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笙耀百科 >

首件三检是哪三检 品质首件检验流程

首检是哪三检

对于制造企业来说,首检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帮助你检查你的产品存在什么缺陷,一旦发现的话就要及时改正。所谓的首检三检分别是:自检、互检以及专检,这个是企业检查自己产品必须要做的事情,同时也能够保障产品的质量,防止质量的产品流入到市场中去。这个可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于制造企业或者是模具企业,这个都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上述的介绍,相信大家也已经知道了首检中的三检到底是什么意思,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件三检是哪三检 品质首件检验流程首件三检是哪三检 品质首件检验流程


什么是质量管理三检三序

三检制,即自检、互检、专检。自检就是操作者对自己生产的产品,按照工艺图纸、工艺要求进行操作,按照流程规定技术标准进行自检,并作出是否合格的判断;互检:生产员工相互之间进行检验,包括下道工序对上道工序流转过来的半成品自检,同工序交接班时相互检验,班组长对员工加工的产品进行检验;专检:专业检验人员进行所以工序检验。

三序是指操作者在进行首件产品或者重点工序的加工作业时同时应有检验人员、或者班组长在现场,同时技术部门,监督工序作业是否按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操作,异常及时处理,具体包括首件或者重点工序;加工关键部件的工序;作为下道加工基准的工序。

三检有哪三检?

三检有首检、巡检、完工检或自检、互检、专检。根据《中华产品质量法》第十二条:产品质量应当检验合格,不得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第十四条 根据通用的质量管理标准,推行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制度。企业根据自愿原则可以向国务院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认可的或者国务院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授权的部门认可的认证机构申请企业质量体系认证。经认证合格的,由认证机构颁发企业质量体系认证证书。参照先进的产品标准和技术要求,推行产品质量认证制度。企业根据自愿原则可以向国务院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认可的或者国务院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授权的部门认可的认证机构申请产品质量认证。经认证合格的,由认证机构颁发产品质量认证证书,准许企业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使用产品质量认证标志。

法律依据

《中华产品质量法》第十二条 产品质量应当检验合格,不得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

品质三检是指哪三检?

三检”可以理解为首检、巡检、完工检或自检、互检、专检,“首件三检”是否可以理解为对首件产品进行自检、互检、专检,这样理解就很好实施,不要作解释吧?当然不完自检、互检、专检都要进行标准化。 本人从事相关工作多年,所以用白话来解释一下 法检即法定检验。就是指报关单上面的监管条件是A(进口)或B(出口)的货物,在报关的时候必须向海关提供商检局的通关单。 如果没有A或B,就不算是法定检验货物。报关时候不需要提供通关单。 商检,正确意思是商品检验的简写,是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工作内容的一部分。但平时业内人士对所有进出口货物检验检疫都会称呼其为商检,其实此处商检的含义应为:动植检疫,商品检验,卫生检疫即三检。 任何进出口境货物都必须做商检。但是并不一定是法检。 这点很重要,也是很多人混淆商检,法检的概念的原因。 只有满足以下条件的货物才需要做法检(法定检验) 1。目录内规定要求做法检的货物 2。美,日,韩及欧盟的货物 3。特定减免税证明的货物 4。其他需要法检的货物 注:仅列出常用到的几种。 商检的流程: 进口商检施行“先放行通关,后检验检疫”原则。 首先判定是否是法检(法定检验)的货物。(即看报关单是否有A) 若不是,报关的时候不需要出入境通关单。就是说该货不是法检(法定检验)货物。 倘若是,那么需要先提供资料到商检局去做商检,商检人员对所提供的书面材料进行审核,根据书面资料对货物描述,来判定是否需要对货物进行场地查验。场地查验的项目通常为动植检疫,商品检验,卫生检疫等,就是所谓的三检(也有人叫动卫检)。并出具入境通关单,凭此通关单向海关报关。 如果商检人员对货物开出“场地商检”的话,那么在海关放行之后,还需要将货物托运到商检局指定的场地做场地商检,即三检(动卫检)。之后货物才被允许运到目的地。

质量体系中首件三检验的问题

这个方面我不是很熟,但是下面是某企业关于这样问题的做法,希望看完之后对你有所帮助。 1 目的和范围 为确保产品质量,以防同类不合格现象成批出现,特制定并执行本文件。本文件适用于生产过程中的所有工序检验。 2 职责 2.1 本工序操作人员负责首件的自检,即对本工序工作及产品质量检验。 2.2 下道工序操作人员负责首件的互检,即对上道工序的工作及产品质量检验。 2.3 质管部巡检员负责首件的专检,依据检验规程对首件的工作及产品质量进行检验。 3 工作内容 3.1首件三检内容 3.1.1 自检:检查本工序工作结果是否符合工艺要求或验收标准,工作记录填写是否正确完整。 3.1.2 互检:检查上道工序的合格证明及其工作结果的合格性; 3.1.3 专检:检查操作人员的操作是否符合工艺文件的规定,检验其工作结果的合格性。 3.2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进行首件三检(自检、互检、专检) a ) 每个生产批次的第一件产品生产时; b ) 同一工序在生产中更换了操作者时; c ) 同一工序在生产中更换了工艺文件时; d ) 同一工序在生产中更换或调整了工装、加工设备和工具时; e ) 此工序曾发生过严重质量问题正在采取纠正措施时。 3.3 首件三检的要求 3.3.1 巡检员在需要首件检验的产品上贴“首件”标签,在其“成品检验记录”相应栏加盖“首件”印章,对首件明确标识。 3.3.2 若“首件”产品的每道工序都是首件检验,印章加盖于相关记录表对栏的右侧备注栏内;若仅对产品某一工序进行首件检验,在其相关记录对应工序栏盖“首件”印章。 3.3.3 对一个生产批次的第一件产品,巡检员须在每道工序都进行专检,即跟踪该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 3.3.4 对不经过首件三检就投入连续生产的现象,巡检员必须马上加以制止,必要时立即上报生产副总。 3.3.5 首件三检不合格时,应停止生产,待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重新进行首件三检。 3.4 首件三检记录 3.4.1 自检、互检记录:操作员在工作记录上本工序操作员处加盖工号章,表示对上道工序的互检和对本工序的自检都已进行并检查合格。 3.4.2 巡检员在首件产品工作记录上对应工序备注栏加盖检验员印章,表示经专检合格。

三检是指哪三检

三检是指自检、互检、专检。

1、实行操作者的“自检”,操作人员在完成施工作业后对自己的施工成果进行的质量检查。

2、工人之间的“互检”,下道工序的操作人员对上道工序的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如:油漆工对抹灰工的墙面平整度进行检查。

3、专职检验人员的“专项检”,专业技术负责人或施工质量负责人对施工质量或设施、设备进行的专业检查。

这种三种检验相结合的检验方法是在施工过程中长期检验工作的经验总结,是常见的质量控制手段也是新版的三检定义。

另外还有一种老式的“三检”,依旧在2014版的《全国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用书(第四版)》中存在,其出现在装饰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中第2条:“施工人员应该认真做好质量自检、互检及工序的交接检查,做好记录,记录数据要做到真实、全面、及时。”

上述三条是我们老经验的施工人员常说的"三检”即:自检、互检、交接检。

对于两种说法可以这样理解,在土建工程或安装工程中的三检即为“自检、交接检、专项检”,而在装饰装修工程中的三检即为:“自检、互检、交接检”。通过对比可以发现新版的三检说法比老版的定义更加清晰明确。

三检制度是哪三检制度

三检制度指的是自检,互检和专检。

三检制是为保证产品质量,企业建立的自检、互检、专检相结合的质量检验制度。(1) 自检。生产工人对自己生产的产品或完成的工作任务进行检验,实行“三自”,即自己检查,自己把合格品、废品、返修品、回用品分开,自己记录有关数据,防止不合格品转入下道工序。(2) 互检。生产工人之间对所制产品、零件和完成的工作进行相互检验。互检有多种形式,如班组质量管理员对本组工人生产的产品的抽检;下道工序对上道工序转来的产品的检验;交接班的互检和同工序工人间的互相检验等。(3) 专检。由专职人员运用专门检验技术、测试手段和装备进行的质量检验。

法律依据

《中华产品质量法》第六条 鼓励推行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鼓励企业产品质量达到并且超过行业标准、标准和标准。对产品质量管理先进和产品质量达到先进水平、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