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笙耀百科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导入(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导入怎么介绍)

闻军官收河南河北的串词怎么写?

唐朝后期,李隆基沉于美色 后出了安史之乱 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杜甫本人也着颠沛流离 突闻朝廷收复了河南河北地区,激动写下了《闻官军收和南河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导入(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导入怎么介绍)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导入(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导入怎么介绍)


动乱飘泊愁无限,得传捷报民庆安喜泪轻洒人欲醉,诗圣还乡心似箭。请欣赏唐诗《闻官军收和南河北》。

闻军收河南河北是什么诗的意思?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诗意:剑外忽然传来收蓟北的消息,刚刚听到时涕泪满衣裳。回头看妻子和孩子哪还有一点的忧伤,胡乱地卷起诗书欣喜若狂。日头照耀放声高歌痛饮美酒,趁着明媚春光与妻儿一同返回家乡。就从巴峡再穿过巫峡,经过了襄阳后又直奔洛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创作背景:《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于公元763年(广德元年)春天,那时杜甫52岁。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冬季,唐军在洛阳附近的衡水打了一个大胜仗,叛军头领薛嵩、张忠志等纷纷投降。作者听到这个消息后欣喜若狂,写下此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者介绍: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原籍湖北襄阳,后徙河南巩县。 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出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扩展资料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词鉴赏

本诗的主题是抒写忽闻叛乱已平的捷报,急于奔回老家的喜悦。本诗主要叙写了诗人听到官军收复失地的消息后,十分的喜悦,收拾行装立即还乡的事。抒发诗人无法抑制的胜利喜悦与还乡快意,表现了诗人真挚的爱国情怀,表达了诗人博大的爱国胸怀和高尚的精神境界。

“剑外忽传收蓟北”,起势迅猛,恰切地表现了捷报的突然。第二联以转作承,落脚于“喜欲狂”,这是惊喜的更高峰。“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紧承上联从生活细节上细致的刻画了诗人的狂喜。“青春作伴好还乡”是诗人的联想,身在梓州,顷刻间就已回到家乡。诗人的惊喜达到,全诗也至此结束。

务实强本,返璞归真——《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

务实强本,返璞归真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

黑龙江特级教师 白金声

一、讲书。(约10分钟)

首先,用启发式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时代背景:“杜甫作为一个热爱祖国而又饱经忧患的诗人,听到‘安史之乱’接近平息的消息,不禁惊喜欲狂,冲口唱出了他生平第一首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接着,给学生简述诗中出现的六个地名:剑外、蓟北、巴峡、巫峡、襄阳、洛阳。之后我说:“诗人在区区的56字小诗中,连用六个地名,丝毫不觉堆砌,这是杜甫的高明之处。”后,与学生讲“妻子”,明确古代的“妻子”是指“老婆孩子”,与现的“妻子’的含义完全不同。“古诗往往一字即一义,不要把诗中的单音词当作复合双音词,这是我们读古诗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崔学古说:“与少年讲书,忌诵述讲章。”(《檀儿丛书录要·少学》)

二、读书。(约10分钟)

要求学生正身端坐,音正腔圆地将这首诗读五遍,在读的过程中,仔细体味“忽传”、“初闻”、‘都看”、“漫卷”、“即从”、“便下”的涵义,使其千载如见诗人于仓促间欲哭之状。

〔陆九渊说:“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陆象山语录)〕

三、抄书。(约10分钟)

在熟读深思的基础上,让学生动手工工整整地抄写此诗,边抄边思,潜心琢磨,进一步体会这首诗明快的语言、激越的旋律。同时,加深印象,帮助记忆。

陈光地说:“见书目过口过,总不如手过。”(《溶村集》〕

四、背书。(约10分钟)

学生当堂“声高而缓”背诵杜诗,背会为止。这样训练,一方面能加强学生语感体验,另一方面有脱落讹误之处,能了然于耳。

[唐彪说:“凡学生背书,必使其声高而缓。”《父师善诱法》]

〔这节课我是老老实实上的,我的主导思想是务实强本,返建归真。何评“实”?何谓“本”?何谓“璞”?何谓“真”?‘有真意,去粉饰”,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按教学规律办事之谓也。语文应该姓语,语文课一定要重视语文的教学和训练。语文课如果离开“讲、读、抄、背”,搞一些哗众取宠的东西,那只能是占道旁门。我们讲改革,什么是改革?我认为,一是继承,二是借鉴,三是创新。传统语文教学中有些经验是符合语文学习规律的,我们的任务是将其吸取过来并加以革故鼎新,这是前进而不是倒退。我想,语文素质教育的意义大概就在于此吧。]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词讲解

1、《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全文: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2、译文:

剑外忽然传来收蓟北的消息,刚刚听到时涕泪满衣裳。

回头看妻子和孩子哪还有一点的忧伤,胡乱地卷起诗书欣喜若狂。

日头照耀放声高歌痛饮美酒,趁着明媚春光与妻儿一同返回家乡。

心想着就从巴峡穿过巫峡,经过了襄阳后又直奔洛阳。

3、注释如下:

闻:听说。官军:指唐朝。

剑外:剑门关以南,这里指四川。

蓟北:泛指唐代幽州、蓟州一带,今河北北部地区,是安史叛军的根据地。

涕:眼泪。

却看:回头看。

妻子:妻子和孩子。

愁何在:哪还有一点的忧伤?愁已无影无踪。

漫卷(juǎn)诗书喜欲狂:胡乱地卷起。是说杜甫已经迫不及待地去整理行装准备回家乡去了。

喜欲狂:高兴得简直要发狂。

放歌:放声高歌。

须:应当。

纵酒:开怀痛饮。

青春:指明丽的春天的景色。

作伴:与妻儿一同。

巫峡:长江三峡之一,因穿过巫山得名。

便:就的意思。

襄阳:今属湖北。

洛阳:今属河南,古代城池。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案

教学目的要求:

1、理解诗句含义,体会古今部分词义的不同。

2、有感情朗读并背诵全诗。

3、分工合作,自学自悟。

4、进入情境,体会情感。

教学重难点:

时代久远,让学生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教具准备:幻灯、录音、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同学们,一千两百年以前,一位伟大诗人,因为高兴到了极点而流下了眼泪,他叫杜甫,认识吗?

2、请生介绍查找的有关杜甫的资料。

3、师:同学们,查找资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希望大家能常用。今天,老师将给大家带来一个惊喜,想知道是什么惊喜吗?

今天,我把杜甫给请来了!

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用隆重的方式有请他的`到来!(生鼓掌!)

4、出示杜甫肖像

①师:目光深邃幽远,胡须浓密有致,饱受生活的艰辛和磨难。忽然,传来喜迅,朝廷的收复了蓟北,如春雷炸响,惊喜的洪流一下子冲开了诗人郁久的情感闸门,喷薄而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

②板书: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③指生读

④师:同学们,让我们把胜利的消息告诉前来听课的所有的老师吧!(学大声齐读)

二、分工合作,自学古诗

1、导语:让我们一起走进杜甫的诗中!

2、出示小黑板(诗全文),请一生读。

3、询问学生学习古诗有什么好的方法。

4、分组自学古诗,每组安排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

5、学生汇报。

6、师帮助重点理解以下词:

涕泪妻子青春放歌纵酒漫卷

并体会加横线词,古今含义的不同。

7、知识讲解:

巴峡、巫峡在四川,襄阳在湖南、洛阳在河南,跨越了三个省,诗人却觉得非常轻松地回到自己的家乡,可以看出?(引生说杜甫心情很高兴。)李白的一句诗和此有异曲同工之妙,哪一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8、生读诗,并把意思连贯说一说。

9、用一个词表示杜甫当时的心情。教师送词并板书:喜极而泣。

三、悟境读书

1、导语:杜甫不是爱哭的人,但在写这首诗之前,他也曾流过泪,你看!

2、出示挂图(战马、铁蹄、国破山河),播放音乐加以配合入境。师:看到了什么?

哪些人倒在了敌人的铁蹄之下?

3、导语:此时此刻,深入正在抒发着自己关心国心民生的壮阔胸怀!

4、幻灯出示杜甫《春望》,请生配乐朗读。

5、师渲染气氛:本是百花盛开的春天,杜甫却对着花儿流泪,听到鸟的鸣叫也感到揪心,你们说,他流的是什么样的泪?(悲伤、愤怒)

6、师:现在朝廷的收复失地了,你们开心吗?你会用什么方式表达自己喜悦的心情呢?(喝酒、放歌、流泪、写诗……)

7、请生读《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再请生评价。

8、全班配乐读诗(一人一句);教师参与其中朗读;生齐读。

9、杜甫的家乡在哪?(洛阳)

师介绍洛阳并幻灯出示司马光《洛阳看花》,让学生感受洛阳之美。

10、导语:洛阳美吗?想不想到洛阳走一趟?请生读后一句,请小组读后一句(评:到了巫峡),请大组读后一句(评:到了襄阳),请全班读后一句(评:洛阳到了!)

11、导语:同学们,洛阳真美,你们看见了吗?

12、让学生做动作(踮起脚看),并发出啧啧的赞叹声。

13、请一生上讲台说看见了什么,并作指导。

14、请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把看到的洛阳美景用两三句话写下来。

15、学生读自己描写洛阳美景的句子。

16、导语:杜甫曾写过:“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再不美也是自己的家乡啊!更何况,洛阳如此之美,也难怪杜甫听到胜利的消息会高兴的流下泪来。

17、再次齐读全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