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笙耀百科 >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全方位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一)完善生态文明示范建设体系 将生态文明建设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任务有机融入生态文明示范建设,强化示范建设在协同推进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围绕建设美丽中国目标,结合国家重大战略,强化示范建设的载体平台作用,推动形成部门协同、上下联动、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全面落实生态保护监管目标任务。 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建设工作,深化提升生态省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以强化规划引领,统筹推动“五位一体”为重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以生态资源优势为依托,探索转化路径模式;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强化在环境宜居、社会和谐、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城市示范作用;生态省和美丽中国样本建设,要按照美丽中国建设目标推进,不断提档升级。开展中国生态文明奖、绿色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树立生态文明建设先进典型,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二)严格示范建设监督管理 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和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建设指标体系和管理规范。严格示范建设准入,不断提升示范建设质量。加大对试点地区监管力度,每三年评估试点建设成效。对于组织工作开展不力的、建设成效下降的、发生重特大生态环境事件的地区,给予警告或撤销称号处理。各地要建立健全本行政区域示范建设管理体系,完善建设、申报、监督全过程监管制度,通过资金支持、政策倾斜、绩效考核等措施,建立形式多样的激励机制。 (三)强化示范建设引领带动作用 通过生态文明示范建设,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编制美丽中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纲要,指导各地持续深入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建设,高水平建设美丽中国。系统总结典型案例,提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模式路径,加大宣传推广力度。 六、强化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生态环境部门要按照本意见要求,加强生态保护监管工作的统筹领导,推动将生态保护监管关键指标纳入各地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体系,因地制宜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明确具体任务并组织实施。强化生态保护监管的部门联动协作,推动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协同增效。 (二)提升监管能力 加快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建设,整合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监管、生物多样性调查观测和重要水体水生生物调查平台,建立生态破坏问题定期会商制度。推动省级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建设,实现与国家平台互联互通。 (三)强化资金保障 要将生态保护监管工作资金纳入生态环境保护年度财政预算,确保财政投入。推动健全生态补偿资金机制,拓宽资金渠道,结合区域差异特征,重点向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区,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倾斜。 (四)深化宣传引导 加强宣传引导,树立生态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典型人物、典型事迹、典型案例,扩大影响力。对长江、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采取暗访暗查等方式,编辑制作警示纪录片,形成警示威慑。实行生态破坏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制度,鼓励社会环保组织依法开展环境公益诉讼。鼓励社会公众参与生态保护监管。加强国际交流合作,讲好生态保护中国故事。增强全社会生态环保意识,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生态保护的良好氛围。

生态环境部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全方位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全方位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2020年12月23日 (此件社会公开)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2020年12月24日印发 解读:1. 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有关负责人就《关于加强生态保护监管工作的意见》答记者问 2. 一图读懂《关于加强生态保护监管工作的意见》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之一,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建设美丽绿色中国有重大意义。要遵循尊重自然、顺应自然、 保护自然 的要求,以 人与自然 和谐 共生

谋划高质量发展。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全方位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全方位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加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谋划经济社会发展。要深刻认识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必然选择,能推动社会高质量发展。

加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坚持不懈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解决我国 生态环境

问题的基础之策。集中攻克人民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让人民实实在在感受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加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积极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增加优质生态产品供给,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我们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加强应对气候变化、海洋污染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国际合作,展现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推动人与自认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以 生态文明

思想为指引,将求真务实的精神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努力加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共建中国式现代化。

生态修复的完整性,要在尊重自然,理顺局部整体。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要关注国土空间全要素和生态功能完整性,做好大生态文章。

生态修复的原真性,贵在回归本真,自然恢复为主。要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生态修复必须跳出“改造自然”的思维惯性。

其次,要充分认识生态修复长期性、艰巨性和反复性特点,永葆攻坚克难锐气斗志。

生态修复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久久为功。生态环境修复和改善,是一个需要付出长期艰苦努力的过程。生态修复要对受损生态系统“治本”,只有长期努力与投入,才能产生稳固成效。

生态修复是硬仗苦仗,任务艰巨,要做攻坚准备。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生态问题往往“旧账”未还又欠“新账”,生态修复要摆脱传统路径和惯性思维,做好攻坚战准备。

生态修复需科技赋能,避免反复,保持长效稳定。要依靠科技创新破解绿色发展难题,坚持科技赋能全流程生态修复,做到多尺度观测、多方法印证,确保成效长效稳定。

同时,要始终坚持生态修复合法性、经济性和操作性原则,提升生态治理现代化思维。

坚持生态修复工程的合法性,实施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抓住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生态问题的“牛鼻子”,切实增强“法治生态”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坚持生态修复工程的经济性,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生态修复要正确认识投入产出关系,用最小代价实现最大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

坚持生态修复工程的操作性,创新体制机制形成统一战线。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生态修复工程要干出实效,必须要在认知不断更新、经验不断积累的过程中协同推进生态修复工程。

转变理念方式,加强生态保护修复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汲取绿色发展奋进的力量,推进广东生态治理体系现代化,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广东贡献。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转变理念方式,加强生态保护修复。

从“看病问诊”到“强身健体”,由解决问题的思路转变为通篇谋划的战略,加强系统性保护修复。站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审视生态修复工作,科学实施“双重”规划,实现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系统化治理。

从“头痛医头”到“整体施策”,强化大生态意识,注重生态完整性修复。协调好生产、生活和生态的关系,注重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和城镇空间的统筹,让山水生态融入乡村、融入城市。

从“改天换地”到“顺应自然”,借自然之力修复自然,保持生态系统原真性。加快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构建海陆联通、相对稳定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格局。

从“速战速决”到“久久为功”,立足长期战略,脚踏实地、务实重干。建立长远目标与阶段性目标,制定近远结合、科学合理的生态修复工作计划,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从“拈轻怕重”到“攻坚克难”,充分认识生态修复工作艰巨性,以攻坚的干劲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善于总结经验与不足,在生态修复项目实施的链条上,在时间、技术、管理上总结积累经验,举一反三。

从“昙花一现”到“智慧生态”,融合创新理念,科技赋能保持生态修复长效稳定。依托自然资源“一张图”和国土空间信息平台、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构建国家与地方互联互通的“双重”工程监测监管平台。

从“法治缺失”到“法治生态”,保障生态修复工程合法性,用法治力量守护好绿水青山。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完善自然资源执法督察体制,建立健全法律制裁、行政处罚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联动机制。

从“山穷水尽”到“绿色发展”,确保生态修复工程的经济性,实现绿色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健全生态保护修复财政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入机制,积极探索生态保护补偿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做大生态修复产业市场。

从“相互掣肘”到“整体联动”,健全生态修复协同机制,提高生态修复工程建设的可操作性。通过空天地海一体化生态监测系统,以点线面全域生态监测为重点,实时监测生态演化进程,实现生态修复全生命周期管理。

作者系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省海洋局局长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全方位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全方位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责任编辑:邓浩) 七是加快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健全生态环境法规政策标准,继续推动重点领域法律法规制修订,推动研究出台绿色金融、贸易和行业发展政策。加强生态环境标准管理,建立生态环境基准数据库。组织实施国家环境健康管理试点工作。深化生态环境领域改革,推动完善省以下生态环境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完成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系统建设,加强排污许可证管理和质量核查工作。建立完善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开展全国环境监测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加快推进地方监测数据与国家联网共享。强化生态环境治理科技支撑,深入推进生态环境科技帮扶行动,积极推动生态环境领域科技项目立项,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信息化 平台 建设。深入做好例行新闻发布工作,继续推进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认真履行国际环境公约,深入参与气候变化主渠道国际谈判进程,履行好COP15主席国职责,推动“框架”实施,完善“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