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笙耀百科 >

存货周转率和存货周转次数的公式是什么?

计算存货周转率及周转天数

1、存货周转率是衡量和评价企业购入存货、投入生产、销售回收等各环节管理状况的指标,它是销售成本与存货平均余额之比,也叫存货周转次数。用时间表示的存货周转率就是存货周转天数。

存货周转率和存货周转次数的公式是什么?存货周转率和存货周转次数的公式是什么?


2、其计算公式如下:

①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存货平均余额

②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

说明:存货平均余额=(存活期初余额+存货期末余额)÷2

3、一般来说,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换为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越快,表明企业存货管理越。提高存货周转率可以提高企业的变现能力。

over

流动资产=402.5=100万

存货=100-401.5=40万

存货周转率=180/(80+40)/2=180/60=3(次)

存货周转天数=360/3=120(天)

存货周转率和存货周转次数的公式是什么?

存货周转率(次数)是指一定时期内企业销售成本与存货平均资金占用额的比率,是衡量和评价企业购入存货、投入生产、销售收回等各环节管理效率的综合性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存货周转次数=销货成本÷存货平均余额

存货平均余额=(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存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存货周转次数

=计算期天数×存货平均余额÷销货成本

存货的计算公式

存货计算公式一般指存货周转率计算公式:

存货周转率(次数)=销货成本/平均存货余额

还有一种是:存货周转率(次数)=营业收入/存货平均余额,该式主要用于获利能力分析。

其中:平均存货余额 =(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存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存货周转率(次数)

拓展资料

①存货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 存货是一种有形资产,不同于无形资产。

(2) 存货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在企业中,存货往往处于持续的销售、消费、购买或更换过程中,流动性迅速,流动性明显。

(3) 存货具有及时性和潜在损失的可能性。在正常经营活动中,存货可以定期转换为货币性资产或其他资产,但长期不能消耗的存货可能成为积压物资或降价出售,造成企业损失

②一般而言,企业存货包括以下三类有形资产:

(1) 在正常业务过程中储存以供出售的存货。指企业在正常经营过程中处于销售状态的各类商品,如工业企业库存的产成品、商品流通企业库存的商品等。

(2) 以便在生产过程中终销售库存。指工业企业的在制品、自制半成品、委托加工材料等目前正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各类终销售商品。

(3) 生产销售商品或提供消费服务的存货。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储备的各种原材料、燃料、包装材料、低值易耗品等。

③确认一项存货是否属于企业的存货,其标准是看企业对该存货是否具有法人财产权(或法定产权)。凡是在盘存日期,法定产权属于企业的物品,不论其存放在何处或处于何种状态,都应确认为企业的存货。反之,凡是法定产权不属于企业的物品,即使存放于企业,也不应确认为企业的存货

存货=原材料+材料采购+低值易耗品+库存商品+周转材料+委托加工物资+委托代销商品+生产成本-代销商品款-存货跌价准备

企业在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时,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移动加权平均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和个别计价法等方法。企业不得采用后进先出法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

1.先进先出法

先进先出法是以先购入的存货应先发出(销售或耗用)这样一种存货实物流动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采用这种方法,先购入的存货成本在后购入存货成本之前转出,据此确定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成本。

2.移动加权平均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指以每次进货的成本加上原有库存存货的成本,除以每次进货数量与原有库存存货的数量之和,据以计算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作为在下次进货前计算各次发出存货成本的依据。

计算公式:

存货单位成本=(原有结存存货成本+本次进货的成本)÷(原有库存存货数量+本次进货数量)

本次发出存货成本=本次发出存货的数量×本次发货前存货的单位成本

本月月末结存存货成本=月末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月末存货单位成本

或:本月月末结存存货成本=月初结存存货成本+本月收入存货成本-本月发出存货成本

3.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是指以当月全部进货数量加上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当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当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

计算公式:

存货单位成本=[月初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当月各批进货的实际单位成本×当月各批进货的数量)]÷(月初库存存货数量+当月各批进货数量之和)

当月发出存货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当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4.个别计价法

个别计价法,亦称个别认定法、具体辨认法、分批实际法,其特征是注重所发出存货具体项目的实物流转与成本流转之间的联系,逐一辨认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所属的购进批别或生产批别,分别按其购入或生产时所确定的单位成本计算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成本。

计算公式: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各批(次)存货发出数量×该批次存货实际进货单价

对于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货、为特定项目专门购入或制造的存货以及提供的劳务,通常采用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

在实际工作中,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会计处理,个别计价法可以广泛应用于发出存货的计价,并且个别计价法确定的存货成本为准确。

存货为商品、产成品的,企业应采用先进先出法、移动加权平均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或个别计价法确定已销售商品的实际成本。存货为非商品存货的,如材料等,应将已出售材料的实际成本予以结转,计入当期其他业务成本。这里所讲的材料销售不构成企业的主营业务。如果材料销售构成了企业的主营业务,则该材料为企业的商品存货,而不是非商品存货。

企业的周转材料符合存货的定义和确认条件的,按照使用次数分次计入成本费用余额较小的,可在领用时一次计入成本费用,以简化核算,但为加强实物管理,应当在备查簿上进行登记。

存货=原材料+材料采购+在途物资+低值易耗品+库存商品+周转材料+委托加工物资+发出商品+生产成本+委托代销商品+受托代销商品-受托代销商品款+工程施工-工程结算±材料成本异±商品进销价-存货跌价准备

“存货计算公式一般指存货周转率计算公式:存货周转率(次数)=销货成本/平均存货余额 (还有一种是存货周转率(次数)=营业收入/存货平均余额,该式主要用于获利能力分析)”

存货应该根据“材料采购、原材料、低值易耗品、库存商品、周转材料、委托加工物资、委托代销商品、生产成本等科目的期末余额合计,减去”代销商品款、存货跌价准备“科目的期末余额后的余额填列

存货计算公式

今日进货香蕉20.4斤,橘子10.6斤香蕉介3.3元一斤,橘子2.5一斤,昨日存货45.00元,求今天的存货

存货周转率反映存货

存货周转率反映存货如下:

存货周转率又名库存周转率,是企业一定时期营业成本(销货成本)与平均存货余额的比率。用于反映存货的周转速度,即存货的流动性及存货资金占用量是否合理,促使企业在保证生产经营连续性的同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增强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存货周转率公式: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平均存货,存货周转率用于反映存货的周转速度,即存货的流动性及存货资金占用量是否合理,促使企业在保证生产经营连续性的同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增强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库存周转率是反应库存周转快慢程度的一个指标,反应的是企业某一个时间段的库存控制水平,通常以月或年来统计和监控。

库存周转率是一个库存管理与库存控制指标,也是一个财务指标,主要体现库存的健康程度,以及企业资产甚至企业现金的周转效率。

库存周转率计算实例:

当月库存周转率=当月销售成本÷(月初库存金额+月末库存金额)/2。

例如:A公司5月的销售额是1000万元,这1000万销售额中物料成本是800万元。5月初的库存金额是500万元,5月份又不断的买买买、卖卖卖,到5月底的库存金额是300万元。则5月份库存周转率=800÷(500+300)/2=200% 或=2次。

以上结果表示,公司平均400万元现金在5月份周转了2次,赚了2次利润。如果公司的毛利率(或利润率)是20%,则实际占用所产生的毛利是20%200%=40%。

存货周转率的计算公式

存货周转率计算公式:

存货周转率是企业一定时期主营业务成本与平均存货余额的比率,用于反映存货的周转速度。

计算公式如下:

存货周转率(次)=销售(营业)成本÷平均存货 。

平均存货=(年初存货+年末存货)÷2 。

存货周转率(天)=360÷存货周转率(次)。

拓展资料;

存货周转率是对流动资产周转率的补充说明,是衡量企业销售能力及存货管理水平的综合性指标。它是销售成本与平均存货的比率。

存货周转率是企业一定时期销货成本与平均存货余额的比率。用于反映存货的周转速度,即存货的流动性及存货资金占用量是否合理,促使企业在保证生产经营连续性的同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增强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参考资料:

公式如下:库存周转天数=时间段天数x(1/2)x(期初库存数量+期末库存数量)/时间段销售量;库存周转率=360/库存周转天数。

库存周转率是反应库存周转快慢程度的一个指标,反应的是企业某一个时间段的库存控制水平,通常以月或年来统计和监控。

库存周转率是一个库存管理与库存控制指标,也是一个财务指标,主要体现库存的健康程度,以及企业资产甚至企业现金的周转效率。

扩展资料

库存周转率计算实例:

当月库存周转率=当月销售成本÷(月初库存金额+月末库存金额)/2

例如:A公司5月的销售额是1000万元,这1000万销售额中物料成本是800万元。5月初的库存金额是500万元,5月份又不断的买买买、卖卖卖,到5月底的库存金额是300万元。则5月份库存周转率=800÷(500+300)/2=200% 或=2次。

以上结果表示,公司平均400万元现金在5月份周转了2次,赚了2次利润。如果公司的毛利率(或利润率)是20%,则实际占用所产生的毛利是20%200%=40%,

参考资料来源:

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次数

存货周转率是企业一定时期主营业务成本与平均存货余额的比率,用于反映存货的周转速度。

存货周转率(次)=销售(营业)成本÷平均存货

平均存货=(年初存货+年末存货)÷2

存货周转率(天)=360÷存货周转率(次)

存货周转率是企业一定时期主营业务成本与平均存货余额的比率,用于反映存货的周转速度。

存货周转率(次)=销售(营业)成本÷平均存货 。

平均存货=(年初存货+年末存货)÷2 。

存货周转率(天)=360÷存货周转率(次)

主营业务成本/平均存货总额 公司期初存货110万元,期末存货150万元,全年销售收入600万元,销售成本390万元

存货周转率=390/(110+150)/2=390/130=3

表示1年内存货可周转3次,也就是说企业的存货平均每4个月周转一次

周转次数多说明企业销路好

库存周转次数即库存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存货余额

平均存货余额=(期初+期末)/2=(3.5+2)/2=2.75(万元)

那么,库存周转率=8.5/2.75=3.1

库存周转天数=360/3.1=116.1

一、存货周转率是企业一定时期销货成本与平均存货余额的比率,即存货周转率=销货成本/平均存货余额。

二、存货周转率反映存货的周转速度,即存货的流动性及存货资金占用量是否合理。

三、存货周转率要求企业在保证生产经营连续性的同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增强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扩展材料:

如某制造公司在2003年一季度的销售物料成本为200万元,其季度初的库存价值为30万元,该季度底的库存价值为50万元,那么其库存周转率为200/[(30+50)/2]=5次。相当于该企业用平均40万的现金在一个季度里面周转了5次,赚了5次利润。照此计算,如果每季度平均销售物料成本不变,每季度底的库存平均值也不变,那么该企业的年库存周转率就变为2004/40=20次。

参考材料:

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平均存货余额,行业存货周转率是某一些行业的企业一定时期主营业务成本与平均存货余额的比率。用于反映存货的周转速度,即存货的流动性及存货资金占用量是否合理,促使企业在保证生产经营连续性的同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增强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