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笙耀百科 >

丁肇中代表作 丁肇中代表作有哪些

大家好,今日小源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丁肇中代表作,丁肇中代表作有哪些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丁肇中代表作 丁肇中代表作有哪些丁肇中代表作 丁肇中代表作有哪些


1、丁肇中祖籍山东日照县;1936年出生於美国密西根州安阿堡(Ann Arbor);父亲是丁观海,母亲是王隽英,他在台北读中学,在密西根大学读大学本科与研究院,於1962年获博士学位;自1967年起执教於麻省理工学院。

2、丁教授在粒子物理学中有许多卓著的贡献,最有名的是1974年J粒子的发现,这项发现导致粒子物理学走入了新的方向,也因此而获得1976年诺具尔物理奖。

3、 此外,他对量子电动力学之精确性、轻子的性质、矢量粒子的性质、胶子喷注现象,Z-γ之干涉等问题的研究都是十分重要的贡献。

4、 近年来丁教授组成并领导一实验组,积极建造L3探测器,将於1988年起在西欧中心(CERN)的LEP加速器上做实验,这是一项极大的计划,动员了世界各国四百多名实验物理学者,探测器建造费用将超过一亿美元。

5、丁教授是当代最杰出的实验物理学家之一。

6、他的工作特徵是方向明确果断,计划周详严谨。

7、得奖作品发现新的重基本粒子:J/Ψ粒子(现称J粒子)响彻诺贝尔颁奖大厅的中华之声他是第一位在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用中文发表演讲的获奖者。

8、作为实验物理学家,他发现了J粒子。

9、这个发现,被国际高能物理学界誉为物理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10、1974年11月10 日,是一个不平常的星期天。

11、这一天,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教授所领导的小组,在美国纽约州阿普顷国立布鲁海文实验室里,发现了一种新的基本粒子。

12、虽然人们近些年来不断发现新的基本粒子,然而,丁肇中此次发现的新粒子十分独特,它是不带电的,而且寿命比近些年来相继发现的新粒子长1000倍——尽管在常人看来它也极其“短命”,只能活0.00000000000000000001秒。

13、这是一种新的重光子,丁肇中把它命名为“J”粒子。

14、也就在这个星期天的上午9时20分,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帕洛阿尔托的斯坦福直线加速器那里,也传出了“发现新粒子”的消息。

本文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