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笙耀百科 >

青年拔尖人才 八桂青年拔尖人才

2022国家青年拔尖人才时间

2022年11月29日—12月30日。

青年拔尖人才 八桂青年拔尖人才青年拔尖人才 八桂青年拔尖人才


选拔对象及范围:

(一)1981年1月1日以后出生。

(二)从事基础理论研究、科学技术创新等工作的,一般应当取得博士学位。

(三)遵纪守法,具有“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科学精神,有坚定的政治品德、优秀的学术道德、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学风正派。

申报人原则上不允许破格。下列人员不在申报范围:已获得国家级人才计划、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家杰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上海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原)、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原)等人才计划资助的人员。

推荐方式:

(一)评审推荐

设立文化思政、教育、科技、产业、金融、城乡治理、卫生、国资、综合9个推荐平台,其中:

1. 文化思政平台由市委宣传部牵头,负责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文化艺术、文创产业、体育、法律等领域青年人才推荐;

2. 教育平台由市教卫工作党委牵头,负责高校青年人才推荐;

3. 科技平台由市科委牵头,负责科研院所青年人才推荐;

4. 产业平台由市经济信息化委牵头,市商务委配合,负责在沪央企、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企业青年人才推荐;

5. 金融平台由市金融工作党委牵头,负责金融、会计领域青年人才推荐;

6. 城乡治理平台由市建设交通工作党委牵头,市农业农村委配合,负责城市治理、建设、交通、管理、航运、农业农村领域青年人才推荐;

7. 卫生平台由市卫生健康委牵头,负责医疗卫生领域青年人才推荐;

8. 国资平台由市国资委牵头,负责国有企业青年人才推荐;

9. 综合平台由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牵头,采用“提名+评审”形式,负责国防科工、基础研究等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青年人才推荐。

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2022重点领域有哪些

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是国家级的教育支持计划,旨在培养和选拔出优秀的青年人才,以推动国家科技和经济的发展。2022年的计划分为四个领域:

1. 自然科学和前沿技术领域:包括数学、物理、化学、信息技术、材料科学、天文学等领域的研究人员和高技术人才。

2. 生命科学和健康领域:包括生态学、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药学、临床医学等领域的研究人员和医疗卫生人才。

3. 社会科学和人文领域:包括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哲学、历史学、文艺创作等领域的研究人员和文化创意人才。

4. 工程和应用技术领域:包括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化工工程、建筑与城市规划、交通运输、环境科学与工程等领域的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才。

2022年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的重点领域包括:1、新型信息技术: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智能制造、金融科技、生物技术、智能安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2、未来能源:包括新能源、储能技术、清洁能源、智能电网等;3、新材料:包括纳米材料、功能性材料、生物材料、高性能材料等;4、新能源汽车:包括新能源汽车技术、智能驾驶、智能网联、新能源车联网等;5、新农业:包括农业机器人、智能农业、节水灌溉等;6、新型基础设施:包括智能城市、智慧交通、智慧家庭、智能电力网等。

2021年、2022年上海青拔尖人才计划人选推荐评审工作合并实施,统称为2022年东方英才计划青年项目(原上海青年拔尖人才),有关人选标准、选拔工作机制等按照《关于印发<上海市青年英才开发计划实施意见>的通知》(沪委组〔2014〕发字95号)执行,现将有关工作要求通知如下:

一、选拔对象及范围

(一)1981年1月1日以后出生。

(二)从事基础理论研究、科学技术创新等工作的,一般应当取得博士学位。

(三)遵纪守法,具有“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科学精神,有坚定的政治品德、优秀的学术道德、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学风正派。

申报人原则上不允许破格。下列人员不在申报范围:已获得国家级人才计划、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家杰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上海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原)、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原)等人才计划资助的人员。

二、推荐方式

(一)评审推荐

设立文化思政、教育、科技、产业、金融、城乡治理、卫生、国资、综合9个推荐平台,其中:

1. 文化思政平台由市委宣传部牵头,负责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文化艺术、文创产业、体育、法律等领域青年人才推荐;

2. 教育平台由市教卫工作党委牵头,负责高校青年人才推荐;

3. 科技平台由市科委牵头,负责科研院所青年人才推荐;

4. 产业平台由市经济信息化委牵头,市商务委配合,负责在沪央企、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企业青年人才推荐;

5. 金融平台由市金融工作党委牵头,负责金融、会计领域青年人才推荐;

6. 城乡治理平台由市建设交通工作党委牵头,市农业农村委配合,负责城市治理、建设、交通、管理、航运、农业农村领域青年人才推荐;

7. 卫生平台由市卫生健康委牵头,负责医疗卫生领域青年人才推荐;

8. 国资平台由市国资委牵头,负责国有企业青年人才推荐;

9. 综合平台由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牵头,采用“提名+评审”形式,负责国防科工、基础研究等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青年人才推荐。

评审推荐分为以下几个途径:

1.单位推荐。各单位按照选拔条件及所属领域分类,分别向相应牵头单位推荐。若存在领域交叉情况,由用人单位自主选择对应平台。经申报人同意,各平台间可协商调整人选对应的申报平台。

2.专家举荐。经1名及以上高峰人才、国家实验室主任,或2名及以上同专业在沪两院院士联名推荐的,符合基本条件,通过综合评价达到本行业领域申报人才平均水平的可直接进入终审环节,不占用平台推荐名额。每名专家每年可推荐1名人才,若出现专家推荐多名人才情况,以手写推荐时间先后顺序为准。

3.社会团体举荐。专业学会、行业协会等通过政府社团管理部门登记的合法团体可以举荐本学术技术领域中符合申报条件的优秀人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