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笙耀百科 >

picc置管流程ppt picc置管流程按什么标准执行

picc管维护及注意事项 picc管维护及注意事项是什么

1、picc维护流程:

picc置管流程ppt picc置管流程按什么标准执行picc置管流程ppt picc置管流程按什么标准执行


(1)洗手戴口罩,准备用物,携用物至病人床旁。

(2)核对患者姓名,告知操作的目的。

(3)测量患者上臂围并查看是否与上次一致(维护手册上的有记录)。

(4)揭去固定胶布,使灰色连接器完全暴露。

(5)用酒精棉签擦去患者皮肤上胶布痕迹。

(6)再次洗手,去除原有接头,用安尔碘棉签消毒连接器横截面、螺旋口及皮肤(注意消毒棉签不能消毒连接器内径)。

(7)预冲新接头,连接,用脉冲式方法冲洗导管,正压封管,接头注明更换日期。

(8)去除旧的贴膜,观察穿刺点有无红肿,渗出,观察导管长度。

(9)打开换包,倒碘伏、酒精于消毒杯内,将贴膜、无菌输液贴放入无菌区。

(10)戴手套,铺无菌治疗巾于患者手臂下。

(11)穿刺点消毒。

2、注意事项:

(1)不能用含有血液和液的盐水冲洗导管。

(2)不能将导管蓝色部分放在贴膜外,避免导管损伤后细菌进入体内。

(3)不能在导管蓝色部分贴胶布,避免撕裂导管。

(4)不能高压注射造影剂。

(5)经常观察导管滴数,发现滴数变慢或导管堵塞时应及时通知专业置管护士进行相应处理。

(6)经常观察穿刺点有无红肿、硬结、渗出物、发现应及时处理。

(7)导管置入后必须拍x线确定位置后再使用。

Picc置管术的操作流程?

协和医院肿瘤中心PICC置管初期维护流程 (指导护士使用) 一、置管后指导患者行功能锻炼,方法为: 1、置管1小时后用4指按压针眼(避免按压搓揉血管内导管)轻轻行抬手摸头动作。 2、置管侧上肢轻轻行握拳、旋腕及上肢抬高运动,每次10分钟,每日2次;每日进行室内外散步运动。 3、置管侧肢体可进行日常活动,避免置管侧上肢过度外展、旋转及屈肘运动;勿提重物。 4、输液及睡眠时避免物品及躯体压迫置管侧肢体。 二、 置管后静脉炎的预防方法: 1、置管后行喜疗妥加厚涂擦(涂擦范围:穿刺点贴膜上方沿静脉走向20cm左右,宽10 cm左右,厚度为0.2cm,)纱布覆盖后手臂套上输液外包装袋后用毛巾局部热敷。温度以肌肤正常能耐受为宜,3次/天,连续3天。不可用力揉搓置管侧上臂。 2、置管后行神灯照射,每次照射15-20分钟,温度以病人能耐受为宜,避免持续低温烫伤。每天1-2次,连续3天。特殊情况除外。 3、如意金黄散3g(相当于盒的一半)加5ml蜂蜜或麻油调配(外敷范围同上),1-2次/天,连续3天。 以上三种方法备选,第一种。 三、置管后上肢局部如出现的红、肿、热、痛等症状,应引起重视并及时测量臂围与置管时臂围相比较,观察肿胀情况,并行B超检查。排查血栓后,再做上述处理。如确诊为血栓,即通知医生请血管外科会诊后再进行相应处理。 四、巴德和BD型PICC导管的开管封管: 1、输液前均用20ml生理盐水开管。 2、输液后BD用20ml生理盐水脉冲加10ml空针抽取2-3 ml肝素盐水正压封管。巴德用20ml生理盐水脉冲正压封管。 五、置管后72小时内针眼有渗血时,应及时更换贴膜;以后每周更换贴膜及可来福(或肝素帽),输液停止后每周冲管一次。特殊用及导管异常情况时应及时进行处理和更换。

PICC有关资料

操作步骤:

1 洗手,戴口罩,查对医嘱及知情同意书的签署

2 选择静脉——贵要静脉,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及配合事项

3 测量定位:病人平卧,术侧手臂外展90°,从穿刺点沿静脉走向至右胸锁关节再向下至第3肋间隙的距离;术侧上臂臂围(肘窝上10CM处)

4 建立无菌区:打开PICC穿刺包,戴无菌手套

5 将第一块无菌治疗巾垫在患者手臂下,助手将止血带放好

6 穿刺点消毒:①用75%酒精棉球消毒3遍(第一遍顺时针,第二遍逆时针,第三遍逆时针),消毒范围以穿刺点为中心,上下直径20㎝,两侧至臂缘;②75%酒精待干后,碘伏消毒3遍(消毒方法、范围同75%酒精)

7 穿无菌衣,更换无菌手套

8 铺孔巾及治疗巾,保证无菌区足够大

9 预冲导管:用10ml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预冲导管,润滑亲水性导丝。1.9Fr导管用10U/ml肝素盐水预冲导管。前端修剪式导管修剪:①剥开导管的保护套至预计的部位;②撤出导丝至比预计长度短1㎝处,在预计刻度剪切导管)

10 扎止血带:让助手在上臂扎止血带,使止血带末端远离无菌区,嘱患者握拳,保证静脉充盈

11 去掉穿刺针保护套,松动针芯

12 实施穿刺:①绷紧皮肤,以15-30°角实施穿刺;②见到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再进针1-2毫米,使套管尖端进入静脉;③固定钢针,单独向前推进外插管鞘,将套管鞘送入静脉

13 从导入鞘内取出穿刺针:①助手协助松开止血带,嘱患者松拳;②左手示指按压导入鞘前端静脉,拇指固定针柄,右手撤出针芯;③将钢针放入锐器收集盒

14 置入导管:①用右手将导管缓慢、匀速送入静脉;②送管时轻抬左手示指,停顿时左手示指压紧导入鞘前端静脉;③置入导管25cm时,嘱患者下颌向下压并偏向术侧肩膀,导管进入测量长度后,头恢复原位

15 退出导入鞘:①插管至预定长度,可退出导入鞘;②按压导入鞘上端静脉,退出导入鞘使其远离穿刺部位

16 撤出支撑导丝:将导管与导丝的金属柄分离,左手轻压穿刺点固定导管,右手撤出导丝,移去导丝时要轻柔缓慢;②将导丝放入锐器收集盒内

17 修剪导管长度:保留体外5厘米导管以便安装连接器,以无菌剪刀剪断导管,注意不要剪出斜面或毛碴

18 安装连接器:先将减压套筒套到导管上,再将导管连接到连接器翼形部分的金属柄上,注意一定要推进到底,导管不能起褶,将翼形部分的倒钩和减压套筒上的沟槽对齐,锁定两部分

19 抽回血和冲管:抽取回血再次确认穿刺成功然后用10ml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封管,导管末端连接无针输液接头

20 安装固定翼:①移去孔巾②清洁穿刺点周围皮肤③将体外导管放置呈“S”状弯曲④安装白色固定翼在距穿刺点1cm的导管上,并用无菌胶布固定

21 导管固定:①先用无菌胶布固定连接器②在穿刺点放置1cm×2cm小纱布③覆盖10cm×12cm无菌透明敷料④以抗敏胶布交叉固定连接器和输液接头

22 确定导管位置:拍X线片确定导管尖端位置并记录检查结果

23 术后记录:①置入导管的长度、胸X线片显示的导管位置;②导管的型号、规格、批号;③所穿刺的静脉名称、臂围;④穿刺过程描述—是否顺利、患者有无不适的主诉等

24 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置管后注意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