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笙耀百科 >

数学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数学比的意义思维导图

比和比例的意义是什么?各部分名称是什么?基本性质及作用是什么???

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叫做这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

数学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数学比的意义思维导图数学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数学比的意义思维导图


比号前面的数叫比的前项,后面的数叫做后项,相除的结果叫做比值。

比的性质是: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比的作用:主要用于求比值和化简比。有时也用于填括号未知项等。

比例的意义: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是一个等式。

比例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内项。

比例的性质:在比例里,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

比例的作用主要用于解比例。

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叫做这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

比号前面的数叫比的前项,后面的数叫做后项,相除的结果叫做比值。

比的性质是: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比的作用:主要用于求比值和化简比。有时也用于填括号未知项等。

比例的意义: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是一个等式。

比例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内项。

比例的性质:在比例里,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

比例的作用主要用于解比例。

意义:

比: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比值: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所得的商,叫比值。

基本性质:

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的大小不变.

比例的基本性质:比例的外项之积等于内项之积.

比和比例的区别:

比(例如4︰6):由两个数组成,是一个式子,表示两个数相除。

比例(例如2︰3=4︰6):由四个数组成,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名称:

比有1个前项、1个后项

比号前面的数叫比的前项,后面的数叫做后项,相除的结果叫做比值.

“:”是比号

比例有四项

有2个外项、2个内项

联系:比的前项相当于除法里的被除数,相当于分数里的分子.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法里的除数,相当于分数里的分母.比值相当于除法里的商,相当于分数里的分数值.

区别:比表示的是一种关系,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是一个数.

比的意义

在数学领域中,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在两个数的比中,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比的基本性质是,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反比:如果一个比的前项和后项是另一个比的后项和前项,这两个比叫做互为反比,互为反比的两个比的比值互为倒数;前项为0的比没有反比,因为比的后项不能为0;

连比: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数也可以用比表示,这样比叫做连比;

简单的整数比:比的前项和后项是互质数的比,叫做简单的整数比;

化简比:把两个数的比化成简单的整数比,叫做化简比,也叫比的化简;

按比分配: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这种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

求两个数比的比值,就是用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比值和比都可以用分数形式来表示;比表示一种除法关系,而比值是一个数值;比值不能写成比的形式,但是它可以是分数,也可以是小数或整数。

比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比的意义是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是比号,比号前面的数叫比的前项,后面的数叫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比的基本性质是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比值不变。

1比的基本性质

1.比的前项、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相等。

2.简比的前项和后项互质,且比的前项、后项都为整数。

3.比值通常整数表示,也可以用分数或小数表示。

4.比的后项不能为0 。

5.比的后项乘以比值等于比的前项。

2比、除法与分数之间的区别

1.意义不同:比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相除关系;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是一个数;

2.表示方法不同:除法是一种运算,只能用算式表示;比和分数都可以用分数的形式表示,但是分数并不一定表示两个数量的比。

3.结果不同:除法的计算结果是一个商,这个商可以是整数、小数或分数;比只有当要求比值的时候,才需要用除法计算,比值可以用整数、小数或分数表示;而分数就是一个数,不需要计算。

比的定义和比的基本性质

比的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0,比值不变,这一规律叫做比的性质。

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是比号,比号前面的数叫比的前项,后面的数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或整数表示。

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比的前项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又相当于分数中的分子,比号相当于除号又相当于分数线,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数,又相当于分数中的分母,比中间的比值相当于除法中的商,又相当于分数中的分数值。(比的后项不能为0)

扩展资料:

比是由一个前项和一个后项组成的除法算式,只不过把“÷”(除号)改成了“:”(比号)而已,但除法算式表示的是一种运算,而比则表示两个数的关系。和分数的分数线类似。

举一个例子,比如6÷4用比的形式写作6:4。“:”是比号,读作“比”。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而本例中6是这个比的前项,4是这个比的后项。

比跟除法、分数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分子,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数、分母,比值相当于商、分数值,比号相当于除号、分数线。比值相当于商和分数值。

因为除数和分母不能为“0”,所以比的后项不能为“0”。如果用字母表示比、除法、分数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a:b=a÷b=a/b(b≠0)。

参考资料来源:

1.比的意义、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

比的意义:两数相除就叫做这两数的比。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以“3:5=0.5为例“3”叫做比的前项,“5”叫做比的后项,“0.5”叫比值。

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在一个比例中,内项的乘积等于外项的乘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以“3:5=6:10”为例“3,10”叫外项,“5,6”叫内项。

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

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知识点如下:

1、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2、在两个数的比中,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例如15:10=15÷10=3/2(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或整数表示)。

3、比可以表示两个相同量的关系,即倍数关系。也可以表示两个不同量的比,得到一个新量。例:路程÷速度=时间。

4、区分比和比值。

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可以写成比的形式,也可以用分数表示。

比值:相当于商,是一个数,可以是整数,分数,也可以是小数。

5、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两个数的比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

6、比和除法、分数的联系:

比前项比号“:”后项比值。

除法被除数除号“÷”除数商。

分数分子分数线“—”分母分数值。

7、比和除法、分数的区别: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是一个数,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

8、根据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可以理解比的后项不能为0。

体育比赛中出现两队的分是2:0等,这只是一种记分的形式,不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

比的基本性质如下:

1、根据比、除法、分数的关系:

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时(0除外),分数值不变。

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2、简整数比: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并且是互质数,这样的比就是简整数比。

3、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简单的整数比。

4、化简比:

用求比值的方法。注意:结果要写成比的形式。

如:15∶10=15÷10=3/2=3∶2

5、按比例分配: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种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

如:已知两个量之比为,则设这两个量分别为。

路程一定,速度比和时间比成反比。(如:路程相同,速度比是4:5,时间比则为5:4)

工作总量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成反比。

(如:工作总量相同,工作时间比是3:2,工作效率比则是2:3)

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知识点

一、比的意义

1、比: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比表示的两个数之间的相除关系。

2、比的结构:在两个数的比中,比号前面的数叫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比的后项。

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或整数表示。

简比: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且只有公因数1,这样的比称为简整数比。

3、比可以表示两个同类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比如一个长方形长和宽的比是15:10;

也可以表示两个不同类数量之间的相除关系,得到一个新的量:比如路程÷时间=速度。

4、求比值:

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所以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即可求得比值。

比值是一个具体的数,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或整数表示。

比值是否带单位:同类数量的比仅表示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其比值不带单位;不同类数量的比,其比值是一个新的数量,通常带一个复合单位(如 速度)。5、比与比值的关系:二者在写法上可能相同(都可以用分数表示),但比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相除关系;比值则是一个具体的数字。

6、比、除法与分数之间的联系:a:b=a÷b=a/b(b≠0)

比、除法与分数之间的区别:

(1)、意义不同:比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相除关系;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是一个数;(2)、表示方法不同:除法是一种运算,只能用算式表示;比和分数都可以用分数的形式表示,但是分数并不一定表示两个数量的比。(3)、结果不同:除法的计算结果是一个商,这个商可以是整数、小数或分数;比只有当要求比值的时候,才需要用除法计算,比值可以用整数、小数或分数表示;而分数就是一个数,不需要计算。

7、为什么比的后项不能为0:在除法中,除数不能为0;在分数中,分母不能为0;而比的后项就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分数中的分母,所以比的后项也不能为0。

8、求比中的未知项:

(1)、在除法中,被除数÷除数=商,这3个数量只要知道其中任意2个量,就能求出另一个量。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2)、比和除法本质上相通的,也就是说,比的前项、后项以及比值中的任意两个量,就能求出另一个量。前项=后项×比值;后项=前项÷比值;比值=前项÷后项。9、体育比赛中的比分,与数学的中比有什么区别?

(1)、体育比赛中的比表示的仅仅是比赛双方的得分情况,比如3:2或11:9等等,也就可以是2:0或0:3甚至是0:0,这个得分的比表示的不是两个数的相除关系,而是双方得分的相关系,比号的前后和后面都可以是0。(2)、而数学中的比表示的是两个数之间的相除关系,其后项是不能等于0的。比可以计算出相除的结果(也就是比值),也可以进行化简,如3:6=1:2。但是比赛得分就不能除法计算,也不能化简。二、比的基本性质与化简比

1、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根据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可以类比一下比的基本性质、除法中的商不变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

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大小不变。

2、化简比:利用比的基本性质,把比化简成简整数比。

简整数比: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且只有公因数1,也就是比的前项和后项互质。

3、化简比的方法总结:

(1)、整数比化简: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他们的公因数;(2)、分数比化简: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分母的小公倍数,使其变成整数比,再按整数比的方法化简;(3)、小数比化简:前项和后项的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使其变成整数比,再按整数比的方法化简;(4)、小数和分数混合的比:可以先把小数化成分数,使其变成分数比,再按分数比的方法化简;也可以是先把分数化成小数,使其变成小数比,再按小数比的方法化简。

三、利用比的基本性质解题

1、常考题型一:例、把5:12的前项加上5,要使其比值不变,后项应该加上多少?

【解析】误区提示:比的基本性质是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如果把比的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加上或者减去相同的数(0除外),并不能保证比值不变,所以后项不能和前项一样加上5。

正确思路:前项加上5,5+5=10,相当于前项乘以2,要使其比值不变,后项也要乘以2,12×2=24,5:12=10:24。但是题目问的时候后项应该加上多少,所以24-12=12,后项应该加上12。

2、常考题型二:化连比。

例、已知甲数:乙数=3:10,乙数:丙数=4:9,请问甲乙丙三个数的比是多少?

【解析】甲数:乙数=3:10,乙数:丙数=4:9,可以发现甲乙的比中乙数占10份,而乙丙的比中乙数占4份,同一个数在不同的比中的份数不一样,是因为每一份的量不统一。那么咱们可以抓住乙数这个中间量来统一每份数。

具体方法就是找到中间量的小公倍数,4 和10的小公倍数是20,根据比的基本性质,甲数:乙数=3:10=6:20;乙数:丙数=4:9=20:45。

这样一来乙数在两个比中所占的份数都是20份,那么两个比中的每一份的量就是相同的,可以写成连比,甲:乙:丙=6:20:45。

本期思考题:甲数是乙数的3/10,乙数是丙数的4/9,求这三个数的连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