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笙耀百科 >

什么是厄尔尼诺现象?有什么影响?如何应对?

什么是厄尔尼诺现象?有什么影响?

一、厄尔尼诺现象原因是:

什么是厄尔尼诺现象?有什么影响?如何应对?什么是厄尔尼诺现象?有什么影响?如何应对?


判断厄尔尼诺现象的主要条件有气压变化、风向变化、海温变化、海平面高度变化、环太平洋火山活动、南极半岛海冰异常减少、多次日食发生在两极和旱涝反常等。一般认为赤道东太平洋海水表层温度连续六个月高出平均值0.5摄氏度以上,即可认为发生了一次厄尔尼诺现象。

二、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是:

1、厄尔尼诺事件导致全球降水量比正常年份明显增多。这导致太平洋中东部及南美太平洋沿岸洪涝灾害频繁,同时印度、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一带则严重干旱,世界多种农作物将受影响。

2、厄尔尼诺现象有时也会反促成西北太平洋台风数目偏少,但威力超强特殊情形发生。例如:1998年太平洋台风季的台风谢柏 (1998年)以及2010年太平洋台风季的超强台风鮎鱼 (2010年)。

厄尔尼诺是指赤道东太平洋海水温度什么的现象

厄尔尼诺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域的海水温度异常增暖的现象。

厄尔尼诺,又称圣婴现象,是秘鲁、厄瓜多尔一带的渔民用以称呼一种异常气候现象的名词。主要指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热带海洋的海水温度异常地持续变暖,使整个世界气候模式发生变化,造成一些地区干旱而另一些地区又降雨量过多。

其出现频率并不规则,但平均约每4年发生一次。基本上,如果现象持续期少于五个月,会称为厄尔尼诺情况;如果持续期是五个月或以上,便会称为厄尔尼诺事件。

正常情况下,热带太平洋区域的季风洋流是从美洲走向,使太平洋表面保持温暖,给印尼周围带来热带降雨。但这种模式每2~7年被打乱一次,使风向和洋流发生逆转,太平洋表层的热流就转而向东走向美洲,随之便带走了热带降雨,使地球出现大面积干旱,这就是“厄尔尼诺现象”。

国内预警

2016年3月19日,百年强厄尔尼诺形成,对我国2016年气候产生重大影响,根据气候中心综合评估,赤道中东太平洋2014年持续至今的厄尔尼诺事件,是20世纪有观测以来强的。

在这次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影响下,我国2016年防汛抗旱的形势非常严峻,对天气预报预测的服务工作带来很大挑战。

2020年5月8日,气候中心监测显示,2019年11月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进入并持续维持厄尔尼诺状态,连续5个月Nino 3.4指数的滑动平均值分别为0.6℃、0.5℃、0.5℃、0.5℃和0.5℃。根据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的判识标准,已正式形成一次厄尔尼诺事件(强度为弱)。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