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笙耀百科 >

苍耳子图片植物图片(苍耳图片 植物)

本文目录一览:

一种植物,学名是什么?果实椭圆,绿色带刺。野外经常粘在衣服上或者动物皮毛上。

苍耳子 苍耳子为菊科植物苍耳Xanthium sibiricum Patr.的带总苞的果实。又名枱耳实(《本经》),牛虱子(《贵州民间方药集》),胡寝子(《药材资料汇编》),苍郎种、棉螳螂(《江苏植药志》),苍子、胡苍子(《东北药植志》),饿虱子(《广西中药志》),苍棵子、苍耳蒺藜(《陕西中草药》)。苍耳子属于常用中草药,具有散风除湿通窍等功效。此外,苍耳草或全草亦可药用,但苍耳为有毒植物,以果实为最毒,使用须严格遵照医嘱。

什么植物的果实呈枣核状带刺

资料:

苍耳,别称卷耳、葹、苓耳、胡葈、地葵、枲耳、葈耳、白胡等。为菊科植物,一年生草本,高可达一米。全株都有其毒,以果实、特别是种子毒性较大。果实叫苍耳子,瘦果成熟时变坚硬,连同喙部长12~15毫米,宽4~7毫米,外面有疏生的具钩状的刺,刺极细而直。苍耳子属于常用中草药,具有散风除湿通窍等功效。

原产于美洲和东亚,广布欧洲大部和北美部分地区;野生于山坡、草地、路旁等。广泛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华南、西北及西南各省区。苏联、伊朗、印度、朝鲜和日本也有分布。

分析:

果实呈枣核状带刺的植物,菊科植物苍耳符合。请看苍耳图片。

图中那一个个是什么中药材?

苍耳

医书上的苍耳子图片

别名

:苍子。

来源

:为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苍耳的干燥成熟带苞片的果实。均为野生。

产地

:各地均产。

性状鉴别

:苍耳果实呈纺锤形。表面灰黄~灰绿色,带有勾剌,外皮(总苞)坚韧,内分二室,各有一枚瘦果,瘦果卵圆形,灰墨色,一端有剌状突起的柱基,去种皮后内有子叶二片。有油性,气微味苦。

以子大,饱满,黄绿色者为佳。

主要成分

:含苍耳甙,苍耳油(其中有大量亚油酸),苍耳毒蛋白,丙种维生素等。

功效与作用

:祛风散湿,其作用为发汗,镇痛,抗菌,消炎。体外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副作用可有口渴,便秘。

炮制

:炒至深黄色,串去剌药用。

性味

:甘苦温,有小毒。

归经

:入肺经。

功能

:发汗,散风,去湿。

主治

:风寒头痛,鼻渊,痹痛拘挛。

苍耳子的功效与作用

临床应用

:1、常用治鼻窦炎(鼻渊),过敏性鼻炎,配辛夷更能加强通窍作用。如属急性鼻窦炎,热挚较盛,发热,头痛,鼻流浊涕,须配清热药如石膏,黄芩等,方如苍耳散。如属慢性,则配辛夷,茜草等,方如复方苍耳子汤,对减轻炎症,减少流涕有一定帮助。如属过敏性鼻炎,则配益气汤再加五味子、金缨子,方如苍耳益气汤。对调补体质,改变过敏状态有一定帮助。

2、治风湿痹痛,关节活动不灵、痛处不定,呈游走性,配威灵仙、肉桂、苍术、川芎。

3、治外感风邪所致的头痛,即所谓“头风”,头痛如劈如锥,牵及颈后,遇风更甚,可用苍耳子(兼有鼻塞者更合适),取其能发汗镇痛,常与防风、藁本、白芷等解表药同用。

4、治荨麻疹可用苍耳子水煎外洗(连茎、叶同用较好)。

用量

:3~9g。不可过服,否则易致中毒,中毒症状为恶心、呕吐、低血压,腹痛。

外方举例

:1、苍耳散(《济生方》);苍耳子6g,辛夷6g,白芷6g,薄荷4.5g(后下),生石膏30g(打碎先煎),黄芩6g,水煎服。

2、复方苍耳子汤:苍耳子15g,辛夷9g,银花9g,茜草6g,菊花9g,水煎,加少许蜜糖或砂糖送服。

3、苍耳益气汤:苍耳子9g,辛夷9g,党参12g,白术9g,茯苓12g,金樱子6g,五味子4.5g,甘草6g,水煎服。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苍耳子,为您推荐一下内容

苍耳叶子的功效与作用,苍耳子叶子外敷的作用

苍耳子的副作用,去除苍耳毒性的方法

炒苍耳子图片 炒苍耳子的功效与作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