力资源!武汉就是这么一座牛到外太空的城市!举世罕有!

武汉只需要激发优势、提高积极性和主人翁精神,提高城市的定位,加快建设开发的力度,武汉发展必然有本质的提高。

如果说中国有哪些城市能进入世界一线,除了首都北京,就是上海武汉。

武汉的前景我个人觉得一片大好,原因如下。

国家中心城市 没错武汉已经入选国家中心城市和新一线城市,也是国家七个超大城市之一,可以看出武汉城市地位和武汉城市定位都是属于全国第一梯队。庞大的城市人口和城市规模也注定武汉综合实力不会默默无闻。

以城区常住人口为统计口径,将城市划分为五类七档。根据新标准,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深圳、武汉为超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杭州、成都、南京、香港等为特大城市。

武汉现状

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级市和超大城市、中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全市面积8494.41平方公里人口1076.62万人,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为11912.61亿元,人均生产总值112301.54元人民币,根据2015年数据显示武汉有我拥有88所大学,仅次于北京。可以看出武汉在中原城市中无人能及,在全国排名中也能排在第九位。

武汉,每天不一样 未来前景要看和谁比较。除了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武汉城市群的未来发展前景要更好。对于渝城市群、关中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可以其核心城市进行比较。京津冀自行脑补。

2018年,武汉的人均gdp已经高于重庆( 人均GDP为31937元) 、成都、西安、郑州。

看好疫情过后武汉的发展。武汉的未来要比重庆成都更辉煌。

交通枢纽:看过中国水运规划图后,武汉的枢纽地位将更加显著。中国黄金水道主要是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然而两大流域的连接,无论是通过湘桂运河还是粤赣运河,武汉都是十字路口。

水运发达意味着货运成本低,地处中部意味着用工成本低。一个企业要投资,条件相同下,肯定选综合成本低的。

武汉东连长三角,西接成渝,南对粤港澳,北应郑州、西安,航运、高铁、航空、高速,中国枢纽,仅此一家。

水资源:紧靠长江,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无疑是中国最优越的地区。地处三峡工程之下,无洪涝、干旱之忧,这是中国新的天府之国。相比河北、河南、山东、陕西等北方省份,水资源条件太优越了。

科技 优势:高校云集,这就不说了。

政策优势:灾后重建,国家必定有倾斜政策。

武汉发展前景大得不得了。

好大,好大

未来世界一线城市已经出炉了:纽约,东京,北京,武汉,上海,伦敦,巴黎,莫斯科。

武汉实体经济守望者 服务全球创业

武汉发展潜力有多大?要看他的根基有多深!

1、一省建一城,湖北只有武汉一家独大,和成都、郑州等省会一样,湖北省也集中资源建设大武汉,这也是最经济最高效的模式;

2、高校资源第三或四城,武汉的高校资源仅次于京沪,与南京、西安、广州并列于第二梯队,这是其他中部省会无法超越的,大学生不仅是智力资源还是经济资源,发展光谷为代表的高新产业,引进华为、小米等 科技 公司的第二总部等正是挖掘高校资源的举措

3、两大经济带交汇处,中国有三大交通枢纽带,京沪、京广,长江经济带,武汉是京广和长江经济带的交汇处,民国时汉口能“驾乎津门,直逼沪上”靠的也是平汉铁路和长江水运

4、武汉在过去十年发展抢跑中是很不错的,以地铁为例,武汉里程仅次于北上广宁,比大多数省会领先!所以国家中心城市等名头也随即而来

假的。

到目前为止,武汉政府有关部门并没有发出新病毒的任何公告,可能是有人恶意散播的谣言。至少到现在还没有得到证实。

而且武汉市2022年12月15日的新冠疫情增加也为0,没有出现变异的病毒。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