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笙耀百科 >

简述1971年蒙特利尔公约 1971年蒙特利尔公约全称

试述《海牙公约》和《蒙特利尔公约》关于危害民航安全罪的规定。

【答案】:1970年《海牙公约》,全称为《制止非法劫持航空器的公约》,也称反劫持公约,1970年12月6日订于海牙,自1971年10月14日生效。该公约规定:在飞行中的航空器内的任何人用或威胁,或用任何其他胁迫方式,非法劫持或控制该航空器,或任何此类未遂行为或其共犯,即构成刑事犯罪(第1条)。公约规定,在其境内发现被指称的犯罪分子的缔约国,如不将此人引渡则应。各缔约国承允以严厉刑罚惩治犯罪。该公约适用于在其内发生犯罪的航空器的起飞点或实际降落地点是在该航空器登记国领土以外的情况,不论该航空器是从事飞行还是国内飞行。

简述1971年蒙特利尔公约 1971年蒙特利尔公约全称简述1971年蒙特利尔公约 1971年蒙特利尔公约全称


1971年《蒙特利尔公约》,全称为《制止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非法行为的公约》,也称反破坏公约,1971年9月23日订于蒙特利尔,自1973年1月26日生效。公约规定下列行为构成犯罪:(1) 对飞行中的航空器内的人实施行为,如该行为足以危及该航空器的安全;(2) 破坏使用中的航空器,或者对该航空器造成损坏使其不能飞行或足以危及飞行安全;(3) 不论采取何种方法,在使用中的航空器内放置或使他人放置一种装置或物质,该装置或物质具有破坏该航空器,或者对其造成损坏使其不能飞行或足以危害其飞行安全的特性;(4) 破坏或损坏航行设施或扰乱其工作,若任何此种行为足以危及其飞行中航空器的安全;(5) 传递他明知是虚假的情报,由此危及飞行中的航空器的安全。

所谓航空器在“飞行中”是指航空器从装载完毕、机舱外部各门均已关闭时起,直到打开任一舱门以便卸载为止,被认为是在飞行中;航空器被迫降落时,在主管当局接管对该航空器及其所载人员和财产的责任前,应被认为仍在飞行中。

所谓航空器在“使用中”是指从地面人员或机组人员为一确定的飞行而对航空器进行飞行前的准备时起,直到降落后24小时止,该航空器应被认为是在使用中;在任何情况下,使用的期间应包括航空器在飞行中的整个时间。

这两个公约虽然对犯罪作了明确规定,并对罪状作了简要表述,但定什么罪名,仍需依据追诉犯罪的的国内法确定。公约虽明确规定,应对犯罪予以“严厉惩罚”,但何谓“严厉惩罚”,公约并未规定,只能依据追诉犯罪的的国内法确定,一般认为,在国内法关于罪状和罪名的法定刑中,在所适用的量刑幅度范围内,处以刑罚,即应是公约所指的“严厉惩罚”。

1971年蒙特利尔公约对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违法行为规定了哪些管辖权?

1971年蒙特利尔公约对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违法行为规定了以下管辖权:1.航空器登记国有管辖权,2.航空器降落时被指称的人犯仍在该航空器内,则航空器降落地国有管辖权 3.罪行发生地国有管辖权 4.在租来的不带机组的航空器内发生犯罪或针对该航空器的犯罪,承租人的主要营业地国或居住地国有管辖权 5罪犯发生地国有管辖权 6.不排斥本国法的其他管辖权

1971年蒙特利尔公约对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违法行为规定了管辖权如下:

(1)航空登记国的管辖权

(2)航空器降落时被指称的人犯仍在航空器内,则航空器降落地国有管辖权

(3)罪行发生地国有管辖权

(4)在租来时不带机组的航空器发生犯罪或针对该航空器的犯罪,承租人 的主要营业地国或居所地国有管辖权

(5)罪犯发现地国有管辖权

(6)不排斥本国法的其他管辖权

针对民用航空器的武装行为,蒙特利尔公约咋说的来着?

1971年《蒙特利尔公约》(The Montreal

Convention),全称为《制止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非法行为的公约》(The

Convention for the Suppression of Unlawful Acts Against the Safety of Civil

Aviation),于1971年9月23日在蒙特利尔签署,1973年1月26日生效。

《海牙公约》惩治的犯罪主要针对非法劫持或控制正在飞行中的航空器,但是,危害航空安全的犯罪无处不在,世界各地还经常发生直接破坏航空器的犯罪,甚至发生破坏机场地面上正在使用中的航空器及其航行设施等犯罪。基于犯罪行为的多样性,《海牙公约》显然不足以维护民用航空运输的安全。1970年2月初,正当民航组织法律委员会举行第17次会议讨论草拟海牙公约时,在2月21日的同一天里,连续发生了两起在飞机上秘密放置炸弹引起空中爆炸的事件,震撼了整个。于是,民航组织准备起草一个非法干扰民用航空(非法劫机之外)的公约草案,即后来的《蒙特利尔公约》草约。

《蒙特利尔公约》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合作,惩治从地面破坏航空运输安全的犯罪行为,使之成为《海牙公约》的姊妹篇。

公约在第1条详细而具体地规定了犯罪的行为方式,弥补了《东京公约》和《海牙公约》的不足:

1、对飞行中的航空器内的人从事行为,如该行为将会危及该航空器的安全;或

2、破坏使用中的航空器或对该航空器造成损坏,使其不能飞行或将会危及其飞行安全;或

3、用任何方法在使用中的航空器内放置或使别人放置一种将会破坏该航空器或对其造成损坏使其不能飞行或对其造成损坏而将会危及其飞行安全的装置或物质;或

4、破坏或损坏航行设备或妨碍其工作,如任何此种行为将会危及飞行中航空器的安全;或

5、传送他明知是虚假的情报,从而危及飞行中的航空器的安全。

任何人如果他从事下述行为,也是犯有罪行:

世上第一个空中犯罪问题的公约是什么公约?

法上规定危害航空安全犯罪的条约主要有四个:

1.1963年9月14日在东京签订的《关于航空器内的犯罪和其它某些行为的公约》(简称《东京公约》);

2.1970年12月16日在海牙签订的《关于制止非法劫持航空器的公约》(简称《海牙公约》);

3.1971年9月23日在蒙特利尔签订的《关于制止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非法行为的公约》(简称《蒙特利尔公约》)。

(1)此外,还有1988年2月24日在蒙特利尔签订的《补充1971年9月23日在蒙特利尔制订的关于制止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非法行为的公约的制止在为民用航空服务的机场上的非法行为的议定书》(简称《蒙特利尔公约补充议定书》)。该议定书补充了《蒙特利尔公约》的不足,规定了危害机场内的人员、设备及其未使用的航空器的犯罪,然而,由于批准及加入的不够法定数而没有生效。 一、危害航空安全犯罪的立法背景 早在1969年,联合国就已经将劫持飞机问题列入大会议程。同年,联合国民用航空组织组成了防止非法妨害民用航空委员会,专门研讨空中劫持的问题。在该组织的主持下,分别制订了上述公约。

(2) 1963年制定的《东京公约》,是第一个对劫持航空器作出规定的公约。初的《东京公约》并不是专门规定劫机犯罪的,因为在当时,劫机事件还只是在局部区域内发生,劫机犯罪问题并不十分突出,因而未能引起的重视。缔结《东京公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航空器内犯罪的刑事管辖权、机长的责任以及各缔约国相互协助的责任等问题。因此,公约早期的草案中并无关于劫机问题的专项规定。之后,在美国和委内瑞拉代表的强烈要求下,公约在第四章设立专章规定了“非法劫持航空器”。尽管如此,《东京公约》中规定的所谓犯罪和行为是一种相当笼统的概念,并没有给公约的适用或针对犯罪下一个规范性的定义。实际上,《东京公约》没有对惩治劫机犯罪规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规则体系。

比较《东京公约》、《海牙公约》、《蒙特利尔公约》中关于“飞行中的航空器”的解释的不同点。

【答案】:制止危害民用航空器安全的公约主要有1963年《关于在航空器上犯罪和其他某些行为的公约》(《东京公约》)、1970年《关于制止非法劫持航空器的公约》(《海牙公约》)、1971年《关于制止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非法行为的公约》(《蒙特利尔公约》),这三个公约一起被称为“反劫机三公约”,此外,还有《蒙特利尔议定书》,它是上面《蒙特利尔公约》的补充。1991年,这方面又有一个《蒙特利尔公约》问世,其全称为《注标塑性以便探测的公约》。

《东京公约》第1条第3款规定,所谓“飞行中”是指“从航空器为起飞而启动时起,到着陆滑跑完毕时止”。为了扩大保护范围,《海牙公约》和《蒙特利尔公约》都对“飞行中”的涵义作了扩张解释。《海牙公约》第3条第1款规定,非法劫持航空器行为是在飞行中的航空器上实施的,所谓飞行中,是指“从装载完毕、机舱外部各门均已关闭时起,到打开任何一扇机舱门以卸载时为止”、“航空器被迫降落时,在主管当局接管该航空器及机上人员与财产的责任以前,均被视为仍在飞行中”。但在现实中,劫持航空器行为,不仅仅是针对飞行中的航空器,而且常常是针对停在地面上的航空器。于是1971年的《蒙特利尔公约》在《海牙公约》规定的基础上,延展了对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犯罪行为的适用范围,该公约第2条除了规定在飞行中的航空器内所犯的罪行,还规定了在使用中的航空器内所犯的罪行。所谓使用中,是指从地面或机组为某一特定飞行而对航空器进行飞行前的准备时起,直至降落后24小时止。这样在任何情况下,使用的期间都应包括航空器在飞行中的整个时间。但这里的使用中并非指航空器制成交付使用,或者是在机场、机库待用,而是指一种特定的使用,即用于某一特定飞行使用的航空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