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笙耀百科 >

韬光养晦的晦是什么意思?_韬光养晦的晦是什么意思怎么读

【成语意思】:指不过分炫耀自己明显高于别人的地方,以一技之长刺激、诋毁别人的短处,要注重认识、修正自己的不足之处,使自身周正、平衡发展。

韬光养晦的晦是什么意思?_韬光养晦的晦是什么意思怎么读韬光养晦的晦是什么意思?_韬光养晦的晦是什么意思怎么读


【字词解释】:韬,是指按捺,柔化,隐藏,丢弃;

光,是指锋芒,外露的锐气,这里指芒刺。引申为突出的才华、能力;

养,是指修养,培养;

晦,是指没有月光之夜,昏暗不明,这里重指自己修养不足的地方、不足之处。

【成语初出】:《旧唐书·宣宗记》“历太和会昌朝,愈事韬晦,群居游处,未尝有言。”

《荡寇志》第76回:“贤侄休怪老夫说,似你这般人物,不争就此罢休。你此去,须韬光养晦,再看天时。

【成语性质】:褒义词,一般做主谓式或谓语。

“韬光养晦,厚积薄发”意思是指刻意隐藏自己的才能,使其不外露,形容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办好事情。

韬光养晦是汉语词语之一,可以作谓语,其意思是隐匿光彩、才华,收敛锋芒、踪迹,光芒,养晦是处在一个相对不显眼的位置。该词语出自于《旧唐书·宣宗记》。韬光养晦还包括谦卑的意思,就是甘愿让对方处在重要的位置,让自己处在次要的位置。

例句

1、这些年来他们韬光养晦,在各地暗暗发展自己的势力。

2、背地里,看破系统真面目,韬光养晦,时刻准备着与最后的敌人——武侠系统一战。

3、韬光养晦之后,才能厚积薄发,成就一番事业。

4、文帝杨坚在位时,以宋缺的雄材大略,始终不敢轻举妄动,还得韬光养晦,潜心修隐,免招皇家猜忌。

隐藏才能,不使外露。“韬光”的字面意思是收敛光芒,引申意义为避免抛头露面。“养晦”的字面意思是隐形遁迹,修身养性,引申之意为隐退待时。

隐藏才能,不使外露。“韬光”的字面意思是收敛光芒,引申意义为避免抛头露面。“养晦”的字面意思是隐形遁迹,修身养性,引申之意为隐退待时。

“韬”--隐藏

“晦”--外露

词 目 韬光养晦

发 音 tāo guāng yǎng huì

释 义 指隐藏才能,不使外露。

出 处 《旧唐书·宣宗记》:“历太和会昌朝,愈事韬晦,群居游处,未尝有言。”

韬 隐匿,敛藏

晦 声迹,锋芒

韬光养晦,拼音tāo guāng yǎng huì,比喻隐藏才能,不使外露。

韬:按捺,柔化,隐藏。光:锋芒,外露的锐气;引申为突出的、外露的才华、能力、荣誉等。“韬光”的字面意思是收敛光芒,引申意义为避免抛头露面。

养:休养,培养。晦:隐藏。“养晦”的字面意思是隐形遁迹,修身养性,引申之意为隐退待时。成语指隐藏才能,不使外露,在不显眼的地方养精蓄锐,休养生息。亦作“韬晦之计”。

扩展资料

相关故事:

历史上最有名的有关“韬光养晦”的典故,则出自《三国演义》著名的“曹操煮酒论英雄”的故事。

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势力很大。刘备虽贵为皇叔,却势单力薄,为防曹操谋害,不得不在住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光养晦之计。

一天,刘备正在浇菜,曹操派人请刘备,刘备只得胆战心惊地一同前往入府见曹操。曹操说:刚才看见院内枝头上的梅子青青的,想起以往一件件往事,今天见此梅,不可不赏,恰逢煮酒正熟,故邀你到小亭一会。

刘备随曹操来到小亭,只见已经摆好了各种酒器,盘内放置了青梅,于是就将青梅放在酒樽中煮起酒来了,二人对坐,开怀畅饮。

酒至半酣,突然阴云密布,大雨将至,曹操大谈龙的品行,又将龙比作当世英雄,问刘备觉得当世英雄是谁,刘备装作胸无大志的样子,说了几个人,都被曹操否定。

曹操此时正想打听刘备的心理活动,看他是否想称雄于世,于是说:“能叫做英雄的人,应该是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的人。”

刘备问:“那谁能被称为英雄?”

曹操用手指指刘备,然后又自指向自己,说:“现今天下的英雄,只有你和我两人而已!”

刘备听到这句话,吃了一惊,手中的筷子,也不知不觉地掉在地上。正巧此时大雨倾盆,雷声大作,刘备灵机一动,从容地弯下身拾起筷子,说是因为害怕打雷,才掉了筷子。曹操笑着说:“大丈夫也怕打雷吗?”

刘备说:“圣人听到刮风打雷也会变脸色,何况我怎么能不怕呢?”刘备经过这样的掩饰,使曹操认为自己是个胸无大志、胆小如鼠的庸人,曹操从此再也不怀疑刘备了。从而才有了以后的东山再起,三分天下。

参考资料来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