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笙耀百科 >

纳木错在哪个城市 纳木错是什么地方

纳木错在哪里(纳木错在哪里?)

1、纳木错在哪里。

纳木错在哪个城市 纳木错是什么地方纳木错在哪个城市 纳木错是什么地方


2、南京的纳木错在哪里。

3、南京小纳木错在哪里。

4、纳木错在哪里个城市。

1.纳木错,位于自治区中部,是第二大湖泊,也是第三大的咸水湖。

2.湖面海拔4718米,形状近似长方形,东西长70多千米,南北宽30多千米,面积约1920km2。

3.早期的科学考察认为,纳木错的深度为33米,但近两年对湖泊的重新测量发现,纳木错深处超过了120米。

4.蓄水量768亿立方米,为世界上海拔的大型湖泊。

5.“纳木错”为藏语,蒙古语名称为“腾格里海”,都是“天湖”之意。

6.纳木错是的“三大圣湖”之一。

7.纳木措是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的第一神湖,为的圣地之一。

纳木错在哪个城市

自治区市。纳木错,位于自治区中部,是第二大湖泊,也是第三大的咸水湖。湖面海拔4718米,形状近似长方形,东西长70多千米,南北宽30多千米,面积约1920平方千米。

纳木错

纳木措是的“三大圣湖”之一。纳木措是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的第一神湖,为的圣地之一。

纳木措地处也被称作“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上,属于湖区的“青藏高原湖区”。

是一个封闭式湖泊,湖区降水衡少,日照强烈,出水途径只有湖面蒸发,每年蒸发的水量约为23.04亿立方米。

纳木错位于哪里?

纳木错地处被称作“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上,北纬30°30′至30°35′和东经90°16′至91°03′之间。位于藏北高原的东南部,自治区的中部,市区划的西北边界上和其以北的当雄县和那曲市东南边界班戈县之间,距离240公里。

纳木错约有60%的湖面在那曲地区的班戈县内,40%的湖面在市的当雄县内。纳木错向南距市区约100千米。纳木错湖南边和东边是高峻的冈底斯山脉和雄伟的念青唐古拉山脉,北边是起伏较小的藏北高原丘陵,整个区域形成了一个封闭性较好的内流区域 。

纳木错南面有终年积雪的念青唐古拉山,北侧和西侧有高原丘陵和广阔的湖滨。它的东南部是直插云霄,终年积雪的念青唐古拉山的主峰,北侧倚偎着和缓连绵的高原丘陵,广阔的草原绕湖四周,天湖象一面巨大宝镜,镶嵌在藏北的草原上。

扩展资料

纳木错破冰开湖,美轮美奂

此时为初夏时节,随着雪域高原气温转暖,被誉为“天湖”的纳木错已进入开湖期。

从高空俯瞰,冰面开始解冻、消融,漂浮的冰块散落在碧绿的湖面上,与远方的雪山相互辉映,美丽的景色让人叹为观止。

羊湖和纳木错哪个更值得去?

我个人觉得纳木错比较值得去。

纳木错(Namucuo)世界海拔的大湖,第二大咸水湖。又称腾格里海,腾格里湖。藏语“纳木”,是“天”的意思,“错”是湖,纳木错意即“天湖”。在自治区市以北当雄、班戈县间。湖面近似长方形,东西长70公里,南北宽30公里,面积1940平方公里,是第一大湖。海拔4718米。湖水矿化度1.7克/升,属微咸水湖。湖水湛蓝清澈,水深30余米。湖中有石质岩岛3个,岸壁陡峭,石骨峥嵘。东南部有半岛伸入水中,岩性属石灰岩,久经溶蚀,形成高原岩溶地貌。主要类型有石林、溶洞、天生桥等。纳木错的水源补给主要靠念青唐古拉山和低山丘陵的冰雪融水,沿湖有众多大小河溪注入,其中较大的有则曲、昂曲、打尔古藏布、罗萨河等。冬季补给来源中断,湖面大为缩小。每年10月下旬湖水开始结冰,至次年5月始消融殆尽,冰期为半年左右。湖水在封冻期间,人畜可履冰行走。纳木错属于断层凹陷湖。第三纪喜马拉雅运动时,这里发生强烈断裂凹陷,周围山地河川泄入,形成了开阔而较深的湖泊。进入第四纪后,随着整个青藏高原的隆升,气候变干,湖面大为缩小。现在,该湖的外围,还保留着三条清晰的古湖岸线,其中一层已超过今湖面约80米。纳木错鱼类资源甚丰,每当风和日丽之际,湖平似镜,可见到成群的鱼类在水中嬉游,主要鱼类为细鳞鱼和无鳞鱼。夏季,湖岛和滨岸浅滩上,还有大量赤麻鸭、鱼鸥、鸬鹚等候鸟在此栖息和越夏。湖泊四周有丰美的水草,是藏北优良的牧场之一。湖内蕴藏着丰富的食盐、碱、芒硝等资源,可供开发和利用。

纳木错是个怎样的地方?

纳木错是人间仙境的美景一直被人称为人间仙境,很多人克服很多困难,也要去一次。而纳木错就是的神圣之地中的一个,从网友的评论中可以看到,纳木错在很多旅游者心中有着很高的地位。而纳木错的圣象之门更是被称为人间仙境,在纳木错有一个传说中的地方,能够通往天堂的神圣之门,这个传说一直流传在人间,在传说中,这一座神圣的门是纳木错和唐古拉的结婚地,所以就成为了爱情的代名词,所以许多情侣不畏艰险的来到这里打卡留念,这里令人难忘的美景,记录了美好的爱情

沉默 是一种境界,是一种面对厄运处惊不变的坦然和镇定,是一种无所畏惧的宁静和 自信 . 诺大的世界,终究有一块地方是属于你的,没有哪一个人能代替你特定的 生命 位置. 留一份沉默给自己,即使有人在说你坏话,你也大可不必反唇相讥暴跳歇斯底里,对于一个 心灵 纯洁 有 修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因此到2022年,已经改革开放44年了。

纳木错在哪个城市

班戈县和当雄县。纳木错,位于藏北高原的东南部,自治区的中部,市区划的西北边界上和其以北的当雄县和那曲地区东南边界班戈县之间,距离240公里。约有五分之三的湖面在那曲地区的班戈县内,五分之二的湖面在市的当雄县内。

班戈县和当雄县。纳木错,位于藏北高原的东南部,自治区的中部,市区划的西北边界上和其以北的当雄县和那曲地区东南边界班戈县之间,距离240公里。约有五分之三的湖面在那曲地区的班戈县内,五分之二的湖面在市的当雄县内。

“纳木错”为藏语,蒙古语名称为“腾格里海”,都是“天湖”之意。纳木错是的“三大圣湖”之一。纳木措是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的第一神湖,为的圣地之一。

早期的科学考察认为,纳木措的深度为33米,但近两年对湖泊的重新测量发现,纳木措深处超过了120米。蓄水量768亿立方米,为世界上海拔的大型湖泊。

纳木错介绍的内容是什么?

纳木错又叫纳木湖,藏语错即湖的意思。“纳木错”意为天湖、灵湖或神湖,信徒们尊其为四大威猛湖之一,传为本尊胜乐金刚的道场,是藏传的圣地。位于市当雄县和那曲地区班戈县之间。公元十二世纪末,藏传达隆嘎举派创始人达隆塘巴扎西贝等高僧,曾到湖上修习要法,并始创羊年环绕纳木灵湖之举。信徒传说,每到羊年,诸佛、菩萨、神在纳木湖设坛大兴,如人此时前往朝拜,转湖念经一次,胜过平时朝礼转湖念经十万次,其福无量。所以每到藏历羊年僧俗信徒不惜长途跋涉,前往转湖。这一活动在四月十五达到。纳木湖畔玛尼堆遍布。如有经过这里,总会投下一颗石子。这个人心目中的圣湖,每年都吸引着当地和青海、四川、甘肃、云南的们迢迢千万里,完成艰辛的旅程,来转湖朝圣,以寻求灵魂的超越。世界海拔的湖,远离现代文明的污染,保持着自然原始生态,是朝圣者心目中的圣地。

它的东南部是直插云宵,终年积雪的念青唐古拉山的主峰,北侧倚偎着和缓连绵的高原丘陵,广阔的草原绕湖四周,天湖象一面巨大宝镜,镶嵌在藏北的草原上。湛兰的天、碧蓝色的湖、白雪、绿草、牧民的牛毛帐篷及五颜六色的山花,交相辉映,组成一幅大自然美丽、动人的画面,身临其境,无不感到心旷神怡。

湖面海拔4718米,从湖东岸到西岸全长70多公里,由南岸到北岸宽30多公里,总面积为1900多平方公里,是我国的第二大咸水湖,也是世界上海拔的咸水湖,深处约33米以上。纳木错湖水靠念青唐古拉山的冰雪融化后补给,沿湖有不少大小溪流注入,湖水清澈透明,湖面呈天蓝色,水天相融,浑然一体,闲游湖畔,似有身临仙境之感。

清晨,周围群山若隐若现,太阳升起,云消雾散,清风拂面,浩瀚无际的湖面荡起涟漪,真似慈祥的仙女,手挥素巾注视头着来人,这时的念青唐古拉山的主峰格外清淅,牧场一片浅绿,山体红黑间杂,峰顶白雪皑皑,主峰如一个威武战士守护着纳木湖。高原气候瞬息万变,时而狂风大作,时面乌云盖天,风雪过后,湖面依然波光粼粼。傍晚,湖水被夕阳的余浑照得霞光闪烁,真是迷人。

湖中五个岛屿兀立于万顷碧波之中,徒们传说他们是五方佛的化身,凡去神湖朝佛敬香者,莫不虔诚顶礼膜拜,其中的是良多岛面积为1.2平方公里。此外还有五个半岛从不同的方位凸入水域,其中扎西半岛居五个半岛之冠。岛上纷杂林立着无数石柱和奇异的石峰,有的壮如象鼻,有的酷似人形,有的似松柏,千姿百态,惟妙惟肖。岛上还分布着许多幽静的岩洞,有的洞口呈圆形而洞浅短,有的溶洞狭长似地道,有的岩洞上面塌陷形成自然的天窗,有的洞里布满了瘤钟乳石。岛上到处怪石嶙峋,峰林遍布,峰林之间还有自然连接的石桥,岛上地貌奇异多彩,巧夺天工,实属奇观。

纳木错是第三纪未和第四纪初,喜马拉雅山运动凹陷而形成的巨大肖盆,后因高原气候逐渐干燥,纳木错面积大为缩减,现存的古湖岩线有三道,一道距现在的湖面约80余米,湖滨平原牧草良好,是天然的牧场。每当夏初,成群的野鸭飞来栖息,繁殖后代。湖泊周围常有狗熊、野牦牛、野驴、岩羊、狐狸、獐子、旱獭等野生动物栖居,湖中盛产高原的细鳞鱼和无鳞鱼类,湖区还产虫草、贝母、雪莲等名贵材。

纳木错,是藏语“天湖”的意思。它位于市以北当雄、班戈两县之间。湖南是雄伟壮丽的念青唐古拉山,北侧和西北侧是起伏和缓的藏北高原。湖开狭长,东西长70公里,南北宽30公里,面积为1940平方公里。 大约在距今200万年以前,地壳发生了一次强烈的运动,青藏高原大幅度隆起,岩层受到挤压,有的褶皱隆起,成为高山,有凹陷下落,成了谷地或山间盆地。纳木错就是在地壳构造运动陷落的基础上,又加上冰川活动的影响造成的。早期的纳木错湖面进非常辽阔,湖面海拔比现在低得多。那时气候相当温暖湿润,湖水盈盈,碧波万顷,就如同一个大海。后来由于地壳不断隆起,纳木错也跟着不断上升,加上在距今1万年以来,高原气候变是干燥,湖水来源减少,湖面就大大缩小了,湖泊则被抬升到现在的高度。现在湖面海拔4718米,是世界上海拔、面积超过1000平方公里的大湖。青藏高原的窝尔巴错,湖面海拔虽达5465米,但窝尔巴错面积很小。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虽有的高山湖——的的喀喀湖,面积达8330平方公里,但的的喀喀湖的海拔仅3812米,比纳木错低将近1000米。 纳木错的湖水来源主要是天然降水和高山融冰化雪补给,湖水不能外流,是第一大内陆湖。湖区降水衡少,日照强烈、水分蒸发较大。湖水苦咸,不能饮用,是我国仅次于青海湖的第二大咸水湖。 纳木错,又称腾格里海、腾格里湖。蒙语腾格里,意为“天”,这是因为湖水湛蓝明净如无云的蓝天,所以名之。湖周雪峰好像凝固的银涛,倒映于湖中,肃穆、庄严,极自然之致。湖中有3个岛屿,东南面是由石灰岩构成的半岛,发育成岩溶地形,有石柱、天生桥、溶洞等,景色美丽多姿。 由于气候高寒,冬季湖面结冰很厚,至翌年5月开始融化,融化时裂冰发出巨响,声传数里,亦为一自然奇景。 纳木错的资源相当丰富,蕴藏着丰富的矿产,例如食盐、碱、芒硝、硼等,藏量均很大。湖中盛产鱼类,细鳞鱼和无鳞鱼成群结队在湖里游弋,主要是鲤料的裂腹鱼和鳅科的条鳅。这些鱼和平原地区的同类鱼不一样,是200万年以来,由这里原有的鱼类,随着地壳地隆起,适应高原的特殊环境,逐步变异演化而来的。有些鱼还保留着头大尾短的原始特征。裂腹鱼一般可长到一二公斤,大的可长到七八公斤甚至几十公斤。过去由于藏族没有吃鱼的习惯,湖鱼自生自灭,从不怕人,人近湖边,鱼儿纷纷游来。每当夏季,湖中的鱼群从湖泊深处游到湖边滩地、河口产卵时,往往随手即可抓获。 纳木错有罗萨、打尔古藏布、查哈苏太河等水注入。湖的周围是广阔无垠的湖滨平原,生长着蒿草、台藓、火绒草等草本植物,是水草丰美的天然牧场,全年均可放牧。藏北的牧民每年在冬季到来之前,就把牛羊赶到这里,度过风雪寒冬。夏天的纳木错为欢腾喧闹,野牦牛、岩羊、野兔等野生动物在广阔的草滩上吃草;无数候鸟从南方飞来,在岛上和湖滨产卵、孵化、哺育后代;湖中的鱼群时而跃出水面,阳光下银鳞闪烁;牧人扬鞭跃马,牛羊涌动如天上飘落的云彩,高亢、悠扬的歌声在山谷间回响。幽静安谧的纳木错生机勃勃,意趣盎然。难怪藏族要把纳木错看作是美好、幸福的象征了。纳木错确实是大自然的一份厚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