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笙耀百科 >

哈尔滨理工大学荣成学院主管单位_哈尔滨理工大学荣成校区领导班子

没有任何区别 只是叫法上的不一样 哈理工总共有四个校区 其中的一个就是荣成校区 也有人叫荣成学院

哈尔滨理工大学荣成学院主管单位_哈尔滨理工大学荣成校区领导班子哈尔滨理工大学荣成学院主管单位_哈尔滨理工大学荣成校区领导班子


五种大学校区,家长要分清,选错校区误一生!功课提前做,选对学校上对车!

我就是这个学校的,叫法不同而已。

基本一样,正在强大中

哈尔滨是东北的 荣成属于山东省威海市

属于山东省,和原来的荣成技校合办的!

荣成学院是跟山东荣成技校合办的,哈理工荣成学院是2008年成立的,已经成为哈理工的一个校区了。荣成学院现在的专业都是三表和专科的。

隶属于黑龙江省!

根据你的问题,哈尔滨工业大学没有荣成学院,只有哈尔滨理工大学荣成学院。哈尔滨理工大学荣成校区是一本。

哈理工荣成学院一般指哈尔滨理工大学荣成校区哈尔滨理工大学现有四个校区,分别是西区、南区、东区、荣成校区。

哈理工荣成学院在招生、教学、培养模式、管理方式、干部任用、师资、毕业、就业等各方面接受哈尔滨理工大学的直接领导和统一管理。

哈尔滨理工大学荣成校区

哈尔滨理工大学荣成校区是哈尔滨理工大学的四个校区(西区、南区,东区,荣成校区)之一,在招生、教学、培养模式、管理方式、干部任用、师资、毕业、就业等各方面接受哈尔滨理工大学的直接领导和统一管理。

哈尔滨理工大学荣成校区坐落于胶东半岛海滨城市——荣成,校园面积730亩,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荣成地处山东半岛最东端,与韩国、日本隔海相望,是环渤海经济圈最具发展活力的城市之一。学校位置在荣成市政府东侧2公里处,距离威海机场20公里,距离威海火车站40公里,荣成高速公路、铁路可与全国各大城市相连,2008年正式招生。

地址:荣成市寻山街道学院路2006号

大部分分校毕业证都会写上分校字样 这个荣成分校就不确定了 因为荣成分校不是二级学院 如果不是二级学院的话 那他就是本校的一部分 毕业就会发本校证书 肯定的就是他不是二级学院。。那是分校 由国家教育部的批准建的。。不属于三本、专科学院 但总体感觉来说 和学院差不多了。。不过毕业证上不会写罢了

你可以在百度百科 搜搜百科查这个学校 或者直接上国家教育部网站查

希望对你有帮助。。

是分校的,毕业证也是哈理工的,不会有分校字样

毕业证是哈尔滨理工大学的。和荣成学院没关系。我刚领的。

是被认可的。

它的毕业证上面写的是哈尔滨理工大学,没有荣成校区的字眼的。所以如果有想去山东荣成这个城市的学生们,不用担心这个问题的。换句话说,荣成校区就是一个校区,不是大家所想的新设立的学校。

哈尔滨理工大学由原机械工业部所属的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电工学院和哈尔滨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于1995年合并组建而成,1998年划转黑龙江省属,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为主的管理体制。建校70多年来,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根龙江沃土,深耕机电行业,矢志艰苦奋斗,发展成为综合实力强劲、办学特色鲜明的黑龙江省国内“双一流”建设高校,是省属规模最大的理工科大学,为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和黑龙江经济社会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于2003年被教育部授予“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2008年,在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强省建设规划中被确定为重点建设的十所高水平大学之一;同年,获批教育部“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高校;2011年,入选首批“中西部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同年,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荣誉称号,获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2015年,成为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2018年,入选黑龙江省国内“双一流”建设高校,“工程学”学科首次进入ESI全球前1%学科排行榜;2020年,入选黑龙江省首批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示范高校,“材料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学科排行榜;2021年,“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学科排行榜。

学校共有4个办学区,其中在哈尔滨市有西、南、东3个办学区,在山东省荣成市设有哈尔滨理工大学荣成校区。学校总占地面积163.2万平方米,教学基础设施面积98.3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267.1万册,电子图书243.3万册,电子期刊59823册。

学校现有教职工2500余人,专任教师1681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5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国防工业511”人才工程人选1人,国防科技工业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4人,“龙江学者”特聘教授和青年学者15人,省级教学名师19人,省级青年教学名师2人,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2人,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1人,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19人。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3000余人。

学校设有12个学院、1个教学部。有65个本科专业,其中,20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有8个国家级第一类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9个省级重点专业、6个省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

学校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10个,其中,国家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10个、国防特色学科方向布局5个、黑龙江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5个;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机械工程、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等5个一级学科获评B等级(全国前20%~30%);电气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7个学科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校有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6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7门、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门、省级一流课程47门。

学校现有27个省级以上科研平台,其中有“电介质工程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大型电机电气与传热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高效切削及刀具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先进电气装备制造与智能运行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等国家部委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协同创新中心7个;有“黑龙江省电机电器及其控制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先进加工技术及智能制造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复杂智能系统与集成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石墨-石墨烯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同创新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20个。主办有《电机与控制学报》《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科技与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等4种公开发行学术期刊。近五年,学校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032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186项、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1226项。累计科研到款4.44亿元;获科研奖励102项;授权发明专利1063项;累计发表学术论文5408篇,其中高水平学术论文2091篇。

学校坚持内涵建设与外延发展相结合的办学方针,不断拓宽国际间交流与合作渠道,现已与欧洲、美洲和亚太地区20余个国家的70余所国(境)外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积极开展学生联合培养、教师学术交流及合作科学研究等实质性合作,不断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