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笙耀百科 >

朱自清的《春》一文描写了哪四幅图?赏析200字

朱自清的《春》一文描写了哪四幅图??

朱自清的《春》一文描写了四幅图,具体如下:

朱自清的《春》一文描写了哪四幅图?赏析200字朱自清的《春》一文描写了哪四幅图?赏析200字


1. 春草图:描绘了春草生长、鲜嫩、柔软、清新、嬉戏的特点。

2. 春花图:描绘了春天花开、色彩鲜艳、甜味扑鼻、竞相开放、活泼美丽的特点。

3. 春风图:描绘了春风温暖柔和、芳香醉人、轻盈盈、唱和的特点。

4. 春雨图:描绘了春雨细密轻盈、滋润大地、唤醒万物、悄悄迷蒙的特点。

这四幅图均以精细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不同方面,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活力,也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朱自清的<春> 中‘春花图’的赏析 200字左右!!!!跪求

赏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花儿们竞相开放的场景。还通过嗅觉的描写,写出了花的香。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得像雪。这句写出了花儿颜色的漂亮和艳丽。并运用了联想的修辞手法,如: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他全身心地动用自己的视觉、嗅觉、听觉、想像、幻想,享受大自然的美好与抚爱。在这里,大自然是如此美好,人的生命也变得如此美好。在美的自然中,朱自清深切地体验到了生命的自由、活力和灿烂,展现了他赤子一般的情怀和天真无邪的个性。

扩展资料:

朱自清的散文《春》充满了叙不完的诗情、看不尽的画意。他将人格美的“情”与自然美的“景”水融在一起,创造了情与景会、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朱自清在这篇仅仅30个句子的简短散文中。运用了二十多处修辞手法,频率之高,令人惊诧。作品是以“春”贯穿全篇,由盼春、绘春、颂春三个部分组成,逐层深入、环环相扣。而作者正是以修辞格来作为《春》的“颜料”,淋漓尽致地描绘出那幅五彩缤纷的早春图。

朱自清《春》描绘了春天的哪五幅图景?

初一语文上册第一课《春》一文描绘了五幅春日的图景: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1、春草图: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2、春花图:作者从色彩的角度,将桃花、杏花、梨花描绘得多姿多彩,鲜艳夺目,而且非常逼真。确是花卉争荣,各不相让。这些个花儿,充满了生命的芬芳,也使整幅春景图的色彩更为丰富、润泽。

3、春风图:引用了南宋志南和尚的诗句,突出春风的温暖、柔和,非常亲切可感。

4、春雨图:作者将连绵春雨比作牛毛、花针、细丝,这三个比喻连用构成了排比。接着,用一个“织”字,将春雨人格化,也将春雨描绘得异常的湿润。

5、迎春图:人们不愿辜负大好的春光,正大步迈进春天,以十二分的热情,聚集十二万分的潜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各项工作中。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1932年8月,朱自清漫游欧洲归来,不久便与陈竹隐女士结为夫妻,同年9月出任清华大学文学系主任;1933年4月又喜得贵子,心境愉悦。所以,《春》这篇文章体现出了他乐观向上的情绪。

赏析:

《春》描写、讴歌了一个蓬蓬勃勃的春天,但它更是朱自清心灵世界的一种逼真写照。运用了二十多处修辞手法,频率之高,令人惊诧。作品是以“春”贯穿全篇,由盼春、绘春、颂春三个部分组成,逐层深入、环环相扣。而作者正是以修辞格来作为《春》的“颜料”,淋漓尽致地描绘出那幅五彩缤纷的早春图。

朱自清春的五幅图画有何特点?

1. 春草图:

特征:嫩嫩的绿绿的软绵绵的。

角度:颜色,长势,质地。

写法:正面、侧面结合。

修辞:拟人。

2. 春花图:

特征:繁盛。

角度:花的颜色,花的味道,花下的蜂蝶,野地上。

写法:虚实结合。

修辞:拟人,比喻,排比。

3. 春风图:

特征:和煦、温暖、轻柔。

角度:嗅觉。

写法:多感官描写。

修辞:比喻,拟人。

4. 春雨图:

特征:密,细。

角度:形态,色彩,雨中的场景。

写法:正面、侧面结合。

修辞:比喻,拟人。

5. 迎春图:

特征:积极向上

角度:城乡,老小。

写法:总写春天的新、美、力。

修辞:排比、比喻。

扩展资料:作者: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

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战士 。

散文有《匆匆》、《春》、《你我》、《绿》、《背影》、《荷塘月色》《伦敦杂记》等,著有诗集《雪朝》,诗文集《踪迹》,文艺论著《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等。

参考资料:

朱自清的《春》给我们展示了五幅图,分别是什么图,给五幅图配上相应的古诗

春草图: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春花图: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风图: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春雨图: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渭城朝雨邑(yi)清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迎春图: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

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

1、春草图

描绘出春天嫩草勃发如茵景色。先写出了春草的旺盛、多和新,接着写出人在春草地上的活动与感受,点明春草带给人们的欢乐。

2、春花图

描绘了春天百花竞放争春的景象,特别着力于色彩与香味的描绘,又通过具体的三种花与无名的各种野花相照应,进一步展示了春意的浓郁。

3、春风图

描绘了春风的和煦与清新。春风无形、无色、无味的,如何描写?通过触觉、嗅觉、听觉和视觉把空灵的春风居然描绘得有声有色,有味有感,有情有形。

4、春雨图

描绘了春雨的细密轻柔和润物无声的特点。先突出春雨多、细、密、柔特点,然后描绘春雨有的景象,特别是雨中夜景图更是把细密绵绵的春雨描绘得如此静谧、安详、平和,另人不禁对南方的春雨格外向往。

5、迎春图

是五幅图中主要写人的。它抓住民间“春早人勤”的特点,从“天上”引向“地上”,引出地上“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一片热闹的景象,展示了一幅春意盎然闹人间的图画,在写人时又突出了景,再次显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扩展资料

五幅图详细赏析:

1、春草图

(1)作者从三个方面描写春草图:

①质感:嫩嫩的。写出了小草柔嫩的特点。

②颜色:绿绿的。用绿色来象征春天里生机勃勃的景象。

③生命力:用“钻”字写出了小草顽强的生命力,这种钻不是一下子钻上来的,而是偷偷地钻上来,写出了小草在春的催发下不声不响地长出来的样子。

(2)用的比较好的词:

①“偷偷”二字写出不经意间,小草悄然而出的情态,也表现出作者的惊喜之情。

②“钻”则写出小草破土而出的挤劲,显示其旺盛的生命力。

(3)作者在描绘春草图中要穿插小孩的画面的作用:

小草和小孩子都处在生命中富有生气,活泼的时期,这个时期的生命力为旺盛。

在春草图中,作者将小草的画面和小孩子的画面组合在一起,也就是将两个富有生命力的景象组合起来,交相辉映,使得整个春草图显示出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2、春花图

(1)运用修辞的作用:

①拟人,写春花报春的气势。

②比喻,写春花色彩的艳丽。

③通感,写春花气味的甜香。

④衬托,写春花数量的巨大。

⑤比喻,写春花种类的繁多。

(2)总的特点:春花万紫千红,争芳夺艳。从中,我们看到,五句话,写了五层意思,层次极为分明,都围绕着春花写,中心十分突出。

3、春风图

(1)作者写春风的基本思路:

先写风的温和,再写风的香气,后写风的和悦。

(2)把春风比成母亲的手的原因:

母亲的手的普遍特点是温顺柔和,而父亲的手的特点是粗犷刚毅。因此,这一比喻从触觉的角度非常巧妙地写出了春风的温暖和柔情,把本来看不到摸不着的风形象化了。

4、春雨图

(1)春雨图的特点:

“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写出了春雨细密、轻盈的特点。

(2)写法上的特点:

由静景到动景,从人物到景物,由近到远。

5、迎春图

第2~6自然段着重写景,第7自然段着重写人。寥寥几笔。天上地下,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都写到了。有景有人,勾出了春光无限好的美景。

一年之计在于春,“计”,。一年中要做的事,一年的,在春天要好好地打算打算。工夫:时间。

这一部分绘春是全文的重点。细笔描绘,绘声绘色绘态,绘动绘静,语言非常生动。

春草图: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春花图: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风图: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春雨图: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渭城朝雨邑(yi)清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迎春图: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

春草图: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春花图: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风图: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春雨图: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渭城朝雨邑(yi)清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迎春图: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

分别是: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五幅图。我也在找诗句呢

春草图: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春花图: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

春风图: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雨图: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迎春图: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

春草图: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春花图: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风图: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春雨图: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渭城朝雨邑(yi)清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迎春图: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

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

春草图“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春花图“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春风图“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春雨图“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朱自清的 中‘春花图’的赏析 200字左右!

嫩、绿、多、软 由物到人 正侧结合 拟人

朱自清展现的是一个欣欣向荣、多姿多彩、全方全位的春天.地上是大片大片嫩绿的小草,田野上是一棵一棵盛开的桃树、杏树、梨树,在如火如荼的花团中,飞舞着成群的蜜蜂、蝴蝶;在晴朗、温馨的天空中,吹拂着软和的杨柳风,氤氲着土香、草香、花香的气息,弥漫着各种鸟儿动听的乐曲,还有牧童嘹亮的笛声……作者在这里把大自然写活了、写足了、写透了,把大自然诗化了.在这一幅诗化的春景中,作者卸掉了一切的思想情感重负,一头扑入了这春的世界中,就像一个孩子投入了母亲的怀抱一样.他想在绿草如茵的草地上打滚、踢球、赛跑、游戏,尽情地体验生命的活泼与自由.他全身心地动用自己的视觉、嗅觉、听觉、想像、幻想,享受大自然的美好与抚爱.在这里,大自然是如此美好,人的生命也变得如此美好.在美的自然中,朱自清深切地体验到了生命的自由、活力和灿烂,展现了他赤子一般的情怀和天真无邪的个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