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笙耀百科 >

初二物理上册易错题 初二物理易错题经典题

初中物理长度易错题

运动和力知识总结:

初二物理上册易错题 初二物理易错题经典题初二物理上册易错题 初二物理易错题经典题


1、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知道1N的大概概念,可能会出现在选择题的一个选项1N:1个苹果(北师版)或2个鸡蛋(人教版)

4、力的三要素,可能会出现在填空或选择

5、力的示意图考作图

6、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会用来解释某些现象

7、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实验

注意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可能考选择的一个选项注意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加以概括、推理得出的

8、知道惯性现象知道是利用惯性还是防止惯性危害能利用惯性知识解释某些现象(可能简答题)

9、知道并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能判断两个力是否为一对平衡力(选择题,一般考是否同体这一条件)能理解力和运动状态之间的关系:

牢记:

当物体静止时,它可能不受力,也可能受平衡力;

当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时,它可能不受力,也可能受平衡力当物体不受力时,它可能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当物体受平衡力时,它可能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只要物体是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合力肯定为0。

10、会进行同一直线的二力合成及求合力

初中物理经典易错题-力和运动

1.在湖中划船时,使船前进的的动力是( )

A.桨划水的推力

B.水直接对船的推力

C.人对船的推力

D.水对桨的推力

2.踢到空中的足球,受到哪些力的作用( )

A受到脚的作用力和重力

B受到重力的作用

C只受到脚的作有力

D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

3.一辆汽车分别以6米/秒和4米/秒的速度运动时,它的惯性大小:( )

A.一样大;

B.速度为4米/秒时大;

C.速度为6米/秒时大;

D.无法比较

4.站在匀速行驶的汽车里的乘客受到几个力的作用( )

A.1个

B.2 个

C.3个

D.4个

5.甲、乙两个同学沿相反的方向拉测力计,各用力200牛.则测力计的示数为( )

A、100牛

B、200牛

C、0牛

D、400牛

6.一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三要素完全相同,那么这两个力( )

A 一定是平衡力

B 一定不是平衡力

C 可能是平衡力

D 无法判断

7.体育课上,小明匀速爬杆小刚匀速爬绳。有关他们受到的摩擦力下面说确的是( )

A、因为爬杆时手握杆的压力大,所以小明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

B、因为绳子粗糙,所以小刚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

C、小明和小刚受到的摩擦力一定相等

D、若小明的体重大,则他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

8.如图所示,物体A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静止在竖直墙壁上.当水平力减小为F/2时,物体A恰好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此时物体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

A.减小为原来的1/2

B.和原来一样

C.增大为原来的2倍

D.无法判断

9.蹦极游戏是将一根有弹性的绳子一端系在身上,另一端固定在高处,从高处跳下,a是弹性绳自然下垂的位置,C点是游戏者所到达的点,游戏者从离开跳台到点的过程中,物体速度是如何变化的?

10.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如图所示的三种情下:

①甲图中两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

②乙图中水平恒力F作用在B物上,使A、B一起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丙图中水平恒力F作用在B物体上,使A、B一起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比较上述三种情况下物体A在水平方向的受力情况,以下说确的是( )

A、三种情况下,A在水平方向都不受力

B、三种情况下,A在水平方向都受力且受力相同

C、①中A在水平方向不受力,②、③中A在水平方向都受力但受力不同

D、①中A在水平方向不受力,②、③中A在水平方向都受力但受力相同

11.饮料厂生产的饮料装瓶后,要在自动化生产线上用传送带传送。如图所示,一瓶饮料与传送带一起水平向左匀速运动,不计空气阻力。请在图中画出饮料瓶受力的示意图。(图中的A点表示重心)

答案与解析

1.可能错误A.生活经验,用桨划船船才能前进,不划桨船将不动;

B、C不可能,这一点很清楚,本题应从题目的叙述分析入手,"使船前进的动力"这句话是题目的关键。从语句中,我们要体会到的是船桨受到力了,船桨是受力物体。正是因为船桨受力力了,所以才会使船前进。

A选项:桨划水的力,力作用于水上,水是受力物体,应是水在动。所以不选A

D选项:当桨划水的时,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对桨也有力,水对桨的力作用在桨上,相当于作用船上,所以可以使船前进。

故选D

2.可能错误:选A 受到生活经验的影响,而忽视了"空中"这一重要条件。

正确答案:B因为球在空中了,在空中的球脚是没有作用力的,只受重力了。

3.D

4.B

5.正确答案B

分析:

不可是C,弹簧称受到了拉力,一定有示数;

弹簧称受到的相反方向的两个力,运算时只能是相减而不能相加,所以不可能是D;

各用"了200N有力不能显示100N,所以也不能是A;

注意弹簧称使用时处于静止.一定受到一对平衡力,这两个力大小是相等的方向是相反的.但显示数值时只显示一个力的大小,所以选B。

6.B

7.C

8.B

9.先增大后减小

10.A

八年级上册物理,就要生的产生与传播,我们怎样听到声音,声音的特征这三节的易错题

声音是通过 空气 传播的 声音是有物体的振动所发出的,发出声音的物体叫做声源。 声音可以在 空气,固体,液体中传播 光传播的快 310的8次方 在空气中传播是340M 每秒 。

初二上物理易错题

如图是一种测量小汽车油箱内油量装置的原理图.压力传感器R的电阻会随所受压力大小发生变化,油量表(由电流表改装而成)指针能指示出油箱里的油的多少.已知:压力传感器R的电阻与所受压力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压力F/N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

电阻R/Ω 700 650 600 550 500 450 400 …

若压力传感器R的上表面面积为5cm2,汽油密度为0.7×103㎏/m3,

电源电压为6V.请回答:

(1)当装满后油与箱总重为600N时,压力传感器R受到的压强是多大?

(2)如果空油箱的质量为6.0㎏,油量表指针指向2×10-2m3时,

电路中电流是多少?

(3)电流表的的读数为多少

有一刻度均匀均匀所标读数与实际温度不相符的温度计,用它侧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读数为4℃,用它测沸水的温度时读数为96℃,再用它侧某液体的温度时,它的读数为27℃,则此液体的实际温度为25摄氏度,当液体的实际温度为50摄氏度时,用此温度计测出的读数恰好与液体的实际温度相等

平面镜,凸透镜成像

八年级上册物理易错题至少20题

1、我国已成功发射了宇宙飞船,航天员杨利伟成为我国第一位航天员,当宇航员在飞船外作业时,它们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其原因是: ( ) A.用 通信设备对话是为了方便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C.太空中噪声太大 D.声音只能在地面上传播

2、 以下减小噪声的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是( ) A.建筑工地上噪声大的工作要限时 B.市区里种草植树 C.戴上防噪声的耳塞 D.市区内汽车喇叭禁鸣

3、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下面对两人声音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男声”音调低,响度小;“女声”音调高,响度大。 B、“男声”音调高,响度大;“女声”音调低,响度小。 C、“男声”音调高,响度小;“女声”音调低,响度大。 D、“男声”音调低,响度大;“女声”音调高,响度小。

4.把一杯酒精倒掉一半,则剩下的酒精( )

A. 比热不变,燃烧值变为原来的一半 B. 比热和燃烧值均不变

C. 比热变为原来的一半,燃烧值不变 D. 比热和燃烧值均变为原来的一半

5.甲、乙两个冰块的质量相同,温度均为0℃。甲冰块位于地面静止,乙冰块停止在10米高处,这两个冰块( )。

A. 机械能一样大 B. 乙的机械能大 C. 内能一样大 D. 乙的内能大

6.两支内径粗细不同下端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温度计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水银柱上升的高度和温度示数分别是( )

A. 上升高度一样,示数相等。

B. 内径细的升得高,它的示数变大。

C. 内径粗的升得低,但两支温度计的示数相同。

D. 内径粗的升得高,示数也大。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某一物体温度降低的多,放出热量就多。

B. 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含有热量多。

C. 温度总是从物体热的部分传递至冷的部分。

D. 深秋秧苗过夜要灌满水,是因为水的温度高。

2:一个带盖的水箱里盛有一些0℃的冰和水,把它搬到大气压为1标准大气压0℃的教室里,经过一段时间后,水箱里( )。

A. 都变成冰了,连水气也没有 B. 都变成水了,同时也有水气

C. 只有冰和水,不会有水气 D. 冰、水和水气都存在

3: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

A. 水的沸点低于或高于100℃

B. 湿衣服放在温度低的地方比放在温度高的地方干得快

C. -5℃的冰块放在0℃的水中会溶化

D.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4:质量和初温相同的两个物体( )

A. 吸收相同热量后,比热大的物体温度较高

B. 放出相同的热量后,比热小的物体温度较低

C. 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比热较小的物体可以传热给比热较大的物体

D. 放出相同的热量后,比热较大的物体可以向比热较小的物体传播

5:某同学们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作了如下的记录:当物体距u1=30厘米时,在光屏上出现倒立、缩小的像;当物距u2=20厘米,在光屏上出现倒立、放大的像;当物距u=10厘米,在光屏上始终得不到像。由此可判断凸透距是( )

A. 大于20厘米 B.大于15厘米,小于20厘米

C. 小于10厘米 D. 大于10厘米,小于15厘米

⒈下列关于沸腾和蒸发的说确的是( )

A. 沸腾要吸收热量,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所以不需要吸收热量

B. 蒸发的快慢与温度无关,沸腾时温度不变

C. 蒸发时物体温度降低,沸腾只有达到沸点才能发生

D. 蒸发和沸腾都可以在液体表面进行

⒉冬天,医生检查牙齿时,常把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适当烤一烤,然后再伸进口腔内。这种做的主要目的是( )

A. 防止接触口腔时病人感到太冷 B. 进行消毒

C. 镜面不会产生水雾,可以看清牙齿

D. 防止镜框受热膨胀,致使镜片脱落

⒊指明下列事物中内能改变的方法:⑴一盆热水放在室内,一会儿就凉了________;⑵高温高压的气体,迅速膨胀,对外做功,温度降低________;⑶铁块在火炉中加热,一会热得发红________;⑷电烙铁通电后,温度升高________;⑸用打气筒给车胎打气,过一会儿筒壁变热。⑹两手互相摩擦取暖________。

⒋甲、乙两金属球,质量相等,初温相同,先将甲球投入冷水中,待热平衡后水温升高t℃,取出甲球(设热量与水均无损失),再迅速把乙球投入水中,这杯水热平衡后水温又升高t℃,设甲、乙两球的比热分别为C甲和C乙,则有( )

A. C甲=C乙 B. C甲>C乙 C. C甲

⒌入射光线和平面镜的夹角为60°,转动平面镜,使入射角减小15°,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间的夹角和原来相比较,将( )

A. 减小90° B. 减小30° C. 减小45° D. 减小15°

⒍关于实验和虚像,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实像能用光屏接到,而虚像则不能

B. 实像有放大的也有缩小的,而虚像没有缩小的

C. 实像一定是光的折射造成的,而虚像一定是光的反射造成的

D. 实像为光线相交形成,而虚像由光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

⒎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发现:物距u=5厘米时,成正立的像;u=8厘米时,成倒立的像,那么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有( )

A. u=4厘米时,可能成放大的实像

B. u=9厘米时,一定成放大的实像

C. u=14厘米时,可能成缩小的实像

D. u=17厘米时,一定成缩小的实像

⒏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铜块放在沸水里煮相当的时间后,先取出甲铜块放在某种液体中待热平衡后液体温度升高到40℃;取出甲后,再将乙铜块放入此液体中待热平衡后液体的温度升高到50℃(不计热量损失),则此液体的初温度是_________℃。

⒐关于热量、内能和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 物体内能增加,一定吸收热量

C. 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D. 质量相同的两个物体,温度升高得多的物体吸收的热量不一定多

⒑计算题:

把质量为220克的金属块放到500克沸水中加热到100℃,然后放入440克15℃的水中,热平衡后的温度是23℃,求该金属的比热(一个标准大气压,不计热损失,准确到0.01)

1、我国已成功发射了宇宙飞船,航天员杨利伟成为我国第一位航天员,当宇航员在飞船外作业时,它们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其原因是: ( ) A.用 通信设备对话是为了方便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C.太空中噪声太大 D.声音只能在地面上传播

2、 以下减小噪声的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是( ) A.建筑工地上噪声大的工作要限时 B.市区里种草植树 C.戴上防噪声的耳塞 D.市区内汽车喇叭禁鸣

3、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下面对两人声音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男声”音调低,响度小;“女声”音调高,响度大。 B、“男声”音调高,响度大;“女声”音调低,响度小。 C、“男声”音调高,响度小;“女声”音调低,响度大。 D、“男声”音调低,响度大;“女声”音调高,响度小。

4.把一杯酒精倒掉一半,则剩下的酒精( )

A. 比热不变,燃烧值变为原来的一半 B. 比热和燃烧值均不变

C. 比热变为原来的一半,燃烧值不变 D. 比热和燃烧值均变为原来的一半

5.甲、乙两个冰块的质量相同,温度均为0℃。甲冰块位于地面静止,乙冰块停止在10米高处,这两个冰块( )。

A. 机械能一样大 B. 乙的机械能大 C. 内能一样大 D. 乙的内能大

6.两支内径粗细不同下端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温度计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水银柱上升的高度和温度示数分别是( )

A. 上升高度一样,示数相等。

B. 内径细的升得高,它的示数变大。

C. 内径粗的升得低,但两支温度计的示数相同。

D. 内径粗的升得高,示数也大。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某一物体温度降低的多,放出热量就多。

B. 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含有热量多。

C. 温度总是从物体热的部分传递至冷的部分。

D. 深秋秧苗过夜要灌满水,是因为水的温度高。

2:一个带盖的水箱里盛有一些0℃的冰和水,把它搬到大气压为1标准大气压0℃的教室里,经过一段时间后,水箱里( )。

A. 都变成冰了,连水气也没有 B. 都变成水了,同时也有水气

C. 只有冰和水,不会有水气 D. 冰、水和水气都存在

3: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

A. 水的沸点低于或高于100℃

B. 湿衣服放在温度低的地方比放在温度高的地方干得快

C. -5℃的冰块放在0℃的水中会溶化

D.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4:质量和初温相同的两个物体( )

A. 吸收相同热量后,比热大的物体温度较高

B. 放出相同的热量后,比热小的物体温度较低

C. 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比热较小的物体可以传热给比热较大的物体

D. 放出相同的热量后,比热较大的物体可以向比热较小的物体传播

5:某同学们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作了如下的记录:当物体距u1=30厘米时,在光屏上出现倒立、缩小的像;当物距u2=20厘米,在光屏上出现倒立、放大的像;当物距u=10厘米,在光屏上始终得不到像。由此可判断凸透距是( )

A. 大于20厘米 B.大于15厘米,小于20厘米

C. 小于10厘米 D. 大于10厘米,小于15厘米

⒈下列关于沸腾和蒸发的说确的是( )

A. 沸腾要吸收热量,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所以不需要吸收热量

B. 蒸发的快慢与温度无关,沸腾时温度不变

C. 蒸发时物体温度降低,沸腾只有达到沸点才能发生

D. 蒸发和沸腾都可以在液体表面进行

⒉冬天,医生检查牙齿时,常把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适当烤一烤,然后再伸进口腔内。这种做的主要目的是( )

A. 防止接触口腔时病人感到太冷 B. 进行消毒

C. 镜面不会产生水雾,可以看清牙齿

D. 防止镜框受热膨胀,致使镜片脱落

⒊指明下列事物中内能改变的方法:⑴一盆热水放在室内,一会儿就凉了________;⑵高温高压的气体,迅速膨胀,对外做功,温度降低________;⑶铁块在火炉中加热,一会热得发红________;⑷电烙铁通电后,温度升高________;⑸用打气筒给车胎打气,过一会儿筒壁变热。⑹两手互相摩擦取暖________。

⒋甲、乙两金属球,质量相等,初温相同,先将甲球投入冷水中,待热平衡后水温升高t℃,取出甲球(设热量与水均无损失),再迅速把乙球投入水中,这杯水热平衡后水温又升高t℃,设甲、乙两球的比热分别为C甲和C乙,则有( )

A. C甲=C乙 B. C甲>C乙 C. C甲

⒌入射光线和平面镜的夹角为60°,转动平面镜,使入射角减小15°,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间的夹角和原来相比较,将( )

A. 减小90° B. 减小30° C. 减小45° D. 减小15°

⒍关于实验和虚像,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实像能用光屏接到,而虚像则不能

B. 实像有放大的也有缩小的,而虚像没有缩小的

C. 实像一定是光的折射造成的,而虚像一定是光的反射造成的

D. 实像为光线相交形成,而虚像由光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

⒎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发现:物距u=5厘米时,成正立的像;u=8厘米时,成倒立的像,那么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有( )

A. u=4厘米时,可能成放大的实像

B. u=9厘米时,一定成放大的实像

C. u=14厘米时,可能成缩小的实像

D. u=17厘米时,一定成缩小的实像

⒏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铜块放在沸水里煮相当的时间后,先取出甲铜块放在某种液体中待热平衡后液体温度升高到40℃;取出甲后,再将乙铜块放入此液体中待热平衡后液体的温度升高到50℃(不计热量损失),则此液体的初温度是_________℃。

⒐关于热量、内能和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 物体内能增加,一定吸收热量

C. 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D. 质量相同的两个物体,温度升高得多的物体吸收的热量不一定多

⒑计算题:

把质量为220克的金属块放到500克沸水中加热到100℃,然后放入440克15℃的水中,热平衡后的温度是23℃,求该金属的比热(一个标准大气压,不计热损失,准确到0.01)

[初二下物理知识易错点]初二上物理易错题100道

初二(下)物理基础知识及易错点

1.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力是使物体(

因!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2.运动着的物体受到与运动方向相同的力时,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表现为__________;受到的力与运动方向相反时,物体运动状态改变表现为___________。 (加速/减速)

3.把一只盛满水的杯子放在桌面的纸条上,尽快地抽动杯子,这时会看到杯子_______________,这是由于杯子具有保持原有静止状态的_____________。

4.惯性的大小只与( )有关,与物体的速度无关

5.在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中,相同的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接着在材料不同的平面上继续运动,分别停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1)为什么要使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答:这是为了保证小车滑到平面时,具有相同的( )。

(2)小车在不同平面上运动的距离不等,说明了什么?答:在不同的平面上,受到的( )力是不同的。

(3)从这个实验可以推理得出什么结论?答:当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不会改变。

6.在水平路面匀速直线行驶的汽车受两了2对平衡力的作用;其中重力和( )是一对平衡力,牵引力和( )是一对平衡力!

1. 铝的密度是2.7kg/dm3,它的含义是:(

____________(ρ水>ρ酒精>ρ汽油)

3. 有一捆铝裸线, 测得其质量是8.1kg, 横截面积是3mm , 那么这捆铝裸线的长度为__________m;(ρ铝=2.78×10kg/m)

4.没有天平只有量筒, 为了能得到0.4kg 酒精,需要量_______ml的酒精? ρ酒精=0.8×10kg/m

5. 水的密度为ρ=1.0×10kg/m冰的密度为ρ=0.9×10kg/m那么, 质量为m 的水全部结成冰后,体积________;质量________(变大, 变小, 不变)

6、有1m 3的水, 当它凝固成冰后体积会变成_______m3? 如果是1m 3的冰熔化成水, 则水的体积会是_______m3

7、有一铸铁件, 为了判别铸铁中有无气泡, 用溢水法测得其溢出水的质量为100g, 用天平测得其质量为624g, 求⑴铸铁是否为空心? ⑵空心部分的体积为多大(ρ铁=7.8×10kg/m)

1、弹簧秤的下端吊着一个金属球,弹簧秤的示数是10N ,当金属球慢慢浸入水中时,弹簧秤的读数将___________,金属球受到的浮力将__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若将金属球的一半浸在水中时,弹簧秤的示数是8N ,这时金属球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牛;若将金属球全部浸没在水中时,弹簧秤的示数是。

2、如图所示是棱长为0. 1m 的立方体铝块,如果它下表面受到水向上

的压力是20N ,铝块受到水的浮力是 N ,上表

面受到水向下的压力是 N 。

3333, 333333 3 )变化的原因, 不是维持物体运行的原 ) 2. 用容积相同的三个瓶子, 分别装满水, 汽油和酒精, 则所装物体的质量小的是

3、一个物体重49N ,体积为5×10-3m 3,把它放入水中静止时受到的浮力是 ;

把它放入煤油中受到的浮力是 。(ρ煤油=0. 8×103kg /m 3)

4、质量是270g 的物体放入盛满水的杯中并完全浸没,溢出的水的质量为100g ,那么物

体所受的浮力是 N ,物体的体积是 m 3,物体的密度是 kg/m3。

5、一物体放在水中静止时,有1/5的体积露出水面,物体的密度是__。

另一物体全部浸没在水中弹簧的示数是它在空气中时弹簧秤示数的1/5 ,物体的密度

是___ ____。

6、把一密度为0. 6×103kg/m3体积为100cm 3的木块轻轻地放入一装满水的木桶中,则

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为 ;溢出水的质量为 ; 木块受到的浮力

为________N;

7、水雷重4400N ,体积是500dm 3,把它浸没在水中,则水雷将 ,它静止

时受到的浮力是 。

8、一物体漂浮在甲液面上,露出液面的体积为浸入液体中体积的1/4;漂浮在乙液面时,露出液面的体积是总体积的3/10,则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之比为 。

9、比重计是测量液体( )的仪器,它刻度的特点是(上下)。潜水

艇的上浮和下沉是靠改变( )来实现的,要让密度比水的物体漂浮在水面上,应把物体做成( )的,轮船从河里驶入海里所受浮力( ),轮船

要( )一些(上浮或下沉)。

10、压力产生的效果不但跟压力的( )有关还以( )有关,物理

学中把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大小叫做( )它的计算公式是P=F/S,F 的单

位是牛,S 的单位是米2,P 的单位就是( )一个物体表面上受到的压力

是100帕,它表达的物理意义是( ),在

压力一定时,压强与( )有关,载重汽车的轮胎做得宽大且多是为了

( )来( )。

11、( )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压力不是重力,只有物体在水平面上

时压力的大小才等于重力的大小。

12、一块砖入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是P若把它沿水平线切成相等的两份,取走

上面的,则余下的对地面的压强为( )余下的对地面的压力

( )(填变大,变下或不变)

13、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是P=pgh ,公式中p 的单位只能用( ),h

的单位只能用来这样压强的单位才是帕。液体压强的大小只跟液体的( )和

( )有关。

14、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 ),液体压强随着液体的增加而

( ),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方向的压强( ),容器底和壁也有压

强这是因为液体具有( )性。

15、上端开口底部( )的容器叫做连通器,若它里面只盛一种液体旦不

流动时,各容器液面高度( )。

16、加在( )液体上的压强,能够( )地被液体

向保个方向传递。( )就是帕斯卡原理的重要应用。

17、( )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测大气压实验值的实验是( ),在测定大气压强的实验中,玻璃管竖直放置和倾斜放置,玻璃管中汞柱的高度( )。在管口不离开液面的情况下,把玻璃管向上提1mm ,管内汞注的高度( ),实验时若不小心把玻璃管顶调皮敲碎了,管内的汞将会( ),直到与液面( ),若实验无误,影响管内汞注高度的是外界( )。一标准大气压等于( )毫米汞注。

18、大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 ),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是( )高山上的大气压更( )。抽水机抽水的高度大约是( )米。

19、液体和气体一样,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 ),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 )。

20、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某一固定点( )的硬棒,物理学中叫做杠杆。杠杆的平衡原理是( ),要省力应该用动力臂( )阻力臂的杠杆,不省力也不省距离的杠杆叫做( )如( ),一根杠杆的动力臂是阻力臂的10倍,则动力是阻力的( )。

1、做功的两个必在因素是:一是作用在( ),二是物体在( ),一辆吊车把2000N 的货物吊到10米高处,再水平移动10米放到车上,在这个过程中吊车做功( )J 。

2、功率是物体做功( )的物理量,它的计算公式是P=W/t,其中W 的单位是( ),t 的单位是( )所得的P 的单位就是( )简称( ),一个物体做功的功率是150瓦,则它的表示物理意义是( )。

3、功率除了P=W/t外还有P=( )这个公式,一辆汽车在2000N 的牵引力下以10米/秒的速度做匀速运动,则汽车的功率是( )千瓦。

4、有用功和( )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计算公式n=W有/W总,由此来看任何机械的效率都不可能等于1更不能大于1的,用一个动滑轮提起一个重为200N 的物体的拉力是120N 则此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 )。

5、如果一个物体能对别的物体( ),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能量的单位是( ),物体由于( )而具有的能叫动能,它的大小与物体的( )和( )有关,物体由于( )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重力势能的大小与( )和( )有关,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 )越大具有的弹性势能也越大。

6、一个匀速上升的气球,它的动能( )势能( ),机械能( )。

1. 用100N 的水平压力把一个200N 的物体紧压在竖直墙壁上,墙壁受到的压力是

( )N ,如果墙壁受到的压强为10帕,则物体与墙壁的受力面积是( )米2

2. 体积为100cm 3的木块漂浮水面上有1/5体积露出水面,若把露出部分切掉,余下的

有( )厘米3露出水面。

3. 一石头在水中下沉的过程中所受浮力( ),浸没在水里的木块在露出水面

前受到的浮力( ),露出水面后到静止过程中受到的浮力( );一个气泡在水中上升过程中所受浮力( )。(变大/变小/不变)

4. 一漂浮在水面上的木块,把它切为大小不等的两块后,还是放回水中,则水面的位

置( ),一装着水的杯子里漂着一块冰,当冰块溶化后水面将( ),若冰中有气泡,水面将( );如果不是气泡而是石块,水面将( );从水中捞石头放在船上,水面将( )。

5. 一轮船距水面下2米处的地方有个0.5dm 2的洞,要堵住它,须用( )N 的力!

6. 修车工人用液压千斤顶把车顶起,已知大小活塞的面积之比为1:100;若在小活塞

上施加了400N 的力,则大活塞上可以顶起( )N 的重物!

1.在量筒的下半部分盛有蓝色的浓硫酸铜溶液,再在硫酸铜溶液上方缓缓地注入一些清水,几天后,整个量筒内的液体都变成蓝色,这一现象表明分子做停息的无规则_________.把1升酒精倒入容器中,再把2升水也倒入这个容器中并进行充分混合,发现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3升,这是因为分子间存在_________

2.一根铁棒很难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又很难被拉长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__________。

3.炒菜时闻到香味,腌咸蛋时过了若干天后吃起来是咸的,这都是因为___________

4.固体、液体、气体分子间的距离,从小到大排列的顺序一般是______________,分子间的作用力从小到大排列的顺序一般是_______________

阅读以下实验:

A .验证牛一定律;B 、密度的测定(天平法,压强法)C 、液体的压强特点D 、浮力决定因素的验证E 、杠杆平衡条件验证F 、机械效率的测定。G 托里拆利实验

问答.

1、简述微观粒子的组成情况:

2.一张纸从边缘稍一用力就可将它撕开,可是若用两只手向相反方向水平拉纸,却要用较大的力气,你知道这是什么道理吗?

3. 分子间有引力,为什么不能将打碎的玻璃吸引在一起?

题是千变万化的,世上没有做得完的题,而万变不离其宗,请回到书上和练习册上去,把你勾划过的内容读熟,把你的作业重看一遍,如果还有费了二分钟才看懂的题请抄在下面。供其它同学参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