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笙耀百科 >

梁兴初个人简历(梁兴初简历及后代介绍)

梁兴初将军介绍 梁兴初儿子是谁

梁兴初将军介绍 梁兴初儿子是谁

梁兴初个人简历(梁兴初简历及后代介绍)梁兴初个人简历(梁兴初简历及后代介绍)


梁兴初将军

梁兴初的人生是一部奋斗史,他从一名小士兵到战功赫赫的虎将,每一级功勋都是用子弹换来的,这样的枪林弹雨没有把他打倒,反而把他推上了更高的台阶。如今的梁兴初将军已是81岁的高龄了,提到当年的辛酸与荣誉,他仍历历在目。

兴初照片

梁兴初将军平日里不苟言笑,比较沉默,但一开口说出的话就能震到人,所以他手下的将士都对他服服帖帖的。他和夫人任桂兰也是在部队认识的,当时任桂兰只穿了一件单衣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他命人拿了件大衣给她,就这样这位女子队梁兴初将军心生爱慕之情。俩人结婚之后,夫妻俩一起上战场,丈夫在前线打敌人,妻子在内做后勤。梁兴初将军一生战战兢兢,吃了无数苦头,却俸禄低微。他的妻子任桂兰在怀孕时候想吃香蕉都是这位为新中国立下汗马功劳的将军用一个月的牙膏和毛巾换来的,这样艰苦的生存条件怕是放在任何一个人身上都扛不住了,可是梁兴初将军做到了!他牺牲自己的利益,为新中国的成立将小我放在最后,他牺牲了他妻子,他子女的幸福,只为了还给中国一个安定的生活。这样做,到底值得吗?放到今天来看,梁兴初将军还是不后悔的。家里没有什么值钱的家具,最让他自豪的便是那与毛主席的合照,每当家里来客,他总是不厌其烦的跟别人讲一遍当年与毛主席见面的场景。

梁兴初照片

这样一个将军,如今老了。他的一生辛酸与荣辱并存,他所经历的也是我们无法想象的,让我们从心底里为梁兴初将军致敬。

梁兴初儿子

梁兴初一生共和二太太任桂兰育有二子一女,二子分别是梁晓东和梁晓源。梁兴初中年得子便非常疼爱这俩个儿子,当时已经是广大副司令的梁兴初还会在空闲时间和儿子比赛爬树,这让太太任桂兰哭笑不得。

梁晓源照片

作为梁兴初儿子的梁晓东和梁晓源从小便与别的孩子不同,他们的父亲是堂堂司令梁兴初简介,没有太多时间陪伴孩子梁兴初简介,所以多数时间他们是跟母亲任桂兰在一起的。梁兴初是个不苟言笑的人,平日里非常严肃。但对这俩个儿子却非常和蔼,小的时候会跟他们在一块玩耍嬉戏。后来待梁晓东和梁晓源长大之后便日益严格对待了。

文革时候,梁兴初被诬陷进行劳改。梁兴初儿子一个女儿也没避免这个灾难,大女儿被关押,女婿精神失常,而他的两个儿子呢,因为文革的影响不能上大学,也找不到工作,想要去参军,也被梁兴初拒绝了。只能去工厂里当工人,那个时候工厂的日子可是很苦的。梁兴初儿子在父母的保护下没有吃过苦头,尤其是小儿子梁晓源不久便累倒了。后俩兄弟盘下一家茅台酒厂,经过重新包装改名,就成为了今天的万岁酒业。

梁兴初在临终前没有留下遗言,后梁兴初小儿子梁晓源在父亲的最后一页日记中发现这样一行字,“在剩下的时间里我立志要做一些有益的事,为新中国的改革奋斗不息”这便是这位将军临终的遗言了。

抗美援朝猛将范天恩军衔是多少?

1955年第一次实施军衔制时被授予上校军衔。到1965年第一次军衔制被取消前已经晋升为大校军衔。

1988年恢复军衔制时已经离休退出现役,未被授衔。

抗美援朝猛将范天恩军衔是大校,范天恩回国后,任第38军113师参谋长、114师第一副师长、112师代理师长、113师师长、第38军参谋长、副军长。1968年4月调任总参谋部作战部副部长,1975年3月调任总参谋部防化部副部长(1975.10时任),1976年5月调任总参谋部军务部副部长。

1980年任烟威警备区司令员。1983年离休。1955年被授予上校军衔,后晋升为大校。1955年被授予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88年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2001年12月2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79岁。

扩展资料

范天恩事迹:范天恩是日本人编写的《朝鲜战争名人录》中唯一一名中国军队的团长,凶悍、多谋。11月4日拂晓,范天恩带领335团借着雨雾击垮了飞虎山阵地守军南朝鲜第7师,一鼓作气,拿下了飞虎山,歼敌千余名。

梁兴初给范天恩下死命令:335团在飞虎山坚守,不能后退一步!随后,美韩军数百门大炮、上千架次飞机狂轰滥炸飞虎山,两个师敌军无数次攻击。后勤中断的335团饿得几乎要用石头充饥,整整五天五夜没让敌军前进一步,受到志愿军总部通令嘉奖。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四十三军历任军长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3军的前身是东北野战军第6纵队。1985年9月,中央军委决定撤消陆军第43军番号

1948~1952年43军时期

军长: 洪学智(48.12-49.5)、 李作鹏(49.5-50.6)、 龙书金(50.6-52.7)

政委:赖传珠(48.12-49.5)、 张池明(49.5-52.4)、谢镗忠(52.4-52.7)

1952~1961年海南军区兼43军时期

司令员:吴克华(52.7-54.3)、梁兴初(54.3-55.2)、吴瑞林(55.2-57.8)、庄田(57.8-60.5)

政委:冯白驹(52.7-58.5)

第2政委、政委 :陈仁麒(53.3-55.6 )、谢镗忠(55.11-61.8)

1968~1985年新43军时期

军长:张荣森(68.7-72.12)、褚传禹(72.12-81.3)、张万年(81.3-82.11)、孔宪礼(83.5-85.9)

政委:王文德(68.7-78.11)、赵双选(78.11-83.4)、董国庆(83.5-85.9)

四野十虎将是谁?有他们的简历吗?

能文能武:邓华 高参大智:赵尔陆 百岁上将:吕正操 威震四方:刘震 “赣南一面旗”:陈奇涵 塔山虎将:吴克华 能征善战:万毅 纵第一人:詹才芳 东北猛虎:刘亚楼 旋风司令:韩先楚

十虎将确实很厉害的,不过我也没有他们的简历,不好意思

四野十虎将是谁?有他们的简历吗?

四野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的简称。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力部队之一。它是由抗日战争转入大反攻后进军东北的八路军、新四军主力各一部及东北抗日联军逐步发展起来的。 根据中央军委1949年1月15日和3月7日的命令,东北野战军于3月11日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林彪任司令员,罗荣桓任政治委员,萧克任参谋长,谭政任政治部主任。下辖12、13、14、15共计4个兵团。 1949年5月12日,中央军委决定,第四野战军领导机关与中原军区领导机关合并,组成第四野战军兼华中军区领导机关。 1955年4月,中南军区奉命改称广州军区,第四野战军番号撤销,部队归广州军区指挥。 “四野”勇猛无敌,是一支兵力最强悍、武器最精良、战将最齐备的铁血雄师。 其始三下江南,四保临江,喋血四平,决战辽沈,解放东北; 继而挥师入关,东下天津,西威北平,逼和傅作义集团; 而后鏖战华南,衡宝战役、两广战役消灭白崇禧集团,最后千帆过海解放海南岛…纵横驰骋于十四个省区,为新中国建立了特殊功勋。 其麾下战将如云,在开国1600多位将军中,原属四野的就有519人,其中元帅2人,大将3人,上将18人,中将57人,少将439人。占将军总数近三分之一, 而其中的十大虎将更是彪柄千古。 1。宁折不弯--大将黄克诚 2。当先大将--大将肖劲光 3。东北猛虎--上将刘亚楼 4。旋风司令--上将韩先楚 5。能文能武--上将邓华 6。东野虎将--上将李天佑 7。万岁军长--中将梁兴初 8。塔山司令--中将吴克华 9。战争骄子--少将钟伟 10。剿匪司令--少将贺晋年

1.天才战将——林彪

2.政工巨匠——罗荣桓

3.潇洒大将——萧劲光

4.唱反调将军——黄克诚

5.风流将军——邓华

6.秀才将军——谭政

7.文武勇将——刘亚楼

8.铁拳虎将——李天佑

9.风云大将——陈伯钧

10.百战将星——洪学智

八路军、新四军指挥员军衔简介

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后,各级指挥员曾有过军衔。

据1938年3月120师给滕代远、左权的关于营以上干部履历的报告记载:

120师师长贺龙、副师长肖克均为中将。

师参谋长、旅长、副旅长一般为少将。

如120师参谋长周士第,358旅旅长卢冬生(未到职)、副旅长张宗逊卢冬生简介,359旅旅长陈伯钧,副旅长王震,385旅旅长王宏坤、副旅长王维舟等均为少将。

师参谋处长、旅参谋长、旅政治部主任、团长、支队长一般为上校。

如120师参谋处长彭绍辉、358旅参谋长姚喆、359旅参谋长郭鹏、385旅政治部主任谢扶民、715团团长王尚荣、716团团长贺炳炎、717团团长刘转连、770团团长张才千、警6团团长王兆相、支队长宋时轮等均为上校。

1938年12月13日卢冬生简介,115师关于少校以上干部的战绩给中央军委和集总的报告中也提到,685团团长杨得志、686团团长杨勇等均为上校。

师供给处长、卫生处长、司令部1科科长,旅军需处长、军医处长、副团长、团参谋长及独立营营长一般为中校。

如120师供给处处长陈希云、司令部1科科长康健伯,359旅军需处处长何维忠,358旅军医处处长贺彪,715团副团长黄新廷,717团副团长徐国贤,115师685团副团长肖远久、686团参谋长彭雄,120师警卫营营长朱声达等,均为中校。

师司令部科长、秘书主任,旅司令部股长,团卫生队长,营长及少数参谋、副官、军需为少校。

如120师司令部2科科长郭辉勉,秘书主任樊哲祥,359旅司令部股长左齐,358旅副官黎化南,716团参谋王绍南,715团卫生队长董家龙、军需王玉林、营长傅传作,115师685团营长胡炳云、周长胜、梁兴初,686团营长张仁初、杨尚儒、周海滨等,均为少校。

上述军衔,当时主要见于《履历表》、《报告》中,本人一般也知道,但未普遍实行。戴过军衔的只是少数指挥员,如新四军军长叶挺佩戴过中将军衔, *** 军事博物馆至今还保存有他穿中将军衔服在新四军作报告的照片。抗战初期,为了与 *** 军打交道方便,我军一些搞统战工作的同志也戴过军衔。[作者:勇士部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