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笙耀百科 >

关于下元节的诗词_下元节的诗词名句

有关元宵节的古诗?

关于元宵节的古诗有这些:

关于下元节的诗词_下元节的诗词名句关于下元节的诗词_下元节的诗词名句


1.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2.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3.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姜夔《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4.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5.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6.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7.美人慵翦上元灯,弹泪倚瑶瑟。——朱敦儒《好事近·春雨细如尘》

8.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9.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10.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李商隐《观灯乐行》

11.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王守仁《元夕二首》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是亦是汉字文化圈的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

古俗中,上元节(天官节、元宵节)﹑中元节(地官节、盂兰盆节)﹑下元节(水官节)合称三元。元宵节始于2000多年前的秦朝。汉文帝时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

汉武帝时,"太一神"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传统习俗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拉兔子灯等。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

2008年6月,元宵节选入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于下元节的经典古诗词10首

下元节为农历十月十五,亦称“下元日”、“下元”,是民间传统节日之一。随着日月的流逝,下元节在民间逐步演化为多备丰盛菜肴,享祭祖先亡灵,祈求福禄祯祥的传统祭祀节日。以下是我和大家分享的关于下元节的经典古诗词10首,以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

《十月十五日观月黄楼席上次韵》

下元节的古诗10首

下元节的古诗如下:

1.《青玉案·元夕》 【宋代】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古蟾宫·元宵》 【明代】王磐 听元宵,往岁喧哗,歌也千家,舞也千家。

听元宵,今岁嗟呀,愁也千家,怨也千家。 那里有闹红尘香车宝马?祗不过送黄昏古木寒鸦。

诗也消乏,酒也消乏,冷落了春风,憔悴了梅花。

3.《元宵》 【明】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4.《生查子·元夕》 【宋代】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5.《正月十五夜》 【唐代】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拓展资料【元宵节】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

有没有关于元宵节的古诗 速度 现在就要

关于元宵节的古诗:

1、《上元竹枝词》

清代: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2、《生查子·元夕》

宋代: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3、《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宋代:姜夔

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

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

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下元节的诗句

下元节的诗句如下:

下元日诣会庆节所道场,呈余处恭尚书——杨万里。

琳宫朝谒早追趋,漏尽铜壶杀点初。半缕碧云横界月,一规银镜裂成梳。

自拈沉水祈天寿,散作非烟满王虚。已被新寒欺病骨,柳阴偏隔日光疏。

下元日五更诣天庆观宝林寺——陆游。

朝罢琳宫谒宝坊,强扶衰疾具簪裳。拥裘假寐篮舆稳,夹道吹烟桦炬香。

楼外晓星犹磊落,山头初日已苍凉。鸣驺应有高人笑,五斗驱君早夜忙。

七绝·下元节。

路人拂晓到郊南,行色匆匆祭下元。

送上纸衣能取暖,阴间先祖也知寒。

诗寄下元节。

馅是秋风皮是诗,情濡香糯意犹痴。

杆头旗飐红尘梦,应是三官眷顾时。

下元节 ,传统节日,为农历十月十五,亦称"下元日"、"下元"。是民间传统节日之一。正月十五称上元佳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称中元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称下元节,祭祀祖先。

下元节的来历与有关。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谓上元九炁赐福天官,中元七炁赦罪地官,下元五炁解厄水官。

三官的诞生日分别为农历的正月十五天官赐福、七月十五地官赦罪、十月十五水官解厄,这三天被称为"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下元节就是水官解厄旸谷帝君解厄之辰,俗谓下元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