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笙耀百科 >

成都眉山地段是地震多发区吗现在_眉山是不是地震带

眉山市区处在南北地震带上。

成都眉山地段是地震多发区吗现在_眉山是不是地震带成都眉山地段是地震多发区吗现在_眉山是不是地震带


眉山位于四川盆地成都平原的西南边缘,构造结构位于四川太原(扬子台地的次级构造单元)的西边缘,并且位于中国大陆重要的南北地震带上。

该地区地质构造系统的交汇点大多是区域性断层,主要的外围断裂主要是西北侧的龙门山断裂带的南部和咸水河断裂带,东侧的龙泉山和东南侧的花营山断裂带,西侧为jing经-马边-延津断裂带。

扩展资料:

南北地震带以青藏高原的地壳为主,将扬子地块的西部与扩散边界合并,构成其基本框架的巨型反S形或缓弧形结构带,在弧形顶部向南分布的弧形结构以及在东部边界附近发育的螺旋形结构已成为南北走向的三大结构特征 地震带,它们是塑料拉伸流动的产物。

根据户型结构形态的实际数据分析,地壳物质向南移动的规模由北向南逐渐增大,由西向东逐渐减小,从北纬31.5°到南纬,青藏高原的东移量逐渐增大。

参考资料来源:

不多。根据相关资料查询,眉山不处在哪个地震带上,因此地震不多,离眉山最近的地震带,是地中海--喜玛拉雅地震带,那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接地带,地质活动频繁,但是距离较远,震感不会强烈。

截止2023年2月26日不大。

四川地震监测局目前没有在四川本地宝,省政府网站以及眉山市政府网站中发布眉山近期会发生地震的预警。

地震预警是指在破坏性地震发生以后,在某些区域可以利用"电磁波"抢在"地震波"之前发出避险警报信息,以减小相关预警区域的灾害损失。

成都不属于地震带。

成都地处中国西南地区、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腹地,境内地势平坦、河网纵横、物产丰富、农业发达,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自古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机关驻地,作为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有国家级科研机构30家,国家级研发平台67个,高校65所,各类人才约389万人;2019年世界500强企业落户301家。

扩展资料

四川省的地震大多分布在东经104度以西地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地震带(区)上。

(1)鲜水河地震带。从甘孜县起,经炉霍、道孚、康定等县,到泸定县南部为止,全带都在甘孜藏族自治州境内,由西北向东南延伸,是四川省地震最多、最强的一条地震带。该地震带上曾发生过8次7级和7级以上大地震,最大的一次是1786年康定泸定间73/4级别地震。

(2)安宁河-则木河地震带。北起石棉县,向南经冕宁县、西昌市转向东南方向,再经普格县、宁南县,到云南省的巧家县止,主要在凉山彝族自治州境内。

带内曾发生6级和7级以上地震3次,最大的两次是1536年西昌北7.5级地震和1850年西昌普格间7.5级地震,后者造成了2万多人死亡,是四川省伤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地震。

(3)金沙江地震带。在甘孜藏族自治州境风,沿金沙江东侧,北起德格县,经白玉、巴塘两县南到得荣县止,沿南北方向延伸,带内曾发生过1870年巴塘7.285级地震和1989年巴塘6.7级强震群。

(4)松潘-较场地震带。主要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风,包括九寨沟、松潘、平武等县和茂县的较场等地,带内曾发生过7级以上地震4次,最大为1933年茂县叠溪7.5级地震。

(5)龙门山地震带。从青川县起,经北川、茂县、绵竹、汶川、都江堰、大邑、宝兴等县市,到泸定县附近为止,呈东北-西南方向展布,与龙门山脉大体一致,带内曾发生过6.0-6.9级地震5次。

最大地震是2008年汶川8.0级大地震。2013年4月20日,北京时间8时02分位于雅安芦山县发生7,0级强震,其为龙门山地震带南段。

(6)理塘地震带。主要在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境内,呈西北-东南向展布,带内曾发生过1948年理塘7.3级地震。

(7)木里-盐源地震区。在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县和盐源县境内,向南可延伸到云南省宁蒗县,区内曾发生过6.0-6.9级地震5次,最大地震是1976年盐源、宁蒗间6.7级地震。

(8)名山-马边-昭通地震带。北起名山县,经峨边、马边、雷波等县,南到云南省昭通市的永善、大关等县,近南北线展布,带内曾发生7级和7级以上地震2次,最大为1974年永善7.1级地震。

参考资料来源:

眉山没有处在哪一个地震带上,离眉山最近的地震带,就是地中海--喜玛拉雅地震带,那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接地带,地质活动频繁。眉山往西3百千米左右就是青藏高原的东起地段,也就是马尔康。再者就是环太平洋地震带,这是太平洋板块和周边各板块交接处

容易。四川眉山处于四川盆地成都平原西南部,处于南北地震带上。地震频次较大。眉山,古称眉州,四川省辖地级市,是千年大文豪苏东坡的故乡,是国家级天府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素有“千载诗书城”“人文第一州”美誉。

四川省眉山市位于四川盆地成都平原西南部,岷江中游,处于南北地震带上。

南北地震带从我国北方的宁夏,经甘肃省的东部、四川省的西部、直至云南,有一条纵贯中国大陆南北的地震密集带。这条地震带上,集中了中国有历史记录以来一半的8级以上大地震。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的8.0级地震也发生在这个带上。

四川省地震带大多分布在东经104度以西地区,而眉山市正好地跨北纬29°24′-30°16′、东经102°49′-104°30′之间。

扩展资料:

南北地震带形成原因:

南北地震带是以青藏高原地壳为主体和兼并了扬子地块西部而成的新生构造实体,具弥漫性边界。构成其基本格架的巨型反S形或缓弧形构造带,分布在中部的弧顶朝南的弧形构造以及发育在东界附近的旋卷构造,成为南北地震带的三大构造特色,它们都是塑性伸展流动的产物。据弧形构造形态实际数据分析表明,地壳物质向南移动的规模,由北往南逐渐加大,从西到东渐逐减小;自北纬31.5°往南,青藏高原物质东移量逐渐加大。

地质学家们认为,印度大陆板块向欧亚大陆板块碰撞挤压,造成了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和青藏高原的抬升、变形。该带向北可延伸至蒙古国境内,向南可达缅甸腹地。2008年四川汶川8.0级的大地震就发生在这一地震带上。

参考资料来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