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笙耀百科 >

范仲淹:先忧后乐,不为五斗米折腰,悲欢离合,醉翁之意不在酒

先忧后乐,不为五斗米折腰,悲欢离合,醉翁之意不在酒指的人物是谁

分类: 文化/艺术 >> 文学 >>

范仲淹:先忧后乐,不为五斗米折腰,悲欢离合,醉翁之意不在酒范仲淹:先忧后乐,不为五斗米折腰,悲欢离合,醉翁之意不在酒


问题描述:

先忧后乐,不为五斗米折腰,悲欢离合,醉翁之意不在酒指的人物是谁

解析:

先忧后乐:范仲淹

baike.baidu/view/5465

不为五斗米折腰:陶渊明

baike.baidu/view/7622

悲欢离合:苏轼

baike.baidu/view/2517

醉翁之意不在酒:欧阳修

baike.baidu/view/2544

古代能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有哪些? 急急急!!!谢谢了

诸葛亮、范仲淹、陆游、白居易、魏征、于成龙、张居正、萧何

不一定都对,个人感觉。

说实话,没有。这是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名句,他在文章中也只是提出了这样一种希望,可以说是身不能至,心向往之!

没有人到达这种境界。范仲淹先生想但这种境界,写了一篇《岳阳楼记》还背人骂了几句。是啊,想到这种境界不容易啊!

最想说的还是杜甫吧…

从他的诗作中不难看出他的忧国忧民…

他爱过之深,忧民之切。

诗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范仲淹

张子房

肯定是范坤喽

先忧后乐的意思是什么?

意思是:范仲淹年少时就有非凡的志向,对于个人的富有、贫、赞美或诋毁、快乐或忧愁,一点都不动心,而是慷慨激昂有志于天下。

出自:《续资治通鉴》卷五十二

原文:仲淹少有大志,于富贵、贫、毁誉、欢戚,无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每感激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一时士大夫矫厉尚风节,自仲淹创之。

译义:范仲淹年少时就有非凡的志向,对于个人的富有、贫、赞美或诋毁、快乐或忧愁,一点都不动心,而是慷慨激昂有志于天下,经常自己诵读:“士人应当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都享乐之后才享乐。”

每当慷慨激昂讨论天下事的时候,不在意自己的身份,一时之间士大夫风气大大振奋,纷纷崇尚风格品节,这是范仲淹首先倡导的啊。

扩展资料:

《续资治通鉴》作者为毕沅(1730-1797年),清江南镇洋人,字镶蘅,号秋忛,官至湖广总督。他对经学、史学、小学、金石学等,皆有涉猎和研究。

《续资治通鉴》二百二十卷,清毕沅撰。毕沅生前仅初刻103卷,桐乡冯集梧买得全稿补刻成220卷。《续资治通鉴》跟《资治通鉴》有不少出入,续通鉴大量引用旧史原文,叙事详而不芜。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例子

陆游说过“位卑未敢忘忧国”,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意思都相近,虽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从没忘掉忧国忧民的责任。

他们都是为民族的前途而忧虑,是“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例子。

身为总理,管理的巨大运行方向,可支配的资金和人力物力财力不可记数,但身上的衬衫补丁摞补丁,他艰苦朴素的作风,体现了“后天下之乐而乐”

有很多拉~~你只要找出那些为中华民族有过贡献的.像刘胡兰.她为了祖国的成立.为了的安危而不顾自己的性命.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够气派吧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谁说的?

出自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其中这“先忧后乐”的思想,是他的理想,也可从他的作为看出.他借滕子京嘱写文章的机会,“假托古人,自写怀抱”,表明自己虽遭贬谪,但忧国忧民之心决不改变,同时包含对子京的勉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