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笙耀百科 >

晁冲之《春日》:鹅鸭不知春去尽的意思

春日晁冲之古诗节奏划分

阴阴/溪曲//绿交加,小雨/翻萍//上浅沙。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桃花。

晁冲之《春日》:鹅鸭不知春去尽的意思晁冲之《春日》:鹅鸭不知春去尽的意思


(注:单钭线“/"表示轻微的停顿,双斜线"//"表示一般的停顿)

1.古诗的节奏主要根据音韵和词意来划分,在四言即诗经中一般都为二二的划分。

2.四言之后根据字数,谈五言的节奏,基本的便是二三的一种停顿。

3.二三一般会进一步划分为二二一的节奏,一如潮平、两岸、阔。

4.五言中也有单音节字词的停顿,其节奏划分就是二一二的结构。

鹅鸭不知春去尽的意思

鹅鸭不知春去尽的意思如下:

古诗原文:

出自宋代晁冲之的《春日》

阴阴溪曲绿交加,小雨翻萍上浅沙。

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桃花。

译文翻译:

弯弯曲曲的小溪与岸上的绿树交相辉映,细雨漂浮在浮萍上,好像撒上了细细的沙粒。

鹅鸭不知道春天即将过去,争相追逐着那些漂浮在水上的桃花。

作者介绍:

晁冲之 : 晁冲之,宋代江西派诗人。生卒年不详。字叔用,早年字用道。济州巨野(今属山东)人。晁氏是北宋名门、文学世家。晁冲之的堂兄晁补之、晁说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

晁冲之的名句:

阴阴溪曲绿交加,小雨翻萍上浅沙。 晁冲之《春日》

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桃花。 晁冲之《春日》

别来不寄一行书。寻常相见了,犹道不如初。 晁冲之《临江仙·忆昔西池池上饮》

忆昔西池池上饮,年年多少欢娱。 晁冲之《临江仙·忆昔西池池上饮》

伤心故人去后,冷落新诗。 晁冲之《汉宫春·梅》

无情燕子,怕春寒、轻失花期。 晁冲之《汉宫春·梅》

相思休问定何如。情知春去后,管得落花无。 晁冲之《临江仙·忆昔西池池上饮》

春日晁冲之后两句赏析

晁冲之《春日二首(其一)》后两句:欲问桃花借颜色,未甘着笑向春风。

后两句赏析:

“欲问桃花借颜色,未甘着笑向春风。”后两句写的是不低头。作者知道,年老了,美中不足的是脸上气色了。如今正值春天,桃花正艳,何不向它借点颜色?转而一想,这不就是要向春风低头陪笑脸,向其乞求吗?自己一生不求官、不求名,如今为这么点红晕就低声下气去求人,怎么甘心呢!

晁冲之《春日二首(其二)》后两句: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桃花。

后两句赏析:

鹅鸭当然无知,诗人突发指斥,看似无理,然而有此一转,才自然地让第四句展示出残春特有景色,从而与前二句构成完整的流水落花、绿荫冉冉的暮春图,这是转接的必要。

“趁”:追,逐。争、随、流、趁,一句中四个动词,能唤起读者心目中鹅鸭鸣叫、拍击、啄食、嬉水追花的繁闹场面,较前文小雨翻萍的动感更其强烈。而“趁”之动作,既是流水发出,又为鹅鸭所有,意象甚富。

就桃花而言,飞红坠水,一任清波远送,已是可伤,无知鹅鸭还加追逐,岂不更增烦恼?诗人以“不知”嗔怪之,似在落红一边。往昔千金一掷,豪华自放者,为避祸而远遁林涧,将宏图付与逝水,面对残春,嗔责鹅鸭,正含难吐之情。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晁冲之的《春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三四句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这是一首即景诗,描写春天郊游的心情以及春天的景象,也是一首写理趣的诗,作者用朴素的手法把柔和明丽的春光同作者自得其乐的心情融为一体。开头两句写云淡风轻、繁花垂柳,一片大自然的郁勃生机;第三句是诗意的转折和推进,第四句更进一步说明自己并非学少年偷闲春游,它所要表达的是一种哲理,以及对自然及宇宙的认识。全诗表达了理学家追求平淡自然、不急不躁的修身养性的色彩和水到渠成的务实功夫,也表现了一种闲适恬静的意境。风格平易自然,语言浅近通俗。

注释:

1、胜日:原指节日或亲朋相会的日子,这里指天气好的日子。

2、寻芳:游览(河边),欣赏春花。

3、泗水滨:泗水,河名,在山东省;滨,水边。

4、一时:一下子。

5、等闲识得东风面:等闲,寻常、随便;识得,感觉到;东风面,春风的

面貌及其精神。

译文:

良辰探寻美景在泗水之滨,无限的风光景物焕然一新。

轻易便能识得东风的妖面,满眼的万紫千红都是芳春。

名句赏析——“万紫千红总是春。”

首句点明出游的时令、地点,下三句写“寻芳”的所见所识。春回大地,诗人耳目一新。正是这新鲜的感受,使诗人认识了东风。仿佛是一夜东风,吹开了万紫千红的鲜花;而百花争艳的景象,不正是生机勃勃的春光吗?诗人由“寻”而“识”,步步深化,统率全诗的则是一个“新”字。但泗水在山东,孔夫子曾在泗水之滨讲学传道;而南宋时那地方早已沦陷于金国,朱熹怎能去游春呢?原来这是一首哲理诗。诗中的“泗水”暗喻孔门,“寻芳”暗喻求圣人之道,“东风”暗喻教化,“春”暗喻孔子倡导的“仁”。这些意思如果用哲学讲义式的语言写出来,难免枯燥乏味。本诗却把哲理融化在生动的形象中,不露说理的痕迹。这是朱熹的高明之处。当然,如果读者全不理会那些哲理,只把它当作一首游春诗来欣赏,那也是读者的权利,朱熹是无可奈何的。

春日晃冲之古诗翻译

春日晃冲之古诗翻译: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个人应该更加奋发,虽然他的鬓毛现在又短又松,龙钟老态。我打算从桃花中借用一种红色,但我太羞愧了,不能赔笑脸向东风鞠躬。

《春日二首》是北宋诗人晁冲之创作的七言绝句组诗作品。第一首诗写的是一位老人面对春天时的感受,通过“借色““向春风”等语,表现出一种不服老的精神;第二首诗整首描写春景的小镜头,风景逼真传神,画面感很强,生活气息浓厚,构成了一幅完整的图画。第一首诗意境开阔,乐观向上,风格豪迈,格调凊新;第二首诗形象鲜明,如历历在目,令人感到趣味澄鲜,余韵不尽。

春日晁冲之整首诗的翻译

春日 ( 晁冲之)

阴阴溪曲绿交加,小雨翻萍上浅沙。

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桃花。

译文;

在草木阴阴的映照下,弯曲的小溪显得格外碧绿,一场小雨滴落在草坪上溅起细沙。

鹅鸭不知道春天已过,还争相随着流水去追赶桃花。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