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笙耀百科 >

再别康桥写作背景 再别康桥写作背景以及感情基调

小源给大家谈谈再别康桥写作背景,以及再别康桥写作背景以及感情基调应用的知识点,希望对你所遇到的问题有所帮助。

再别康桥写作背景 再别康桥写作背景以及感情基调再别康桥写作背景 再别康桥写作背景以及感情基调


再别康桥写作背景 再别康桥写作背景以及感情基调


1、《再别康桥》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宛如一曲优雅动听的轻音乐。

2、1928年秋,作者再次到英国访问,旧地重游,勃发了诗兴,将自己的生活体验化作缕缕情思,融汇在所抒写的康桥美丽的景感:悄悄 轻轻 沉默——无限依恋之情里,也驰骋在诗人的想象之中。

3、全诗以“轻轻的”“走”“来”“招手”“作别云彩”起笔,接着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浓郁、隽永。

4、这首诗表现出诗人高度的艺术技巧。

5、诗人将具体景物与想象糅合在一起构成诗的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巧妙地把气氛、感情、景象融汇为意境,达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

6、诗的结构形式严谨整齐,错落有致。

7、全诗7节,每节4行,组成两个平行台阶;1、3行稍短,2、4行稍长,每行6至8字不等,诗人似乎有意把格律诗与自由诗二者的形式糅合起来,使之成为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富有民族化,现代化的建筑美。

8、诗的语言清新秀丽,节奏轻柔委婉,和谐自然,伴随着情感的起伏跳跃,犹如一曲其三美在意境,即绘画美:云彩、金柳、青荇、清泉、星辉等。

9、悦耳徐缓的散板,轻盈婉转,拨动着读者的心弦。

10、诗人闻一多20年代曾提倡现代诗歌的“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再别康桥》一诗,可以说是“三美”具备,堪称徐志摩诗作中的绝唱。

本文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