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笙耀百科 >

曲突徙薪的突是什么意思 曲突徙薪的突的意思

曲突徙薪什么意思

曲突徙薪意思如下:

曲突徙薪的突是什么意思 曲突徙薪的突的意思曲突徙薪的突是什么意思 曲突徙薪的突的意思


曲:使弯曲;突:烟囱;徙:迁移;薪:柴草。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搬开灶旁的柴草,避免发生火灾。后用“曲突徙薪”比喻事先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

引证解释:

1、曲突徙薪人不会,海边今作钓鱼翁。——唐杜牧《李给事》。

2、意欲庆过母亲大寿,即潜游各省,熟识山川险要,察探逆竖窟穴,遇便物色未遇英雄,解散奸人羽,以为曲突徙薪之计。——清夏敬渠《野叟曝言》六十四回。

3、破窗效应与成语“防微杜渐”、“曲突徙薪”所讲的道理有异曲同工之处。——王玉生刘敬鲁《当代管理创新研究》。

4、淳于髡至邻家,见其灶突之直,而积薪在旁,谓曰:“此且有火。”使为曲突而徙薪。——汉桓谭《新论见征》。

例句:

1、做事要先曲突徙薪,想好万全之策,才能有稳操胜算的把握。

2、感谢你先前劝我移开汽油桶,才未酿成巨祸,曲突徙薪之见,铭感五内。

3、那家公司财务有问题了,我警告大家曲突徙薪,赶紧把该公司股票抛售掉。

4、别怪我建议你曲突徙薪,这场坟实在挤进太多人了,为了安全得尽快疏散。

5、你把爆竹就这样摆着,容我劝你曲突徙薪,快移到安全地方。

6、让我把楼梯间杂物清干净,古人曲突徙薪的用心就是如此。

7、忠心耿耿的仆人劝他的主人曲突徙薪,把烟囱砌成弯的,将柴薪搬得远些,可是主人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曲突徙薪的意思

曲突徙薪 [ qū tū xǐ xīn ]

释义:

出处:

例句:

近义:未雨绸缪 有备无患 防患未然 早为之所 徙薪曲突

反义:临渴掘井 江心补漏

曲突徙薪是什么意思

曲突徙薪是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比喻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灾祸的意思。

出处:《汉书·霍光传》。

曲:弯;突:烟囱;徙:迁移;薪:柴草。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比喻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灾祸。

引申:世上需要救火的英雄,更需要能发现忧患于毫末、有先见之明的人,提醒世人对于警示之言不要置若罔闻。

近义词:防患未然、未雨绸缪。

同韵词:一命归阴、淘沙得金、一掷千金、磨杵作针、如获至珍、铜臭满身、杯水车薪。

未雨绸缪,绸缪:紧密缠缚。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

有备无患,患:祸患,灾难。事先有准备,就可以避免祸患。

防患未然,患:灾祸;未然:没有这样,指尚未形成。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

典故:

古时候,有一户人家建了一栋房子,许多邻居和亲友都前来祝贺,人们纷纷称赞这房子造得好。主人听了十分高兴。但是有一位客人,却诚心诚意地向主人提出:“您家厨房里的烟囱是从灶膛上端笔直通上去的,这样,灶膛的火很容易飞出烟囱,落到房顶上引起火灾。您改一改,在灶膛与烟囱之间加一段弯曲的通道。

这样就安全多了。”(即“曲突”,突:烟囱。)顿了一顿,这个客人又说:“您在灶门前堆了那么多的柴草,这样也很危险,还是搬远一点好。”(即“徙薪”,徙:移动,搬迁,薪:柴草。),主人听了以后,认为这个客人是故意找茬出他的洋相,心里很不高兴。当然,也就谈不上认真采纳这些意见了。

过了几天,这栋新房果然由于厨房的毛病起火了,左邻右舍,齐心协力,拼命抢救,才把火扑灭了。主人为了酬谢帮忙救火的人,专门摆了酒席,并把被火烧得焦头烂额的人请到上座入席。惟独没有请那位提出忠告的人。这就叫作:焦头烂额座上宾,曲突徙薪靠边站。

这时,有人提醒主人:“您把帮助救火的人都请来了,可为什么不请那位建议您改砌烟囱,搬开柴草的人呢?如果您当初听了那位客人的劝告,就不会发生这场火灾了。现在,是论功而请客,怎么能不请对您提出忠告的人,而请在救火时被烧得焦头烂额的人坐在上席呢?”主人听了以后,幡然醒悟,连忙把当初那位提出忠告的人请了来。

曲突徙薪什么意思

意思是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

词语拼音为qū tū xǐ xīn,现在常用来比喻事先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灾害的发生。

解释:曲:使弯曲;突:烟囱;徙:迁移;薪:柴草。

用法:在句子中可充当作谓语、定语。

成语寓意:习惯是人前行的恒力,但并非所有的习惯都能将人引向幸福的生活。有些习惯是具有危险性的,一味地按照习惯去考虑问题,不仅不能让人避免麻烦,有时还会给人带来危害,就像那个房屋失火的主人。此外,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也很重要。在生活中不要忘记感谢那些曾经给你忠告或给你帮助的人,他们才是值得你尊重的朋友。

成语典故

从前有户人家,灶上的烟囱笔直地冲着屋檐,灶口堆着许多柴草。烧火煮饭时,浓烟夹着火星,直往屋檐上冒,椽子已经被熏得又黑又焦。灶膛里的炭火掉在柴草上,就得赶快扑打弄灭。

有人看到这种情形,对那家主人说:“这样太危险了,弄不好要发生火灾的。应当把烟囱改成弯的,不要冲着屋檐,这样火星就不会飞到椽子上去了。要把灶口的柴草搬开,烧火时就是有炭火掉下来,也不要紧了。”

那家主人说:“我家的炉灶砌了好多年了,烟囱一直是这样,从来没有什么事,用不着改。烧火的时候灶口总有人,就是有炭火掉下来,马上就扑灭了。再说,改烟囱多费事,柴草不在灶口多不方便。”

主人不听那人的劝告,依然照旧。没过多少天,那家人家果然失火了,左邻右舍赶快来救火,生怕火势蔓延开。幸亏发现得早,大家救得及时,终于把火扑灭了。那家人家置办了酒席,感谢邻居们奋力相救。伤势重的人坐在首席,其他人也按功劳大小依次就座,就是没请建议他把烟囱改直、把柴草从灶口搬开的人。

有人提醒主人:“当初要是听了他的意见,及时采取措施,就不会发生火灾了。要是不发生火灾,大伙儿不会受伤,你家也不会受损失,更不要破费钱财置办酒席。要说功劳,数他的功劳,你为什么把他忘了?”主人听了这番话,觉得很有道理,连忙恭恭敬敬地把他请来,向他表示感谢,让他坐在首席。

曲突徙薪的意思解释

曲突徙薪的原义是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

曲:使弯曲。突:烟囱。徙:迁移。薪:柴草。

比喻事先采取预防措施,以免发生灾祸。

在句子中可充当作谓语、定语。

成语出处,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

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

曲突徙薪的意思

曲突徙薪的意思:比喻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灾祸。

曲突徙薪(拼音:qū tū xǐ xīn)是一则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曲突徙薪”的原义是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比喻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灾祸;在句子中可充当作谓语、定语。

典故

古时候,有一户人家建了一栋房子,许多邻居和亲友都前来祝贺,人们纷纷称赞这房子造得好。主人听了十分高兴。但是有一位客人,却诚心诚意地向主人提出:家厨房里的烟囱是从灶膛上端笔直通上去的,这样,灶膛的火很容易飞出烟囱,落到房顶上引起火灾。

您改一改,在灶膛与烟囱之间加一段弯曲的通道。这样就安全多了。(即“曲突”,突:烟囱。)顿了一顿,这个客人又说:“您在灶门前堆了那么多的柴草,这样也很危险,还是搬远一点好。”(即“徙薪”,徙:移动,搬迁,薪:柴草。),主人听了以后,认为这个客人是故意找茬出他的洋相,心里很不高兴。

当然,也就谈不上认真采纳这些意见了。

过了几天,这栋新房果然由于厨房的毛病起火了,左邻右舍,齐心协力,拼命抢救,才把火扑灭了。主人为了酬谢帮忙救火的人,专门摆了酒席,并把被火烧得焦头烂额的人请到上座入席。惟独没有请那位提出忠告的人。这就叫作:焦头烂额座上宾,曲突徙薪靠边站。

这时,有人提醒主人:您把帮助救火的人都请来了,可为什么不请那位建议您改砌烟囱,搬开柴草的人呢?如果您当初听了那位客人的劝告,就不会发生这场火灾了。

现在,是论功而请客,怎么能不请对您提出忠告的人,而请在救火时被烧得焦头烂额的人坐在上席呢?主人听了以后,幡然醒悟,连忙把当初那位提出忠告的人请了来。

以上内容参考:

徒薪曲突意思

曲突徙薪的解释[bend the chimney and remove the fuel to prevent a possible fire] 有一家的 烟囱 很直,旁边堆着 许多 柴火,有客劝主人改建弯曲的烟囱,把柴火搬开,不然有着火的 危险 ,主人不听,不久 果然 发生了火灾(见于《汉书·霍光传》)。 比喻 事先采取 措施 ,防患于未然 详细解释 《艺文类聚》 卷八十引 汉 桓谭 《新论》 :“ 淳于髠 至邻家,见其灶突之直而积薪在傍,谓曰:‘此且有火’,使为曲突而徙薪。邻家不听,后果焚其屋,邻家救火,乃灭。烹羊具酒谢救火者,不肯呼 髠 。智士讥之曰:‘曲突徙薪无 恩泽 ,燋头烂额为上客。’盖伤其本而贵末也”。突,烟囱。又见 《汉书·霍光传》 、 汉 刘向 《说苑·权谋》 。后用以比喻事先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 唐 杜牧 《李给事》 诗 之一 :“曲突徙薪人不会,海边今作钓鱼翁。” 清 黄遵宪 《福州大火行》 :“曲突徙薪广恩泽,愿亟靖海安 天骄 。” 梁启超 《读<日本书目志>书后》 :“曲突徙薪,不达而归。”亦作“ 曲突移薪 ”。 清 李渔 《 玉搔头 · 媲美 》 :“曲突移薪计未忠,焦头烂额敢居功。”亦省作“ 曲突 ”。 三国 魏 应璩 《百一诗》 :“曲突不见宾,焦头为上客。” 宋 王安石 《吴正肃公挽辞》 之二:“曲突非无验,方穿有不行。” 王闿运 《愁霖赋》 :“邑犬之吠兮众所怪也,曲突之早谋客之害也。” 词语分解 曲突的解释 .指烟囱。 晋 张协 《杂诗》之十:“里无曲突烟,路无行轮声。”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圜堵常闭,曲突无烟。” 清 蒋廷锡 《六荒诗·柴荒》:“八口望曲突, 嗷嗷 叹枵腹。”.见“ 曲突徙薪 徙薪的解释 见“ 徙薪曲突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