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笙耀百科 >

王维豪情壮志的诗 王维热血豪情的诗句

少年行 王维 系列:关于爱国的经典古诗词大全 少年行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注释 1.出身:出仕、出任。羽林郎:官名,汉代置禁卫骑兵营,名羽林骑,以中郎将、骑都尉监羽林军。唐代亦置左右羽林军,为皇家禁军的一种。 2.骠骑:官名,即骠骑将军。渔阳:地名,汉置渔阳郡,治所在渔阳县(今北京市密云县西南)。又唐置渔阳县(今天津市蓟县),本属幽州,开元十八年改隶蓟州,天宝元年又改蓟州为渔阳郡,乾元元年复改为蓟州。 3.孰知:即熟知、深知。此二句说这些游侠少年明知不宜去边庭受苦,却情愿赴死于边庭,以求流芳百世。 赏析 这首诗写少年们怀着为国牺牲的豪情壮志,从军出征渔阳。他们蔑视困难,蔑视艰苦,也蔑视死亡,充满了豪侠气概和英雄主义精神。《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引黄家鼎曰:「说得侠士壮怀,凛凛有生气。」 诗中描写一位英雄少年、慷慨从军、大义报国、视死如归、可歌可泣的形象。最后一句「纵死犹闻侠骨香」,生动的表现了英雄们不惜为国捐躯、其精神永垂不朽、其形象流芳百世的境界。

王维豪情壮志的诗 王维热血豪情的诗句王维豪情壮志的诗 王维热血豪情的诗句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射杀中山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崩腾畏蒺藜。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陇头吟》原文及翻译赏析

陇头吟原文: 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身经大小百余战,麾下偏裨万户侯。苏武才为典属国,节旄空尽海西头。

陇头吟翻译及注释

翻译 长城少年是仗义轻生的侠客,夜里登上戍楼看太白的兵气。陇山上的明月高高照临边关,陇关上的行人夜晚吹起羌笛。关西地区来的老将不胜悲愁,驻马倾听笛声不禁老泪横流。身经大大小小百余次的战斗,部下偏将都被封为万户之侯。苏武归汉后只被拜为典属国,节上旄头徒然落尽北海西头。

注释 1陇头吟:汉代乐府曲辞名。陇头,指陇山一带,大致在今陕西陇县到甘肃清水县一带。2长安:一作「长城」。游侠:古称豪爽好结交,轻生重义,勇于排难解纷的人。《韩非子·五蠹》:「废敬上畏法之民,而养游侠私剑之属。」3戍楼:边防驻军的瞭望楼。南朝梁元帝《登堤望水》诗:「旅泊依村树,江槎拥戍楼。」太白:太白星,即金星。古人认为他主兵象,可据以预测战事。4陇头:陇山。借指边塞。南朝宋陆凯《赠范晔诗》:「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迥(jiǒng):远。5行人:出行的人,出征的人。《管子·轻重己》:「十日之内,室无处女,路无行人。」6关西: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的地区。《汉书·萧何传》:「关中摇足,则关西非陛下有也。」7驻马:使马停下不走。唐蒋吉《高溪有怀》诗:「驻马高溪侧,旅人千里情。」8麾下:即部下。《史记·秦本纪》:「缪公与麾下驰追之,不能得晋君。」偏裨(pi):偏将,裨将。将佐的通称。《汉书·冯奉世传》:「典属国任立、护军都尉韩昌为偏裨,到陇西,分屯三处。」9典属国:汉代掌藩属国事务的官职。品位不高。十节旄:旌节上所缀的犛牛尾饰物。《汉书·苏武传》:「(苏武)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指旌节。落尽:一作「空尽」,一作「零落」。海西:一作「海南」。

陇头吟赏析

此诗一、二两句,先写一位充满游侠豪气的长安少年夜登戍楼观察「太白」(金星)的星象,表现了他渴望建立边功、跃跃欲试的壮志豪情。起句很有气势。然而,底上突然笔锋一转,顺着长安少年的思绪,三、四句紧接着出现了月照陇山的远景:凄清的月夜,荒凉的边塞,在这里服役的「陇上行人」正在用呜咽的笛声寄托自己的愁思。如果说,长安少年头脑里装的是幻想;那么,陇上行人亲自经受的便是现实:两者的差别非常悬殊。写到这里,作者的笔锋又一转:由吹笛的陇上行人,引出了听笛的关西老将。承转也颇顿挫有力。这位关西老将「身经大小百余战」,曾建立过累累军功,这正是长安少年所追求的目标。然而老将立功之后并没有好的结果。部下的偏裨副将,有的已成了万户侯,而他却沉沦边塞。关西老将闻笛驻马而不禁泪流,这当中包含了无限的辛酸苦辣。这四句,是全诗的重点,写得悲怆郁愤。诗中虽未明言关西老将会有如此悲剧的遭遇的原因,但最后引用了苏武的典故,是颇含深意的。苏武出使匈奴被留,在北海边上持节牧羊十九年,以致符节上的旄穗都落尽了,如此尽忠于朝廷,报效于国家,回来以后,也不过只做了个典属国那样的小官。表面看来,这似乎是安慰关西老将的话,但实际上,引苏武与关西老将类比,恰恰说明了关西老将的遭遇不是偶然的、个别的。功大赏小,功小赏大,朝廷不公,古来如此。这就深化了诗的主题,赋予了它更广泛的社会意义。

在诗中,作者写到「长安少年」、「陇上行人」、「关西老将」这三类人物,写到戍楼看星、月夜吹笛、驻马流泪这三种边塞生活场景。凄清的月夜,荒凉的边塞,呜咽的笛声,悲怆的将士,构成了一种寂寞悲凉的意境,反映了 唐代 边塞生活的艰苦。在十句诗中,作者这三种类型的人物,三个不同的生活场景,巧妙地集中在一起,自然而然地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就很容易使人联想到:今日的长安少年,安知不是明日的陇上行人,后日的关西老将?而今日的关西老将,又安知不是昨日的陇上行人,前日的长安少年?诗的主旨是发人深省的。

陇头吟创作背景

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河西节度使副大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到边疆查访军情。长期生活在繁华都市的王维见到了奇异的边疆风光,感受到了艰苦的军中生活,诗情勃发,留下许多优秀的边塞诗。此诗即是其中一首。

诗词作品: 陇头吟 诗词作者:【 唐代 】 王维 诗词归类: 【边塞】、【感伤】、【悲愤】

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明珠归合浦,应逐使臣星。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观猎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送张判官赴河西

单车曾出塞,报国敢邀勋。

见逐张征虏,今思霍冠军。

沙平连白云,蓬卷入黄云。

慷慨倚长剑,高歌一进君。

陇西行

十里一走马。

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

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

烽戍(一作火)断无烟。

最后在给你推荐一首《老将行》这个自己百度吧,我就补录文字了。王维作为伟大的山水田园诗人,但是其前期也写了很多边塞诗。最著名的《使至塞上》,还有很多都豪气十足。所以答案满意吗?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自从弃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

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功勋!

【其一】这首诗描写了古代少年侠客的日常生活,颂扬了他们的友情和豪爽气概【其二】此首写少年们怀着为国牺牲的豪情壮志,从军出征渔阳。他这首诗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武艺超群、刚猛顽强、勇于杀敌、战功显赫的少年英雄的形象。显然,在这少年英雄的身上寄寓了诗人早年的理想、豪情。其四 该诗成功塑造了一个武艺超群、刚猛顽强、勇于杀敌、战功显赫的少年英雄的形象,他在战争中显露头角,最后立下赫赫战功!功成名就,拜将封侯!

《少年行》组诗是对杀敌报国的少年英雄的赞美,也是诗人自己向往建功立业的英雄主义理想的表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