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笙耀百科 >

问鼎中原的主人公是谁 问鼎中原的主人公是谁人

问鼎中原的主人公是谁

问鼎中原出自《左传》,意思是比喻企图夺取天下。那么问鼎中原的主人公是谁?下面一起来看解答。

问鼎中原的主人公是谁 问鼎中原的主人公是谁人问鼎中原的主人公是谁 问鼎中原的主人公是谁人


1、 问鼎中原的主人公说的是楚庄王,楚穆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国君,春秋五霸之一,称霸中原,威名远扬。

2、 夏朝经历了470年,到前1600年,夏桀无道亡国,九鼎为成汤所得,成汤就建立了商朝。商朝经历550多年,到前1046年,纣王暴虐亡国,九鼎为姬发所得,姬发就建立了周朝。

3、 到前606年,楚庄王想取周而代之,就借朝拜天子的名义,到周王室去问九鼎的大小轻重,结果在周大臣王孙满那里碰了一个软钉子。王孙满说:“统治天下在乎德而不在乎鼎。”庄王很不服气地说:“你不要依仗九鼎,我楚国有的是铜,我们只要折断戈戟的刃尖,就足够做九鼎了。”王孙满说:“大王您别忘了,当初夏禹是因为有德,天下诸侯都拥戴他,各地才贡献铜材,启才能铸成九鼎以象万物。

4、 后来夏桀昏乱,鼎就转移给了商;商纣暴虐,鼎又转移给了周。如果天子有德,鼎虽小却重得难以转移;如果天子无德,鼎虽大却是轻而易动。周朝的国运还未完,鼎的轻重是不可以问的。”庄王无话可说。从此以后,人们就将企图夺取政权称为“问鼎”。

以上的就是关于问鼎中原的主人公是谁的内容介绍了。

问鼎中原的主人公是谁 问鼎中原的主人公

问鼎中原的主人公是楚庄王。

故事内容为:

东周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锋,楚庄王在一次打败了戎族之后,得意洋洋,派兵到周定王的边境阅兵,以彰显楚国的强大。周定王派大臣王孙满到楚国慰问。楚庄王问王孙满九鼎的重量,王孙满用在德不在鼎回答了楚庄王。庄王很不服气地说:你不要依仗九鼎,我楚国有的是铜,我们只要折断戈戟的刃尖,就足够做九鼎了。王孙满说:当初夏禹因为有德,天下诸侯都拥戴他,才能铸成九鼎以象万物。天子有德,鼎虽小却重得难以转移;天子无德,鼎虽大却是轻而易动。周朝的国运还未完,所以鼎的轻重是不可以问的。楚庄王无话可说。从此以后,人们就将企图夺取政权称为问鼎。

问鼎中原,汉语成语,读音为:wèn dǐng zhōng yuán

意思是:比喻企图夺取天下。

成语出自《左传》。

成语的近义词为:中原逐鹿

成语造句:

1、那一年,服装行业群雄并起,未知谁家问鼎中原。

2、一时间,江湖群侠并起,有的想匡扶李唐、重振朝纲,有的想问鼎中原、救于水火之中。

问鼎中原的主人公是谁 问鼎中原的成语故事

1、问鼎中原的主人公是楚庄王。

2、楚庄王熊旅(?—公元前591年),又称荆庄王(出土战国楚简作臧王),芈姓,熊氏,名旅(一作侣、吕),楚穆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国君,楚庄王元年(前613年)到楚庄王二十三年(前591年)在位,春秋五霸之一。

3、成语典故:夏朝经历了470年,到前1600年,夏桀无道亡国,九鼎为成汤所得,成汤就建立了商朝。商朝经历550多年,到前1046年,纣王暴虐亡国,九鼎为周武王姬发所得,姬发就建立了周朝。到前606年,楚庄王流露出觊觎天下的野心,就借朝拜天子的名义,到周王室去问九鼎的大小轻重,结果在周大臣王孙满那里碰了一个软钉子。王孙满说:“统治天下在乎德而不在乎鼎。”楚子庄王很不服气地说:“你不要依仗九鼎,我楚国有的是铜,我们只要折断戈戟的刃尖,就足够做九鼎了。”王孙满说:“楚君您别忘了,当初夏禹是因为有德,天下诸侯都拥戴他,各地才贡献铜材,启才能铸成九鼎以象万物。后来夏桀昏乱,鼎就转移给了商;商纣暴虐,鼎又转移给了周。如果天子有德,鼎虽小却重得难以转移;如果天子无德,鼎虽大却是轻而易动。周朝的国运还未完,鼎的轻重是不可以问的。”楚子庄王无话可说。从此以后,人们就将企图夺取政权称为“问鼎”。

问鼎中原的主人公是谁?

楚庄王。

公元前606年,楚庄王流露出觊觎天下的野心,就借朝拜天子的名义,到周王室去问九鼎的大小轻重,结果在周大臣王孙满那里碰了一个软钉子。

王孙满说:“统治天下在乎德而不在乎鼎。”楚子庄王很不服气地说:“你不要依仗九鼎,我楚国有的是铜,我们只要折断戈戟的刃尖,就足够做九鼎了。”

王孙满说:“如果天子有德,鼎虽小却重得难以转移;如果天子无德,鼎虽大却是轻而易动。周朝的国运还未完,鼎的轻重是不可以问的。”

楚庄王无话可说,从此以后,人们就将企图夺取政权称为“问鼎”。

人物介绍:

楚庄王熊旅是春秋时期楚国国君,楚庄王元年(前613年)到楚庄王二十三年(公元前591年)在位,春秋五霸之一。

庄王即位时年龄尚不足20岁,国内矛盾重重,爆发了公子燮与公子仪的叛乱。在复杂的形势下,他采取了以静观动、以感辨奸的对策,表现出沉湎于声色犬马、不问政事的状况。

三年后,他对楚国的政局和各类人物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他重用了伍举、苏从等忠直之臣,攻灭了前来进犯的庸国,使楚国的势力向西北扩展,任用孙叔敖为令尹,重视生产,发展经济,充实国力。

楚国在北林打败晋国后,郑国开始听命于楚国。为了争当霸主,楚晋之间进行了长时间的,双方互有胜负,楚国在楚庄王十七年(前597年)的邲之战中大获全胜。

使楚国的声威大振,国势日强,而晋国在中小国中威信下降,失去了支配他们的能力。不久,楚庄王灭掉了萧国,又连续三年攻伐宋国,迫使宋国向楚求和。

楚庄王饮马黄河,问鼎中原,实现了自己称霸的愿望。

问鼎中原是谁

历史典故“问鼎中原”的主人公是楚庄王,本文整理了相关内容,欢迎阅读。

问鼎中原典故

传说古代夏禹铸造九鼎,代表九州,作为权力的象征。夏、商、周三代以九鼎为传国重器,为得天下者所据有。春秋时楚庄王北伐,并向周天子的使者询问九鼎的重量,大有夺取周朝天下之势。

楚庄王

楚庄王(?—前591年),又称荆庄王(出土的战国楚简文写作臧王),芈姓熊氏,名侣(一作吕、旅),谥号庄。楚穆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有成就的君主。

春秋五霸之一。庄王之前,楚国一直被排除在华夏文化之外,自庄王称霸中原,不仅使楚国强大,威名远扬,也为华夏文化的传播和民族精神的形成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东周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锋,楚庄王在一次打败了戎族之后,得意洋洋,派兵到周定王的边境阅兵,以彰显楚国的强大。周定王派大臣王孙满到楚国慰问。楚庄王问王孙满九鼎的重量,王孙满用在德不在鼎回答了楚庄王。

庄王很不服气地说:你不要依仗九鼎,我楚国有的是铜,我们只要折断戈戟的刃尖,就足够做九鼎了。王孙满说:当初夏禹因为有德,天下诸侯都拥戴他,才能铸成九鼎以象万物。天子有德,鼎虽小却重得难以转移;天子无德,鼎虽大却是轻而易动。

周朝的国运还未完,所以鼎的轻重是不可以问的。楚庄王无话可说。从此以后,人们就将企图夺取政权称为问鼎。

问鼎中原、一鸣惊人是春秋时期哪个霸主的典故?

楚庄王在即位之后长达三年的时间当中,一直打猎、喝酒,不理政事,甚至还在宫门口挂了块牌子写道“进谏者,杀无赦”。有一天,大夫伍举进见楚庄王,他对楚庄王说有人让他猜一个谜语,他怎么也猜不着,因此特来向楚王请教。楚庄王让他说说看,伍举说“谜语是楚京有大鸟,栖上在朝堂,历时三年整,不鸣亦不翔。令人好难解,到底为哪桩。”楚庄王听完后明白了他的意思,对他说这可不是普通的鸟,这只鸟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这就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由来。

问鼎中原

楚庄王后来称霸天下,其以攻打为借口,在周天子脚下进行演兵,周定王派王孙满来慰劳,而楚庄王别有用心的问王孙满九鼎的轻重,王孙满对其说“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还用“在德不在鼎”教训了楚庄王,终楚庄王被说服,收回了野心。后来人们便用问鼎一词来比喻某人图谋王位。

楚庄王

“一鸣惊人”这则成语源于楚庄王励精图治、振兴楚国的故事。“问鼎”的典故语出《左传·宣公三年》,大意是:楚庄王为讨伐外族入侵者来到洛阳,在周天子境内检阅。

周定王派大夫王孙满去慰劳,楚庄王借机询问周鼎的大小轻重。王孙满说:政德清明,鼎小也重,国君无道,鼎大也轻。周王朝定鼎中原,权力天赐。鼎的轻重不当询问。楚庄王问鼎,大有欲取周王朝天下而代之的意思,结果遭到定王使者王孙满的严词斥责。

问鼎中原和一鸣惊人,都说的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

问鼎中原,一鸣惊人的春秋时期是晋文公,晋文公是春秋时期位霸主

问鼎中原、一鸣惊人讲的是晋文公

是楚庄王啊。

问鼎中原的诸侯王是谁

那么是谁给我们留下了“问鼎中原”的千古佳话呢?

答案是楚庄王。

公元前606 年,为讨伐陆浑之戎,楚庄王领兵北至洛水,在周天子脚下耀武扬兵,检阅。

周定王派王孙满前往慰问楚军,实际上是想探探楚国的虚实。楚庄王乘机询问九鼎的大小轻重。

王孙满回答得不卑不亢:“在德不在鼎。”

在王孙满看来,“九鼎”是王权的象征。你楚庄王不知天高地厚,怎可询问“九鼎”的情况。事实明摆着,你楚庄王陈兵周郊,又问“鼎”的情况,是不是野心膨胀,要灭亡周室取代天下。

可是,警惕过度的王孙满这次却看错了楚庄王。

楚庄王问鼎的大小轻重,实际上并没有取周而代之的打算。因此,他心中无愧地答道:“九鼎有什么厉害的?我们楚国用报废兵器的刃口,就足以铸成同样大的九鼎!”

王孙满一脸庄重。

呜呼!君王其忘之乎?昔虞夏之盛,远方皆至,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桀有乱德,鼎迁于殷,载祀六百。殷纣暴虐,鼎迁于周。德之休明,虽小必重;其奸回昏乱,虽大必轻。昔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在王孙满的眼中,鼎是不能用大小、轻重来衡量的。它的分量在德而不在鼎的本身。夏桀昏乱,九鼎就迁到商都。商纣暴虐,九鼎又迁到周室。

现在,周德虽衰,天命仍然在周。楚庄王啊!楚庄王,你就不要再去打什么问鼎主意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