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笙耀百科 >

悬挂式滑翔机 飞翼滑翔机

滑翔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根据伯努利原理。

悬挂式滑翔机 飞翼滑翔机悬挂式滑翔机 飞翼滑翔机


1:滑翔机是指不依靠动力装置飞行的重于空气的固定翼航空器,起飞后仅依靠空气作用于其升力面上的反作用力进行自由飞行,大多没有动力装置。可由飞机拖曳起飞,也可用绞盘车或汽车牵引起飞,还可从高坡上下滑到空中。

2:在无风情况下,滑翔机在下滑飞行中依靠自身重力的分量获得前进动力;在上升气流中,滑翔机可像老鹰展翅那样平飞或升高。

3:根据伯努利原理,飞机速度愈快,所产生的气压差(也就是升力)就会愈大,升力大过重於重力,飞机就会向上窜升。滑翔机没有引擎的动力,它可以靠四种方式升空。

4:现代滑翔机采用强度高、重量轻的材料制造。主要结构材料有:木材、层板、织物、铝合金和玻璃钢等。

5:70年代以后出现了用碳纤维复合材料造的高级滑翔机:,现代悬挂滑翔机的机翼大多为伞翼,其平面形状为三角形或矩形,在锥形骨架上铺有不透气的合成纤维布料。

简易滑翔机的基本构造

动力滑翔机

20世纪20年代以来,在一些工业发达的国家相继出现了动力滑翔机。这种滑翔机带有动力装置,能够自己起飞,在飞行中动力装置关闭后,仍能继续滑翔和翱翔,需要时还可以再次起动动力装置。现有一些国家将动力滑翔机列为正式机种,发给证书。动力滑翔机具有结构简单、速度小、安全、经济、易学的特点,适用于普及活动。由于动力滑翔机具有依靠自身的动力起飞的优点,使用场地较小,有利于加快训练进程、提高训练质量,是节约能源的一种较好的飞行器,所以受到从事航空运动的人们的欢迎。

悬挂式滑翔机

没有起落装置和座舱,驾驶员吊在升力面之下进行滑翔的简易滑翔机(图3)。悬挂式滑翔机按翼面结构,可分为两种:一种为硬机翼,形状像轻型的滑翔机;一种为伞翼。后一种在国际上开展较普遍。

1965年,美国宇航局工程师罗加洛设计了一种飞翼,当时是为了在地面回收人造卫星用的,因嫌体积大,没有被采用,以后经过他的改进,用于载人飞行,于是就发展成为以“罗加洛”命名的新型飞行器──悬挂式滑翔机。

悬挂式滑翔机的起飞方法比较简单,驾驶员手举轻巧的伞翼,在地面迎风奔跑,或从山坡顺坡跑下,只要能掌握好伞翼的迎风角度就可以飞起来。这种滑翔机容易操纵,在一般情况下一天可学会操纵动作,数月即可做特技飞行。驾驶这种滑翔机,人在空中像鸟一样飞翔,若利用上升气流,可以飞得更高。

悬挂滑翔,目前在一些国家已成为一项群众性的航空运动。国际上成立了悬挂滑翔协会,每两年举行一次国际竞赛,有定点、留空、飞行距离等竞赛项目。目前的留空时间纪录是19小时45分,飞行距离是150公里

风筝为什么会飞上天,原理是什么

原理:众所周知,风筝上天有两个必要的条件:

1、风筝要在有风的天气下,风筝才能放飞。

2、风筝都得有提线的牵引,“断线的风筝”在短暂的飘远之后必定会掉下来。

扬力的产生:风筝在空中受风,因为空气会分成上下流层。通过风筝下层的空气受风筝面的阻塞,空气的流速减低,气压升高;上层的空气流通舒畅,流速增强,致使气压减低;扬力即是由这种气压之差而产生的,这正是风筝能够上升的原因。

以上可知,扬力的产生有2个要素:风力和牵引力。风力的方向基本上是水平方向,而风筝受风的角度和上扬力的大小,可以由提线方便地控制。几次练习后放风筝者会很快掌握控制风筝的技巧:放风筝的时候,一般是一抽一放。

抽的时候,因为风筝提线一般放在风筝面靠上的位置,加大牵引力可以控制风筝角度变小,上扬力增加,风筝稳步上升;放的时候,即平衡的风筝牵引力变小,在风力和扬力的合力作用下,风筝会飞高飞远,但是必须很快又抽,以再次保持风筝的角度稳定。风力正盛的时候可以多放线,当风力稍有下降,就收一些线。

扩展资料:

公元1600年,东方的风筝由荷兰人传到了欧洲。19世纪,英国发明家克雷又由风筝产生灵感而发明了滑翔机。德克萨斯州演员“科迪上尉”,曾利用风筝拖动折叠式小艇,横渡英伦海峡;

1901年再接再厉,乘坐双箱形风筝飞行,使英国陆军大感兴趣。不久,飞机取代了军用风筝。1970年,美国太空计划设计了各种“飞行翼”,使风筝再次成为成年人的玩意儿,例如罗格乐乐折叠飞行翼,本是专为水星号太空船舱安全着陆而设计的,后来被降落伞取代了;

但这种折叠翼,成为今日悬挂式滑翔机的机翼。风筝为飞机飞上天空提供了原理和灵感,成为放飞人类飞天梦想的始祖。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