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笙耀百科 >

产品需求说明书范例 产品需求说明书范例图片

需求说明书一般都包含什么内容?

客户关系管理需求说明书1 引言

产品需求说明书范例 产品需求说明书范例图片产品需求说明书范例 产品需求说明书范例图片


1.1 编写目的:阐明编写需求说明书的目的,指明读者对象。

1.2 项目背景:应包括

● 项目的委托单位、开心单位和主管部门;

● 该软件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关系。

1.3 定义:列出文档中所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缩写词的愿文。

1.4 参考资料:可包括

● 项目经核准的任务书、合同或上级机关的批文

● 文档所引用的资料、规范等

1.5其他说明:

前期开发为客户关系管理中的客户管理和市场管理、决策支持中的客户信息部分

2 任务概述

2.1 目标

2.2 运行环境

2.3 条件与限制

3 数据描述

3.1 表态数据

3.2 动态数据:包括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

3.3 数据库描述:给出使用数据库的名称和类型。

3.4 数据词典

3.5 数据采集

4 功能需求

4.1功能划分

产品需求说明书 模板

新人建议收藏

链接:

密码:r1an

文档版本号: 1.0文档编号:2018080910

文档密级:仅限项目组归属部门/项目:

产品名: 子系统名:

编写人:Xxx编写日期:

修订记录:

版本号 修订人 修订日期 修订描述

V 1.0

目录

一、 4

1、 目的 4

2、 范围 4

二、 用户角色描述 4

三、 产品概述 4

1、 目标 4

2、 总体流程 4

3、 功能摘要 4

四、 产品特性 5

1、 部分 功能模块1 5

1.1产品概述 5

1.2产品结构(功能摘要) 5

1.3状态说明 5

1.4特性说明 6

1.4.1特性1:功能点1 6

1.4.2特性2:功能点2 9

2、 第二部分 功能模块2 9

2.1产品概述 9

2.2产品结构(功能摘要) 9

2.3状态说明 9

2.4特性说明 9

2.4.1特性1:功能点1 9

2.4.2特性2:功能点2 10

五、 其它产品需求 10

1、 性能需求 10

2、 监控需求 11

3、 兼容性需求 11

六、 风险分析 11

七、 相关文档 11

八、 附件 11

[if !supportLists]一、 [endif]

[ 产品需求说明书 文档的应提供整个文档的概述。它应包括此 产品需求说明书 文档的目的、范围、定义、首字母缩写词、缩略语、参考资料和概述。]

[if !supportLists]1、 [endif] 目的

[阐明此产品需求说明书文档的目的,如:

本文档为“陌生视界v1.0.0”的产品需求文档,主要作为确认需求以及系统分析设计的依据。]

[if !supportLists]2、 [endif] 范围

[简要说明此产品需求说明书文档的范围、它的相关产品,以及受到此文档影响的任何其他事物。]

[if !supportLists]二、 [endif] 用户角色描述

用户角色用户描述

[if !supportLists]三、 [endif] 产品概述

[此节高度概括产品的功能与介绍]

[if !supportLists]1、 [endif] 目标

[描述产品的目标]

[if !supportLists]2、 [endif] 总体流程

[描述产品的总体流程图]

[if !supportLists]3、 [endif] 功能摘要

[简要描述产品的功能点和每个功能点的优先级,参考格式如下]

功能模块主要功能点功能描述优先级

功能模块1功能点1 高

功能点2 中

功能模块2功能点1 低

[if !supportLists]四、 [endif] 产品特性

[列出产品的特性。特性是为让用户获益而必须具备的高级系统功能。每一项特性都是外部所需的服务,它通常需要一系列输入来实现预期的结果。

此节为设计的系统功能性需求,一般以用例结合自然语言来表达。此节通常按特性来组织,但也可能会有其他适用的组织方式,例如按用户或子系统组织的方式。

这一节应包含所有的产品需求,其详细程度应使架构设计人员和软件需求设计人员能够设计出可以满足这些需求的系统,不包括可选流程和异常流程,不对具体语义做约束。]

[if !supportLists]1、 [endif] 部分 功能模块1

[if !supportLists]1.1 [endif] 产品概述

[概述功能模块1的产品特性及效果]

[if !supportLists]1.2 [endif] 产品 结构(功能摘要)

[概述功能模块1的产品结构或包含组件,如:

[if !supportLists]1) [endif]播放区:播放区定义及功能说明;

[if !supportLists]2) [endif]缓冲区:缓冲区定义及功能说明;

[if !supportLists]3) [endif]播放列表区:播放列表区定义及功能说明;]

[if !supportLists]1.3 [endif] 状态说明

[列出产品的各种状态及状态转换图,如:

[if !supportLists]1) [endif]状态1:状态1定义及可执行作说明;

[if !supportLists]2) [endif]状态2:状态2定义及可执行作说明;

状态转换图:

][if !supportLists]1.4 [endif] 特性 说明

[if !supportLists]1.4.1 [endif] 特性1:功能点1

用户场景:

[列出用户通过什么作或途径触发功能点1,如:

用户点击大学生社区—行政楼,或者点击其他到该板块的链接]

输入 / 前置条件:

[列出用户触发功能点1的前置条件和必要条件,如:

用户已登录,且为社团成员]

流程说明: (用例图、流程图)

[通过用例图、流程图的形式,对功能点1的流程进行说明,如:

]需求描述:

[详细描述功能点1的具体需求,包括约束条件、输入输出、排序规则、状态转换等等,如:

当用户点击“行政楼”菜单时,展示学校的中心和管理层介绍,大致示意图如下:

行政楼主要版块包括:

[if !supportLists]1. [endif]发布中心

发布中心主要展示编辑后台发布的校园及系统公告;

列表形式按发布时间由近到远顺序展示,默认显示前若干条(具体条数视终页面设计)]

补充 说明:

[相关需要特殊说明的补充事项]

[if !supportLists]1.4.2 [endif] 特性 2:功能点2

用户场景:

输入\前置条件:

流程说明: (用例图、时序图)

需求描述:

补充 说明:

[if !supportLists]2、 [endif] 第 二 部分 功能模块2

[if !supportLists]2.1 [endif] 产品概述

[if !supportLists]2.2 [endif] 产品 结构(功能摘要)

[if !supportLists]2.3 [endif] 状态说明

[if !supportLists]2.4 [endif] 特性 说明

[if !supportLists]2.4.1 [endif] 特性1:功能点1

用户场景:

输入\前置条件:

状态说明 :

流程说明: (用例图、时序图)

需求描述:

补充说明:

[if !supportLists]2.4.2 [endif] 特性 2:功能点2

用户场景:

输入\前置条件:

状态说明 :

流程说明: (用例图、时序图)

需求描述:

补充说明:

[if !supportLists]五、 [endif] 其它产品需求

[从业务视角提出各项可用性指标的大致需求。具体的技术指标会体现在产品的设计文档中(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增删)]

[if !supportLists]1、 [endif] 性能需求

[ 如果产品对性能要特殊需求,请详细描述,如:大致响应时间、并发数等。]

[if !supportLists]2、 [endif] 监控需求

[如果产品需要特殊的监控和统计,请详细描述,如:PV、点击、登录数等。]

[if !supportLists]3、 [endif] 兼容性需求

[如果产品需要对兼容性提出特殊的需求,请详细描述,如:兼容IE8、Chrome等。]

[if !supportLists]六、 [endif] 风险分析

[风险内容描述,说明风险产生原因,可能造成的危害以及相应出现的频率信息,另外在此处还需要描述相关风险预防措施及风险出现后的应对措施信息。此处不包括任何系统技术实现层面的风险,例如:系统的备份,监控,模块依赖,etc.]

风险可能性严重性应对策略可应对性

[if !supportLists]七、 [endif] 相关文档

[产品所需的其余相关文档,如:产品市场需求说明书(MRD)、产品功能介绍PPT、产品规划书。]

[if !supportLists]八、 [endif] 附件

[将产品需求的demo作为附件。]

m

项目需求说明书,怎么写

一,一般分为6点:

首先是引言:写出该项目需求说明书的编写目的、背景以及用处。

第二点是项目的任务概括:

写的是编写该项目的要达到的目的以及该项目适合的用户,还可以适当的加上项目的一些展示图片。

第三点是项目需求的细节:

这一部分写的是对该项目的一系列规定,比如对功能的规定、对可维护性的规定、对项目过程的规定。说清楚一点就是对于将来要做的项目的一些需求都分层次的写在这里。

第四点就是要写出对运行环境的需求:

编写之前所需要准备的东西,比如硬件设备、需要的平台等。这样好可以预算出成本,虽然不是很准,但是这个是必须的,没有哪个公司是不需要预算,要钱就给的。

第五点项目心得:

这个就是项目之后来写的,将做这个项目时自己的感想写进去,总结一下这个项目。

第六点分工:

这个是重点中的重点,要为每个参与这分配适当的工作,可以大大的节约时间,每个人都能有任务。做好分工就是充分利用资源,以及将个人擅长的部分给个人,使项目缩短制作时间的同时能提高质量。

二,项目需求说明书包括市场对此项目的需求和此项目对软硬件等设施的需求。

扩展资料:

技巧:

每一个项目都有不同的交付物,而每一件交付物需要经过不同的里程碑才能够产生,同时每一个里程碑也需要经过不同的阶段才能够达到里程的目标。每一个阶段需要经过不同的步骤去完成,而每一个步骤需要进行不同的工作。

每一个步骤需要完成一系列工作才能进行第二步骤,直至同一阶段的步骤完成才开始第二阶段,而直至全部阶段完成后才能到达一个里程碑。有些里程碑内的工作可以同期进行,但有些里程碑内的工作得等另一个里程碑完成后才能够开始。到终完成全部的里程碑内的工作后才能够交付项目中的某一件交付物。

利用WBS技巧来建立交付组合架构,为每一件交付物建立本身的工作需求,可以让很明确地说明每一件交付物所包含的工作。这个交付组合架构更可以让在同一时间为项目建立有关的工作。

项目需求说明书,怎么写

一,一般分为6点:

首先是引言:写出该项目需求说明书的编写目的、背景以及用处。

第二点是项目的任务概括:

写的是编写该项目的要达到的目的以及该项目适合的用户,还可以适当的加上项目的一些展示图片。

第三点是项目需求的细节:

这一部分写的是对该项目的一系列规定,比如对功能的规定、对可维护性的规定、对项目过程的规定。说清楚一点就是对于将来要做的项目的一些需求都分层次的写在这里。

第四点就是要写出对运行环境的需求:

编写之前所需要准备的东西,比如硬件设备、需要的平台等。这样好可以预算出成本,虽然不是很准,但是这个是必须的,没有哪个公司是不需要预算,要钱就给的。

第五点项目心得:

这个就是项目之后来写的,将做这个项目时自己的感想写进去,总结一下这个项目。

第六点分工:

这个是重点中的重点,要为每个参与这分配适当的工作,可以大大的节约时间,每个人都能有任务。做好分工就是充分利用资源,以及将个人擅长的部分给个人,使项目缩短制作时间的同时能提高质量。

二,项目需求说明书包括市场对此项目的需求和此项目对软硬件等设施的需求。

扩展资料:

技巧:

每一个项目都有不同的交付物,而每一件交付物需要经过不同的里程碑才能够产生,同时每一个里程碑也需要经过不同的阶段才能够达到里程的目标。每一个阶段需要经过不同的步骤去完成,而每一个步骤需要进行不同的工作。

每一个步骤需要完成一系列工作才能进行第二步骤,直至同一阶段的步骤完成才开始第二阶段,而直至全部阶段完成后才能到达一个里程碑。有些里程碑内的工作可以同期进行,但有些里程碑内的工作得等另一个里程碑完成后才能够开始。到终完成全部的里程碑内的工作后才能够交付项目中的某一件交付物。

利用 WBS技巧来建立交付组合架构,为每一件交付物建立本身的工作需求,可以让很明确地说明每一件交付物所包含的工作。这个交付组合架构更可以让在同一时间为项目建立有关的工作。

参考资料:

一 引言

1、编写目的

说明编写这份项目需求说明书的目的,指出预期的读者。

2、背景说明:

(1)待开发的软件系统的名称。

(2)本项目的任务提出者、开发者、用户及实现该软件的计算中心或计算机网络。

(3)该软件系统同其他系统或其他机构的基本的相互来往关系。

3、定义

列出本文件中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外文首字母组词的原词组。

4、参考资料

列出用得着的参考资料,如:

(1)本项目的经核准的任务书或合同、上级机关的批文。

(2)属于本项目的其他已发表的文件。

(3)本文件中各处引用的文件、资料、包括所要用到的软件开发标准。列出这些文件资料的标题、文件编号、发表日期和出版单位,说明能够得到这些文件资料的来源。

二 任务概述

1、目标

叙述该项软件开发的意图、应用目标、作用范围以及其它应向读者说明的有关该软件开发的背景材料。解释被开发软件与其它有关软件之间的关系。如果本软件产品是一项独立的软件,而且全部内容自含,则说明这一点。如果所定义的产品是一个更大的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则应说明本产品与该系统中其他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为此可使用一张方框图来说明该系统的组成和本产品同其他各部分的联系和接口。

2、用户的特点

列出本软件的终用户的特点,充分说明作人员、维护人员的教育水平和技术专长,以及本软件的预期使用频度。这些是软件设计工作的重要约束。

3、假定和约束

列出进行本软件开发工作的假定和约束,例如经费限制、开发期限等。

三 需求规定

1、对功能的规定

用列表的方式(例如IPO表即输入、处理、输出表的形式),逐项定量和定性地叙述对软件所提出的功能要求,说明输入什么量、经怎样的处理、得到什么输出,说明软件应支持的终端数和应支持的并行作的用户数。

2、对性能的规定

(1)精度

说明对该软件的输入、输出数据精度的要求,可能包括传输过程中的精度。

(2)时间特性要求

说明对于该软件的时间特性要求,如对:

① 响应时间。

② 更新处理时间。

③ 数据的转换和传送时间。

④ 解题时间。

等的要求。

(3)灵活性

说明对该软件的灵活性的要求,即当需求发生某些变化时,该软件对这些变化的适应能力,如:

① 作方式上的变化。

② 运行环境的变化。

③ 同其他软件的接口的变化。

④ 精度和有效时限的变化。

⑤ 的变化或改进。

对于为了提供这些灵活性而进行的专门设计的部分应该加以标明。

3、输入输出要求

解释各输入输出数据类型,并逐项说明其媒体、格式、数值范围、精度等。对软件的数据输出及必须标明的控制输出量进行解释并举例,包括对硬拷贝报告(正常结果输出、状态输出及异常输出)以及图形或显示报告的描述。

4、数据管理能力要求

说明需要管理的文卷和记录的个数、表和文卷的大小规模,要按可预见的增长对数据及其分量的存储要求作出估算。

5、故障处理要求

列出可能的软件、硬件故障以及对各项性能而言所产生的后果和对故障处理的要求。

6、其它专门要求

如用户单位对安全保密的要求,对使用方便的要求,对可维护性、可补充性、易读性、可靠性、运行环境可转换性的特殊要求等。

四 运行环境规定

1、设备

列出运行该软件所需要的硬件设备。说明其中的新型设备及其专门功能,包括:

(1) 处理器型号及内存容量。

(2) 外存容量、联机或脱机、媒体及其存储格式,设备的型号及数量。

(3) 输入及输出设备的型号和数量,联机或脱机。

(4) 数据通信设备的型号和数量。

(5) 功能键及其他专用硬件。

2、支持软件

列出支持软件,包括要用到的作系统、编译(或汇编)程序、测试支持软件等。

3、接口

说明该软件同其他软件之间的接口、数据通信协议等。

4、控制

说明控制该软件的运行的方法和控制信号,并说明这些控制信号的来源。

五 数据要求

1、数据的逻辑描述

对数据进行逻辑描述时可把数据分为动态数据和静态数据。所谓静态数据,指在运行过程中主要作为参考的数据,它们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变化,一般不随运行而改变。所谓动态数据.包括所有在运行中要发生变化的数据以及在运行中要输入、输出的数据。进行描述时应把各数据元素逻辑地分成若干组,列如函数、源数据或对于其应用更为恰当的逻辑分组。给出每一数据元的名称(包括缩写和代码)、定义(或物理意义)度量单位、值域、格式和类型等有关信息。

(1) 静态数据??列出所有作为控制或参考用的静态数据元素。

(2) 动态输人数据??列出动态输入数据元素(包括在常规运行中或联机作中要改变的数据)。

(3) 动态输出数据??列出动态输出数据元素(包括在常规运行中或联机作中要改变的数据)。

(4) 内部生成数据??列出向用户或开发单位中的维护调试人员提供的内部生成数据。

(5) 数据约定??说明对数据要求的制约。逐条列出对进一步扩充或使用方面的考虑而提出的对数据要求的限制(容量、文卷、记录和数据元的个数的值)。对于在设计和开发中确定是临界性的限制更要明确指出。

2、数据的采集

(1) 要求和范围

按数据元的逻辑分组来说明数据采集的要求和范围,指明数据的采集方法,说明数据采集工作的承担者是用户还是开发者。具体的内容包括:

① 输入数据的来源:例如是单个作员、数据输入站,专业的数据输入公司或它们的一个分组。

② 数据输入(指把数据输入处理系统内部)所用的媒体和硬件设备。如果只有指定的输入点的输入才是合法的,则必须对此加以说明。

③ 接受者:说明输出数据的接受者。

④ 输出数据的形式和设备列出输出数据的形式和硬设备。无论接受者将接收到的数据是打印输出,还是CRT上的一组字符、一帧图形,或一声警铃,或向开关线圈提供的一个电脉冲,或常用介质如磁盘、磁带、穿孔卡片等,均应具体说明。

⑤ 数据值的范围:给出每一个数据元的合法值的范围。

⑥ 量纲:给出数字的度量单位、增量的步长、零点的定标等。在数据是非数字量的情况下,要给出每一种合法值的形式和含意。

⑦ 更新和处理的频度:给出预定的对输入数据的更新和处理的频度。如果数据的输入是随机的,应给出更新处理的频度的平均值,或变化情况的某种其他度量。

(2) 输入的承担者

说明预定的对数据输入工作的承担者。如果输入数据同某一接口软件有关,还应说明该接口软件的来源。

(3) 预处理

对数据的采集和预处理过程提出专门的规定,包括适合应用的数据格式、预定的数据通信媒体和对输入的时间要求等。对于需经模拟转换或数字转换处理的数据量,要给出转换方法和转换因子等有关信息,以便软件系统使用这些数据。

(4) 影响

说明这些数据要求对于设备、软件、用户、开发单位所可能产生的影响,例如要求用户单位增设某个机构等。

软件需求分析说明书

1引言 2

1.1编写目的 2

1.2背景 2

1.3定义 2

1.4参考资料 2

2任务概述 2

2.1目标 2

2.2用户的特点 3

2.3假定和约束 3

3需求规定 3

3.1对功能的规定 3

3.2对性能的规定 3

3.2.1精度 3

3.2.2时间特性要求 3

3.2.3灵活性 4

3.3输人输出要求 4

3.4数据管理能力要求 4

3.5故障处理要求 4

3.6其他专门要求 5

4运行环境规定 5

4.1设备 5

4.2支持软件 5

4.3接口 5

4.4控制 5

软件需求说明书的编写提示

1引言

1.1编写目的

说明编写这份软件需求说明书的目的,指出预期的读者。

1.2背景

说明:

a. 待开发的软件系统的名称;

b. 本项目的任务提出者、开发者、用户及实现该软件的计算中心或计算机网络;

c. 该软件系统同其他系统或其他机构的基本的相互来往关系。

1.3定义

列出本文件中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外文首字母组词的原词组。

1.4参考资料

列出用得着的参考资料,如:

a. 本项目的经核准的任务书或合同、上级机关的批文;

b. 属于本项目的其他已发表的文件;

c. 本文件中各处引用的文件、资料、包括所要用到的软件开发标准。 列出这些文件资料的标题、文件编号、发表日期和出版单位,说明能够得到这些文件资料的来源。

2任务概述

2.1目标

叙述该项软件开发的意图、应用目标、作用范围以及其他应向读者说明的有关该软件开发的背景材料。解释被开发软件与其他有关软件之间的关系。如果本软件产品是一项独立的软件,而且全部内容自含,则说明这一点。如果所定义的产品是一个更大的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则应说明本产品与该系统中其他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为此可使用一张方框图来说明该系统的组成和本产品同其他各部分的联系和接口。|

2.2用户的特点

列出本软件的终用户的特点,充分说明作人员、维护人员的教育水平和技术专长,以及本软件的预期使甩频度。这些是软件设计工作的重要约束

2.3假定和约束

列出进行本软件开发工作的假定和约束,例如经费限制、开发期限等。

3需求规定

3.1对功能的规定

用列表的方式(例如IPO表即输入、处理、输出表的形式),逐项定量和定性地叙述对软件所提出的功能要求,说明输入什么量、经怎样的处理、得到什么输出,说明软件应支持的终端数和应支持的并行作的用户数。

3.2对性能的规定

3.2.1精度

说明对该软件的输入、输出数据精度的要求,可能包括传输过程中的精度。

3.2.2时间特性要求

说明对于该软件的时间特性要求,如对:

a. 响应时间;

b. 更新处理时间;

c. 数据的转换和传送时间;

d. 解题时间;等的要求。

3.2.3灵活性

说明对该软件的灵活性的要求,即当需求发生某些变化时,该软件对这些变化的适应能力,如:

a. 作方式上的变化;

b. 运行环境的变化;

c. 同其他软件的接口的变化;

d. 精度和有效时限的变化;

e. 的变化或改进。

对于为了提供这些灵活性而进行的专门设计的部分应该加以标明。

3.3输人输出要求

解释各输入输出数据类型,并逐项说明其媒体、格式、数值范围、精度等。对软件的数据输出及必须标明的控制输出量进行解释并举例,包括对硬拷贝报告(正常结果输出、状态输出及异常输出)以及图形或显示报告的描述。

3.4数据管理能力要求

说明需要管理的文卷和记录的个数、表和文卷的大小规模,要按可预见的增长对数据及其分量的存储要求作出估算。

3.5故障处理要求

列出可能的软件、硬件故障以及对各项性能而言所产生的后果和对故障处理的要求。

3.6其他专门要求

如用户单位对安全保密的要求,对使用方便的要求,对可维护性、可补充性、易读性、可靠性、运行环境可转换性的特殊要求等。

4运行环境规定

4.1设备

列出运行该软件所需要的硬设备。说明其中的新型设备及其专门功能,包括:

a. 处理器型号及内存容量;

b. 外存容量、联机或脱机、媒体及其存储格式,设备的型号及数量;

c. 输入及输出设备的型号和数量,联机或脱机;

d. 数据通信设备的型号和数量;

e. 功能键及其他专用硬件

4.2支持软件

列出支持软件,包括要用到的作系统、编译(或汇编)程序、测试支持软件等。

4.3接口

说明该软件同其他软件之间的接口、数据通信协议等。

4.4控制

说明控制该软件的运行的方法和控制信号,并说明这些控制信号的来源。

软件需求分析说明书怎么写?

软件需求说明书

1.引言:

1.1项目名称:

1.2项目背景和内容概要。(项目的委托单位、开发单位、主管部门、与其它项目的关系,与其他机构的关系等)。

1.3相关资料、缩略语、定义

(相关项目、合同及上级机关批文,引用的文件、采用的标准等)、(缩写词和名词定义)。

2.任务概述

2.1目标(项目的开发目标和应用目标。如果是其他系统的一部分,则说明其关系)。

2.2范围(包含的业务,不包含的业务)

2.3假定条件与约束限制,(尽量列出开展本项目的假定和约束,例如:经费限制,开发期限,设备条件,用户现场环境准备等)。

3.业务流程

4.数据描述

4.1原始数据描述

a.静态数据

b.动态数据

4.2数据流向图

4.3数据概念模型和描述

5.功能需求

5.1功能描述

6.界面要求

6.1报表格式

6.2图形要求

6.3输入输出要求

7.接口要求

(描述与本系统相连的系统的接口的数据格式,数据交换协议,接口功能等)。

8.性能需求

8.1数据度

(例如,数据内部精度,外部显示精度)

8.2数据量。

8.3时间特性要求。

(根据所开发系统的特点,规定系统对时间的特性的要求。例如:系统响应时间、界面更新处理时间、数据转换与传输时间)

9.运行环境需求

9.1网络和硬件设备平台

(网络拓扑图及设备类型描述)

10.作系统平台

数据库系统平台

10.1编程工具

10.2其它支撑软件

11.其它专门需求

11.1安装和作

11.2安全保密

11.3维护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