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笙耀百科 >

浪淘沙令词牌格律(浪淘沙令 词牌)

本文目录一览:

浪淘沙是词牌名还是曲牌名?

词牌名。

浪淘沙:唐代一种曲子的名称,是词牌名。

此词原为唐教坊曲,又名《浪淘沙令》、《卖花声》等。唐人多用七言绝句入曲,南唐李煜始演为长短句。双调,五十四字(宋人有稍作增减者),平韵,此调又由柳永、周邦彦演为长调《浪淘沙漫》,是别格。

体裁特征

正体,双调,五十四字。前后段各五句,四平韵。以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为代表。此调平韵者以此词为正体,若杜词之或减字、或添字,柳词之减字,皆变格也。此词前后段两起句俱五字,宋元人俱本此填。

按李词别首前段第一句“往事只堪哀”,“往”字仄声。晏几道词前段第四句“惟恨花前携手处”,“惟”字平声。后段第四句“曳雨牵云留客醉”,“牵”字平声。欧阳修词后段结句“特地魂消”,“特”字仄声。

谱内可平可仄据之,余参杜词、柳词。又按石孝友词“好恨这风儿,催俺分离。船儿吹得去如飞。因甚眉儿吹不展,叵耐风儿。不是这船儿,载起相思?船儿若念我孤栖。载取人人篷底睡,感谢风儿。”前后段叠用四“儿”字韵,此乃独木桥体,用韵游戏,非别是一体也。

请问一下浪淘沙的词牌格式

〔题考〕本调出于乐府,【乐府诗集】收入近代曲中。原为二十八字,即七言绝句一首。唐白居易、刘禹锡并有此词,且词句即咏江浪淘沙。如皇甫松词云:「蛮歌豆寇北人愁,浦雨杉风野艇秋,浪起鵁鶄眠不得,寒沙细细入江流,」亦非泛作也。迨至李煜,因旧调另制新声,乃变作双调,每段仅存七言二句,而所咏亦泛而不必切题矣。

【词律】以二十八字为正格,而以本调为变体,又名[曲入冥]、[过龙门]、[卖花声];而[谢池春]亦名[卖花声],不容稍混也。

〔作法〕 本调五十四字,前后阕字句完全相同。第一句五字,与[忆江南]次句同。第二句四字,为仄仄平平,第一字平仄不拘。第三句即平起平收之七言句。第四句为仄起仄收之七言句。第五句则与第二句同。此调平仄既宽,而后半又同前半,为初学填词者最易摹拟之词调也。

浪淘沙,词牌名

亦称《浪淘沙令》、《卖花声》《过龙门》。 双调五十四字,前后阕各四平浪淘沙,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欧阳修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浪淘沙(词牌名)详细资料大全

浪淘沙,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名,又名“卖花声”。中唐刘禹锡、白居易依小调《浪淘沙》唱和而首创乐府歌辞《浪淘沙》,南唐后主李煜衍小令《浪淘沙》,北宋柳永创长调慢曲《浪淘沙》。《乐章集》名《浪淘沙令》,入“歇指调”,《清真集》入“商调”,韵味转密,句读亦与《乐章集》多有不同。代表作有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等。

基本介绍 中文名 :浪淘沙 别名 :卖花声 始兴年代 :唐代 流行年代 :宋代 正体结构 :双调56字 正体韵格 :平韵 词牌沿革,格律说明,格律对照,格一(七言绝句体),格二(双调小令体),格三(商调慢词体),典范词作, 词牌沿革 浪淘沙,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隋唐燕乐大兴,文人善取乐入诗。中唐刘禹锡、白居易依小调《浪淘沙》唱和而首创乐府歌辞《浪淘沙》,为七言绝句体;五代李后主衍小令《浪淘沙》,始流行长短句双调小令;北宋柳永创长调慢曲《浪淘沙》。 《全唐诗》在词部中说“唐人乐府原用律绝等诗杂和声歌之,其并和声作实字,长短其句以就曲拍者为填词”。在诗乐结合的大时代氛围中,刘、白善习民歌并依当时流行歌谣曲调而创制七言绝句体唱和《浪淘沙》,被《乐府诗集》列入“近代曲辞”中,它本是一些散佚或残损的民间乐调的杂曲,由乐府机构加以整理而得以保存的诗歌,其内容多是诗人述志感怀之作。 格律说明 浪淘沙词牌有多体。刘禹锡、白居易首创乐府歌辞《浪淘沙》,作七言绝句体。有两种格式,一为仄起式,一为平起式,四句二十八字,与七绝仄起平起式全同。 五代开始流行长短句双调小令《浪淘沙》,五十四字,前后片各四平韵,多作激越凄壮之音。《乐章集》名《浪淘沙令》。入“歇指调”,前后片首句各少一字。复就“歇指调”演为长调慢曲,共一百三十四字,分三段,第一、二段各四仄韵,第三段两仄韵,定用入声韵(唐宋人词,凡同一曲调,原用平声韵者,如改仄韵,例用入声,原用入声韵者,亦改作平韵)。《清真集》入“商调”,韵味转密,句逗亦与《乐章集》多有不同,共一百三十三字,第一段六仄韵,第二、三段各五仄韵,并叶入声韵。 格律对照 格一(七言绝句体) 仄起式 刘禹锡《浪淘沙九首(其六)》 (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平起式 皇甫松《浪淘沙·滩头细草接疏林》 (平) 平 (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滩头细草接疏林,浪恶罾舡半欲沉。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宿鹭眠鸥飞旧浦,去年沙觜是江心。 格二(双调小令体) 小令定格 双调五十四字,前后段各五句、四平韵 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平平。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平平。 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小令别格 双调五十二字,前后段各五句、四平韵 柳永《浪淘沙·有个人人》 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 有个人人,飞燕精神。急锵环佩上华裀。促拍尽随红袖举,风柳腰身。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 簌簌轻裙,妙尽尖新。曲终独立敛香尘。应是四肢娇困也,眉黛双颦。 格三(商调慢词体) 双调一百三十三字,前段九句四仄韵,后段十六句五仄韵。此种慢曲,必须选用入声韵部。所有抝句与领格字,不但要遵守平仄,更得注意四声,方能符合曲体。 柳永《浪淘沙慢·梦觉》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梦觉。透窗风一线,寒灯吹息。那堪酒醒,又闻空阶,夜雨频滴。嗟因循久作天涯客。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 负佳人, 几许盟言,更忍把,从前欢会,陡顿翻成忧戚。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愁极。再三追思,洞房深处,几度饮散歌阑,香暖鸳鸯被,岂暂时疏散,费伊心力。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殢雨尤云,有万般千种相怜惜。到如今,天长漏永,无端自家疏隔。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 知何时,却拥秦云态,愿低帏昵枕, 轻轻细说与,江乡夜夜,数寒更思忆。  典范词作 (唐)刘禹锡《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唐)白居易《浪淘沙·白浪茫茫与海连》 (南唐)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南唐)李煜《浪淘沙·往事只堪哀》 (北宋)欧阳修《浪淘沙·把酒祝东风》 (北宋)王安石《浪淘沙令·伊吕两衰翁》 (北宋)晏几道《浪淘沙·小绿间长红》 (北宋)蔡伸《浪淘沙·楼下水潺湲》 (南宋)李清照《浪淘沙·帘外五更风》 (南宋)辛弃疾《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

乐府浪淘沙全部的古诗?

浪淘沙九首

其一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其二

洛水桥边春日斜,碧流轻浅见琼砂。

无端陌上狂风疾,惊起鸳鸯出浪花。

其三

汴水东流虎眼文,清淮晓色鸭头春。

君看渡口淘沙处,渡却人间多少人。

其四

鹦鹉洲头浪飐沙,青楼春望日将斜。

衔泥燕子争归舍,独自狂夫不忆家。

其五

濯锦江边两岸花,春风吹浪正淘沙。

女郎剪下鸳鸯锦,将向中流匹晚霞。

其六

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其七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其八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其九

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

令人忽忆潇湘渚,回唱迎神三两声。

浪淘沙(20首)

• 《浪淘沙·好恨这风儿》- 石孝友 - 宋

• 《浪淘沙·一叶忽惊秋》- 贺铸 - 宋

• 《浪淘沙·云叶弄轻阴》- 吴琚 - 宋

• 《浪淘沙·落日在阑干》- 周紫芝 - 宋

• 《浪淘沙·春在画桥西》- 李振祖 - 宋

• 《浪淘沙·素手水晶盘》- 王仲甫 - 宋

• 《浪淘沙·八十加三迎九十》- 黄某 - 宋

• 《浪淘沙·岸柳可藏鸦》- 吴琚 - 宋

• 《浪淘沙·娱老小亭新》- 葛胜仲 - 宋

• 《浪淘沙·黯淡养花天》- 范成大 - 宋

• 《浪淘沙·极目楚天空》- 幼卿 - 宋

• 《浪淘沙·雁塞说井门》- 裴湘 - 宋

• 《浪淘沙·观潮作》- 曾觌 - 宋

• 《浪淘沙·拍手趁西风》- 李祁 - 宋

• 《浪淘沙·宝押绣帘斜》- 李莱老 - 宋

• 《浪淘沙·我有屋三椽》- 吕洞宾 - 唐

• 《浪淘沙·云藏鹅湖山》- 章谦亨 - 宋

• 《浪淘沙·秋夜感怀》- 刘辰翁 - 宋

• 《浪淘沙》- 刘禹锡 - 唐

• 《浪淘沙·花外倒金翘》- 欧阳修 - 宋

《浪淘沙》是唐代的诗词还是曲?

《浪淘沙》是唐代的词牌名。

《浪淘沙》,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中唐刘禹锡、白居易依小调《浪淘沙》唱和而首创乐府歌辞《浪淘沙》,单调四句,为七言绝句体。

五代南唐后主李煜衍小令《浪淘沙》(《浪淘沙令》),北宋柳永创长调慢曲《浪淘沙》(《浪淘沙慢》),均与原词《浪淘沙》不同。此调代表作有刘禹锡《浪淘沙九首》等。

格律说明

浪淘沙词牌有多体。刘禹锡、白居易首创乐府歌辞《浪淘沙》,作七言绝句体。有两种格式,一为仄起式,一为平起式,四句二十八字,与七绝仄起平起式全同。

此与宋人《浪淘沙令》《浪淘沙慢》不同,盖宋人借旧曲名,另倚新腔。此七言绝句也。按《浪淘沙》词创自刘、白,刘词九首与此同,惟白词六首皆拗体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