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笙耀百科 >

二胡独奏简谱(拔根芦柴花二胡独奏简谱)

二胡东方红歌词曲简谱

东方红(陕北民歌)

二胡独奏简谱(拔根芦柴花二胡独奏简谱)二胡独奏简谱(拔根芦柴花二胡独奏简谱)


《东方红》由李有源、公木词,李涣之编曲,是当年陕甘宁边区新民歌的代表作。这首早在陕北传唱的歌曲以朴实的语言,唱出了群众对伟大毛=主席及其的的深情,歌词简单,情感真实,旋律好记,因此流传极广。

我爱你二胡简谱

我爱你二胡简谱如下:

《我爱你,》是瞿琮作词,郑秋枫作曲,叶佩英原唱的一首爱国主义歌曲,是1979年电影《海外赤子》的插曲。1980年,在群众歌曲评奖中,该曲被评为“群众歌曲”。1983年,获得届歌曲评选“晨钟奖” 。1984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歌曲集。

我爱你的歌曲特色

《我爱你,》歌曲由三部分构成。部分是引子性质的乐段,节奏较自由,气息宽广,音调明亮、高亢,旋律起伏跌宕,把人们引入百灵鸟凌空俯瞰大地而引吭高歌的艺术境界。

第二部分是歌曲的主体部分,节奏较平缓,旋律逐层上升,委婉、深沉而又内在,铺展了一幅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画卷,使“我爱你,”的主题思想不断深化。

第三部分是结尾乐段,经过两个衬词“啊”的抒发,引向歌曲的潮。末尾句“我的母亲,”在高音区结束,倾泻出海外儿女对祖国满腔炽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朱昌耀二胡独奏曲《月亮高高照九州》简谱

原曲名为《月亮弯弯照九州》。

:《月儿弯弯照九州》是自南宋以来流行于江苏省一带的地方民歌。该民歌出自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述民间离乱之苦。明末冯梦龙所编《山歌》中也有记录。

简谱:

二泉映月二胡独奏简谱

《二泉映月》的二胡独奏,华彦钧编写的简谱:

扩展资料:《二泉映月》是民间音乐家华彦钧(阿炳)的代表作。作品于20世纪50年代初由音乐家杨荫浏先生根据阿炳的演奏,录音记谱整理,灌制成唱片后很快风靡全国。曾获“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作品奖”。同时也是二胡名曲。

《二泉映月》被评为民族音乐文化宝库中一首享誉海内外的作品,是民间器乐创作曲目中的瑰宝之一。《二泉映月》不仅在民乐领域中被人们乐于演奏,而且还被改编成多种演奏形式,如小提琴独奏,弦乐四重奏,民乐合奏等。

主席非常重视和推崇民族文化,亲切观看了辽宁芭蕾舞团进京演出的芭蕾舞剧《二泉映月》。日本《朝日》刊登了发自北京的专文《小泽先生感动的泪》。从此,《二泉映月》漂洋过海,得到了世界乐坛的高度赞誉。

二胡曲《雪山魂塑》简谱

《雪山魂塑》,这是作曲家刘文金先生的又一力作。此曲是一首带有音画性质的单乐章二胡协奏曲。原名《雪山情怀》,初稿完成于2006年4月,是作曲家为了纪念长征胜利70而作。2007年7月,又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改。全曲共有四个部分:征途,雪山,战友,朝霞。

《雪山魂塑》为2007年音乐金钟奖民乐比赛二胡决赛的指定曲目,

记这我这是按顺序的,

歌曲梁祝二胡独奏简谱

《梁祝》二胡简谱

【图片来源:曲谱网】

《梁祝》作者

陈钢

1935年生于上海,是当代的作曲家之一。早年,他即师从于父亲陈歌辛和匈牙利钢琴家瓦拉学习作曲和钢琴。1955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后,他又师从于丁善德和音乐专家阿尔扎马诺夫学习作曲与理论。早在求学期间,他即以其与何占豪合作之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蜚声中外乐坛。

陈钢现为全国政协委员、音协理事、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

他曾出访美国、加拿大、法国、新加坡、、日本、等。

并被载入“世界名人录”、“世界音乐名人录”等十八项世界名人录,并获“文化荣誉证书”。

另著有散文集《黑色浪漫曲》,《三只耳朵听音乐》等。

何占豪

1933年出生在浙江诸暨的一个农民家庭,以唱绍剧维生的父亲不希望儿子将来像自己一样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12岁时,父亲用借来的钱把他送到杭州念初中,希望他将来成为一个有文化的人。没想到酷爱戏曲的何占豪还是学上了越剧。一次上海之行让何占豪无意中考上了上海音乐学院,并且创作了部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但是在这之后的几十年里他鲜有作品问世。有人说这首作品不仅是何占豪本人音乐生涯的峰,也是传统音乐和西方音乐完美结合的。

《梁祝》乐曲赏析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是陈钢与何占豪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时的作品,作于1958年冬,翌年 5月首演于上海获得好评,首演由俞丽拿担任小提琴独奏。题材是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以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综合采用交响乐与我国民间戏曲音乐表现手法,依照剧情发展精心构思布局,采用奏鸣曲式结构,单乐章,有小标题。以"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坟前化蝶"为主要内容。由鸟语花香、草桥结拜、同窗三载、十八相送、长亭惜别、英台抗婚、哭灵控诉、坟前化蝶构成的曲式结构。

全曲大概二十六分钟,首先五分钟叙述梁祝爱情主题,然后是快乐的学校生活,接着十八相送。从十一分钟开始进入第二段,祝英台回家抗婚不成,楼台会,哭灵。第二段和段长度不多,大约十一分钟。一段则是化蝶,是主题再现。

曲子开始几声拨弦声接着长笛,好像在云端的感觉,以此来揭开序幕,有如从天上俯瞰人间,拨开云层,人物景象由模糊慢慢变得清楚。首先由小提琴奏出主题,二长二短加上一个结束句,绵绵长长,幽幽远远,仿佛祝英台在身旁说著昔日的故事。然后在低音重复一次主题,回到人间落了实。

管弦乐总奏主题,景象全明白了。大提琴代表的'梁山伯也出现了,两人情意绵绵,大小提琴和鸣奏著主题,渐渐的小提琴主导旋律并引进管弦乐再强调一次。等乐音渐歇,木管接续旋律慢慢落下。小提琴独奏深情舒缓带点内省的音色,表示祝英台对将来疑虑不安,但还是坚定相信自己。勇敢去爱吧!情绪轻快,笛声嘹亮,大提琴也婆娑起舞,有如风光明媚三月天两人春游。小提琴展现技巧,风华绝代。

相聚虽好总有分别,快乐情绪之后就是离情依依十八相送。将主题变奏缓缓奏出,有如迈不开的步履,却终究不得不离去。大小提琴二重奏,紧密结合难分难舍。在这段末尾由弦乐次奏出哭调主题,预言悲剧结局,这构成了全曲的呈示部「相爱」。

第二段发展部里面有三小段: 强、弱、强,也就是快、慢、快。开始如大浪涌来的管弦乐声代表祝父的反对,连续几个小节下行乐句,好像在说:不可以!不可以!小提琴则猛烈与之抗衡,两者冲突渐渐上升,全体合奏梁祝主题表示恋情曝光,一波波涌来浪潮终将这主题给淹没。

楼台会小提琴委婉的诉说情意,大提琴拨奏聆听。轮到大提琴倾诉爱意,小提琴一旁随和。突然,音乐急转而下,运用越剧中嚣板的「紧打慢唱」手法,梁山伯因过度悲伤绝望而病逝。

祝英台在被迎娶过门途中,停在梁山伯坟前哭灵,小提琴以凄厉声调哭出:梁兄呀!碎奏、断奏哀痛欲绝旋律,有哭声,有跪行,其中还有些回忆片段。渐渐的泪眼开了,哭声歇了,心意已决,在悲愤低音锣声中,纵身投入突然爆开坟墓中自尽,音乐同时推向潮。

乐曲的终部份是再现部「化蝶」,在轻盈飘逸的弦乐衬托下,爱情主体再现,梁山伯与祝英台从坟墓中化为一对蝴蝶,在花间欢娱自由飞舞,分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