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笙耀百科 >

百老汇音乐剧《汉密尔顿》剧目解读:人人生而平等

汉密尔顿音乐剧和历史的区别

当这段有节奏的说唱响起,音乐剧粉丝立刻就会知道这是音乐剧《汉密尔顿》。这部音乐剧于2015年在百老汇首演,在2016年的第70届托尼奖斩获11个奖项,以16项提名打破了《制作人》的提名记录。

百老汇音乐剧《汉密尔顿》剧目解读:人人生而平等百老汇音乐剧《汉密尔顿》剧目解读:人人生而平等


可是汉密尔顿是谁?

说起来,这位美国的第一个财政部长,被印在十元美钞上的“美国国父”并不如剧中出现的、杰斐逊等人更为人所熟知。剧中所提到的历史事件或许对于美国人来说是烂熟

汉密尔顿音乐剧里的国王特点

汉密尔顿音乐剧里的国王特点:被称为口水国王,,特别是他在唱《What Comes Next》是抑制不住的口水,实在是太可爱了。

音乐剧由喜歌剧及轻歌剧(或称“小歌剧”)演变而成的,早期称作“音乐喜剧”,后来简称为“音乐剧”,是19世纪末起源于英国的一种歌剧体裁,是由对白和歌唱相结合而演出的戏剧形式。

音乐剧熔戏剧、音乐、歌舞等于一炉,富于幽默情趣和喜剧色彩。音乐剧在全世界各地都有上演,但演出频密的地方是美国纽约市的百老汇和英国的伦敦西区。

因此百老汇音乐剧这个称谓可以指在百老汇地区上演的音乐剧,又往往可是泛指所有近似百老汇风格的音乐剧。而习惯上称呼为音乐剧的戏剧,多是指西方音乐剧。

音乐剧《汉密尔顿》剧目解读是什么?

音乐剧《汉密尔顿》剧目解读如下:

《汉密尔顿》别出心裁的编排所传达出的价值观和意涵早已突破了音乐剧领域。《》的一篇文章认为,该剧的创作者们是以当今的价值观和视角讲述美国过去的故事,同时又是在“通过讲述美国的历史来影射当下支离破碎的”。

《汉密尔顿》讲述的历史和现实相互交错,隐隐都指向一个议题,这个议题早在《独立宣言》中就已明确阐释过——“人人生而平等”。但传统美国梦的“机会平等”原则在现实中化为一纸虚文。建国初的美国宪法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妥协,黑人只算2/3个人,而女性权利甚至没有被提及。

音乐剧《汉密尔顿》的评价

为了将《汉密尔顿》搬上舞台,编剧、作曲及主演林-曼努尔·米兰达筹备了6年时间,让来自不同、不同肤色的演员们通过嘻哈说唱的音乐形式讲述几位美国开国元勋的历史。“当你看到黑人和棕色人种的表演者讲述我们的起源时,它就有了不同的含义”,米兰达说。

2015年1月20日,该剧首次在纽约公共剧院亮相,半年之后登上百老汇的理查德·罗杰斯大剧院,为百老汇赚取了6.5亿美元票房,直到导致该剧在今年3月中旬停映。2016年《汉密尔顿》曾横扫托尼奖,拿下11座奖杯。

汉密尔顿音乐剧什么时候来

汉密尔顿音乐剧暂时不会来演出,不具备被引进的可能。《汉密尔顿》根据美国第一任财政部长、美国开国元勋之一的·汉密尔顿本人经历改编,由托马斯·凯尔导演、林-曼努尔·米兰达编剧、作曲及主演的音乐剧,于2015年8月6日在百老汇首演。

汉密尔顿音乐剧人物关系

将军的女儿伊丽莎白、安吉莉卡和佩吉是菲利普·斯凯勒将军和他的妻子凯瑟琳·范·伦斯勒的三个的孩子。菲利普和凯瑟琳都是纽约富裕的荷兰家庭的成员。基蒂是奥尔巴尼上流的一员,是新阿姆斯特丹创始人们的后裔。阿诺德·罗高在他的书《致命的友谊:·汉密尔顿和亚伦·伯尔》中把她描述为“一位美丽、匀称、文雅的女士”菲利普在母亲位于新罗谢尔的家中接受私立教育,在成长过程中,他学会了说一口流利的法语。当他年轻时参加贸易探险,与当地的易洛魁人和莫霍克部落谈判时,这一技能被证明是有用的。

和汉密尔顿这两个人在音乐剧中是有一段特别让人心的一段剧情,因为在音乐剧中这两个人物属于曾经的朋友,但是终处于了一个对立面的一个过程,为了自己的事业,为了自己的理想,两个人不得已走到了对立面,抛弃了曾经的友情。

如何评价音乐剧《汉密尔顿》(Hamilton)?

评价:剧中音乐以嘻哈为主,穿插了爵士,节奏布鲁斯, 叮砰巷等多种风格的歌曲。来自不同不同肤色的演员们将几位开国元勋的历史通过嘻哈说唱等更能让年轻人接受的音乐形式传播出来。

《汉密尔顿》由托马斯·凯尔导演、林-曼努尔·米兰达编剧、作曲及主演的音乐剧,于2015年8月6日在百老汇首演。

全剧歌曲:

专辑名:Hamilton (Original Broadway Cast Recording)汉密尔顿音乐剧原声带(百老汇首演版)。

流派:Soundtrack原声。

语种:英语。

发行时间:2015-09-25。

以上内容参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