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笙耀百科 >

【加涅】九大教学事项记忆口诀(收藏)

加涅九大教学事项记忆口诀

加涅九大教学事项记忆口诀:引起学生注意、提示教学目标、唤起先前经验、呈现教学内容、提供学习指导、展现学习行为、适时给予反馈、评定学习结果、加强记忆与学习迁移。

【加涅】九大教学事项记忆口诀(收藏)【加涅】九大教学事项记忆口诀(收藏)


提供学习指导:

1、进行指导时要注意:当学生对人名、地名等事实性的问题不理解时,可以给以直接指导,将正确答案直接告诉学生。对于与学生经验有关的逻辑性问题,可以提供间接指导,即给学生一定的暗示或提示,鼓励学生自己进一步推理而求得答案。

2、在进行间接方式指导时,要根据学生个体差异而采用不同的方法,对于能力强、个性独立的学生,给予较少指导,鼓励自行解决问题,对于能力差、个性依赖的学生,给予较多的指导,直到得到正确答案为止。

展现学习行为:

这一阶段要求学生以某种方式来说明白己的学习所得。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行为上的三种线索来判定学生是否产生了学习:眼神和表情;随时指定学生代表将所学知识或问题答案说出来;根据学生的课堂作业来检查全班学生的理解状况。

加涅:

1、加涅(1916-2002),美国教育心理学家;1916年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北安多弗。原是经过严格的行为主义心理学训练的心理学家。在其学术生涯的后期,他吸收入了信息加工心理学的思想和建构主义认知学习心理学的思想,形成了有理论支持也有技术操作支持的学习理论。

2、这一理论解释了大部分课堂学习,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教学操作步骤。信息加工学的代表人物,1974年获桑代克教育心理学奖,1982年又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应用心理学奖”。

3、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受自然科学影响,心理学从哲学分离出来成为独立学科。采用自然科学方法进行研究,称此为科学心理学。初始时,科学心理学特别注重采用自然科学的初评方法,所研究的对象集中在机械的无意义材料的学习和记忆,人类和动物的条件反应等领域。

教育学记忆口诀都有哪些?

11.内代表人物:孟子、弗洛伊德、威尔逊、格塞尔、高尔顿、霍尔

【记忆口诀】:内人得了四个儿子,个高或威猛

12.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传授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结合(教学过程中知、情、意、行的统一)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相结合

【记忆口诀】:间掌传教

13.上好课的具体要求

目的明确、内容正确、方法得当、结构合理、语言艺术、气氛热烈、板书有序、态度从容

【记忆口诀】:揭发内幕,语气太板

14.壬寅学制(《钦定学堂章程》),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但只颁布而没有实行。

癸卯学制(《奏定学堂章程》),开始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或实行新学制的开端。

壬子癸丑学制,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性质的学制。

壬戌学制(六三三)效仿美国,长期沿用。

【记忆口诀】:壬颁布,癸实施,资本男女丑,长期戌美国/钦壬奏癸

15.赞可夫:《教学与发展》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五条教学原则,即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布鲁纳:《教育过程》:强调学科结构,提出了结构主义学说和发现教学法。

苏霍姆林斯基:全面和谐教育理论,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

布鲁姆:他的掌握学习理论、教育目标。

巴班斯基:教学过程化。

瓦根舍因:范例教学法。

马卡连柯;《教育诗》,集体主义教育是其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方面。

【记忆口诀】:姆有掌握目标,纳有发现结构,高度赞发展,瓦根找范例,巴班化,马卡集体爱作诗,全面和谐活斯基

16.布鲁纳掌握学科结构的基本原则: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

【记忆口诀】:冻结城墙

17.早期迁移理论:沃尔夫的形式训练说是最早的迁移理论。

【记忆口诀】:沃尔早练

18.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前运算阶段(2-7)、具体运算阶段(7-11)、形式运算阶段(11-16)。

【记忆口诀】:赶签爱奇艺

19.意志的品质:自觉性、自制性、坚持性、果断性

【记忆口诀】:自制坚果

20.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及其观点:

【记忆口诀】:巴甫洛夫的狗,桑代克的猫,斯金那的老鼠,班杜拉的宝宝,托尔曼的白鼠走迷宫,苛勒的猩猩摘香蕉,布鲁纳“我发现”,奥苏泊尔“我接受”,加涅的信息我加工。

教学原则顺口溜记忆法

教学原则顺口溜记忆法如下:

1、顺序性→循序渐进;

启示:在对青少年进行教育时,必须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低级向高级的顺序,循序渐进,不能“揠苗助长”。

2、阶段性→不能搞“一刀切”;

教育工作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根据这些特点提出不同的发展任务,采用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进行针对性教育。教育的阶段与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相适应。

3、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

要求教育者深入了解学生,针对学生不同的发展水平以及不同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进行因材施教,引导学生扬长避短发展个性,促进学生自由的发展。

4、不平衡性→把握最佳关键期;

人有其发展中关键期和最佳期。所谓关键期(洛伦兹提出)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在关键期内施加教育影响,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错过了关键期的教育,往往事倍功半。

5、互补性→扬长避短要求教育应结合学生实际,扬长避短,长善救失,注重发现学生的自身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记忆口诀:个体身心有规律,顺阶差,不互补。

知识延伸:影响人发展因素的理论。

1、内:遗传决定论—孟子、弗洛伊德、格塞尔、霍尔、高尔顿、威尔逊。

2、外铄论:环境决定论—荀子、洛克、华生、斯金纳。

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教学原则的背诵口诀有哪些

教学原则的背诵口诀有直观性原则为宣讲语;启发性原则为小主动手争取独立;巩固性原则为解析课(扩)。

教学原则的背诵口诀 1、直观性原则

关键词,直接感知到的事物(实物直观,直观教具、PPT,例如直接看到的一些事物)。只要看到感性认识一律都是直观性原则。运用语言直观(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描述)。

记忆口诀,宣讲语。(易考简答、选择)

2、启发性原则(必考)

定义:关键词,学生主体、学习主动性、能力。基本要求:主动性、独立思考、学生动手、。

记忆口诀,小主动手争取独立(易考简答、案例分析)。

3、巩固性原则(只要材料出现复习就体现这个原则)

基本要求:理解,复习,扩充,运用。

记忆口诀,解析课(扩)。

4、循序渐进原则

基本要求:系统性、重点和难点的教学、由浅入深。

记忆口诀,系重油(易考单选、判断)。

5、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定义: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知识、解决问题、学以致用。

记忆口诀,石室(实视)棺材。易考多选。

6、量力性原则又称可接受性原则

定义:适合学生身心发展,难度,努力。

7、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的原则

教知识的过程当中穿插一些德育。

教学原则的重要性是什么 教学原则是指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教学原则既指导教师的教,又指导学生的学,教学原则贯穿于各项教学活动之中,它的正确和灵活应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教学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教学原则确定之后,对教学活动中的内容、方法、手、形式的选择,都有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科学的教学原则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科学的教学原则在人们的教学活动的实践中灵活有效的运用,对教学活动的有效顺利地开展,对提高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效率都会有着积极的作用。

学记教学原则记忆口诀

常用的八大教学原则记忆口诀:科教理论直启发,循序巩固因量力。

口诀当中,包含了每一种教学原则:

1、巩固:指的是巩固性原则。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2、因:指的是因材施教原则。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3、量:指量力性原则。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4、循序:指循序渐进原则。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5、科教:指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教师要保证教学的科学性。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6、理论:指理论联系实际原则。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7、直:即直观性原则。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8、启发:启发性教学原则。

常用的八大教学原则记忆口诀

8个教学原则的口诀内容如下:

1.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反应了学生的认识规律。教师对学生进行启发,而不是告诉学生现成的答案,要注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促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3.循序渐进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也叫系统性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知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巧,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比如教授高中英语人与自然主题这一单元的阅读课文时,为了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4.量力性原则

量力原则也叫可接受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既是学生能够接受的,但又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便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5.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6.巩固性原则

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将其长久地保留在记忆中,并且能根据需要迅速地再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

7.直观性原则

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事物及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理解书本知识并发展其认识能力。

8.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强学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让他们在发展的基础上自觉地掌握知识、技能和技巧,而不仅仅是为了掌握知识,要研究学生的兴趣、动机等内部诱因,尽可能创造有利的条件,使学生对认识的需要得以多方面的表现出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