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笙耀百科 >

涡扇15与美国差距_涡扇15相当于美国的水平

涡扇15和f119数据对比

涡扇15和f119,可通过涡轮前温度、结构概述、工作寿命去分析数据。

涡扇15与美国差距_涡扇15相当于美国的水平涡扇15与美国差距_涡扇15相当于美国的水平


1、涡轮前温度

这个涡轮前温度越高,说明允许引擎控制烧到更高的温度,就可以在战时提供更多的推力。能把这一温度做得越高,也说明其发动机叶片技术越好,能承受越高温。F119的涡轮前温度达到1977K,这是个很高的水准了。

涡扇15涡轮前温度在1850K左右,稍微低些但也很不错了。

2、结构概述

F119发动机使用的是二元矢量推力喷管,上下偏转角度为20度(行程中只需1s),推力和矢量由数字电子系统控制。尾喷管也采用AlloyC阻燃钛合金以减少重量,其调节片设计可减小雷达反射截面积,还可对调节片进行了冷却,减少红外信号。

涡扇15采用三元矢量喷口,其三元矢量喷管-在俯仰方向可作±10°偏转。从+10°到-10°的行程中只需1.5秒钟。并且装有先进的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尾喷管调节片,令飞机的机动性更加优异。

3、工作寿命

F119发动机工作寿命达到了惊人的8000小时(大修寿命10000小时)的工作寿命标准,可见其材料、工艺水准之高。

涡扇15发动机作为后来者,还在不断的做追赶。其工作寿命达到4000小时,大修寿命达到6000小时左右,这一数据只有F119的60%。

涡扇15发动机的特色

关于涡扇15发动机,其推力达到了18.5吨,比同类产品更强劲,并且已经超越了美国F119发动机的17.7吨。因此,涡扇15发动机也被认为,是目前全球第一小涵道大推力发动机,展示了中国航空工业的强大实力。这项成就不仅代表着中国军用发动机技术的进步,同时也证明了中国的制造业实力。

涡扇15发动机具有很多优点,其中最重要的是其高可靠性和维护性。该发动机采用了先进的涡轮轴技术和轻量化材料,使其重量更轻,减少了机身燃料消耗和噪声,同时也降低了维护成本。此外,涡扇15发动机还具有高效、高性能的特点,能够使飞机在高速飞行时提供稳定的推力,保证了战斗机的空中优势。

请问WS15、AL31、F119三种发动机的性能比较

F119比WS15、AL31性能较好。AL-31是三代机用的,推力矢量技术也不如F-119,而且不能超音速巡航。

WS15、AL31、F119三种发动机的性能比较具体如下:

1、WS-15全称涡扇15“峨眉” 涡扇发动机,是为我国第五代战斗机而研制的小涵道比推力矢量涡扇发动机,主要用于双发隐身战斗机歼-20。由606所、624所、614所、410厂、430厂和113厂等单位专家组织研制,在2006年5月首次台架运转试车成功。

技术数据:

加力推力:161865-181373N

中间推力:10522daN

加力耗油率:1.98kg/daN/h

中间耗油率:0.67kg/daN/h

推重比:9.7-10.87

空气流量:138kg/s

涵道比:0.25

总增压比:30.5

涡轮进口温度:1850K

最大直径:1.02m

长度:5.05m

质量:1633.7kg

2、AL-31F第四代航空发动机是由俄罗斯留里卡"土星"科研生产联合体研制的带加力燃烧室的涡扇发动机。该联合体前身是留里卡设计局,组建于1946年,是前苏联的主要战斗机发动机设计局。在上世纪60年代,留里卡研制了AL-21F系列涡轮喷气发动机,其最大加力推力达11000daN。1970~1974年投入生产,广泛用于苏-17、苏-20、苏-22、苏-24和米格-23战斗机上。

技术数据:

最大加力推力:12258

中间推力(daN):7620

加力耗油率[kg/(daN·h)]:2.00

中间状态耗油率[kg/(daN·h)]:0.795

推重比: 8.17(按前苏联关于发动机干质量标准)

7.14(按国际上一般规定计算)

空气流量(kg/s): 112.0

涵道比: 0.60

总增压比: 23.8

最大直径(mm): 1300

1750 (按国际上一般规定)

3、F119涡轮风扇发动机是双转子小涵道比加力涡扇发动机,是采用可上下偏转的二维矢量喷管、偏转角度达20度且推力和矢量由数字电子系统控制的一种发动机。

全称F119-PW-100,是为F-22A研制的双转子小涵道比加力涡扇发动机,采用可上下偏转的二维矢量喷管,上下偏转角度为20度,推力和矢量由数字电子系统控制。

扩展资料:

综述介绍

F119发动机由3级风扇、6级高压压气机、带气动喷嘴、浮壁式火焰筒的环形燃烧室、单级高压涡轮与高压涡轮转向相反的单级低压涡轮、加力燃烧室与二维矢量喷管等组成。整台发动机分为:风扇、核心机、低压涡轮、加力燃烧室、尾喷管和附件传动机匣等6个单元体,另外还有附件,FADEC及发动机监测系统,

与F119相竞争的YF120发动机为变循环发动机,在2级风扇后有一可调节的外涵出气环,在高压压气机中,第一级工作叶片做得较长成为风扇,称之为核心机传动的风扇,其后有流向外涵的出气环,在工作中始终是打开的,因此称主外涵出气环。

在低工况时,两个外涵道均打开,使涵道比加大以获得低的耗油率;在大工况时,2级风扇后的可调节放气环关闭,发动机成为小涵道比涡轮风扇发动机 ,以增加单位推力。

风扇到核心机间的压力匹配是通过装在加力燃烧室前的可变面积涵道引射器(VABI)将外涵气流引向加力燃烧室来达到。VABI除对加力燃烧室隔热屏进行冷却外,还将外涵多余的气流引射到尾喷管喉道前的排气气流中,以加大推力。

YF120的风扇、压气机均比F119少1级,且高低压涡轮间无导向叶片,因此YF120比F119少5排叶片。表4列出了GE公司的YF120与普惠公司 的YF119结构上的主要差别。

F119总体结构设计中,与普惠公司以往的发动机相比,有两个突出的变化,其一是高压转子支承方式改用了GE公司惯用的形式,其二是高压涡轮采用了单级。

普惠公司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研制的民用发动机(JT9D、PW2037和PW4000)及军用发动机(F100)中,高压转子均采用1-1-0支承方式,即高压压气机前为滚珠轴承,后支点设在高压涡轮前,即高压涡轮是悬臂支承的,该轴承的负荷是通过燃烧室机匣传出的。

这种设计不仅使发动机承力框架数多,而且高压涡轮由于要装轴承使轴径小、且涡轮盘是悬臂支承的,给转子动力学设计带来困难,

GE公司的发动机(军用的有F101,F110、F404,民用的有CFM56)中,高压转子则采用了1-0-1支承方式,即转子的后支点设在高压涡轮后,且采用了中介轴承,即该轴承的外环固定于高压转子上,内环固定于低压转子上。

这种布局不仅可减少承力框架,而且高压涡轮轴轴径可做得很大,增加了转子刚性,它的缺点是中介轴承的润滑与封严较为复杂些。普惠在研制F119时,对高压转子的支承方案一改以往的做法,采用了GE公司在F110,F404中采用1-0-1且后支点用中介轴承的设计。图6示出了F119发动机简图,从中可以看出高低压转子的支承方式,同时还能看出各部什的主要设计特点。

普惠公司在该公司最新的民用发动机PW8000中也采用了1-0-1高压转子支承方式,这一设计变化,值得注意。

高压涡轮的设计中,普惠公司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研制的发动机,例如它的大型、民用发动机JT9D、PW2037和PW4000以及军用发动机F100均采用了双级设计。这种设计,使每级涡轮的负荷小,涡轮效率要大些,但带来零件多,重量大的缺点。

GE公司则在同时期研制的发动机(军用:F101、FllO和F404,民用:CFM56)中,均采用了单级高压涡轮,虽然涡轮效率稍低,但收到了使发动机的结构简单,零件教少,重量轻等好处。在F119设计中,普惠公司也一改以往的做法,采用了单级高压涡轮的设计(见图6).这一改变也是为了提高推重比。

参考资料:

性能上WS15发动机要优于AL-31发动机和F119发动机。

WS15全称涡扇15“峨眉” 涡扇发动机,是为我国第五代战斗机而研制的小涵道比推力矢量涡扇发动机。

AL-31是第四代航空发动机是由俄罗斯留里卡"土星"科研生产联合体研制的带加力燃烧室的涡扇发动机。

F119涡轮风扇发动机是双转子小涵道比加力涡扇发动机,是采用可上下偏转的二维矢量喷管、偏转角度达20度且推力和矢量由数字电子系统控制的一种发动机。

扩展资料:

WS15发动机技术数据:

加力推力:161865-181373N

中间推力:10522daN

加力耗油率:1.98kg/daN/h

中间耗油率:0.67kg/daN/h

推重比:9.7-10.87

空气流量:138kg/s

涵道比:0.25

总增压比:30.5

涡轮进口温度:1850K

最大直径:1.02m

长度:5.05m

质量:1633.7kg

AL31发动机技术数据:

最大加力推力12258

中间推力(daN)7620

加力耗油率[kg/(daN·h)]2.00

中间状态耗油率[kg/(daN·h)]0.795

推重比 8.17(按前苏联关于发动机干质量标准)

7.14(按国际上一般规定计算)

空气流量(kg/s) 112.0

涵道比 0.60

总增压比 23.8

最大直径(mm) 1300

1750 (按国际上一般规定)

F119发动机由3级风扇、6级高压压气机、带气动喷嘴、浮壁式火焰筒的环形燃烧室、单级高压涡轮与高压涡轮转向相反的单级低压涡轮、加力燃烧室与二维矢量喷管等组成。整台发动机分为:风扇、核心机、低压涡轮、加力燃烧室、尾喷管和附件传动机匣等6个单元体,另外还有附件,FADEC及发动机监测系统。

参考资料:

无知者无谓,下面有些人简直是胡扯。

要比较军用涡轮风扇发动机,起码要了解几个基本的标准:推重比(发动机最大推力与本身质量之比),涵道比、寿命,剩下的涡轮前温、压气机结构、核心机、耗油率等有兴趣自己去查。

WS-15和F119按照国内的划分属于第四代发动机,比AL31整整领先一代。

F119推重比超过10,同样按照美标,AL31的推重比只有7,WS-15据公开资料推算大概在9.5左右。这就是为什么说WS-15和F119的性能超过AL31一代。

另外,F119和WS-15都属于涵道比小的发动机。因为这两个发动机都是配给四代机,而四代机有超音速巡航的需求。F119涵道比大概在0.2-0.35之间,而AL31高达0.6。加大涵道比可以提高推力,这就可以看出AL31和F119有多大的差距了。WS-15未公布,但是作为四代机J0的配套发动机,涵道比应该和F119类似。

至于寿命,AL31只有900小时。F119的寿命至少在3000小时。

F119远拉出其他两个的距离不是一点半点 WS15八字还没一撇

还有就是J20用的是WS10 喷口一看就认出来了

WS15 最大预计最大推力 12000不到点

AL31 11000多

AL41 13000

F119 15800

寿命来说

F119 12000小时后大修

AL31 顶天4000小时

W15 不知道,

WS10是 1400-2000小时 W15能翻倍就已经是突破了

矢量喷口 F119已经用了10年

AL41 刚开始使用

WS15 应该难有,矢量喷口的技术不亚于4代引擎的开发

超音速巡航 F119可以做到

AL41 不行

WS15 不行

============

怎么说呢

WS10 技术上来说已经和AL31 很接近了

只是可靠性和寿命还没有AL31好

基本达到苏联解体时候的水平 也就是90年苏联战机引擎的水平

我只说性能上,

可靠性和寿命上还达达不到

1、WS-15和F119按照国内的划分属于第四代发动机,比AL31整整领先一代。

2、F119推重比超过10,同样按照美标,AL31的推重比只有7,WS-15据公开资料推算大概在9.5左右。这就是为什么说WS-15和F119的性能超过AL31一代。

3、F119和WS-15都属于涵道比小的发动机。因为这两个发动机都是配给四代机,而四代机有超音速巡航的需求。F119涵道比大概在0.2-0.35之间,而AL31高达0.6。加大涵道比可以提高推力,这就可以看出AL31和F119有多大的差距了。WS-15未公布,但是作为四代机J0的配套发动机,涵道比应该和F119类似。

发动机(Engine)是一种能够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包括如内燃机(汽油发动机等)、外燃机(斯特林发动机、蒸汽机等)、电动机等。如内燃机通常是把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发动机既适用于动力发生装置,也可指包括动力装置的整个机器(如:汽油发动机、航空发动机)。发动机最早诞生在英国,所以,发动机的概念也源于英语,它的本义是指那种“产生动力的机械装置”。

F119发动机是F22的动力,能不开加力就能推动F22实现超音速巡航!是除F35使用的F135发动机之外全世界最好的涡扇发动机,没有之一!ws15和AL31无论是从实用性和可靠性来说还差的太多,美帝的科技真强大,不愧为世界第一!

F119远拉出其他两个的距离不是一点半点 WS15八字还没一撇

还有就是J20用的是WS10 喷口一看就认出来了

WS15 最大预计最大推力 12000不到点

AL31 11000多

AL41 13000

F119 15800

寿命来说

F119 12000小时后大修

AL31 顶天4000小时

W15 不知道,

WS10是 1400-2000小时 W15能翻倍就已经是突破了

矢量喷口 F119已经用了10年

AL41 刚开始使用

WS15 应该难有,矢量喷口的技术不亚于4代引擎的开发

超音速巡航 F119可以做到

AL41 不行

WS15 不行

============

WS10 技术上来说已经和AL31 很接近了

只是可靠性和寿命还没有AL31好

基本达到苏联解体时候的水平 也就是90年苏联战机引擎的水平

我只说性能上,

可靠性和寿命上还达达不到

YY发动机和目前的王者F119怎么比。即便WS15,中国四代战斗机的预定动力,AL41,毛子T50的预定动力现在就服役,性能上比90年代技术的F119还是差了很多。F35能造得那么肥胖,性能那么全面,就是因为一台F135发动机和其产生的20吨以上的推力。

AL31落后F119一代,WS15无指标,不好评价,但跟F119无代差

最新这个版本应该不会有太大的提升,个人觉得主要是在稳定性上下工夫。敢在歼10这样的单发飞机用说明稳定性应该到位了,差不多接近苏式al31。个人觉得和美帝f16的f110差距应该是全面的,推力弱一些,寿命差不少。不过和中国自己比还是很了不起的成就

差距太大了。现在的所谓WS15基本还是口头数据,预定是J20的动力,但是进度太慢。也没办法,我们连个性能和普通的太行到现在都没有完全搞定。就不要和世界动力技术最先进的美国比了。

涡扇-15、F-119、产品30谁更强

目前世界已服役的五代机有4款,分别是美国的F22和F35、俄罗斯的苏57、中国的歼20。而我国的歼31可能是下一架服役的五代机,不过还需时间检验。其中F22、苏57、歼20代表了三国最强战机,它们分别使用的是F-119、产品30、涡扇15发动机。这三款发动机的性能,其实很能决定战机自身的实力。我们今天就来比较下,看看其性能如何?

F22

推力/推重比

美国的F119采用小涵道比加力式涡扇发动机,在结构设计上属于比较常规的设计,强调简单、结实,尽量采用成熟技术,以避免高研制风险和降低制造成本。其中间推力10.7吨,最大推力17.5吨,推重比为11。俄罗斯的产品30为苏57最新配备的发动机,其研发就是为取代为人诟病的AL-41发动机。产品30的中间推力11吨,加力推力18吨,推重比10。这款发动机采用三元矢量尾喷口,属于典型的第四代小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我国的涡扇15发动机是专门为歼20配备的,它和产品30一样都是采用三元矢量尾喷口的小涵道比推力矢量涡扇发动机。其中间推力10.7吨,最大推力18吨,推重比为11。从推力这一数据看,其实这三款发动机都差不多,基本都在一个层面上,不好比较。

F22发动机

工作寿命

发动机的使用寿命也是其最重要性能,可使用时间越长,对于战机的维护、保养以及花费也就越高效。美制发动机在这方面历来都做得很出色,俄制发动机就显得逊色些,但到了这几款发动机会有所改观吗?

F119发动机工作寿命达到了惊人的8000小时(大修寿命10000小时)的工作寿命标准,可见其材料、工艺水准之高。产品30发动机工作寿命这款数据还未知,但其由AL-41改进而来,而AL-41工作寿命只有700-800小时,所以据此推算应该会提高2-3倍这样,达到2000-2500小时这样。涡扇15发动机作为后来者,还在不断的做追赶。其工作寿命达到4000小时,大修寿命达到6000小时左右,这一数据只有F119的60%。工作寿命这款显然美国的发动机要遥遥领先,这点我们需要承认,人家在这方面的技术还是挺强的。

产品30

涡轮前温度

这个涡轮前温度越高,它说明什么?说明允许引擎控制烧到更高的温度,就可以在战时提供更多的推力。能把这一温度做得越高,也说明其发动机叶片技术越好,能承受越高温。F119的涡轮前温度达到1977K,这是个很高的水准了。产品30温度承受范围达到1950-2100K,也是非常厉害的数据。涡扇15涡轮前温度在1850K左右,稍微低些但也很不错了。

结构概述

F119发动机使用的是二元矢量推力喷管,上下偏转角度为20度(行程中只需1 s),推力和矢量由数字电子系统控制。尾喷管也采用Alloy C阻燃钛合金以减少重量,其调节片设计可减小雷达反射截面积,还可对调节片进行了冷却,减少红外信号。所以F22在雷达反射截面积上,是五代机最低的。

产品30最大的特点就是使用了带喷口锯齿处理的三维矢量控制喷管,偏转造成的发动机推力损失较小。这种新的喷管还可有效地降低尾喷流的燃气温度,从而实现红外隐身。同时该发动机简化了结构,减少了部件数量,自重比上一代发动机轻了30%左右。

苏57

涡扇15采用三元矢量喷口,其三元矢量喷管-在俯仰方向可作±10°偏转。从+10°到-10°的行程中只需1.5秒钟。并且装有先进的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尾喷管调节片,令飞机的机动性更加优异。涡扇15采用数控电子一体化系统,发动机推力和矢量喷口姿态调整由双余度全权限数字电子控制系统控制,按照涡扇具体转速和核心机压比例对发动机工作状态和输出功率做出适当调整,从而大幅提高工作效率。

涡扇15

怎么说呢,这三款发动机设计各有特点,只是采用三维矢量设计的战机,能在近距离空战中能获得更好的优势。不过现代化的空战基本都是超视距战斗的多,至于近距离格斗优势能有多少作用体现,还有待实战考验。

歼20

综合来说这三款都是比较不错的五代机发动机,美国的这款F119比较成熟、实用,性能这块来说,相对其他两款可靠性显然要好些。俄罗斯的产品30没出来前就被寄予厚望,性能也是说得很厉害。但都知道俄罗斯电子数控方面比较差,对于这种先进发动机的智能化控制方面,个人有很大疑问,还需时间检验。我们的涡扇15目前装备没有还未知,但作为一款新产品要想得到认可,也是需要实际应用中的检验。发动机作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我们之前与欧美产品差距太大,要想在涡扇15上追赶上也不太现实,所以客观的说涡扇15作为后来者还是有差距的,这点我们需要努力追赶!

差很多啊。

使用寿命最多到美军的一半。

但这个你看怎么看了。

你要说你非要和美军比个高低,那就正视自己的差距。

航发这种东西没有捷径可走,尤其材料方面,就是没办法,你就只能一点点烧钱去试。

你要说我要放到全世界看。

那你就是全球排名第四。

因为全世界能独立研制航发就四个国家。美、俄、英、中。

你要这么看的话心情还能好点。

这就好比你一个学生在和自己班里的同学比成绩。

你要就只拿第一名做为目标,那你就继续用功。

你要说我只要奋斗到前五名就可以了,那也行。中国目前很多东西都是世界前五。

但中国这个体量,不允许你这么做。

十多亿人口,做到前五名显然是不够的。温饱解决了,还有小康呢?

想要实验所有人都小康,就得是第一名。

但这个问题,态度也要端正。一方面要正视自己的差距,一方面也不要妄自菲薄。

不要觉得说不是第一名就是垃圾。

你要这么说的话,那全世界大概有190多个国家都是垃圾。

差不多50年的差距吧,中国航发挺像中国足球的。

中国航空发动机领域,和美国有多大的差距?听听专家咋还说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