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笙耀百科 >

李清照的诗词按时间顺序 李清照作品按时间排

李清照所有的词分别是那段时间所写,要明确一些。 比如: 前期:xx年几日所写《xx》 后期:xx年几日所写

只列举少数名篇。不可能完全精确,但误差不会超过5年。括号中为该词第一句,非名句。

李清照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出生。

1098—1103(出嫁前后)《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和张文潜浯溪中兴颂二首》、《鹧鸪天》(暗淡轻黄体性柔)、《浣溪沙》(绣面芙蓉一笑开)、《点绛唇》(蹴罢秋千)、《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1105-1127(南迁前)《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行香子》(草际惊蛰)、《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凤凰台上忆吹箫》、《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

1127-1129(亡夫前)《诉衷情》(夜来沉醉卸妆迟)、《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南歌子》(天上星河转)、《乌江》、《》

1130-1156(亡夫后,至去世)《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清平乐》(年年雪里)、《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声声慢》(寻寻觅觅)、《永遇乐》(落日熔金)

资料来源:《康震评说李清照》

求李清照的词集时间顺序

忆秦娥

[晚唐]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2]伤别。

乐游原[3]上清秋节,咸阳[4]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全部注释

1.《列仙传》:"箫史者,秦穆公时人也,善吹箫,能致孔雀、白鹤于庭。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日教弄玉作凤鸣。居数年,吹似凤声,凤凰来止其屋。公为作凤台。夫妇止其上不下数年,一旦皆随凤凰飞去。"

2.灞陵:汉文帝刘恒之墓。《三辅黄图》卷六:"文帝灞陵,在长安城东七十里。……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送别。"

3.乐游原:在长安城南八里,汉代称乐游苑,唐人称乐游原。其地势较高,可俯视长安城。

4.咸阳:秦都,在长安西北数百里,是汉唐时期由京城往西北从军、经商的要道。

此词作者亦有疑。两宋之交邵博《邵氏闻见后录》讹作李太白之作。南宋黄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亦袭承错误归在李白名下。明代以来经专家考证,为五代末期或宋朝人的作品。

译文

玉箫的声音悲凉呜咽,秦娥从梦中惊醒时,秦家的楼上正挂着一弦明月。秦家楼上的下弦月,每一年桥边青青的柳色,都印染灞陵桥上的凄怆离别。

遥望乐游原上冷落凄凉的秋日佳节,通往咸阳的古道上音信早已断绝。西风轻拂着夕阳的光照,眼下只有汉朝留下的坟墓和宫阙。

建议你看看这两本书:

陈祖美:《李清照词新释辑评》 中国书店

陈祖美:《李清照诗词文选评》 上海古籍

前者收录了李清照的全部词作,详加注释赏析,且有每首词的大致编年、写作背景;后者是诗词文的选本,对主要词作也进行了编年,对你会有帮助。

求助:李清照的诗词以时间的顺序

浣溪沙

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减字木兰花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叫郎比并看。

一剪梅(1101)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渔家傲(1108)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醉花阴(1120)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桃花瘦。

声声慢(1130)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武陵春 (1134)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是个相当丰产的词人,其所做不胜枚举,略陈数首,聊供参考。

只查到这几首的创作时间,亦未知确否。将近一千年了,料来也难有定论,大体认识一下,也就行了。不必太认真。

李清照三个时期的诗词

李清照的创作内容因她在北宋和南宋时期生活的变化而呈现出前后期不同的特点。

前期: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

后期: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孤独,惆怅。

李清照前期的词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如《如梦令》二首,活泼秀丽,语新意隽。《凤凰台上忆吹箫》、《一剪梅》、《醉花阴》等词,通过描绘孤独的生活和抒发相思之情,表达了对丈夫的深厚感情,宛转曲折,清俊疏朗。《蝶恋花·晚止昌乐馆寄姊妹》写对女伴们的留恋,感情也极其真挚。她的词虽多是描写寂寞的生活,抒发忧郁的感情,但从中往往可以看到她对大自然的热爱,也坦率地表露出她对美好爱情生活的追求。这出自一个女作家之手,比起“花间派”代言体的闺怨词来要有价值得多。

李清照南渡后,国破家亡后政治上的风险和个人生活的种种悲惨遭遇,使她的精神很痛苦,因而她的词作一变早年的清丽、明快,而充满了凄凉、低沉之音,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

如《菩萨蛮》写的“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蝶恋花》写的“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都流露出她对失陷了的北方的深切怀恋。她更留恋已往的生活,如著名的慢词《永遇乐》,回忆“中州盛日”的京洛旧事;《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回忆当年的“胜赏”,都将过去的美好生活和凄凉憔悴作对比,寄托了故国之思。

她在词中充分地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如《武陵春》通过写“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感慨,《声声慢》通过写“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处境,运用叠词,表达了自己难以克制、无法形容的"愁"。又如《清平乐》中“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的悲伤,《孤雁儿》中的悼亡情绪,都是在国破家亡、孤苦凄惨的生活基础上产生的,所以她的这部分词作正是对那个时代的苦难和个人不幸命运的艺术概括。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