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笙耀百科 >

一行白鹭上青天的画面_一行白鹭上青天的白鹭怎么写

绝句

一行白鹭上青天的画面_一行白鹭上青天的白鹭怎么写一行白鹭上青天的画面_一行白鹭上青天的白鹭怎么写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苏轼曾经说过∶“少陵翰墨无形画”.杜甫的这首绝句,的确是一幅美妙的山水条幅.这画面的中心,是几棵葱翠的垂柳,黄莺儿在枝头婉转歌唱.面的上半部是青湛湛的天,一队白鹭直指碧空.远处高山明灭可睹,遥望峰巅犹是经年不化的积雪.近处露出半边茅屋,门前一条大河,水面停泊着远方来的船只.从颜色和线条看,作者把两笔鹅黄点染在一片翠绿之中,在青淡的空间斜勾出一条白线.点线面有机结合,色彩鲜明而又和谐.这种构思正体现了诗人杜甫善于象画家一样“随类敷彩”、“经营位置”.

虽是一首描写自然风景的小诗,其中却蕴含著丰富的思想感情.细柳新绿,这不是春天的色彩么?黄莺唱和,这不是春天的声音么?白鹭从南方飞回,正是带着春意的来客.趁着春江水满,江东的船舶不远万里而至,说明人们已经开始了一年之计在于春的活动.这一切构成一个鲜明的主题━━春天来了.作者饱蘸喜悦的笔墨,描写这些清新活泼、生气蓬勃的事物,以敏锐的观察,摄下一幅万类春天竞自由的景象.诗人从山上的积雪联想到人间悠久的岁月,从江中的船只望遥见祖国辽阔的疆域.“千秋”、“万里”,这是何等开阔的胸怀.此诗作于公元764年,杜甫正“漂泊西南天地间”,颠沛流离,穷困潦倒,可是他的意志依旧坚强,情绪仍然开朗、乐观.

答案

这句诗描写的是草堂周围明媚秀丽的春天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和对自然的热爱。出自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绝句四首》中的一首。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枝间鸣叫,一行白鹭向湛蓝的高空里飞翔。西岭雪山的景色仿佛嵌在窗里,往来东吴的航船就停泊在门旁。

表面上表现的是生机盎然的画面,而在欢快明亮的景象内,却寄托着诗人对时光流逝,孤独而无聊的失落之意,更写出了诗人在重有一线希望之时的复杂心绪,在那希望之外,更多的是诗人对失望的感伤,对希望可否成真的无着和彷徨.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这句诗描写的优美景色是什么?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这句诗写的是:春天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前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解释:屋外杨柳呈现一派青翠欲滴的色彩,柳枝迎风飘舞。两只黄莺在柳枝间相互追逐,唱出了悦耳的歌声。诗人给逗乐了,于是写出了“两个黄鹂鸣翠柳”这一有声有色的诗句。再把视线投向天空,看到成行的白鹭在高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好像要与青天相接的样子。这很自然地会使诗人产生“一行白鹭上青天”的感受。这两句由近及远,视野辽阔。诗人的眼睛好像摄影机的镜头一般,又转向对面的西岭(即岷山)。这巍峨的西岭,尽是皑皑白雪,千年不化。它像一道雪砌的屏障,横亘西部。西岭虽大,但这个小小的窗口却能把西岭的雪景尽收眼底。诗人用“窗含”句来概括所看到的这幅积雪图,气势非凡。接着诗人的目光又由山落到门前的岷江上,看见沿河停泊着许多商船。这些商船是经常往来于蜀地和长江下游吴地的。草堂附近有个合江亭,由蜀到吴去的人都由此登船。据历史记载,三国时费伟出使东吴,孔明曾在此为费伟送行。他对费伟说:“万里之行始于足下。”后人把附近的一座桥称为“万里桥”。杜甫当然熟悉这些掌故,于是把眼前景物与历史事实熔铸入诗,就得出了“门泊东吴万里船”之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描写的是: 两只黄在翠柳上鸣声歌唱,还有一行白鹭飞上了类似与青天的湛蓝天空。

形象鲜明,色彩鲜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